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为什么文学是人学

如何理解文学是人学,必须从人的经典定义出发来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复合体。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独立的、丰富的内宇宙,文学的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谈论文学就是谈论人。文学流溢着作者人生体验的灵性和生命搏动的乳汁,它是有温度的。文学是对生命的发现、感悟和体尝,需要满怀慈悲地去关心那些泣血的生灵:文学让人体认自身命运,让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生命的叹息、生命的抗争、生命的愤怒、生命的哀怨、生命的孤独和荒诞感……

一、对应于人的自然性,文学是人性之学。文学家高尔基曾说,文学是“人学”。因为文学是人学,所以文学应该表现人类共有的生活和普遍的人性。而人性是全人类共有的,所以文学是世界性的,故而我们看阿Q,先觉得其深刻地表现了当时国人的劣根性,继而感觉到这是人类的共性,体味到小人物的悲凉和无奈,以及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只有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探讨生命的意义。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自然性并不意味着文学是自足的东西,文学是人在情感上沟通的桥梁,文学本质是自身功能的结果,像文学中的“崇高”“优美”这类文学现象只能从“人”学的根源上去理解。1尤其是像喜、怒、惊、恐、忧这些人的基本情绪,是共同人性的基础。人的吃喝拉撒、生育和死亡、自私来自动物性。难怪犹太箴言录把人性分成四种天使品质,四种低等动物的特点。人像天使一样能直立行走、说话、思考和有见识。同时,人又有动物的自私性,第一种是自我与他我分得清清楚楚,“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第二种是分不清自我与他我的界限,“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第三种是自我消泯于他我中,“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第四种极端是自我凌驾于他我之上,“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是人性固有弱点的隐喻。作家必须深入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以全知全能的上帝心态,揭示人心灵的秘密。比如每个人都有需要的东西,人都好面子,人都喜欢听奉承话。比如《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中描写了所谓诚实清高的赫镇19户头面人物,因为一袋金币,他们穷形尽相,形如小丑,以理查兹夫妇为代表的人物想尽一切办法去占有它,大家相互攻讦、责骂,身败名裂,人性的丑陋到了极点。与其说给作品贴上一个揭露资产阶级道德虚伪性的标签,不如说这是人类的一个普遍性弱点:从亚当、夏娃开始,人就无法抵御诱惑。对于这一弱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扣帽子”“打棍子”,然后轻松地躲到一边看笑话,我们并没有这种优越性。如果我们像小说人物理查兹夫妇一样辛苦了一辈子,老来仍旧赤贫,以至于深更半夜还不得不在外打工,那么面对从天而降的财富,你还会心平如镜吗?中国有句古话,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可见“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拒绝”是每个人内心隐藏更深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被教导要诚实,要禁得起诱惑,可是一旦诱惑真正来临,我们仍然不堪一击。我们未必是自己所认为的那样的人,毕竟我们的道德优越感未接受考验。所以,赫德莱堡现象不仅是美国社会的缩影,更是人一生中随时都可能遇到的严峻问题,它早已超越了民族种族的界限。2

二、对应于人的社会性,文学是人生之学。文学会以高贵、典雅的质地滋养我们的人生。文学与人生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文学是社会的、人生的反映,是作家发自心灵的创造,它为我们提供的是人生的历史,人类灵魂的演变史,它是人类情感的“云盘”。这是一个广阔、深远的心理实验场。在这个虚拟的实验场中,欣赏者展开想象,自由地徜徉、沉醉于古今中外的人生情景中,体验作家写作的时空生活,体验各种人物的各色情感,追索人物的心路历程,探求人生的奥秘和底蕴。具体说来,包括:

(一)人类的自我认识。学过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古希腊德菲尔神庙上有三句箴言,其中第一句是“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从此成为了人类觉醒以来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分析法的广泛应用,让人类对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类也越来越自信。然而对于人自身的认识始终处于灯下黑的尴尬境地。“自我”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哪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弗洛伊德和马斯洛开启了自我认识的新篇章。心理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即基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部分构成“本我”,大多处于无意识之中,充满着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和冲动。社会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构成了“自我”,正常的自我感觉由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内我”与通过行为表现于外的别人眼中的“外我”是一对矛盾,但大家一般能够处理好这种关系。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构成“超我”,是主体力量的唤醒和价值最大化。身体对食物、温暖、性的需要注定了内心想要争夺各种相应资源,不愿让渡权利。保护、安全、稳定渴望组织为其提供相应保障的理性又提醒自己必须让渡权利,这是矛盾的存在。爱情、友谊、归属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这类社会属性渴望与人交往,而自我实现、潜能发挥又或多或少会占用别人的资源,这里也存在冲突与对立。几种需求层次的满足和斗争、纠结,于文学作品中都有着微妙而动人的描述和分析。对“我是谁”的困惑和反思证明了人——“我”的复杂性,千百年来,哲学家在思考,作家也在思考。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往往是一个多层次人格因素组成的、多侧面的、有机的、完整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活的精神体。对人的揭示和描写是文学作品永久魅力之所在。

(二)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价值在哪里?一旦我们在不经意间或夜深寂寞时想起这个话题时,都显得很沉重。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无人能解。“死生亦大矣”,无论何种文明,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无论世界怎么改变,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惊人一致。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儒者,人需也,满足别人的需要和自身的需要就是存在的价值,所以要“入世”。道家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与天地相谐,自然,生命的长度和密度同等重要。佛教认为,吃喝拉撒本身就是意义,就是佛;佛者,人弗也,人要学会放弃各种欲望以减轻人世间的苦痛。历代文学家、哲学家也为此做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莎士比亚、史铁生都有对人生意义问题的探索。从终极视角看,人从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人生是无意义的,人早晚得死,地球终归要毁灭;从现实视角看,人生是有意义的,存在就是合理。两种意见针锋相对,各有各的道理,形如阴阳互抱,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有意义的无意义,无意义的有意义”之悖论。正是因为人本问题的复杂,人生才有永远的困惑和迷惘。否则,答案就表述为有无即可,何谈困惑?面对关于人生意义《等待戈多》般的悖论,当今哲人用“过程论”超越了它。

人活着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西绪福斯因为得罪了至高无上的太阳神宙斯而被罚做苦役,每天做的是单调而重复的推石上山,眼看石头就要到山顶时又会滚落下来,于是他不得不重新出发,这种永远无聊远胜监狱里囚犯的痛苦。肉体痛苦、精神苦楚,无助、无用、无望、无休止让人难受,可是西绪福斯内心充实而坚定,脚步沉着而稳健,每一次石头滚下山去都是重新出发。即令永无成功希望,他也照样敢于笑傲命运,不惧诸神。假如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不被啄了,也许他会因不断增大的肝脏而身亡,假如西绪福斯不推石头而选择死亡,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人死如灯灭。人生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寻找价值所在,寻找精神家园。即我们必须赋予勇敢的抗争过程本身以欢乐和幸福,此外并无其他意义。西绪福斯既象征了人类命运,也隐喻着人类对命运应该采取的态度。无独有偶,中国神话中吴刚伐桂花树的故事与其如出一辙。吴刚一斧子砍下去,树又愈合了,所以必须不断地砍,用身体的劳苦消解人生的无意义。因此,只要为之奋斗了,你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从哪儿来不重要,到哪儿去也不重要,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不必痛苦,苦涩、虚无、恐慌之后,才能真正了解人生的真相,才能有超越的愉悦。人生的苦痛是哲学的苦痛、智慧的苦痛、清醒的苦痛,是受难的英雄般的苦痛,它痛中有快,苦中有乐。这种痛并快乐才更接近人生的真实,更持久和更有深度。我们不用担心这种苦痛会让人一蹶不振,相反,它会让我们增加更多直面人生的勇气,增加承受人生苦难的精神力量,增加我们从容应对人生的智慧与自信。

(三)人生的根本困境。人生的根本困境之一表现为怕死不想死而又不得不死,出生就在走向死亡,无法抗拒。无论你是凡夫俗子还是帝王将相,无论你是一介草民还是大富大贵,好死不如赖活着,服用丹药或放浪形骸都是这种恐惧的表现。人生的根本困境表现之二为人活着就有欲望,佛教教义要求消除这种欲望,认为这是痛苦的根源,极端的表现就是过苦行僧的日子,用身体的苦压制膨胀的欲望,据说鲁迅喜欢冬天穿得很单薄,也有这个原因。当欲望无法满足时,这意味着痛苦,就算满足了,很快也会被新冒出来的欲望所占据,所谓欲壑难填就是这个道理。人生的根本困境之三是人类永恒面对的世界中绝大多数是不可知的。尽管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不可否认,可知的仍然是少部分,不可知是永远存在的困境。人生的根本困境之四就是言语的苍白无力,可知亦不可道,人生来注定是社会化的动物,但却无法与他人彻底地沟通,这一方面意味着孤独,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所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会到了才有意义。

上述困境,文学作品里有,现实生活中也随时可能遇到。对于人生的根本困境,作家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而难以给出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这不是作家的生活经验、人生智慧不够,而根本原因在于它来自生命、生存、生活本身固有的矛盾。矛盾在,人生的困境就会存在。3像史铁生,身体的残疾阻碍了他人生的正常生活状态。这样,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关心世界的眼光中转移到了理解和接纳自身上。因而对人生的理解也比普通人来得深刻。

三、对应于人的精神性,文学是“人情”之学。人作为高等生物,具有复杂的情感。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自然真切,容易引起心灵的共振。所以在刘心武看来,文学就是研究人类感情学的准科学。麦克杜格尔博士早在1898年就指出,任何动物,其群体冲动只有通过和自己相类似的动物在一起,才能感到心满意足。类似性越大,满意感越强。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山中人特别好客,因为山中人烟本来就稀少,加上两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的道路阻隔,他们好不容易才能碰到一个同类。任何人在与最相似的“类”相处时,更能充分地发挥其本能作用,并且容易得到最大的满足,因为那些人类举止相似,对相同事物有相同的情感情绪反应。故而我们能够明白,人是文学描写的唯一目的,文学表现历史环境中人的灵魂、人的情感、人的命运的变化,小说只有集中描写情感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才能具有长久的影响力。一个作家,应该站在非功利的、跳出阶级思维的立场上来处理笔下的人物、题材。历史教材可以从政治、阶级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但文学作品应该站在民间的、个人情感的角度去表现人性,否则便难以成为一流作品。

四、文学是人学的意义。理解了文学是人学,我们就找到了理解所有文学问题的总钥匙。透析西方文学中人的观点的历史嬗变,可以看出西方文学自始至终贯穿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贯穿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意识,深沉、深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其实,只要谁想深入文艺的殿堂,不管他是作家也好,文艺理论家也罢,都借助文学是人学这把钥匙。创作家借此写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理论家借助它解释文艺上的诸多现象。过去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师都曾表示过类似观点。而过去所有杰出的文学作品,也都充分证明着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既然文学是人学,那么文学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对象应该是人。文学的中心是人,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文学对象、文学题材都应该关于人,应该是时时在行动中的人,应该是处于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怎样描写人,怎样对待人,是评价作家及其作品的标准。因为人处于社会现实的焦点,乃生活的主人,抓住人,也就抓住了现实生活。只要我们真正写人,写人的个性,就必然会写出这个人所处的时代、社会与当代复杂社会人们间的关系,就必然反映整个社会现实。而在作家世界观中起决定作用的部分也在于他对人的看法,在于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4

文学是人学,最后必然要归结到作家对人的看法、作品对人的影响上。西方文学同步描写人的生存状况、人类文明历史进程。其实,注重探究人的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这也是西方文学演变的深层动因。古希腊—罗马文学反映了欧洲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人的生存状况,他们个性张扬,放纵原欲,重视世俗生活与个体生命价值;希伯来—基督文学体现了浓重的宗教人本意识,超现实生命价值,他们崇尚理性,重视群体本位。东方文学以抒情为主,“桃花潭水深千尺”“安得广厦千万间”更是直接表现和彰显人的情感情绪。

必须指出的是,文学领域广阔,不单要描写人,还要描写人之外的物,不单描写社会现象,还要描摹自然景观。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文学之物、写出来的自然是人化了的自然,它们集中体现了人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态度,它们本身就具有了人的感情。因此,物和自然纳入文学视野,并不影响文学认识人和反映人的基本性质。

不仅文学的描写对象是人,文学的服务对象也要是人。文学的任务和作用就是要影响人、教育人、美化人,鼓舞和引导人去认识生活,改造现实,提高自己,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总之,在文学领域里,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5文学能使人懂得美、感受美、体验美。文学丰富的内涵与变动不羁的表述,往往成为人们的情感皈依。文学能使人感动,能净化人的心灵。文学描述各种各样的人,多种多样的人生,人们可以藉此认识自己、反省自己,从而提高自己。人们间有一条隐秘的通道,读懂自己就可以了解他人,读懂他人就可以认清我们自己。作家试图告诉我们:文学乃人生的镜子,文学中的人生色彩斑斓。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学的历史就是文学的创作史、阅读史、精神流变史;文学中的人文与启蒙、政治与文学、现代与传统、道德与婚恋、历史与崇拜等的纠结,实际展露了人生百像。6

当然,文学既然以人为中心对象,以影响人、教育人为目的,在文学创作中就应该肯定“人的本质力量”,就应该体现人道主义。

文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人了解自己,提高自信心,发展阅读者追求真理的意向,和身上的庸俗习气斗争,发现个体身上好的品质,并在心灵中激发起羞耻心、勇气,竭力使人们变为强有力的、高尚的,并且使人们能够用美的神圣之精神鼓舞自身的生活。7

一方面,文学要达到教育改善人的目的,另一方面要达到反映生活、揭示现实本质的目的,这便必须从人出发,将人作为注意的中心。文学的核心是人,文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揭示生活本质、反映生活发展规律的说法,取消了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间的区别,因而也就必然扼杀文学的生命。8

“人学”是作用力的体系。一个在整齐划一的简化式感知和思维习惯中浸染过久的人,会基本上丧失对新奇事物的理解力,何谈对歧异的容忍和尊敬呢?好奇、虚怀若谷、灵活宽容、在接受断言和观点前要求得到证明是避免一元思维、产生真正人的文学的必要态度。

得勒兹曾提出了一个公式:他者=一种可能的世界之表现。文学带给我们的不是天下大同,而是一个无限可能并存不悖而且能够相互宽容和相互对话的多彩世界。如果用集体压抑个性,会使正常的欲望停止工作,从而使文学失去基本的鲜活,甚至导致出现偏执和盲点、理想化或妖魔化某些东西。毕竟文学是人学。写作的过程应当是高扬人文精神,学做“大写的人”的过程,因此,培养写作者丰富的人文情感是写作训练的首要任务和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