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1

帝子远辞丹凤阙2,天书遥借翠微宫3。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4。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5


1 敕:皇帝谕告大臣的诏令。九成宫:即隋仁寿宫,在凤翔府麟游县西,贞观时改名为九成宫。

2 帝子:指岐王。丹凤阙:唐大明宫南面的正门称丹凤门,宫门前的高大楼观称阙,亦称象魏。

3 天书:比喻诏敕。此指诗题中的“敕”。翠微宫:并非实名,指的是九成宫,因为其宫在山中,多翠微之气。

4 房栊:亦作“房笼”,窗棂。也泛指房屋。

5 吹笙向碧空:根据《列仙传》记载,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后被道士浮丘公接引成仙。此二句意谓:仙人的居处也不敌九成宫,何必如太子晋被接引成仙呢?


这首诗作于开元八年(720),王维诗集中收入王维此时期写作的应教诗有三首,即此诗和《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二首。《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此诗与《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都是写王维随从岐王游宴的诗,也同样是五律。虽然也写得很精彩,但本书没有选入。

这三首写作于王维十八九时的诗歌,给我们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王维早期活动的信息。《旧唐书》载曰:“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以王维此三诗,可验证矣。而诸王中,尤以岐王与王维关系最为密切。岐王似乎也最偏爱文艺,其宫殿成为艺术沙龙。

自古文人有应酬,有应景,更有应制。这些诗作,多为律体,又因需“应”,限制很多,犹如在针尖上跳舞,难度极大,再加上仓促应对,故而,此类诗大多空洞生硬,死板无趣,很容易平庸。即便是大诗人的“应”作,也往往让人不忍卒读。把极难为之的“应教”诗,写得这样的鲜润清朗,充分展示出王维诗歌的艺术功力,以及他的迅疾应变的超人诗才。

此首应教之诗,与王维的另两首应教诗一样,充分发挥了王维极擅写景的长处,王维也十分聪明地以生动景象的描写使极易无趣的应教诗充满了自然野趣,而情调活泼,意蕴生动。诗的首联,即扣“应”破题,从容曲尽,此二句简捷交代:岐王奉旨离开长安而到九成宫避暑。尾联也是“应”之套路,“乃合应制人颂圣口吻”(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六),颂赞了岐王的神仙风致。中间二联写景,以切“吹笙向碧空”的典事。写景乃王维的绝活儿:“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诗的画面感极强,表现出王维对景象智取巧截的能力,也表现出他组合缔结的艺术。诗人把避暑胜地当仙境来写,给山野之景染上了道气仙风。《增订唐诗摘钞》卷三引黄生的话说:“右丞诗中有画,如此一诗,更不逊李将军仙山楼阁也。‘衣上’字、‘镜中’字、‘喧笑’字,更画出景中人来,犹非俗笔所辨。”《唐诗观澜集》也认为:颔联“画亦难到”。颈联则“处处切避暑意,设色直令心地清凉”。但是,此诗比起王维中年时期诗歌的冲淡来,便显得灵动不够而生气远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