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的品牌才能常青

很多品牌都在经历一个从出现到建立,然后又走向消亡的过程。就如人的生死一样,这很正常。品牌呢?恐怕也一样。

幸好,大多数品牌的一生短于人的一生,因此我们有机会深入探索它们“生死”的根由。当然,这与人的生死截然不同,毕竟品牌不像人一样是有着自我意识、觉察能力的生命体。

我们以一个人的成名为例,可以看得更清晰,即看看一个人从无名到成名,再到名声败坏而被人们抛弃或忘记的过程。

比如,一个老师、讲师,最好是一个可以上大众媒体做讲座的老师。由于他讲的某一个课程非常精彩,受到大众的喜爱(与产品的目标消费者一样,这也许只是刚好喜欢这个课程及其所讲的内容、定位、深浅程度或讲演风格的那部分大众。如果是可口可乐那样的大众产品,他的讲座也许就会吸引绝大多数的大众)。一个课程也许要一个月才讲完,人们慢慢地熟知他,并开始喜欢他。

什么是喜欢?即喜欢的表现是什么?他半年后又推出一个新的讲座。人们再次跟踪去听、去看。这些人中,很多人也许并不喜欢这个课程的主题,或不太感兴趣,但是因为是他讲的,所以才喜欢看。然后,人们都知道他的名字,开始谈论他,并关注他的私人事情。

此刻,他成了明星。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成了品牌。人们知道他,并喜欢他。

后来,他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讲课。当然,也许是出于他对利益的追求,也许是在别人的包装下,也许只是感到这是社会的惯例,所以他也这么做了。总之,课程越讲越多,应酬、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此时,问题出现了。他的课程质量开始下降,人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其原因:一是由于他进入了不熟悉或者未曾深入研究过的领域,毕竟每个人都是术业有专攻、精力有限的(就如品牌的延伸和企业的多元化);二是时间、精力受到影响,没有深入、充分地准备新课程。

但是,人们依然喜欢听他的课程。虽然感到课程不那么好听了,感到粗糙、不深入了,有很多内容和观点都太普通了。慢慢地,随着人们对不那么好听的感受加深、强化,终于有一天,人们开始清晰地认识到他讲的课程不好听了,还是最开始的一两个课程好听。人们就不再有兴趣、有激情想要继续听他的课程了。

他开始被人遗弃和淡忘。作为产品来说,他的品牌消失了。虽然人们仍然记得他,但是不再继续跟踪、喜欢、听他的课程了。对于品牌来说,它又回归到一个商标名称,虽然还是一个知名的商标。人们知道它,但是对它不感兴趣,也不想买它的产品。

一个品牌是怎么消失的?我们能从例子中看到消失的根本原因了吧。

正如其建立品牌的原因一样,失去品牌就是因为其产品(其赖于被建立起的核心的因素)消失了、退化了。我们要探索的核心是,它为何会退化?它难道不能常青吗?

内心中的利益,这就是核心所在。

我有名了,已经是品牌了,大家喜欢,争相购买,因此,为了多卖,我就需要多生产、多分销、多配送。但是,一下子不能满足这么多的需求。在融资、并购等扩大生产的行动的同时,产品的品质及相关的服务等开始下降。因为在快速加大的需求面前,顾不上了。何为顾不上?因为怕失去利益才会感到“顾不上”。

假设换一个想法。比如,这个品牌的拥有者视声誉、名誉、品质的诚信、待人以善的服务为核心,而不是利益,那么他就不会牺牲这些而忙于扩大生产。他会想,虽然人们因为产品常常短缺而不满意,我也会损失利润,但是我仍然不会让人们说我是“唯利是图、言而无信的人”。他此刻不会有“顾不上”的感觉。

更深层的问题是,并不是在品牌建立后企业才开始追逐利益的,而是在企业建立之初,就是以追逐利益为核心的。那个利益之心,早已在那里了。利益第一、私心严重的本能,只是在品牌红火之后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看到这个结论:一个以利益为第一,一个逐利的人和品牌,他必然会走向衰落(衰老的起点正是刚刚成功之时),而且其成功期是极其短暂的。相反,一个常青的企业和品牌,必然是没有将私利放在第一位。

可是,我们不能整体看问题的思维模式,即短视、急功近利、肤浅、实用主义,永远无法看到这个事实。比如在短视、实用主义眼中,当下的行为不是为了将来赚钱努力,就是抓紧赚现在的钱,他看不到这样的行为会带来必然的品牌、公司的衰败。他在想“有钱赶紧赚,谁知今后会怎样”。

所以,“生死”一幕就一直会上演。

如果我们看到自私、逐利导致品牌的短命的事实,看到逐利之心在自己内心潜伏并主导自己的想法和行动的事实,看到这其中的欺诈、残忍、冷漠、争斗,就在这一刻,转变就此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