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引言

经济发展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一个国家从不发达向发达、特别是从低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过程。纵观世界过去500年的历史,即使是那些早已进入发达之列的国家,在不太久远的过去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大大超过最近才进入发达行列的国家(地区)所用的时间。我们在今天研究经济发展,实际上是要研究如何让低收入国家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在这个意义上,发展经济学获得了更坚实的学科地位。但是,过去1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赶超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常态,而是特例。除了东亚地区外,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如何解释这100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如何解释东亚和其他地区的差异,是发展经济学所面对的最激动人心的课题。

发展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始于1950年代。那时,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它们的发展问题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因此,发展经济学从它建立之初就是问题导向的,专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问题。这其中最富有创见的是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是起始于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1943)对规模报酬递增的研究。195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们注意到,经济起飞是有一定门槛的,一个国家如果无法跨越这个门槛就不可能实现经济赶超,而决定这个门槛的就是企业内部和经济整体的规模报酬递增。第二个方面是起始于阿瑟·刘易斯(Lewis,1954;1955)对剩余劳动力的研究。对于1950年代的主流发展经济学家来说,发展经济学不仅研究特定的问题,而且要使用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假设和方法,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育不完善,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也不符合经济理性的假设。其中一个现象就是农业中存在的剩余劳动力,即那些名义上参与生产但实际上不增加产出的劳动力。刘易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的概念,时至今日,这个概念仍然出现在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争论中。但是,刘易斯的理论受到了T.W.舒尔茨的挑战(舒尔茨,1964)。舒尔茨力图证明,不发达经济中的农民具有和发达经济中的人们一样的理性,而且那里的市场交易也是非常发达的。由此他提出了不发达经济“贫穷但有效”的假说。舒尔茨的工作极大刺激了西方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微观层面的研究,由此而产生的大量文献表明,尽管舒尔茨关于不发达经济中农民的理性假设是成立的,但不发达经济中市场的不完备的确使得发展经济学拥有了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同的研究对象。

然而,宏观发展理论在1960年代之后变得沉寂了。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手段无法满足发展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的需要。在1950年代的经典发展经济学家的著作中,规模经济处于核心地位。但是,经典的一般均衡理论无法处理规模经济问题,因此,在当时的学科水平下,发展经济学家无法将他们的思想模型化,从而也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由1950年代经典发展经济学理论所导出的一些标准的政策建议,如进口替代,没有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增长;相反,实施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却给东亚地区带来了奇迹般的增长。

在宏观发展经济学沉寂的同时,微观发展经济学却有了长足的进步。自197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家们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农民行为和制度安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一些成果对主流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张五常和斯蒂格利茨对土地租赁市场的研究为信息经济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进入1990年代以后,宏观发展经济学由于两方面的原因而进入复苏和再发展时期。第一个原因是全球化环境下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加剧。学者们意识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因此有必要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第二个原因是新增长经济学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增长经济学家通过借用垄断竞争理论的成果,成功地将规模经济引入一般均衡分析,因此开辟了发展经济学的新篇章,使得发展经济学家开始重新重视1950年代经典发展经济学家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推进。今天,发展经济学所关注的领域进一步扩大,除了经典发展经济学家所关注的资本积累、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问题,贫困、收入不平等和制度也被纳入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的因素不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后果来研究的,而是作为可能促进或限制经济发展的条件而受到发展经济学家的关注。

那么,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有何不同呢?主要的不同是,发展经济学注重对结构性因素的研究,而增长经济学研究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因此增长经济学多将一国乃至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发展是由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所引发的,这包括人口结构的变化、非农化、城市化、产业升级以及制度变化等等,这些变化使得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但是,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全部,当我们说到发展的时候,我们不仅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吃得更好、旅游更多、享受更多的消费品,而且还指的是他们的寿命更长、身体更健康、教育水平更高,以及享受更好的环境和更和谐的社会,而后面这些成就可能和收入的提高并不一定直接相关。说到底,经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部分,对经济发展的研究需要一种综合性的取向。这将是本书所采纳的基调之一。

本书是为高年级本科生准备的一本教科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发展经济学已经形成了包括微观发展经济学和宏观发展经济学的庞大体系。要想把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收入一本教科书,任务艰巨。鉴于国内多数经济院系只给本科生开设一个学期的发展经济学课程,而且宏观问题更具一般性,本书把重点放在宏观发展经济学上,但也涉及一些微观课题,如贫困和饥荒等。

本书注重一般性介绍、经验事实和理论分析三者的结合。一般性介绍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发展经济学的概貌,作为一本教科书,这是必要的。本书的一个特点是覆盖面比较广,不仅涵盖经典的资本积累、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理论,而且还包括下面的几项新内容。首先,本书着重介绍了随着新增长理论发展出来的新发展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和规模经济有关的理论进展。其次,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和中国的现实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外贸和外国投资,本书因此包括了大量的开放经济的内容。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转型国家,制度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分析和看待中国现实的框架,本书花了较大篇幅讨论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包括了近十年来兴起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容。最后,本书还专辟一章讨论发展的规范性问题。

本书非常重视展示经验事实,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分析,目的是提高读者对现实问题的兴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情产生兴趣,是培养他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养成以问题为导向的习惯的第一步。在理论分析方面,本书不停留在对已有理论的泛泛介绍上,而是对理论模型进行深入的讨论,包括较详细的推导。因此,学生必须在学完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之后才能选修本课程。理论模型的作用是用严谨的经济学语言,即数理模型,来表达经济学家对问题的解释或预测。这对于任何经济学分支学科都是重要的。本书的目的是让学生领会用严谨的理论模型探讨现实问题的思路,给予他们智力上的挑战,从而提高他们从事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兴趣。

本章剩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节。第1.2节为读者提供一个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大致图景;第1.3节介绍和讨论中国历史上经济增长的得失并给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预测;第1.4节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简要的讨论,并提供一系列的数据;第1.5节介绍本书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