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延伸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

中国乡建院顾问

李兵弟

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大的农村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陆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方面随着当地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向广大农村延伸,农民获得了经济利益。同时,农村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也在悄然改变。一个个更加类似城镇的村庄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农村传统文化特质和地域文化特征慢慢被蚕食,存在了几百年数千年的乡村文化、村落自然布局、田园天然生态环境和乡民道德规范被慢慢敲碎,地方生态资源、人态环境被不断摧垮。农民和基层干部,还有那些已经进了城的“城里人”突然发现,老辈留下的已传承几百数千年、原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习俗、生存环境在不以他们意志地被重新改写,有的已经不复存在了。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推动着农村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必然历史性地选择了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八大进一步规划了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各地新农村建设特色纷呈。据统计,我国农村目前还有近60万个行政村,近年来每年中央各部门投入的农村发展建设资金高达数千亿元,这一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还会不断地加大。

我们的政府官员、基层农村干部、农民们的视野和利益都被放到这一崭新的平台上,谁都想着为农村发展多出力。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镇两级政府官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经常苦于找不到满意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无法做出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生态环境、农民意愿,有传承、有价值、有前瞻性的新农村建设专业规划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科学地规划当地的乡镇村庄环境,设计出农民能接受并喜爱的民居,推动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越发成为政府呼吁、农民期望的一件大事和实事。

两年前,孙君、李昌平率领一批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创建了中国乡建院,走上了绿色乡村建设的道路。据我所知,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民间发起民间组织专门从事农村规划设计,并全程负责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落地的专业机构。

乡建院发起人之一、中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明确说到,乡建院主张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农民是主体、主力军的基本原则,政府给予辅助和指导,其他社会力量协作,确保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乡建院要为“适应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并存之趋势建设新农村”。他们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地域文化特质等重要元素,做出符合当地客观条件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规划,设计出农民喜爱、造价低廉,更能传承地域文化特点的新型民居。他们视“绿色乡建”为事业,为使命,为责任,“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事不易、实不易、笃行之。

《中国乡村民居设计图集》系列图书的作者孙君,他是一位画家,却扎根农村十年。他有很多农民朋友,春节时都是与他们一起度过。农村发展农房建设现已成了他笔下的主业,在农村乡舍小屋闲暇之时的作画却成了余兴,画作的收入又成了支持主业发展的资金。当年他在湖北襄樊市(今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做新村建设,从垃圾分类、文化渗透、环保先行、产业调整入手,依托村干部,发动农民,协助政府,扎扎实实做出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五山模式”。随后在湖北王台村,山东方城镇,四川什邡市渔江村,湖北宜昌枝江市问安镇、郧县樱桃沟、广水桃源村,河南信阳平桥区郝堂村,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地丹江口水库所在的淅川县等村镇,积极探索新型乡村建设的绿色之路、希望之路。孙君以艺术家的视角挖掘并竭力保留农村仅存的历史精神文化元素,运用于农民房屋设计、村落景观规划,以尊重农民的生活和生产为主旨的建设理念,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拥护爱戴,得到当地政府的理解支持。

《中国乡村民居设计图集》系列图书集中了作者孙君以及乡建院同事的智慧和力量,在扎实调研、深入走访了解农民需求,结合当地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发掘河南、湖北等地浓厚的汉文化、楚文化特质,设计出农民欢迎喜爱、当地政府满意的具有鲜明中原大地特质的乡村规划、新型民居。使乡建院和孙君等人的中国新农村建设理念,扎扎实实“做了出来”,充分展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中国乡村民居设计图集》系列图书的出版将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独特的乡建与绿色思路,提供为各级政府容易理解、广大农民朋友喜欢并接受的实用性很强的新型民居户型图集。孙君说,他们就是要给相关政府官员、农民朋友提供按照这套实用型系列图书图集,能很快“做出来”的“样本”。

祝愿孙君和他的同事们,祝愿中国乡建院在探索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