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讨思路

本书的中心问题是对朱希祖的史学进行研究。通过深入探讨其史学著述和史学活动,阐释其历史观、史学思想和治史方法。拟分八章进行论述,研讨思路如下:

第一章“生平与交游”。《孟子》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孟子·万章下》)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朱希祖的史学著述,有必要厘清其生活经历和学术交往,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和史学转型对其史学研究的影响。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简要介绍其生平;第二节对朱希祖生平中几个相关大事的时间进行考辨;第三、四节则分别考察朱希祖与章太炎、蔡元培的交往,说明这两位伟大人物曾对朱希祖的史学研究产生过重大影响。

从第二章到第五章是针对朱希祖的主要著述和史学活动展开的研究。由于朱希祖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成果极其丰富,本书参照有关朱希祖著述的各种目录朱偰将朱希祖的史学著述分为九类,另有目录学、氏族学和金石学三类(《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罗香林则分为十六类(《朱逷先先生著作目录》,《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另外,还有傅振伦以及朱元曙整理的目录(分别载于《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周文玖选编的《朱希祖文存》)。,重新将其史学成就分为中国史学史研究、史馆修史、历史文献研究、方志和边疆史地研究等几个方面。

第二章“中国史学史研究”,以《中国史学通论》为例,探讨朱希祖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开拓性贡献。从《北京大学日刊》登载的一张课程表得知,朱希祖于1919年就开设了“史学史”课程,他的《中国史学通论》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史学史讲义。可见,他开创了一门新的历史学分支学科,中国近代之有史学史,实际是从朱希祖开始的。

第三章“史馆修史”。梳理出朱希祖为修撰《清史稿》、审查《清史稿》以及筹设国史馆所做的大量工作。他两次参与史馆修史,都为史书的编纂拟订了体例,并提出了不少可行性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发凡起例的作用。

第四章“历史文献研究”,分三节论述。第一节“平生心事南明史”,发掘朱希祖对南明史研究的贡献。南明史是他一生用力最深的研究领域。为求得历史真相,激励民族精神,他一方面将多方搜求的南明史籍详加校勘和考订,撰写出大量的序跋。另一方面,整理、排比南明史料,力图探讨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重建南明历史。第二节“发掘和整理档案史料”,考察朱希祖为抢救和整理明清档案所做的努力。他与陈垣、沈兼士等人共同制定的档案整理办法,在后来的明清档案整理中被反复应用。抢救和整理档案还为国人“研究中国历史、整理中国史料、确立中国人对中国的解释”葛兆光:《<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节《伪齐录校补》和《伪楚录辑补》,论述朱希祖在史籍辑佚、校勘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据编纂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方志和边疆史地研究”,分两节论述。第一节“纂修方志的理论与实践”,从考察朱希祖搜集、保存方志入手,理清他纂修《广东通志》的实践活动及其较为完整的方志学思想,论证他对民国时期方志学研究的突出贡献。第二节“发起和参与边疆史地研究”,分析、考察朱希祖发起和参与边疆史地研究的具体作为,并结合时代背景,归纳其研究特点及意义。

第六章“历史观”。由于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中西史学交融,许多史家受到西学冲击而接受进化史观。朱希祖的历史观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他曾一再追问历史是什么,但最终没有对历史与史学做出严格的区分。他1916年的文学史讲义,还带有退化史观的痕迹,但到1919年,他的思想发生很大转变,在他的许多文章中,“进化史观”已经非常鲜明。随着西方“新史学”的传入,他又接受“综合史观”,强调“群众心理”推动社会前进。抗战时期,受时局影响,他结合现实,研究战国史,其历史观又与“文化形态史观”接近。

第七章“史学思想”。依据其史学著述,深入发掘其史学思想的内涵。朱希祖主张破坏旧史学,建设“科学的史学”。他注重客观的治史态度、严格的治史规范和求真的治史宗旨,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史学”。同时,他又强调史学研究之目的在于“指挥人事”,将史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使史学的价值得以实现。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朱希祖又萌生了加强学术合作的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积极筹划建立各种史学团体的实践中,推进了中国史学的独立化和现代化。

第八章“治史方法”。朱希祖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考据方法,同时又接受西方实证主义的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方法,辨别材料的真伪与是非,可谓熔中西史学方法于一炉,在近代新史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考察他对各种研究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总结其特点并吸取其精华,以促进我们今后的史学研究。

最后部分是结语,对朱希祖的史学特点进行概括,客观评价他对中国史学现代化所做出的贡献,并指出其史学研究中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