前言

我所出生的浙江东阳近郊的单姓宗族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风鼎盛的村落。村里读书人多、手艺人多。儿时的记忆中,村里人住的大多是传了几代人的祖屋:木质结构的三合院,院内门窗雕有人物花鸟,院外是粉墙黛瓦马头墙。虽年代久远,但气魄神韵仍在——深蕴东阳建筑和木雕工艺的文化内涵;屋前有池塘可以戏水,屋后有连片的稻田,整个村落古朴而静美。

随着城市化大潮涌来,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变。因为是城郊,村里的一半土地被征用于新区建设,原来的稻田里,高楼拔地而起,地价屡创新高;村里的宅基地不够用,凡有点钱的人家,纷纷拆除老屋重建新楼,没过几年,全村仅存的几座老屋,在风雨中飘摇。村里已无田可种,人们从事着各种行业;逢年过节,回乡的青壮年常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吆吆喝喝中,已看不到父辈们推崇的读书人的风雅、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总之,我童年中那些传统本真的文化印记,已渐渐在城市化浪潮中消失,游子乡愁难寄!

由此,引发了我对城市化进程中村落共同体的生存与终结、适应与重生、转型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深深思考。这些问题,也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诸如,城市化不可避免地毁坏了传统村落的原生态,不管我们对传统村落还有多少留恋和念想,变迁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村落变迁路在何方?如何考量村落变迁的条件因素,而不是坐等“被城市化”而积极寻找独特的变迁之路?如何把握村落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村落变迁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有哪些?村落的人际关系呈现哪些变化趋势?村落变迁中蕴含哪些一般规律?如何延续文脉,守护精神家园,让人记得住乡愁?

本研究立足于田野调查,选择浙江的6个村落为个案,来考察村落变迁的环境条件、空间结构演化、共性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变化,探索蕴含在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人口迁徙规律、角色转换规律、秩序建构规律和分化整合规律。虽然每一个村落变迁发展的方式,表面上微不足道,但本质上兹事体大,它不仅关乎农民,还关乎整个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本研究共分九章。

第一章 绪论

简要介绍问题的缘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回顾和评述,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研究视角和方法。

第二章 城市(镇)化与村落变迁

界定城市化和城镇化概念,概述西方和中国城市化历程,划分村落的类型,分析村落变迁及其内容和意义。

第三章 田野调查概况

通过对浙江6个不同类型村落变迁的案例分析,从而能帮助其他村落找到“普遍规则”的钥匙、内涵和边界。

第四章 顺势而为:村落变迁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概括村落社会变迁、市场力量扩张、社会力量生长的共性特征,分析现代工业型、现代农业型、专业市场型、历史文化型等不同类型村落变迁的个性特征。

第五章 淡薄疏离:村落变迁中人际关系变化趋势

描述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盖房、分家、征地拆迁、小区建设等村落变迁中农村人际关系的变化趋势。

第六章 理性生存:村落变迁中的人口迁徙规律

探讨村落变迁与人口迁徙流动的基本趋势,提出“舒张型城市化”概念,探讨“舒张型城市化”的成因、条件、特点、阻滞因素和应有的政策取向。

第七章 因势利导:村落变迁中的角色转换规律

分析村落精英构成、成长、更替、复出等给村落秩序建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探寻从保护人到企业家的村落精英角色演变的内在逻辑。

第八章 平衡协调:村落变迁中的秩序建构规律

发现村落场域中存在着国家—社会—市场三种力量的博弈,以农村违章建筑治理为例剖析村庄治理失效现象及原因;强调村庄“善治”的价值追求,构建“社会养护”愿景。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通过各章的分析,总结出10个结论,凝练了4个创新之处,找出了2点不足,提出了6个方面的研究拓展。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一)选题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具有学术前沿性。客观审视村落变迁的条件环境,寻找城市化进程中村落与更大社会系统的融合路径,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实践指引、政策建议。(二)研究视角独特,有理论创新。提出“舒张型城市化”的新概念,用“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当下农村邻里关系的新形态,在村庄治理的秩序维护中有“利益—关系网络”的新发现,提出村落场域中“国家—市场—社会”力量博弈需要“社会养护”的新论断。(三)经典与现代交融的方法创新。立足“社会事实”开展田野调查,发现了“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局限性,形成了“行动—关系—制度”的分析法,将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纳入到村落社会关系分析,采用质的研究和信息网络手段等。(四)写作体例的创新性。通过案例分析,层层递进式地进行系统研究,避免生吞活剥西方概念和理论所带来的片面和尴尬,克服单纯依靠常识观察重大社会问题的缺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推进,旨在使社会学知识获得更新。

本研究虽然暂告一个段落,但我们深知,变动发展中的现实会让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理想中的研究目标,今天的理论创新可能会落伍,研究结论可能会被现实推翻,但我们仍将坚持这种本土性的实证研究——只要所开展的研究能对各地城市化建设和村落发展变迁有一些启发和借鉴。本次研究吸收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真诚地奉上历时5年打磨出来的研究成果,敬请专家赐教斧正!

任映红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