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郑 州

朝与周人辞1,暮投郑人宿2。他乡绝俦侣3,孤客亲僮仆。宛洛望不见4,秋霖晦平陆5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明当渡京水6,昨晚犹金谷7。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8


1 周人:洛阳人,周平王东迁,建都洛阳。

2 郑人:郑州人,郑州,春秋时属郑国。

3 俦侣:伙伴,亲友。

4 宛:唐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洛:洛阳。东汉时宛洛为两大繁华都市,习惯常并称,此以宛洛指洛阳。

5 霖:古人称连续下三天以上的雨为霖。晦:暗。

6 京水:河名,源于荥阳东南,自郑州以上谓之京水,以下叫贾鲁河。

7 金谷:指晋代石崇在洛阳西北所建的一座豪华园林。

8 穷边:偏僻边远之地。徇:营求。微禄:微薄的俸禄。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自己被贬而走离长安,且越走越边远的赶路情形与悲观情绪。

唐开元九年(721)二月王维中进士第,三月授职大乐丞。当年六七月即被贬往济州(治所在卢县,今山东茌平西南)。刚登仕途,便遭厄运,王维在离开长安时,写了一首《被出济州》,从最后的“纵有归来日,多愁年鬓侵”二句看,诗人的情绪非常低落,对前途非常悲观。王维一路东行,出函谷关,经东都洛阳,归家看望母亲后再次上路,就到了武牢(今虎牢关),而写下《宿郑州》。

此为五言古体,共十六句,分为三个部分。

开篇四句是第一部分,写一路行进的情况。朝发洛阳,暮宿郑州,亲人渐远,可亲近的只有随身一僮仆。诗中“朝”“暮”二字,时间性词语并非完全实指,写旅途匆匆,有走得很急而灰溜溜的意思。从王维写于同时的《早入荥阳界》一诗,可粗知王维赴济州的行程:洛阳、荥阳、京水。诗用“他乡”与“孤客”并置,主要写心理上的感受,诗人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人生地不熟,而生成了一种孤寂世外的落寞感。

中间八句是第二部分,写平原秋景。“宛洛”句紧承而快转,进入诗人视野的是“秋霖”笼罩下的“平陆”。这一部分写得如同陶渊明笔下的田园。只是“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二句,透露出一点烦躁不安的信息。

读完最后四句,便能够深刻体会诗人写此乐景的匠心了。被出济州的诗人还有这样的闲情雅致吗?那为什么他要倾力把秋景写得这么美呢?诗人非常巧妙地在蹇途愁思中织入村野恬淡的景物,以喜情衬悲意,愈显其悲。“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这是地理空间,更是心理空间。诗人距离“金谷”越来越远,即是距离希望越来越远了:“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宛洛望不见”→“明当渡京水”。自长安走出,昨天还在繁华的洛阳,今天夜宿郑州,明天则要走得更偏远。一路走来,越走越边远,越走越绝望。“此去欲何言,穷边循微禄”二句意谓:还有什么话好说呢?还不是自作自受,为了点微薄俸禄而去穷乡僻壤!收束的二句,十分酸楚,感人泣下,浓郁的感伤中夹杂了点自嘲的意味,或者说是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浓郁的感伤。这里的感伤,与中间部分的乐景相反衬。诗人所以这样一往情深地描写那恬静舒适的田园风光,描写那些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即是为了与宦海沉浮、与官场险恶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的反衬,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失意、苦闷和孤独的心绪,也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热烈渴望。由此可见,王维隐逸田园的思想,也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