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不住的增发价

上市公司的增发困境其实更是一个缩影,折射了股市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提出的增发价格,往往成为股民投资该公司的参考价。这一投资策略在牛市时或许可行,但如果遭遇熊市行情,投资者还视增发价为公司底价,恐怕要大吃苦头。

2007年初至今年7月18日,共有225家左右的公司实施了增发,其中有120家跌破了增发价,包括45家公开增发、75家定向增发。在这些跌破增发价的公司中,接近20家公司的股价和增发价相比跌幅已经超过50%,其中天音控股跌幅最大,超过70%。跌幅榜的前列不乏一些著名公司,比如万科、振华港机等等。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些已实施增发的公司跌破增发价,已经成为历史往事,不具备太多的投资参考价值,而一些计划增发但尚未增发的公司,他们宣布的增发价是否具备更多的参考价值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一家公司从提出增发计划到最后实施,时间跨度往往在一年左右。公司在提出增发计划时,可能尚处牛市,增发价格自然较高,一年多之后,市场已经物是人非,很多公司的股价早已遭遇腰斩,当初拟定的增发价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这些未增发已破发的公司,已经成为今天市场上的一大难题,无论对于希望融资的上市公司,还是参与其中的投资者。

自2007年以来,共有260多家公司公布了增发计划但还没有实施,有166家公司明确提出了拟增发价格,其中约有100家已经破发。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继续按照原定的增发价格,显然已经不太可能。对于投资者而言,很多人就是以公司的拟增发价格作为投资依据的,但是投资者必须清楚一件事,上市公司提出的拟增发价格并非铁板一块,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上市公司在正式实施增发前,还可以调整增发价格和增发数量,所以,投资者万万不可将公司的拟增发价格视为股价底线。很多投资者认为,即使公司股价跌破了增发价,大股东为了能够高价融资,尽可能多圈钱,有可能会尽力将股价维护在拟增发价之上。这种想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大股东如果希望以一己之力力挽股价,无异螳臂挡车,更现实的选择是调低增发价格。

投资者如果希望参与这些拟增发公司,需要对上市公司的增发流程有个大致了解。首先是公司董事会提出增发计划,确定增发规模和增发价格,然后提交股东大会讨论,如果讨论通过,则提交证监会审核。证监会如果审核通过,上市公司必须在接到通知6个月内实施增发,否则证监会的核准文件失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公司的增发计划已经获得了证监会核准,在正式实施增发之前,上市公司还可以修改增发价格。以丽江旅游为例,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一个完整的增发流程。2007年8月15日,丽江旅游的董事会提出增发计划,非公开发行600万~1200万股,发行对象为机构投资者,发行价格不低于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平均价格的90%,即不低于20.95元。2007年9月4日,股东大会通过了董事会的增发提案。2008年4月21日,增发方案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此时,公司股价已经跌至19.6元,低于拟增发价格。随后几个月,股价再度重挫,最低下跌至12.5元,如果还以当初拟定的20.95元进行增发,显然已经没有可能。2008年7月10日,丽江旅游宣布,增发价格下调至不低于14.27元,比当初的20.95元已经缩水32%,如果投资者以当初20.95元的增发价作为投资依据,无疑将遭受较大的损失。

像丽江旅游这样下调增发价格的公司并非孤例,随着股市的持续走低,越来越多的公司宣布调低增发价格,国元证券、航天通信、燕京啤酒、TCL、太原重工和金宇集团等,都纷纷下调了增发价格,甚至有些公司还同时缩减了融资数量,这意味着公司的融资额将大大减少。

上市公司增发的类型不同,蕴含的投资机会也不一样。那些面向所有投资者公开增发的公司,大多数被视为圈钱,即使在牛市,公开增发的公司也往往会遭到投资者抛弃。还有一部分是面向机构投资者所做的定向增发,这类公司的投资机会一般被视为中性,如果定向增发的项目的确有很好的盈利前景,同时公司的每股收益不至于被摊薄,还是值得参与,否则也没有太多价值。还有一类是面向大股东做定向增发,也就是将大股东的优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一类增发往往最受投资者追捧。现在这类定向增发流行的模式一般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先向大股东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的优良资产,第二步再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得以募集资金。

在100家左右未增发已破发的公司中,约有10家左右的公司股价和增发价相比折价超过50%。其中,从事房地产的浙江广厦折价率最高,公司在2007年11月拟定的定向增发价为16.7元,截至7月18日公司股价收盘价为5.71元,折价率66%。其次为有色金属行业的宏达股份,公司向大股东宏达集团定向收购资产,拟定的增发价为72.05元,截至7月18日,公司股价为27元(复权后),折价率为63%。在折价率排名靠前的公司中,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居多,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这个行业的融资需求和融资困境。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的拟增发价最多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公司的融资开发项目是否具有良好的前景,或者大股东置换的资产是否足够优良。比如很多房地产行业之所以未增发已破发,更多体现了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看空之情。

在拟增发价和收盘价出现过大折价率之后,上市公司如果希望继续完成增发融资,更现实的选择是下调增发价。比如国元证券,券商股是本轮下跌的急先锋,国元证券早在今年4月份就宣布下调增发价,从原先拟定的32.18元调整为19.88元,募资金额也由原先的不超过180亿元,调整为不超过120亿元。即使在下调至19.88元之后,国元证券的股价如今又下跌至16.5元,如果股市不能止跌回升,公司只能再次下调增发价,或者干脆放弃融资。再比如太原重工,今年1月份拟定的定向增发价格为30.36元,随着股价连续下跌,今年5月份调整为26.48元,而截至7月18日,公司估计会再度调整为22.96元,与国元证券一样,公司面临再次下调增发价或者放弃增发融资的两难选择。

上市公司的增发困境,其实涉及最近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那就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定价权之争。很多人认为,在全流通时代,以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最终决定公司的股价,而不是以往的金融资本来决定股价。所以,人们会将“大小非”解禁视为股市下跌的元凶,认为低成本的产业资本最终掌握了定价权,他们不计成本地抛售导致了股价下跌。这种观点明显忽视了大股东“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对于一个还希望继续在市场融资并发展壮大的大股东,股价下跌对其有弊无利,从最近这些拟增发公司频频下调增发价,并消减融资规模就可见一斑。所以,如果说“大小非”解禁对市场造成了影响,充其量只是一些急于套现的“小非”和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的“大非”,这并不成为市场的主流。

上市公司的增发困境其实更是一个缩影,折射了股市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股市行情低迷导致上市公司融资困难,上市公司的扩张步伐放缓,进而拉动实体经济放缓;实体经济放缓,反过来再度促进股市低迷。反之,股市和实体经济之间则会形成良性循环。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融资额同比大幅锐减,上半年沪深两市共有58只A股发行,通过IPO募集资金89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1%。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实施增发再融资1313亿元,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007年A股市场融资总额为8056亿元,创下了当年全球市场最大的融资纪录,2008年A股市场的融资额预计不及去年的一半。

中国股市一直在救市与否的争论中持续下跌,目前为止,除了一些维持稳定的言论外,基本上看不到救市的实质性动作,中国股市于是成为全球最为“市场化”的股市,同时也是跌幅最大的股市。反观全球市场,成熟市场如美国,美联储自从1987年股灾之后,便从不讳言救市,也从不缺乏救市的实质性动作。新兴市场如越南,虽然一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股市,但是越南股市的监管者在做出限制新股发行等救市举措后,投资者信心大涨,其股市已经在一个月之内反弹了三成。只有A股市场,却还在以市场化之名继续下挫。

(20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