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体验自然:各种体验利器的运用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管你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自然,或者对大自然的存在不以为意,都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在中国古诗词当中,涌现出多少讴歌自然的伟大诗篇?所谓山水田园诗更是歌唱大自然的独特派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不老,绿水长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无不是诗人意会到大自然的曼妙,而从心中流淌出的千古佳句。要说在古诗当中,有多少这样的句子?可以说浩如烟海。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灵感,自古以来成全了多少文人墨客?
时至今日,当我们徜徉在大自然当中,也会被其清新秀美、鬼斧神工的特质而吸引,走在大自然的怀抱当中,一个人的心胸往往得以展开,郁结在心中的烦闷会一扫而空。这恰是大自然的伟力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自然也可称之为人类的保护神,亦或是我们心中的“上帝”。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许多人看过,被梭罗先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所吸引,心向往之。与其说他在观察大自然,不如说他在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作为自然主义的杰出代表,梭罗的方式固然难以普及,然而他对大自然的这种态度着实令人钦敬不已。
大自然以无私的精神向每个人舒展着它的怀抱,任何时候都会接纳每一个前来的人。然而我想:大自然也需要人的观察、需要人的理解。环保不是我们这本书要讨论的主题,尽管青少年写作中也时常接触这样的话题。包括环保与科技、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其实无非是人如何理解大自然、保护和回馈大自然这种母题的一个分支。
一、从几首浅显的诗歌说起
在古诗词当中,便有大量的对自然景致的刻画,这是我国古诗当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当中,人们跟大自然的关系似乎更密切。诗人也喜欢放眼大自然。
我们以小学一年级的一首《风》来说,这是一名初唐诗人的诗作。这首《风》只有四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的含义也是浅显的,作者通过对大自然中风的观察,从四个画面来写风的存在、风的能力——能让秋天的叶子飘落,能令二月的花儿绽放;经过江面可掀起千尺浪,进入竹林可令万条竹竿倾斜。这都是作者眼中见到的画面,具体地展示了风的能量、实力。要知道:风是看不见的,然而可以感受得到;在风的肆虐下,自然中的万物都会摇动起来。如它吹落树叶、过江掀起的浪和进入竹林时的场景,等等。这首诗本身浅显,也未见寄托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不能算是上乘佳作,但作者刻画自然中风的样子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对我们的写作是深有启发的。
而另一篇《咏柳》的古诗,在诗歌造诣上自然更高,就是我们青少年熟悉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里有作者精妙的比喻和想象,作者把春天想象成一名灵巧的女子,而二月的春风便是它手中的剪刀一样。作者的联想、想象是十分新奇的,这就比李桥的《风》在艺术上更高超,诗歌的意境也更为深邃。
再举一个诗歌的例子。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一首诗意浅显的绝唱,在中国自然是家喻户晓。然而分析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虽然画系人的创作,但景致是自然风景无疑——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动用还是视觉、听觉和联想的手段:远看山有色,这是视觉效果;近听水无声——这是听觉效果;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则是作者的联想了。
可见,在诗歌等创作当中,除了细致认真的刻画之外,好的想象、联想等可以令文章更有深意,意境更深刻。这提醒我们:在我们观察自然的过程中,不仅要写实,还要借助联想、想象来实现一种超越,以提升文章的境界。这就是“咏物抒情”诗歌、散文的内在规律。
二、视觉与听觉的合一,是观察大自然的第一利器
杜牧在《江南春》一诗中的第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仔细看:这是视觉和听觉联合而观察江南春色的典范。作者的视野很大——“千里”,莺啼和绿映红写出了“有声有色”的江南全景图。这个句子反映出一个重要的写作规律;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是我们观察大自然的一大利器。
如果我们仔细品味“观察”一词,你会发现:如此重要的词汇、手段,几乎是为视觉本身而准备的。观是大的方面去看,察是从细小的方面去看。在百科当中有一句说:记者采访时观察的意思是,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体验活动,简单的讲就是用眼睛采访。这个句子很直接的说明了观察和视觉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置身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固然可以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它,我们的鼻子会嗅到花草的香味,我们的耳朵会听到鸟儿的鸣叫,我们的嘴巴会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然而大自然的丰富多姿、五颜六色、诸种变化更多要依赖眼睛的察看。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在她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中,我们读到了她对光明的强烈渴望,她细致而生动的讲述了如果有了这三天的光明时间,她会把所有见到的场景吸入到眼中,永远牢记在脑海当中。
除了一些特殊的如海伦凯勒这样不幸的失去了视觉的人,人们都有视觉来目睹眼前的景致,但何以写出来的东西却千差万别?人人有视觉,不等于人人会用自己的视觉。视觉的官能是人的本能,大自然中的一切景致都客观的进入人眼,但另一方面,我们须将这些景致诉诸我们的心灵,同时学习用眼。
用眼观察是一门学问。颜色的辨别、规格的大小、材质的构成、形状的各异、动态的变化、静态的呈现,以及由此触动的人的联想、想象等,都综合地作用在我们的头脑当中。能准确地形容面前的景致,是需要练就的一项本领。因为在对现象、景致的刻画当中,你的观察越是准确,你的用词越是准确,文章就会格外的生动——准确能激发人们心灵经验的某种共鸣,从而为你的文章喝彩。
在观察自然面前,视觉和听觉是第一利器。对大自然中各种信息的采集,首先依靠的就是视觉和听觉。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丰富色彩会毫不保留地出现在我们的眼中。但不同的人,因自身的视角、认知等问题,即使见到的是一样的青山绿水,心中的感受也不一样。在童年时凌淑华的眼中,她在广东见过的山不仅高大巍峨,还被朵朵白云点缀着;而在20年后,同样的青山在她眼中变得平淡无奇。而在福克纳的笔下,在《山》一文中,他说: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对面的山谷,在午后和暖的阳光下,显得青翠欲滴。一座白色教堂的尖顶依山耸立,犹如梦境一般,红色的、浅绿色的和橄榄色的屋顶,掩映在开花的橡树和榆树丛中。作者不仅见到了青翠欲滴的山的宏大,还见到了耸立的依山而建的教堂,以及它的色彩。
可见,在我们的观察当中,对自然界景致的宽阔、壮丽的宏大一面需要留意,还要留意其间的具体建筑——如果存在的话,而同时写出来的还有你的一份感受。如果考虑到时间的变化,因阳光的变化而出现的变化也自然可以出现在我们的眼中,正如福克纳在《山》的结尾时说的:太阳静静的西沉,山谷突然处于暗影之中……在黄昏中,这儿的林间女神和农牧神可能在冰冷的星星下,尖声吹奏风笛……。
而在日本作家宫城道雄的笔下,曾经些过对四季的聆听,比如在盛夏时节,他说:“我走到房后,侧耳聆听着鸟鸣之声。有的长鸣,有的声声短啼,有的宛似人类嘲笑别人时的笑声,而有的声音低而悠长,犹如在召唤别人。”这样的声音让作者联想到:“鸟类的世界也有语言。”他的聆听是仔细的,说:“在山上,茅蜩这种蝉叫的很起劲……茅蜩的叫声,据我的观察,声音高低只有只有两类,是固定不移的。这就是相差半个音来鸣叫……听着听着,似乎被吸进了奇妙的音的世界。”
运用人自身的观察利器——视觉和听觉,只要我们有耐心,耐心去看,耐心去聆听大自然展示出的神奇色彩和曼妙的声响,我们便能因意会它们而书写出来。这种耐心细致的观察,是人本身所特有的能力,我们无需套用某些经验性的句子,就能独创出自己对自然的真实感受。
当然,想象也是重要的。在面对一个脚印般大小的坑面前,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认定这是某个人的脚印造成的,并且是在某个雨天造成的。然而我四岁的女儿却大声的告诉我:这是大野狼的脚印。你看,同样的一个东西,成年人和儿童的看法完全不同。而在猜想某个橡皮泥制作的东西时,小孩子的看法常常令大人感到吃惊和不解。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小孩子的看法是不准确的,孩子的联想往往更有趣。
三、品味自然,不能少了触觉、味觉和嗅觉
视觉在感知大自然的色彩方面不可或缺,听觉在聆听大自然的声响中必不可少。然而仅有这两者还是不够的。我们对自然的感受其实是全方面的,这就涉及到另外几种重要的机能:触觉、味觉和嗅觉。
以春夏秋冬来说,给人的感觉是迥然分明的。春风的柔和、夏风的热烈、秋风的萧瑟、冬风的凛冽,都是我们的触觉可以明确感知到的。进而我们可以更具体的感受它们的差别,那种因真实的接触而造成的差别,可以源源不断地反映到我们的心灵中来。《呼兰河传》中的马车夫一进大店,便对掌柜的说:“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我们也常常以刀割一般来形容寒风的凛冽。而在朱自清的眼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而这样的感觉我们也不陌生,春天固有的生机勃勃的力量,确实令人涌起无限的希望之感。
我们必须承认,随着我们对视觉和听觉的过度依赖,在我们体验自然的时候,我们的触觉似乎变得迟钝了不少。想要恢复触觉的敏感,一方面我们可以伸出手来,把它放入冷水中、细沙中、树皮上、石块上,来切实感知它们带给我们的凉滑、细滑、粗糙、粗劣等各种感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暂时“告别”视觉,而直接用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来感触自然物体,从而细细地感受触觉的美好滋味。当你在山路上疾走时,如果不小心被柳叶划到,你的感受是什么?仔细回味这种感受,体验它的“触摸”带给你的真实滋味;如果不慎撞到了一棵树上,不要懊恼,你甚至可以把自己的面颊贴到树皮上,或者熊抱它一番,真实感受一下它带给你的滋味。这些方法都对我们“恢复”触觉、练就触觉的敏感有直接的好处。
嗅觉和味觉的训练是相似的。在美好的春夏时节,人们的户外互动比较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多。你不妨在这样的活动凑到一朵花跟前,可以蹲下来凑上去,仔细嗅一嗅淡淡花香带给你的滋味。当你全身心置身在大自然当中,闭上眼睛,反复深呼吸,感受自然的芬芳,仔细体会进入你鼻腔的空气中,都有什么花香?土壤的土腥、小草的清新、大树的浓郁……你都有过尝试去嗅一嗅吗?
味觉也是如此,你当然不能“品尝”树叶的滋味——毕竟它们不是水果啊!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水果的滋味,以及放置不同时间的各种水果,其滋味是迥异的。当然,如果很幸运,你也可以尝试在自然当中品尝某些果子的滋味,其实现也不难,至少在秋日里的各种采摘活动中,我们是可以实现这一点的。
在各种滋味的感受当中,一个人是最容易引起各种联想的。我们人的一种特殊本能便是,以某种其他的经验来描述一种陌生的经验,从而令联想、比喻等方法在写作中变得十分常见。联想是自然的,联想到的东西因人而异;比喻也是如此。
四、比喻和拟人是最常用于刻画自然的修辞手法
观察之后,如何言传?在后面我会专章讲述多种常见的修辞,但放在这里的比喻、拟人,是简要地提醒青少年:两种基于联想而造成的语言效果:比喻和拟人,在观察并书写大自然时,运用得最频繁。即使是名家作品,也常常因富有新意的比喻和灵巧动人的拟人而将你熟悉的自然风光写出新意。后面的专章讲述中会举一定的案例,这里只做强调。
比喻和拟人的关键不是学会它们的概念,而是在运用时写出新意。大自然中的大部分景致亘古未变:青山绿水、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固然其实没有质的变化,正所谓“今人曾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然而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即使是同一座青山、同一轮明月,它们写出的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意。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文章效果。如果你笔下的明月和其他同学笔下一样,那往往是失败的。能写出景致新意的,往往要依赖我上面说的比喻、拟人,它们是在你的联想当中完成新意的,可以说:所有的风光因你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