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物言行:抓牢言行是关键
人脑是一台异常复杂的“机器”,全世界有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它,终生不渝。然而,我们对人脑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科学家也深感人脑的复杂。反映到文学作品当中,其中的人物面对纷繁的世界和复杂的人际,他到底是怎样想的,有时是难以把握的一件事。而对文章或小说来说,再蹩脚的作家也知道通过塑造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没有一个出色的作家会直接告诉读者:作品中的人是怎样想的。除了极少数作为交代性的文字之外,文学作品必须以外部的刻画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红楼梦》中的凤姐一出场,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同时作者对正在喧闹中的众人听见凤姐到来做了具体的刻画,“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说明厉害角色即将登场。作者以凤姐的声音和周围人闻声而止的表现,来衬托出凤姐在这里的地位、影响和性格,所以透过人物的言行包括铺垫等手法来理解其人物的性格,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无法绕开的一件事,不管你喜欢与否,都要面对人物的言谈举止,进而去读懂作品的含义。
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会反映在他的言行当中。想一想吧,当我们被父母强行安排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心中的不情愿是怎样流露的?一脸的无奈,愤懑而痛苦的表情,还是暴跳起来反对这种安排?不管哪一种,你的行为在暴露你的内心。自然,当我们对一件事感到满意的时候,我们的脸上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人物在文中的表现,其实是有两个方面的:一种是显在的,比如他的相貌、他的言行举止,一种是内在的,就是人物的性格底色(心理),他存在的价值。对文学阅读而言,我们着力要抓住的其实是文中人物的表现、他的遭遇,他的从一出场直到全书结束的全部言行,进而去洞悉人物的内在心理。这种由外而内的阅读,才能成就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发现之旅”。
(1)人物是怎样说的。这是文中的人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彰显自己的存在。所以留意人物的言谈是必须的。在《三国演义》当中,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先生的话不少,这里面曹操的言谈是主动的,而刘备的言谈是被动的。当曹操问: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刘备的回答是:未知其详。可见其被动,有洗耳恭听的意思。于是曹操有了一番自己的言论,如“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这番只是铺垫,意在询问刘备:玄德历久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刘备被动地回答:备肉眼安识英雄?他始终不肯接过话题,而把谈论的主导权放在曹操的手中,以至于曹操说:休得过谦。可即使如此,刘备依然心有顾忌,坚称:天下英雄,实有未知啊!在曹操执意要他说的情况才,才推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这些人来,却都被曹操逐一否定。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仔细品味两者的言谈,便不能知道两者此时的地位差别、心理活动、个人性格等差别,曹操处在强势的主动地位,为人本身也强势,而刘备寄人篱下,始终处在一种被动难耐当中,心里始终不好受,是一种备受煎熬的滋味。否则,如果换成另一种场景,刘备对天下英雄的观点便不会这样遮遮掩掩,而可能滔滔不绝。
(2)人物是怎样做的。这是文中的人物以自己的行为表达自己的内心,体现自己的价值。说和做是否言行一致?在现实的道德层面自然应该如此,言行合一是一个智者、一个老实人应有的人生追求。但在文学作品当中,做出来的和说出来则未必是高度一致的,就以上面说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为例,面对曹操一一否定自己提出的英雄名单,刘备内心的惶恐其实也在增加,而当曹操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刘备是怎样做的?“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刘备真的被曹操吓坏了吗?其实未必,这是演戏给曹操看以保命的,不这样做,承认了曹操说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固然可以一时心头欢喜,然而寄人篱下的他,也许会迎来新的危机。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刘备以这样的举止来掩饰,表达出自己不配做曹操口中的英雄——哪有英雄连打雷都害怕的啊,这才得以掩饰过去。
在文学作品当中,作者着力塑造的就是人物的言谈举止,各种情节、事件都因人而起,没有人的言谈举止,哪有情节、事件的生发、激荡、冲突、融合?所以理解作品,其关键在于理解人物的言行——这里的人物在虚构作品当中自然是角色意义上的,未必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许多动物乃至创造出的形象都是如此。
对青少年写作而言,记人作文当然要着力刻画人物形象,不管是写实还是在想象作文中安排人物的言行举止,都需要我们对人物言行有细致的观察。而在阅读当中,重点关注人物的言行,尤其在大部头的作品如长篇小说、传记文学当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当牢记于心,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对我们全面认识一个人物很有必要。
在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常常打磨出令人终生不忘的人物角色,比如中国四大名著当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如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施耐庵笔下的一百单八将,吴承恩笔下的师徒四人甚至白骨精等妖魔鬼怪,更不要说《三国演义》当中的各路豪杰。而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Q是令人永远难忘的;萧红笔下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老舍笔下的祥子,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苏文纨、赵辛楣,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柯察金等等,实在是数不胜数。他们在我们的阅读史当中,始终会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即使是非虚构作品,许多人物形象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名人传》当中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人类群星闪耀时》当中的革命导师列宁、导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平庸将军格鲁希、罗马人文学者西赛罗等;再如朱自清先生《背影》当中的父亲……当我们读到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人物的言行举止始终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我们在阅读中接触、认识了大量的人物,我们会在自觉不自觉当中受到这些人的潜在的影响,我们曾陪伴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则陪伴我们走过很久的时光,甚至会参与我们自我人格的塑造过程——我们对他们的认同和反对,会以价值判断的方式输入心中,成为我们言谈举止的内在范式。而这就是文学的伟大功效之一:塑造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