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语言学刊(2015年第2期)
- 南开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化学院
- 3099字
- 2021-03-30 00:41:41
三 实验分析
3.1 中国学生汉语疑问句语调的停延率
根据表1的平均数据,我们得到图1:
表1和图1表明,10位中国学生的汉语疑问句停延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句末字(第7字),平均数据为1.55。除句末字外,有些发音人在句首词末字(第2字)和/或句中词末字(第4字)处的停延率也大于1,发生了字音的延长,但延长程度明显小于句末字。非词语末字均未延长。停延率最小值出现在第1字、第3字或第6字,停延率分布范围为0.7-0.83。单音动词(第5字)的停延率平均值是0.94。
总体来看,中国学生疑问句停延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位置、发生延长的字音、单音动词的停延率分布范围等基本和陈述句相同。注6不同的是,疑问句句末字延长程度为1.55,明显大于陈述句的1.28;同时,由于疑问句第1字到第6字的停延率均小于陈述句,导致它们和句末字的差值加大。从图1可以看到,第1字到第6字停延率曲线平缓,第7字是较大的峰值。
本文考察的疑问句是单凭语调表达疑问语气,没有其他标记。和音高上表现为句末高语调对应,时长上表现为句末字的大幅延长。非句末字不发生延长或延长程度很小,为句末字的大幅延长做准备。
发音人TM1语句停延率最大值出现在句首词末字(第2字),为1.31,和母语者表现不同;最小值出现在句末词中字(第6字),为0.68。除第2字外,其所发的疑问句首字(第1字)和末字(第7字)也发生了音节延长,停延率分别是1.01和1.26。第2字和第7字的延长程度接近。其余位置字音未延长,停延率分布范围是0.68-0.96。
发音人TM2的最大值出现在句末词末字(第7字),为1.24。和母语者表现相同,但其句末字和非句末字的差值不及母语者大。除第7字外,句首词末字(第2字)和句中词末字(第4字)也发生音节延长,停延率分别是1.09和1.15,和陈述句表现出相同的边界前延长的规律。非词语末字均未延长。其中单音动词的停延率为1,停延率最小值出现在句末词中字(第6字),为0.77,比前字小0.23,比后字小0.47,是句末韵律词的谷值。
发音人TM3疑问句停延率曲线接近发音人TM2,词语末字停延率较大,非词语末字较小。句中词末字(第4字)和句末词末字(第7字)的停延率为1.25,是最大值;句首词末字(第2字)的停延率为1.02。除词语末字外,单音动词(第5字)的停延率也大于1,发生延长。停延率最小值出现在句首字(第1字),为0.69。第3字和第6字的停延率相同,与后字相差0.41。
发音人TM4疑问句停延率最大值出现在句末词末字(第7字),为1.36。除第7字外,句首词末字(第2字)停延率也大于1,发生了字音的延长,但延长程度小于第7字。句中词末字(第4字)和非词语末字均未延长。停延率最小值出现在句首词首字(第1字),为0.74。该发音人汉语疑问句停延率表现基本接近母语者,但第7字的延长程度不及母语者大。
发音人TM5疑问句停延率最大值出现在单音动词(第5字),为1.21,和母语者及以上泰国发音人不同。除单音动词外,词语末字(第2字、第4字、第7字)均发生延长,停延率分别是1.09、1.03、1.1;非词语末字(第1字、第3字、第6字)均不发生延长,停延率分别是0.9、0.79、0.89。
发音人TW1疑问句停延率最大值出现在句末词末字(第7字),为1.35。和母语者表现相同,但其句末字和非句末字的差值不及母语者大。除第7字外,句首词末字(第2字)和句中词末字(第4字)的停延率也大于1,边界前延长的表现和陈述句相同。非边界处均不发生延长,最小值出现在句末词中字(第6字),为0.71,其他位置字音停延率接近,分布范围是0.83-0.89。
发音人TW2汉语疑问句句首词末字(第2字)和句末词末字(第7字)的停延率大于1,发生延长,延长程度的差别不及母语者大。其他位置字音的停延率均小于1,未发生延长。最小值出现在句中词第3字和第4字,停延率为0.82。这一点和以上泰国发音人表现不同。
发音人TW3疑问句停延率最大值出现在句首词末字(第2字),为1.36,和母语者有差异。除第2字外,单音动词(第5字)和句末字(第7字)也发生延长,但延长程度较小,为1.02-1.15。停延率最小值出现在句首词首字(第1字),为0.76。句中词首字(第3字)和末字(第4字)停延率接近,相差0.03,未延长。句末词中字(第6字)也未延长,停延率为0.82。
发音人TW4疑问句的停延率表现出边界前的延长,延长程度为1.08-1.22。句首词末字(第2字)的延长程度最大,和母语者有明显差异;非边界处均不发生延长,停延率最小值出现在句首词首字(第1字),为0.8。单音动词(第5字)的停延率为1,我们认为未发生字音延长。
发音人TW5疑问句停延率最大值出现在句末词末字(第7字),为1.36,字音延长。最小值出现在句末词中字(第6字),为0.8。除第7字外,句首词末字(第2字)和单音动词(第5字)的停延率也大于1,发生延长。其所发的疑问句句首词首字(第1字)和句中词首字(第3字)、末字(第4字)停延率分别是0.86和0.88、0.91,未延长。
3.3 对比分析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对泰国学生的汉语疑问句停延率特征总结如下:
停延率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不固定,有句首词末字(第2字,3人)、句中词末字(第4字,0.5人)、句末词末字(第7字,5.5人)、单音动词(第5字,1人)。出现在句末词末字的情况居多。
和母语者相同,泰国学生疑问句停延率最小值出现在句首词首字(第1字,4人)、句中词(2人)、句末词中字(第6字,4人)。
边界前延长的规律较明显,全部发音人句首词末字和句末词末字停延率大于1,表明发生音节延长。5位发音人句中词末字延长。
词语末字停延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句末词末字(1.1-1.36)、句首词末字(1.02-1.36)、句中词末字(1.03-1.25)。差值较小。
非词语末字除单音动词外全部不发生音节延长(发音人TM1例外,句首词首字停延率大于1)。4位发音人单音动词的停延率大于1。
可见,泰国学生汉语疑问句语句停延率表现和母语者有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停延率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停延的次数、句末字延长的程度及其和前面音节的停延率差值。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交际需要和教材对习得的影响。汉语疑问句中,“吗”字问句、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在交际中占有很高的使用率,语调问句日常使用的频率较低。对外汉语教材中语调问句的比例也较少,注7无法得到足量的输入导致泰国学生很难把握其中的停延特征。
参考文献
曹 文 2010 《现代汉语语音答问》,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伦 茜 2010 《泰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语调习得实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石 锋、梁 磊、王 萍 2010 《汉语普通话陈述句语调的停延率》,载《研究之乐——庆祝王士元先生七十五寿辰学术论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阎锦婷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100083)
《南开语言学刊》稿约
《南开语言学刊》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南开大学语言研究所主办。本刊已进入商务印书馆语言学期刊方阵,并入选CSSCI来源集刊。
本刊接受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提倡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中文稿件请附200字左右的提要,3-5个关键词,并附英文题目。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文责自负,自收稿之日起6个月内通知作者是否采用。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体例请参阅往期已发表文稿。
联系方式:中国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南开语言学刊》编辑部,邮编300071。电子邮件:nankaiyuyanxuekan@126.com。电话:022-2350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