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大做强”的陷阱:隋炀帝的雄心受挫记

决策中如何留有余地,如何及时刹车,需要“做大做强”的企业家认真思考。隋炀帝给人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反面借鉴。

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名声远扬,不过不是好名声。正史中对隋炀帝没有多少好话,民间传说更不堪入目。但是,这样一位与殷纣王齐名的暴君,后来的史学界却一直有人为他打抱不平,隔一段时间总会看到为他叫屈的文章。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这位暴君太聪明太能干了。

想当初,隋炀帝杨广年仅20岁时,统领天下大军伐陈,实现统一。军事上的才能暂且不谈,单凭在征战中能做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就显示了他的过人之处,“天下皆称广,以为贤”(《资治通鉴》卷一七七)。他称帝前的功绩,同后来的唐太宗有一拼;而夺得帝位的手法,也同唐太宗差不多。但两人当皇帝后的行为却大相径庭,所以也就导致后来的史书对他们的评价形成天壤之别。这一切,究根问底,都是隋炀帝的聪明能干害了他,生生把隋文帝苦心经营的江山断送了。

杨广当上皇帝的时候,天下初平,百废待举,正是大显身手的好时机。智力过人、怀有雄才大略的隋炀帝,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历史机遇。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各项大规模建设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如果说修建东都洛阳还可以算是面子工程,那么修建大运河则是亘古未有的大手笔。至于远征西域,巡行张掖,毫无疑问是拓展疆土、安定边疆的必要措施。包括史书上颇有微词的三征高丽,如果放在古代帝国的背景下观察,不但算不上致命失误,而且还要看作扬威天下的重大进展。还有在政治上创立科举制,在文化上引领古代诗歌的雄浑之风等等,都反映了隋炀帝的非凡才能。那么,这样一位赫赫有名、才华横溢的杰出人物,为什么会走上了身亡江都的不归路?这一点,很值得人们思索,尤其值得那些蒸蒸日上的企业家引以为戒。

实际上,经营一个公司同经营一个王朝相比,道理上差不了多少。任何公司,经过了起步阶段的艰苦创业后,一旦奠定了发展的根基,很容易就会被快速起飞的想法所主宰。如果凑巧公司的总裁有着杰出的智慧和能力,那么,“做大做强”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但是且慢,如果意识不到发展道路上的陷阱和荆棘,那就很可能犯隋炀帝式的错误。现实中的企业,不乏隋炀帝式的经营者,更不乏雄心勃勃的大手笔,但一个个辉煌,都已经变成转眼即逝的流星,越耀眼陨落越快。

隋炀帝的失误,首先是没有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企业的倒闭,往往也是从资金链断裂等环节开始的。“量力而行”说起来简单,但隋炀帝式的人物总是搞不懂自己的实力边界在哪儿。如果用现代决策理论来分析,很难说隋炀帝做的都是错的。单纯就那些“大手笔”来看,似乎每项都值得做,而且都有可行性。拿当时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衡量,做那么一件两件未尝不可。然而,隋炀帝过于雄心勃勃,全面开花,尤其是根本不考虑“大项目”在实施中的后续支出膨胀和连锁反应问题,这就使他在项目上马后陷入了困境。现实决策中,掌舵人必须考虑“沉没成本”。任何一项决策,在实施中一旦发现资源不足,就会使掌舵人陷入两难:放弃则前功尽弃,“沉没成本”打了水漂;继续则实力有限,除非“挖潜增效”甚至“割肉补疮”。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往往会被未来的辉煌所诱惑,总打算咬咬牙挺过这一关。但从概率的角度看,一旦资源匮乏,能挺过难关的是极少数,大多会中途夭折。历史不容假设,然而如果隋炀帝运河修了一半而中止,或者高丽没打下来干脆收手,都不至于失败得那样惨。在这个问题上,决策者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半拉子工程或者烂尾楼,也比全面崩盘好。明智的决策者在诱惑面前,首先要学会放弃。

其次,越是强盛,越要考虑无为而治,对积极性要有适当压抑。当一个企业蒸蒸日上时,你得有“过冬”的准备。尤其是部下都跃跃欲试想大干一场时,掌舵人要学会泼冷水。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落脚于“治”。如果部下发热,领导就得适当降温。当然,如果部下冷漠,领导就得加温。“上下一心”是事业上的追求,而不是一起发烧。开车时能不能及时刹车制动,不是发动机的责任,而是司机的责任。隋炀帝就是一个不高明的车手。文帝打造了一个新的统一帝国,就好像开发出一种前所未有、功率极大的新款车,而炀帝则只会领略最高车速的惬意,却不能在飘起来时减速。这样飙车,十有八九会坠入深渊。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得以隋炀帝为戒。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从来不能持久。老子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二十三章),就是这个道理。唐太宗和隋炀帝相比,能力上不见得强多少,但他能克制,会收敛,起码在执政早期是这样。隋炀帝式的聪明并不可靠,等到哀叹自己的漂亮脖子谁来砍的时候,一切都无济于事。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不至于把企业变成耀眼的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