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法军的中流砥柱

——一战时期法军总参谋长福煦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初的马恩河战役,福煦(1851-1929年)就被看作是“法军的中流砥柱”。然而,在此战役之前,他还是一名军长,似乎并未领兵打过仗。他的聪颖才智既有时代的原因,也是他自己砺剑数十年的结果。

戎马一生

福煦·费迪南,1851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比利牛斯省的塔布市。父亲拿破仑·福煦是拿破仑一世的旁系,外祖父在大革命时期当过军官。福煦在童年时代常常听外祖父讲述拿破仑一世的故事。他从6岁起就开始阅读有关拿破仑一世的书籍,在家乡读完小学后,考入默兹地区的梅斯圣克里门中学。他在那里目睹了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到失败而割地赔款的情景,印象终身难以磨灭。战败的耻辱使他立下誓言:入伍当兵,光复阿尔萨斯和洛林。

1872年,福煦从巴黎工艺专科学校毕业,随后参军,入炮兵学校任教官。1885年,入军事学院学习,两年后毕业,获少校军衔,到参谋部任职。不久入军事学院当研究生,毕业后任该院教授、院长,后调部队任师长、军长等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煦任法军第9集团军司令、“北方”集团军司令、法军总参谋长、协约国联军总司令,被授予元帅军衔,统一指挥英、法、美等国军队对德军发起总攻,迫使德国求和,对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战后出席巴黎和会,任法国代表团首席军事顾问,主张收复和扩张法国领土,对战败的德国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福煦积极参与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1929年,去世于巴黎,被安葬在圣路易教堂拿破仑一世的墓旁。

他一生有过不少军事著作,曾提出胜利在于意志的观点,后来认识到军队的新装备和机械化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强调歼灭战思想和集中优势兵力原则。著有《战争原理》、《战争指南》、《论交战前的机动》及《1914-1918年战争回忆录》等。

安于清苦的军事教学

理论修养,如果对于一般的军官来说是必要的话,那么对于一个高级将领则更是至关重要的。福煦先进行长期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后再带兵打仗,这一途径既使他能够在战争中深谋远虑、决胜千里,也是他人生获得成功与辉煌的奥秘。

福煦从1885年入军事学院学习起到1910年止,在25年中,除短时间在参谋部和部队任职外,都在军事学院从事教学和军事理论研究工作。他先后担任过军事学院的副教授、教授和院长。在这期间,正是法国在非洲进行殖民战争的时期。与他同届毕业的青年军官,都争先恐后地到海外参加战争,以追求军职和军衔的更快提升,捞取金钱财宝。而福煦却安于清苦的军事教学工作,并且努力把课讲好。他最初担任的是军事史和战略课的讲授,这促使他博览群书,掌握了广泛的军事历史知识和考察了历史上伟大军事统帅的战绩和成长之路,也使他从中领悟到了作为一个有为军官必须具备的条件。

在那个时代,尽管教学条件很有限,但福煦除了熟练地掌握讲授课程的内容外,还十分注意讲授方法,善于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思维敏捷,逻辑推理严密。他善于使讲解的内容紧密联系当代战争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由于他遇事冷静,为人正直,因而深受人们尊敬,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威望。

他不以讲授课程为满足,能抓紧教学间隙,努力研究军事理论。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在他1903年撰写的《战争原理》和1904年撰写的《论作战》两部著作中。他死后出版的《1914-1918年战争回忆录》,详尽地记述了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大作战行动的见解。在他的著作中,驳斥了那些不承认有军事理论存在的军事家。

马恩河战役显风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福煦任法国第2集团军第20军军长,驻守在法国东部重镇南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的作战计划基本上是以1905年12月-1906年1月,在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主持下制定的对法、俄作战计划,即以施利芬计划为蓝本的。这个计划,决定把欧洲战场分为东西两线,战略重点放在西线右翼,集中70个师的兵力,出其不意地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和荷兰,突破没有设防的法国北部边境,速战速决,在4-6周内击败法国(在进攻法国时,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把70个师的兵力减为59个师),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回过头来打俄国,争取在3个月内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

法军总司令霞飞制定的17号作战计划,当时没有估计到德国会从法比边境突入法国内地,因此,他把主力放在德国边境的贝尔福至伊尔松一线上,总兵力包括79个野战师、后备师和10个骑兵师。

1914年8月4日,德军先头部队越过比利时国界,7日占领列日镇,20日占领布鲁塞尔,开始向西南挺进。从德军入侵比利时到8月24日止,在法国边界展开了一系列激战,双方投入兵力有350万之多,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伤亡。霞飞第十七号计划初战受挫,法国边境被德军突破,德军直抵马恩河,距离巴黎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巴黎处于危险之中,9月3日,法国政府从巴黎迁到波尔多。

法比边境被突破,德军长驱直入,抵达马恩河边,距巴黎只有几十公里。巴黎告急,人心浮动。在法军战线中部,第5、第4集团军之间出现了一个缺口,如不及时堵住,则整个法军战线有被德军分割的危险,后果十分严重。在这危急关头,霞飞下令福煦速来左翼,指挥新建的第9集团军迎击从战线缺口快速南进的德军。福煦受令后,沉着冷静地指挥这个由各败退的部队仓促组建起来的集团军,迎头截击了德军第3集团军,从而使德军第1、2集团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发觉德军右翼有被法军分割包围的可能,当即下令停止进攻,立即后撤至努瓦荣—凡尔登一线。这样,德军高速南下,占领巴黎,围歼法军主力的速战速决的计划就被彻底粉碎。

在法国面临危急之际,福煦于马恩河战役中阻止了德军的进攻,赢得了法国人民的好评。当时的法国舆论界称赞他是“法军的中流砥柱”,甚至把他推崇为欧战第一军事家。

创造性地执行上级命令

马恩河战役之后,法军又于9月13日向德军据守的埃纳河北岸发起进攻。德军也想包抄法军,并于10月12日向伊普尔发动强大攻势,企图占领法国北海岸,切断英军与法军进行联系的通道。此时,霞飞派福煦指挥法军北部方面军。福煦采取机动防御战法,不断调动兵力,把主要力量用于关键地区和主要方向,顶住了德军的进攻,守住了联军的阵地。此后,从凡尔登向西延伸至努瓦荣,然后转向北海岸;向南绕过圣米耶尔,沿着当时法国边界到瑞士边境,双方形成了一条互相对峙的战线。

1915年至1916年,交战双方不得不重新修订各自的作战计划。德军把战略重点移向东线,目的是迫使俄国与其单独媾和,然后集中德奥兵力去对付英法。英法两国由于军事供应的需要远远超过了战前的设想,计划在1915年把重点放在发展军事工业和扩大武装力量上。因此,这一阶段在西线的主要战役只有凡尔登和松姆河之战。1916年2月12日,德军由皇太子亲自统率,进攻法国著名要塞凡尔登。这次战役一直持续到12月。凡尔登战役开始数月后,1916年7月,英法联军在松姆河畔向德军发起进攻,英国首次使用了坦克。这次战役共进行了5个多月。凡尔登战役带有决战性质,德军猛攻不克,从此便开始走下坡路。

密切协调联军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不义战争。协约国内部各国之间虽然协议上信誓旦旦地写着“保证行动一致,协同行动”,但实际上却各有各的打算。在作战中,各国军队往往很难协调一致地行动。为此,能否协同好联军行动,既成为联军能否胜敌的关键,同时也成为考验协约国战略指挥员的重点所在。福煦恰能较好地接受这一考验。

马恩河战役后,法军乘胜前进,向德军据守的埃纳河北岸发起攻击,但无进展。根据联军多次作战的经验,福煦深切感到,协调联军作战行动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因此,他再次呼吁和建议成立统一的联军统帅部,协调联军的作战行动,但遭到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反对,甚至遭到法国总理克莱蒙梭的拒绝。他们都害怕丧失对自己军队的控制权。

联军步调不一,最容易为敌人分割。意大利参战后,根据协约国首脑会议的统一部署,英、法、意、俄四国军队应当在各自的战线上于1917年3月同时发起进攻,以便在战略上互相配合,分散德奥的兵力,使他们顾此失彼。但是意大利军队由于准备迟缓,军事物资匮乏,英法两国未按协议提供应有的援助。因此,进攻发起时间一直拖至5月12日。这样就使德军获得了足够的时间增调兵力,在数量上占优势的德奥联军在卡波雷托大败意军。意军被俘33.5万人,伤亡13万人,战线西移100公里。意大利博泽利政府倒台,意军总司令卡多纳也被解职。

意军的失败,英法当局十分震惊,也使协约国各国首脑最终认识到成立统一的联军指挥部的迫切性。为此,派福煦亲率援军赴意大利前线,负责协调英法意三军的行动。1918年3月26日,英法领导人在杜朗会晤,宣布“福煦将军负责协调西线联军的行动”;4月14日正式任命他为西线协约国军总司令;5月2日,这个权力扩大到意大利战线。至此,联军指挥权完全统一,为协约国迅速夺取全面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福煦就任联军最高统帅后,联军密切配合,成功地顶住了德军的5次进攻性战役。德国虽然也几次突破了协约国军队的防线,使对方的人力物力遭到很大损失,但始终未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的,而自己伤亡达80万之巨,后备力量也消耗殆尽,战争难以为继。协约国虽然也损失巨大,疲惫不堪,但因美国参战,8万美军到达西线,大量军用物资源源运到,使协约国在力量上占了明显优势。

在上述有利形势下,福煦指挥联军发起了最后几次攻势战役。7月18日,以法军为主力的联军开始向马恩河突出部的德军环形防线发动了进攻,8月6日战役结束。此役后,德军再也威胁不到巴黎了。

8月8日,福煦组织指挥联军对德军发起了最后一次战役即亚眠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福煦恰当地选择了突破地段,出其不意地向德军发起突击,并大量集中地使用了坦克,发挥联军在兵力上所占有的巨大优势,当天即向德军防御纵深推进了11公里,使德军伤亡达2.8万人,损失火炮400余门,德国悲伤地称这一天“是历史上德军最黑暗的日子”。至8月13日,英法联军在75公里正面上向前推进10-18公里,德军损失约4.8万人。9月3日,德军被迫撤到兴登堡防线,亚眠突出地带失守。德军第6、7两个师被全歼。9月12日开始,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军只用了不到30个小时的时间,就胜利地拿下了圣米耶尔突出部。9月28日,在联军的攻击下,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德军再也无力反抗,败局已定。

1918年9月29日,德军总参谋长兴登堡和他的副手鲁登道夫在御前会议上不得不承认已无力进行战争。不久,威廉二世被迫退位。

11月6日,德军巴登亲王马科斯派出以外交大臣埃尔兹贝尔格为首的代表团,前往法国进行谈判。该代表团打着白旗越过前沿阵地,到达法国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于11月11日晨5时,在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乘坐的行军列车的车厢里,与福煦签订了停战协定,11时宣布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协约国取得了胜利。福煦由于指挥联军协同作战有功而成为英雄,英国和波兰也都授予他元帅军衔。他还被享有很大荣誉的法国科学院选为院士。

福煦,一代著名的总参谋长、元帅,如果说他有较高的运筹决策、指挥谋略的水平并不稀罕的话,那么他具有很深的理论功底,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元帅中还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