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无文字少数民族口传文史资料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诸多无文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产生了诸多英雄事迹。他们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着丰富的文史资料,成为后人认识、了解其历史文化的依据。

一、北方各民族的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一)土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的互助、民和、大通、乐都、门源和甘肃天祝、永登、卓尼等地。土族自称各地不一,有“蒙古尔”“蒙古尔孔”(蒙古人)、“察罕蒙古尔”(白蒙古)、“土昆”“土户家”等,旧称“青海土人”“西宁州土人”“土民”,藏族称其为“霍尔”。族源说法不一:一说由古代“吐谷浑”后裔,吸收了藏、汉、蒙古等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一说由元朝一支蒙古军与当地土古浑人在长期的相处中,逐渐发展而形成;或说源于阴山“百鞑靼”等。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汉语文。土族的口传文史资料,以叙事诗和民歌为主。比较著名的如爱情悲剧故事《拉仁布与祁门索》,本叙事诗长达300多行,在青海土族人民中广为流传,有散文体和韵文体等形式流传,1957年3月《青海湖》上发表了青海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收集整理本。另外还有《登登玛秀》《祁家延西》《太平哥》等。土族的民歌可分家曲和山歌。家曲分赞歌、问答歌、婚礼歌等。在现有的古籍整理成果中,还缺少有关宗教方面和其他译注资料,还有待于进一步收集和整理。

(二)东乡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东乡族旧称“东乡回”“东乡土人”“东乡蒙古人”“蒙古回回”等。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地带,一半以上聚居在东乡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兰州、定西以及宁夏、新疆等地。由13世纪进入该地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一说出于一支“色目人”),与当地汉、藏、回等民族长期相处、发展而成。

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多数人兼用汉语,通用汉语。无本民族文字。其口传文史资料以民歌和叙事长诗为主,著名的有《米尔尕黑》《占黑娜姆》《璐姑娘斩蟒》等。东乡族的民歌“花儿”很有名,一般都用汉语演唱。关于族源方面的口传文史资料还不多见,有待于发掘。

(三)保安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保安族自称“保安”,旧称“保安回”。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一带。根据民间传说,以及语言特点和习俗,一般认为它是由元朝时期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长期发展中吸收汉、回、藏等族成分而逐步形成。

保安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汉语。保安族的口传文史资料极为丰富。神话传说,如《神马》,在保安族人民中广为流传,主要叙述了三个青年为寻找曾经为保安人带来安居乐业的神马,历尽艰辛,重建家园,最后分别与回、藏、蒙三个姑娘成亲,过上幸福生活。《神马》不仅反映了保安族人民勤劳、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歌颂了民族间的团结与友谊。民间故事,如《三邻居》,教育人们不要轻信别人的挑拨离间,各民族要团结永爱,互相帮助,要认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此外,民歌也很丰富,过去常常用“花儿”的形式,唱出反抗压迫和剥削的心声。情歌也很有特色,常常用来反映男女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真挚爱情的思想情感。

(四)赫哲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赫哲族因地区不同,自称有“那贝”“那乃”“那尼傲”等,史称“黑斤”“黑真”等。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别在黑龙江省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沿江地区。少数在抚远镇、勤得利、苏苏屯、佳木斯和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境内。

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赫哲族的口传文史资料首推“伊玛堪”,意为说唱故事。这种说唱形式,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伊玛堪”为概括的总称,有长篇、中篇和短篇。“伊玛堪”中属于英雄史诗的篇目繁多,如《满都莫日根》《香叟西雅丘莫日根》《木杜里莫日根》《牟哈莫日根》《安徒莫日根》《爱珠力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哈斗莫日根》《宁蒂奥莫日根》《希尔达鲁莫日根》《马尔托莫日根》《毛古鸠力莫日根》《木出空》《西热勾》《杜西里》《木鲁莫日根》等。赫哲族的英雄史诗是历史的缩影,从中可以窥见赫哲族的历史发展足迹。“伊玛堪”所反映的历史较为古老,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术价值。

(五)达斡尔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史称“打虎儿”“达呼尔”“达瑚尔”“达古里”“达胡尔”“达瑚里”“达古儿”“达呼里”“达乌尔”等,又称“爱门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以及新疆塔城、霍城等地,多与蒙古、汉等民族杂居。达斡尔族的族源,有来自辽代契丹族等多种说法。可靠的历史记载始于16世纪初清初,“索伦部”和“萨哈尔察部”(满语,意为“黑貂皮”)内均包括有达斡尔人。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一般通用汉语。达斡尔族的口传文史资料,有神话传说、叙事诗、民间故事、民歌等。如:

《薄坤绰》,是达斡尔族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反映了清王朝统治时期达斡尔族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人民的悲惨命运。

《小郎与代夫》,是一部反映达斡尔族农民起义的叙事长诗,有多种唱法,它是根据清末到民国初期发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郊区农民起义的事实编唱的。

清末,有两位杰出的达斡尔族文人。一位是阿拉布丹(1809~?),他一生写过很多散文、游记和诗歌。大多数作品已经佚失,现仅存20多首。另一位庆同甫(1880~1938),姓孟,名庆元,字同甫。达斡尔名叫乌尔恭博,通晓满、汉语,他一生写过不少作品。如《达斡尔民族志》《打鱼》《伐木》《耕种》《戒酒》《四季诗》等。达斡尔族古籍在民间用手抄本形式流传很多,希望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收集、发掘和整理民族古籍工作。

(六)鄂温克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鄂温克族自称“鄂温克”,亦作“艾温克”“埃文克”,通古斯语音译,意为“住在大森林中的人们”。史称“索伦”“通古斯”“雅库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扎兰屯市、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讷河市。

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信仰萨满教。

鄂温克族的古籍,只有口传文献,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歌谣以及叙事诗等。如篇幅较长的叙事诗《两棵白桦》,叙述了一对有情人双双殉情,在埋葬俩人尸体的土坑里,长出两棵白杨树的悲剧故事。本诗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有很高的艺术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鄂温克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鄂温克族的古籍同其他北方没有文字的兄弟民族一样,发掘得还不够。因此,应该加强对鄂温克族古籍的收集和抢救。

(七)鄂伦春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鄂伦春族自称“鄂伦春”,清代文献上称“俄伦春”“俄尔吞”“俄乐春”“俄尔吞”等,意为“打鹿的人”“山岭上的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明清时期,同达斡尔、鄂温克等族,被统称为“索伦部”。17世纪中叶,因沙俄入侵,陆续南迁大小兴安岭一带。康熙年间被分为“摩凌阿鄂伦春”和“雅发罕鄂伦春”。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通用汉语。

鄂伦春族的古籍,由于历史的原因,只有口传文献。其中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如鄂伦春族起源神话《恩都力创造了鄂伦春人》,流传较广,影响较深。另外,在传说中还有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传说,在这类传说中,以反抗沙俄入侵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传说为主,影响及流传较广的是《毛考代汗进北京》《吴达内的故事》《阿雅莫日根》《吴成贵莫日根》《坤玛布库》等。此外,还有反映民族迁徙及山河、风物的传说,如《嘎仙洞和奇奇岭的传说》《白嘎拉山的传说》《多布库尔的传说》《兴安岭与甘河的传说》等。这些传说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鄂伦春人的历史、迁徙、狩猎、反抗沙俄侵略与压迫以及歌颂民族英雄等内容。

在鄂伦春民族的口传文献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反映民族历史的,有歌颂劳动的,有揭露旧社会黑暗统治的,有歌颂反抗斗争精神的,还有反映爱情生活的。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鄂伦春族古籍文献的抢救和收集整理工作。

二、中东南各民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一)侗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侗族自称“甘”,旧称“侗僚”“侗家苗”。其祖先与壮、布依、水、仫佬、毛南等民族同渊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后为僚人的一部分,明清时称“侗僚”或“侗家苗”。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过去有过“汉字记侗音”的文字,但因欠缺科学,它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侗语,因而没有发展成正式的民族文字。侗族的口传文史资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有侗歌、款词和白话、神话故事、传说、戏曲等种类。现将重要文史资料列举如下。

《起源之歌》,广泛流传于黔、湘、桂毗邻的侗族地区。由杨权、郑国乔整理、译注,1988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共5500行。长诗由“开天辟地”“侗族祖公”和“款”三个部分组成。这部史诗充分反映了从远古到封建末期侗族先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生动形象地解释了侗族祖先对史前世界、自然万物的看法,反映了古代侗族社会绚丽多彩的生活,不愧是一部古代侗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娘梅歌》,通过青年男女相爱、定情、抗婚、报仇等曲折的经过,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婚姻制度对青年男女的摧残,以及人们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六面阴六面阳》,侗族款歌,载于《侗族史诗——起源之歌》,记述了六条重罪及六条轻罪的犯案过程及处罚办法。此书既是法律文献,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了解侗族封建社会的乡规民约和习惯法。

(二)瑶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伽”等。因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或服饰不同,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关于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瑶族的来源是多元的,既有“长沙、武陵、五溪蛮”,也有山越成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莫徭”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现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

瑶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支系比较复杂,有将近一半人使用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使用的语言属于苗语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山瑶语则属于壮侗语族的侗水语支。各地瑶族语言差别很大,有的相互不能通话,通常用汉语、壮语或互相熟悉的其他民族的语言交谈。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汉语。瑶族的口传文史资料,一般为古歌、长诗、民间故事体裁。现在将其具有重要影响者列举如下。

《密洛陀》,流传于广西的巴马、东兰、都安等地。有多种版本,如莎红整理的《密洛陀》,长达900多行。《密洛陀》从讲述天地形成、人类万物起源,到民族的形成、生产、生活,内容宏大丰富。它是瑶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我们研究了解瑶族古代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它在瑶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盘王歌》,瑶族古典歌谣,也称《盘古书》《盘王大歌》或《大路歌》,长达三千余行。《盘王歌》是瑶族人民进行还盘王愿仪式的主要唱本,凡是崇拜盘王的瑶族地区都有《盘王歌》。《盘王歌》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形式多样,歌曲并存,在瑶族社会中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同时对后世瑶族民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瑶族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瑶族古代历史、生活习俗的珍贵资料。

《海南信歌》,是一部反映瑶族古代迁徙的生活歌,以歌代信,忠实地记录了古代瑶族的迁徙路线,是我们研究瑶族历史、迁徙史不可多得的资料。该古歌流传在自称“勉”和“金门”的瑶族中。

(三)仫佬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仫佬族自称“伶”“谨”。主要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宜山、柳城、忻城、柳江、都安、河池、环江、柳州、融安、融水、南丹等县、市,与壮、汉、瑶、苗、侗、毛南、水等族杂居。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水语相当接近。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语。没有本民族文字,历来都用汉语为交际工具。

仫佬族的口传文史资料中,民歌占有很大比重。其民歌分为“随口答”“古条”和“口风”三种。随口答为即兴创作的短歌,即问即答。古条为叙事长诗,以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主,一般15~30首为一条组成长歌,叫“古条”。口风为一种讽刺性歌谣,内容不拘,形式多样,富于讽刺和诙谐,深受群众的喜爱。除民歌之外,还有《唱罗按》《凤凰山》《鸳鸯石》《垦王山》等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四)京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京族在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区的山心、沥尾、巫头三地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京族语言系属未定,与越南语基本相同。

京族自15世纪以后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沥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清朝政府曾在江平地区设立“江平巡检司”,清末属防城县管辖。京族在历史上曾和汉、壮等族人民联合进行过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京族的古籍文献主要是用字喃书写的唱本,有古歌、叙事诗、民间传说、故事等文学体裁。主要作品有:《十三哥卖鬼》《琴仙》《斩龙传》《金桃姑娘》《刘平扬礼结义》《宋珍与陈菊花》等。

(五)毛南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从宋代开始,在汉文史料中记载,今广西环江县境内先后有“茆滩”“矛滩”“矛难”“昌南”等地名。毛南族的族称与地名有密切关系。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江环、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其中70%以上聚居在环江县境内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俗称“三南”,素有“毛南山乡”之称。

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和汉、壮等族杂居,多数人能讲壮语和汉语,通用汉文。

毛南族因没有文字,其古籍只有口传文献。其中有神话,如《盘古的传说》《格射日月》《三九的传说》《太师六官》等。还有许多风物传说,如《顶卡花》《仕女峰》《恩爱石》等。除此之外,还有民间故事,如家喻户晓的《三界公爷养菜牛》的故事,三界公爷已成为毛南族最大节日的祭祀之主。此外,毛南族也有反映祖先来源的史诗。

(六)土家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汉语称为“土家”。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和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县。

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族先民史籍称谓较多。秦汉时,以其崇拜白虎被称为“廪君种”,或以使用武器的特征被称为“板遁蛮”,或以其人呼“赋”为“淙”而称为“淙人”;属“巴郡南郡蛮”和“武陵蛮”的一种。此后,多以地域命族,被称为“酉溪蛮”“偻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酉阳蛮”等。宋代,出现了区别武陵地区其他族别而专指土家的“土民”“土蛮”“土兵”等名称。以后,随着汉族居民大量迁入,“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

由于地理条件的决定,土家族的文化与汉文化交流较早,相互吸收、影响。由元至清,在鄂西地区出现了一个土家族诗人群,如田九龄、田宗文、田玄、田圭、田珠涛、田甘霖、田舜年等,形成一个可观的诗人世家。他们留下了大批汉文著作,成为土家族古籍中的珍品。主要著作有田九霖的《紫芝亭诗集》,原以手抄本汇集。1983年被收入由湖北省鹤峰、五峰两县统战部、县志办等合编的《容美土司史料汇编》中。被《历代土家族文人诗集》收录了16首诗。

《长阳竹枝词》,作者彭秋潭,湖北长阳县人。他的其他著作有《秋潭诗集》《秋潭外集》《秋潭败帚》《秋潭窃言》等。

除了汉文著作外,还有大量的口碑文献,如土家族古歌《摆手歌》,融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民歌为一体,在土家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该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另外,还有土家族习俗歌《哭嫁歌》、民间叙事诗《锦鸡》、劳动歌《挖土锣鼓歌》等。

(七)黎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黎族因分布地区的不同和方言、服饰等的差异,其自称有“侾”“歧”(杞)、“美孚”“本地”等。黎族源出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黎族先民即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现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市、定安等地。

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由于长期与汉族接触,不少群众兼通汉语。黎族没有文字,但有丰富多彩的口碑文献,有神话、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家谱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口耳相传。主要作品有:《人类的起源》《甘工鸟》《丹雅公主》《姐弟俩》等。黎族的古籍文献还有待于继续发掘、整理。

(八)畲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畲族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山哈”指居住在山里的客户。但这个名称不见于史书记载。畲族的民族来源说法不一,有人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持此说者比较普遍,依据的材料也较多;有人进一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认为徐夷与武陵蛮有渊源关系,因而也与畲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有人主张由“南蛮”的一支发展而成,持此说者认为畲族来自古代“蛮”或“南蛮”,是广东的土著居民;还有古越人后裔说,认为畲族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或范蠡的子孙、秦汉时期“百越”的后裔或汉晋时代山越的后裔等。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8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

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话完全不同。广东惠阳、海丰、增城、博罗一带的畲族约1000人,使用接近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的瑶族“布努”炯奈话的语言。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口传文史资料很丰富,尤其是山歌最为出名。流传下来的传统山歌有近千首,四五万行,其中以历史山歌流传最广,如《高皇歌》《麟豹王歌》和《高辛与龙王》等。神话传说有《高辛与龙王》,由陈玮君整理,刊于197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畲族民间故事》。史诗有《高皇歌》,1992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热情歌颂了畲族先祖的英雄业绩,同时也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畲族的历史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情况,对于研究畲族的历史和文化,无疑是宝贵的资料。

(九)高山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高山族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不同的名称。高山族的来源,据文献记载,其祖先是百越中闽越的一部分。三国时期称山夷,隋代称流求土人,唐代以后有马来人和其他民族陆续迁入台湾,与原居民融合,明代称“东番”“夷”,清代称为“番族”或“土番”等。日本侵占台湾期间,侮称为“蕃族”“高砂族”。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陆普遍泛称台湾的少数民族为高山族。现主要居住在台湾本岛,人口约50多万人。此外在大陆居住者近3000人(1990年统计)。

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拥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歌谣、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主要作品有:以反映劳动生产、娱神祭族为内容的《庆丰年歌》;反映狩猎生活、赞颂青年猎手勇敢刚毅和不怕牺牲精神的《打猎歌》;反映高山族原始宗教内容的《祭祀歌》等。

三、西南各民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一)仡佬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仡佬族是我国云贵高原中部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旧称“仡佬苗”,汉文史书上有不同的称法,如“木仡佬”“花仡佬”“红仡佬”“披袍仡佬”等。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

仡佬语属汉藏语系,语支未定,无文字。仡佬族口传文史资料主要有创世史诗《十二段经》,其中包括《铁牛精阿约》《巨人由禄》《阿仰姊妹制人烟》《阿利捉风》《打虎擒獐射羊》《砍树造房》《挖矿炼铁》《找野果》等。

(二)哈尼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哈尼族自称和他称众多,自称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为多,他称如“僾尼”等,史称“和泥”“窝泥”等。哈尼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先民唐代史籍称“和蛮”。现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红河南岸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西双版纳、澜沧江等地也有分布。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文字。拥有大量的口传文史资料,其中,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是一部哈尼族祖先迁徙史记,流传于云南南部的哀牢山民族地区,对于研究哈尼族的社会历史和生活状况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另外长篇史诗《普亚德亚左亚》对哈尼族社会影响深远,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它和《哈尼阿培聪坡坡》被后人称为姊妹篇。此外,还有叙事诗《直、琵、爵》《英雄与花朵》、风俗歌《普祖代租》、祭礼歌《艾玛突》、赞颂始祖歌《阿波仰者》、丧葬歌《诗窝纳窝本》等。这些诗篇都是较为著名的作品,流传甚广,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哈尼族的历史与现状,都是认识了解和考察研究哈尼族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史资料。

(三)傈僳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傈僳族自称“傈僳”,史称“栗些”“力些”“栗栗”等。傈僳族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先民唐代史籍称“栗栗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长裈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时称“卢蛮”。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大批向滇西北怒江等地迁徙,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迪庆、大理、德宏、楚雄及四川凉山等地也有分布。

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倒写变体做字母的文字,还有一种自创的音节文字。这两种文字都尚未通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傈僳族的口传文史资料中,以神话传说和民歌为主。如反映古代农耕生产和歌颂纯洁爱情的《生产调》《种麦调》;反映古老习俗和风土人情的《猎歌》《骂龙调》《求婚调》《结婚调》《哭调》《送灵歌》;反映抗争买卖婚姻的《逃婚调》《重逢调》等。这些珍贵文史资料,有的已整理出版,如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重逢调》《逃婚调》的合集本,全诗1200多行,歌颂了一对倾心相爱的男女青年,挣脱包办婚姻的枷锁,经过千辛万苦,最终建立了幸福家庭的故事。是研究傈僳族的社会历史和生活状况的宝贵资料。

(四)佤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佤族因地区不同,其自称有“布饶”“阿佤”“佤”等。其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唐时称望蛮,分布在永昌一带(今云南西南部)。现主要分布在云南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地。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无文字。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美国基督教传教士为了传教,设计了一套佤语拼音文字,在“巴饶克”方言区部分信仰基督教的部落中使用,但没有被多数佤族人民所接受。

佤族被人们称之为“神话王国”。其神话内容非常丰富,如:天地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万物起源神话、洪水神话、婚姻神话等。在诸多文史资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司岗里》神话,该神话以诗的形式,广泛流传于云南澜沧、沧源、耿马、双江等地。这部创世神话除了以口传方式长期在民间广泛流传之外,现在已有汉文版文本。如刘允提、陈学明翻译整理为汉文译注本的《司岗里》,分十三章,共1000多行,已由云南民族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此外,《兄妹成婚》在佤族地区流传也极广。对于兄妹成婚有着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认为“雷神原先住在地上,因为他与其妹同居,结果谷子就长不好”。另一种则认为“从葫芦中出来的兄妹,盖房子、种谷子,因兄妹成了婚,庄稼长不好,饿死很多人。后来兄妹分开居住,庄稼又长好了”。上述神话中的两种说法,都影射了兄妹通婚这一古老的血亲制度,以谷子长不好和长得好的两种不同结果来否定兄妹通婚,从中反映了佤族先民从氏族内婚向氏族外婚的婚姻形态变化痕迹。

上述佤族的口传文史资料,大多与当时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认识了解和考察研究佤族古代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

(五)拉祜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拉祜族自称“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旧称“倮黑”。其先民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唐代史籍称“锅锉蛮”,分布在今云南的金沙江南岸地带,自后分东西两路继续南迁。现在主要分布在云南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思茅和临沧两地区,其中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多。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无文字。近代西方传教士曾用拉丁字母创制过一种拉祜文,但未能推行。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古籍,但口传的文史资料种类繁多,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有神话、史诗、叙事诗等。有《人是怎样传下来》《历法的来源》《各民族的来源》等创世神话和《牡帕密帕》《古歌》等史诗,以及《扎怒扎别》《蜂蜡灯》等叙事长诗。比较著名的如《牡帕密帕》,云南人民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了由扎莫演唱、刘辉毫整理翻译的汉文单行本。史诗反映了拉祜族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有着历史的影子,是一部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又如纳海翻译、陶学良整理的《古歌》于1981年由《民间文学》发表。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叙述天地、人类起源;2.叙述创造万物、抗旱、种植、打猎、繁衍人类等;3.叙述民族迁徙、战争、迁徙原因和路线等。拉祜族《古歌》是深受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每逢佳节或婚丧等大事都要唱诵。

(六)景颇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景颇族自称“景颇”“载佤”“浪峨”“喇期”等,他称有“大山”“小山”“浪速”“茶山”等。其先民为唐代寻传蛮的一部分,定居在云南西北部的怒江以西地区。现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泸水、昌宁、耿马、澜沧等县。

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部分操景颇语和载佤语。无文字。《创始纪》(穆脑斋瓦)在景颇族人民中影响很深,同时也反映了景颇族人民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另外,还有歌颂英雄人物的《凯诺和凯刚》,反映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婚姻和美好爱情的《腊必毛垂与羌退必波》《恩戈弄与洛培马扎堆》《丁冬拉马石布郎与桑章盆楠》等。此外,还有丰富的民歌,如《种庄稼歌》《建寨盖房歌》《结婚歌》《丧葬歌》和《情歌》等。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景颇族社会生活、生产以及风俗习惯等面貌。

(七)布朗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布朗族自称“布朗”“阿尔瓦”“阿佤”等。其先民为先秦时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为“濮”;唐时称“扑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扑子蛮”“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为布朗族。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如《顾米亚》神话,流传于云南金平一带,由朱嘉禄整理。这个神话讲的是:太阳九姐妹和月亮十兄弟仇视神人顾米亚开天辟地的成功,集中热力暴晒大地,直晒得土地龟裂、庄稼枯死、万物无法生存。顾米亚发誓要射掉多余的太阳和月亮,他经过千辛万苦,爬到一座高峰上,向天上、地上各射了一箭,将多余的太阳和月亮射死。从此,大地复苏,世间太平,人民安康。而《艾洛卜我》神话则讲述了人王艾洛卜我与上天的帕亚夭决战的动人故事。这些神话以布朗族的图腾为题材,对大自然现象做了奇特的解释。这些无疑是研究布朗族早期生活状况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参考资料。

(八)阿昌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阿昌族自称“蒙撒”“蒙撒掸”“衬撒”“汉撒”“峨昌”等,汉文史籍称“峨昌”“莪昌”或“阿昌”等。其先民是居住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土著居民。

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无文字。有神话传说、民歌、故事等。如有较大影响的创世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由创世、天公地母传人种、补天治水、妖魔乱世、降妖除魔等五个部分组成。阿昌族人民把这部史诗视为本民族的历史诗歌。此外,还有叙事长诗《曹扎》《铁匠战龙王》《谷稗》《狗的故事》,情歌《黄鹂入圆》《永远把你放心窝》《仁义山歌》《结交山歌》《夸口》《送路》等。另外,阿昌族的民歌有劳动时和喜庆事时唱的,如“窝罗”“则勒扎”;也有祭歌性质的“麻朗调”“拉嘎调”等。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阿昌族远古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对于研究阿昌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九)普米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普米族自称“培米”“普英米”“普日米”等,均为“白人”之意,汉文史籍称“西番”“巴苴”等。其先民为南迁的古氐羌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胜及四川的木里和盐源等县。

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无文字。普米族的口传文献有神话、诗歌、传说故事等。比较著名的有《捉马鹿》《贡嘎岭歌》《出嫁歌》《天亮曲》《给羊子故事》等。《天亮曲》反映了古代普米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怒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碧江、福贡三县及兰坪县的免峨,有少数分布在维西县。有多种自称:住在福贡、贡山的自称“阿怒”“阿龙”,古代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住在碧江的自称“怒苏”,其先民唐代称为“庐鹿蛮”,与大、小凉山彝族关系密切。其地唐宋时受南诏、大理国政权管辖。元称“路蛮”。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无文字。

怒族的口传文史资料,有诗歌、神话、故事等。有“人类起源”“天地起源”“民族起源”等传说;还有关于民族繁衍生息和迁徙的创世神话,如《女始祖茂充英》就是一部反映怒族各氏族繁衍迁徙的神话。相传,在远古时代,天降蜂群,歇在怒江边的拉加底树上。蜂与蛇交配(又说与虎交配),即生下怒族的女始祖茂充英。茂充英又与多种动物交配而繁衍了蜂、虎、蛇、麂子、马鹿等氏族。另外,还有《祭猎神歌》《瘟神歌》《婚礼歌》等,在怒族民间流传极广,对其社会文化生活有着重大影响,无疑是研究怒族宗教信仰以及民俗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如《婚礼歌》长达3000多行,在婚礼宴会上由老人吟唱,其内容由人类起源唱起,分为《创世》《谈情》《牧羊》《剪毛》《织毯》《迎亲》等章节。这些都是怒族人民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不仅生动地叙述了怒族的起源,也充分描绘了怒族的恋爱、婚姻、家庭以及生产生活面貌,具有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

(十一)德昂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得昂族自称“达昂”,他称“崩龙”。其先民为秦时百濮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潞西、瑞丽、陇川、梁河、盈江、保山、镇康、永德、耿马、澜沧等地。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佤德昂语支,无文字。

德昂族的口传文史资料,主要有神话、史诗、民歌等。神话传说主要是人类起源、族源起源等,如《达古达楞格来标》《洪水的故事》《保葫芦》《天王地母》等比较著名。著名的叙事诗《下缅甸调》长达600多行,主要叙述了一对相爱的男女青年由于无钱办婚礼,只好离开父母去缅甸打工,挣到钱后返回家乡欢欢喜喜地举办婚礼的故事。故事生动,语言质朴。另外,还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情歌、山歌,如《像江河水长流不断》等。

(十二)独龙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两岸和贡山北部的怒江两岸。自称“独龙长”,为古老的居民。汉文史料称“撬”;明清时称为“俅”“俅人”“俅子”“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独龙族。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无文字。

独龙族的口传文史资料,有神话、史诗、民歌等。神话、史诗大都记载人类起源、人类与自然斗争等内容。其中洪水神话与云南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神话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加入了一些独龙族生活地域、环境的特点。如在神话基础上产生的《创始纪》,由“人类起源”“人与恶魔的斗争”“洪水漫天”“祭神的由来”“娶媳妇”“卡雀哇”(年节)六个部分组成。它将神话、传说、歌谣融为一体,折射出独龙族早期的社会发展过程,是独龙族人民的历史经典和百科全书。

(十三)基诺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基诺族自称“基诺”,旧称“攸乐”,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山区。其先民为南迁的古氐羌人。

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无文字。基诺族的口传文史资料有神话、传说、民歌等。流传较广、影响最深的是创世神话《女始祖尧白》和《玛里玛妞》。这些神话和传说,既反映了基诺族先民对人类社会及大自然的认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基诺族过去的社会发展过程和生活状况。其重要文史资料列举如下。

《生活的歌》,叙述了一对男女青年恋爱、结婚,以及共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及对未来的向往。

《巴格勒》(情歌),堪称基诺族人民的经典作品,在喜庆和盛大场合时都要演唱这首歌,是一部歌颂青年男女纯洁爱情的故事,从古至今一直在基诺族人民群众中传唱。

所有这些神话、传说和民歌的内容,对于研究基诺族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四)门巴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门巴族多数自称“门巴”,部分自称“主巴”。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门隅地区,部分分布在珞渝地区的墨脱、梅楚卡、巴加西仁和更仁一带,另有少数散居在林芝排龙山地区。唐代受吐蕃政权管辖,在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与藏族有长期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封建农奴制经济,受藏族僧俗领主统治,差赋、乌拉繁重。部分地区尚存原始农村公社制残余。

门巴语有多种方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部分人通晓藏语。门巴族口传文史资料有神话传说、民歌、故事等。如《镇压女妖》《吉萨格来战妖魔》等神话,有借助想象解释自然现象的传说《那嘎湖》《却吉桑姆和冬顿》《三兄弟河》等。另外,传唱较广的作品有《萨玛·白鹤歌》《萨玛·欢聚》《萨玛·流浪》《萨玛·建屋歌》《萨玛·牧人歌》《萨玛·长虹山》《萨玛·悲歌》《萨玛·逃亡》等。著名情歌《仓央嘉措情歌》,突出体现了门巴族情歌的特点。叙事长诗《太波嘎列》共《召唤歌》《神牛歌》《引牛歌》《牧牛歌》《四季歌》《四饰歌》《搭帐篷歌》《搭灶歌》《拴狗歌》等十四部分组成。长诗全面反映了门巴族农牧业生产及劳动、生活过程。

(十五)珞巴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珞巴族各部落分别自称为“博嘎尔”“巴达姆”“民荣”“崩如”“崩尼”和“德根”等。主要分部在西藏东南部的珞渝地区和隆子、米林、墨脱、察隅等县的边沿山区。据藏文史籍《红史》记载,松赞干布统治时期,该族所在地区即辖于吐蕃王朝。其后该族人民与藏族交往日益频繁。

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无文字。珞巴族的口传文史资料以神话传说为主,如流传较广、影响较深的是长篇神话《阿巴达尼》,由《阿巴达尼遇难》《阿巴达尼试妻》《阿巴达尼二子遇难》《宁崩鬼》《阿巴达尼与猴子比箭》《阿巴达尼向猴子报仇》《阿巴达尼与阿巴达珞》《阿宾肯日》《普苏达冬和罗马达当》《狗和廪鹿》《阿兵金娜》《勇士与雕》《阿巴达尼的四个儿子》《宾鸟追马》《种子的来历》《斯金巴娜达明与金尼麦包》等若干个部分组成。这些传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珞巴族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情况,为研究珞巴族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资料。

(十六)羌族口传文史资料历史与现状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及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北川等县。汉时其先民遍及中国西北、西南各地。魏晋时西北的宕昌、邓至等羌人尚属父系氏族阶段。唐时发羌等融于吐蕃。唐末宋初,除岷江上游的羌族外,大都发展为藏缅语系各族,或融于汉族或其他民族。据岷江上游新石器的发现可知,几千年前该地就有人类居住繁衍。现存的石棺葬,属羌人中戈基人的墓葬,经考古鉴定为西汉文物。在此的古羌人部落甚多,以冉、駹两部落为最大。

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无文字。羌族的口传文史资料体裁众多,如传说、神话、史诗、民间故事、民歌等。现在列举几种具有代表性神话传说如下。

《开天辟地》,属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神话,叙述了宇宙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斗争等。

《山沟平坝的形成》,以神奇而生动的形象叙述了羌族妇女主宰天地的故事,倍受族人的喜爱。

《羌戈大战》,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史诗充满着神奇色彩,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古羌族人民的一支迁徙到岷江上游定居前后,与当地其他各部落进行斗争、融合而形成单一的羌族的历史过程。此书具有历史学、民族学、文学等学术价值。

《木姐珠与斗安珠》,是一首以争取自由婚姻、反抗封建礼教为主题的爱情叙事诗。从中既可以看到羌族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矛盾,也可以了解史前羌族人的生活方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和优秀的文艺作品,是羌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