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镇的民俗

浙江古镇大多文化底蕴深厚,在这些古镇中至今仍然保存着大量的民风民俗,这些风俗代表了古镇文化的一个方面,同时给来这里旅游的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到古镇去过节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人的一种时尚,人们在古镇中体验到了久违的热闹和纯真。

浙江传统的和合二仙年画

江南传统的厨房

和全国各地一样,浙江人每年也要热热闹闹地度过春节,除了家家都要放鞭炮之外,浙江各地还流行在正月初一早上吃“顺风圆”,吃完之后要到长辈亲朋处拜年。另外,有些地方还流行拜天地、祭灶君与先人遗像之俗。初七的人日较少见,那时侯文人们之间要以诗相贻赠。十三至十八为上灯节,街市上要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浙江各地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擅长制作花灯。这些花灯的每一个部位,都要美观、雅致、精雕细刻。其中有书法艺术:真、草、隶、篆,题以诗、词、歌、赋;有绘画佳作:山水、仕女、花、鸟、虫、鱼。在皤滩古镇还有一种没骨花灯,上面的那些图案都是人们用绣花针剌上去的,灯光从这些针孔泻出来,显得柔和而又温馨。最特别是灯的周身没有骨架支撑,是制作者算计角度,依着心中的造型,沿边粘上去的。

江南自古便是丝竹繁华之地,扎根于民间的古老戏剧更是深受居住在古镇中老百姓的喜爱。其中主要的剧种有昆剧、婺剧、越剧等。每到过年或者重大的节日,很多古镇在自己的宗祠里都会有戏剧演出,即使在通俗音乐十分流行的今天,这些演出依然吸引了很多忠实的观众。

清明是浙江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又谓寒食节。俗话说:清明大如年,也就是说古时候清明节的隆重可以和春节相媲美。到时候人们要裹清明粽子,有枣子粽子、南瓜干粽子、猪油细沙粽子、赤豆粽子、黄豆粽子、豌豆粽子等,还做青绿色的清明元子,内馅有咸甜二大类近十几个小类。清明晚上开饭前开始祭祖,俗称拜阿太,桌上摆满了丰盛酒菜,有十二碗到十六碗之多。到时候高悬红烛,旁边供着粽子等供品,希望祖宗们来品尝,以保佑全家平安,风调雨顺。

从宋代开始,因为道教得到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要燃河灯、祭孤魂、放焰火、演目莲戏,不少诗人都留下关于杭州西湖放灯的诗篇。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且随道教、佛教传播而流行全国。这一天,人们在家设酒馔、烧纸钱祭祖,到寺庙、道观参加放河灯等法事或道场活动。一些地区放河灯还不限于七月半,三月三歌节、锅庄节、上巳节、三月节,也放河灯。姑娘少女对这个习俗特别钟爱,往往在节日的夜里自制小灯笼,并写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让它们顺水飘流。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与织女相会。在江南,病愈的人及亲属也会制作河灯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灾祸,时间自然不限于七月半。“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

蓝印花布

作为江南的鱼米之乡,养蚕是从前农民们的主要收入之一,每年关于“蚕”的风俗也很多。每年的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农民,都要参加一年一度的轧蚕花庙会。那些姑娘嫂子们则梳妆打扮,怀里装着蚕种,头上插着“蚕花”,衷心祝愿今年蚕花好收成。蚕花是用纸或绫绢剪成,有的蚕花成蝴蝶形,有的呈美丽花卉形,引得男女老少前来观看,你轧我挤,故曰“轧蚕花”,民间传说轧得越闹猛蚕花收成越好。

江南的百姓还擅长于剪纸艺术。剪纸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富于装饰性,避免大块的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可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

江南多水乡,从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在古城绍兴有一种独特的船被称为“乌蓬船”,船身轻盈,船蓬乌黑。艄公头戴黑色毡帽,以脚划船。乘坐乌蓬船,乐趣无穷。船上的人可随意选择自己要去的地方,穿桥过巷,沿途赏景。

苍坡村的民俗博物馆内景

安昌 乌蓬船

古镇百姓的传统服装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所剩无几了,但是蓝印花布却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流传了下来,而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它的印染方法全部手工操作,是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浸染靛蓝数遍,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这种蓝印花布在浙江的古镇中非常流行,特别是西塘、乌镇一带的水乡中更是多种多样。

西塘 临水民居 图中这组民居的黑瓦悬山顶,在不经意的组合之后显出错落之美,临水还有美人靠,又称飞来椅,供人们在此歇息、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