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文化十五讲(第二版)
- 詹石窗
- 3786字
- 2020-07-09 15:16:08
五 宋元以来北方新道派
经历了唐末五代的动乱,道教的组织建设虽然也受到一定的干扰,但社会上的精神需求又推进了道教的演化与发展。尤其是北宋末,骁勇的游牧民族女真与蒙古族相继入主中原,沉重的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给广大民众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苦难。为了寻求精神安慰,一些饱经沧桑的落拓儒士遁入道门,且创立新的道教派别,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新的精神避难所,一时皈依者络绎不绝。北宋末金元时期,在北方兴起的新道派有太一道、真大道教、全真道。现分别予以介绍。
(一)太一道
在女真族进主中原之际,北方首先诞生的新道派是太一道。其创始人是萧抱珍(?—1166),又名元升,汲郡人。其祖籍与少年时代的事迹已不可考,但其创教活动在史籍中却多有记载。按王若虚《一悟真人传》的描述,萧抱珍在创教之前曾从旧派道士学习符箓秘法,并以此作为他立教和传教的主要方式。
萧抱珍所传的秘法叫做“太一三元法箓之术”。所谓“太一”本是神明之称,由来甚古,到了汉代,太一信仰就已经居于重要地位。按照传统的“九宫”格局,“太一”是居中以制外的至高无上的神明,因为“太”的意思就是最高,而“一”则意味着起点或者元始,所以“太一”神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道教产生之后,太一神也进入其神仙谱系,只是在北宋以前还没有以“太一”作为主神而形成的道派。萧抱珍所创立的道派的神学特征就在于确立了“太一”神的中心地位,并且把它塑造成为一位从天而降的救济苦难生灵的至上神。
以太一神的名义制作的“箓”就叫做“太一箓”,因该箓有三式,所以号称“三元”。三者,即为天、地、水,又为日、月、星,又为上、中、下,或天、地、人,早期天师道就有“三元金书玉箓”,分上中下三式,萧抱珍的太一三元法箓或许就是从天师道的玉箓演变而来的。
萧抱珍所创太一道与张道陵的天师道还有一个相似点,就是维护一姓之承袭。在太一道中,凡是太一三元法箓正传掌教人,如果原来不是萧姓,必须改姓为萧,这其实是模仿天师道的秘授之法。
自萧抱珍之后,传太一三元法箓者代有其人。其第二代是萧道熙,第三代是萧志冲,第四代是萧辅道,第五代是(萧)李居寿,第六代是(萧)李全祐,第七代是(萧)蔡天祐。此后,太一道逐渐衰微。
从萧抱珍创教到蔡天祐掌教期间,太一道之行世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太一道领袖人物虽然从旧符箓派那里学到秘法,但并非仅此而已,他们还以太一为基本框架,不断充实或变革教义内容。在弘教过程中,他们倡导按照《道德经》守“柔弱”的思想原则办事,提倡笃信孝道人伦,以救济布施为乐事,对于以往社会上所存在的讲排场的浪费陋习加以纠正,太一道信奉天地混沌、至理纯一,所以应该归根还本。这既是古远淳朴遗风的体现,又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现实要求。可见,太一道比较具有民众性。
(二)真大道教
太一道产生之后不久,河北又出现了另一个新道派,这就是真大道教。该道派原名“大道教”,由刘德仁创立于北宋末金初。刘德仁号无忧子,沧州人,于幼年即随母迁居盐山县,自幼读书能通大义。或许是由于社会动乱,刘德仁自小就被送进庙宇中“作物外游”。北宋亡国,金人统治北方,战争的苦难在这位敏感少年的心头蒙上了阴影。出于解脱世俗苦难的需要,他的内心萌发了以“道”教化世人的愿望。金皇统二年(1142),年仅20岁的刘德仁在一天拂晓,朦朦胧胧,似梦非梦,遇上一个须眉皆白的老者,乘青牛车,过其家门,拿出一本《道德经》,送给他,并告诫他:“善识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据说老者说罢,投笔一枝而去,自此以往,刘德仁玄学顿进,大扬其道法,跟随的弟子很多。
刘德仁所创立的真大道教的宗旨,概而言之,就在于一个“真”字,它出于老子《道德经》“质真若渝”。按,“渝”字读若“输”,宣泄之意。老子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质地真朴,便可以通畅如水之泻。老子天真淳朴的思想对后来的道家与道教发生了深刻影响。真大道教之“真”正由此而来。怎样达到“真”呢?必须从扫除“不真”做起。因为在道家看来,人在婴儿阶段是最为纯洁质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社会中逐渐受到污染,真的东西逐渐失去,巧伪的东西逐渐多了起来,以致迷了本性。修真就是要明性而归本。为了达到“真”,刘德仁要求真大道教的信徒进行伦理实践,修好人道。为了巩固真大道教,刘德仁教导其弟子要勤于耕作,主张靠自己的劳动来解决日常需要,他不言“飞升化炼之术”,侧重于心地功夫。他为人治病主要靠默祷,烧一炷香,静默祈祷于天,心存诚意,恳礼而告,据说用这种办法为人治病还真治好了不少人。
刘德仁创立的真大道教在当时很受欢迎,投其门下者颇多。《真大道教第八代崇玄广化真人岳公之碑》称:“一时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近而从之,受其教戒者,风靡水流,散在郡县。”这说明早在刘德仁创教之初,真大道教已经深得民心。金大定二十年(1180),刘德仁去世,由陈师世掌教,在任十五年;其后由青州东安人氏张信真掌教,在任二十五年;其后由毛希琮掌教,在任五年。到了金末元初,真大道教内部出现分裂。本来,在毛希琮病重时即将郦希诚从远方召进京都天长观袭掌教事,这应该是合乎真大道教的教门规矩的,但是当时的玉虚宫尚有李希安也称真大道教“五祖”,并且拥有不小的势力,该分支不服从郦希诚的教令,郦氏站不住脚,只好到河北、山东一带继续传教,积蓄力量,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于戊戌年(1238)才战胜了所谓“逆魔”,重新获得掌教地位。但郦希诚之后,真大道教内部并没有完全统一,时有天宝宫与玉虚宫两派势力,天宝宫一系由孙德福掌教,孙德福传李德和;玉虚宫一系以刘有明继任掌教,刘有明传杜福春。此两派势力相当,所以元代统治者对其掌教人都封真人号。杜福春之后,玉虚宫一系传授不明,而天宝宫一系则仍见传承记录,至元十九年(1282),天宝宫岳德文掌教,继任者为张清志。但张清志对于谒请逢迎的礼节感到厌烦,便遁匿华山,推举两位赵姓与一位张姓者袭掌教事,但仅五年三人相继亡故,信徒只好把隐居华山的张清志找回来继续掌教,历时二十余年,真大道教有所复兴。最终因种种缘故,该道派在元末衰落。
(三)全真道
全真道也是金初产生于北方的一个新道派。所谓“全真”,即全精、全气、全神。李道纯《中和集》卷三说:“全真者,全其本真也。”《晋真人语录》说:“若人修行养命,先须积行累功,有功无行,道果难成。”照此,则“全真”就是功行双全。全真道所讲的“功”也就是内功,所谓“全抛世事,心地下功”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行”就是外行,即外在的行为,全真道以济物利他为外行的指归。功行双全,就是要内外双修。
全真道的创始人是王重阳(1113—1169),原名中孚。据说他长得高大雄壮,胡须长过腹,声音洪亮,面色如玉,很有福相。作为咸阳望族子弟,王重阳与大部分知识分子一样,早年也曾试图通过科举而跻身仕途,但他事金朝多年依旧是个“吏员”之类小官,仕途并不顺利。面对动荡的社会,王重阳十分同情劳动人民的坎坷生活,但他又无力改变恶劣的社会环境,于是辞官解印,黜妻屏子,遁入玄门。正隆己卯(1159)间,据说他遇异人于甘河镇,受其“点化”,从此尽断尘缘,过起神修生活。开头,他主要是根据吕洞宾所传的内丹功法进行修炼。他以“重阳”为号就是要去掉一切阴气而免于生死轮回。王重阳自构茅庵,穴居打坐。经过一段时间的神修之后,心灵产生了深刻变化,自觉种种灵异在心中产生,他深感前代祖师已经把弘教的重任交付给自己了。虔诚的信仰使他萌发创教念头,于是他开始走向社会,立志要化人入道。他采取了一系列非凡行动,奔波有年。大定七年,他放了一把火,将自我穴居的茅庵烧掉,婆娑起舞,浪迹江湖,一直走到胶东半岛,寻求门徒。在那里,他终于度化了七位大弟子,这就是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这七人后来称为“北七真”。就在度化马钰的过程中,马钰为王重阳构造一修炼之舍,王重阳取名为“全真”,这是王重阳第一次打出了“全真”旗号,标志着全真道的正式产生。
王重阳虽然也继承了旧道派的许多思想内容,但也作了变革。首先,从理论基础来看,与以往那种追求肉体成仙的理想目标不同,王重阳把神仙理解为“识心见性”的全真典范,除了修炼内功之外,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修养,倡导性命双修、三教合一。其次,在传教方式上,王重阳注意大众化,通过因人施教方式,取得特殊效果。复次,王重阳在组织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开拓,他领导七大子弟相继建立了“七宝会”、“金莲会”、“三光会”、“玉华会”、“平等会”等全真教会。
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遗物离人”,辞世而去,全真道由马钰掌教,至大定二十三年,共计十三年;继任者是谭处端,至大定二十五年(1185),共计两年;而后是刘处玄掌教,至金泰和三年(1203)止,共计十八年;丘处机是“七真”中最后一位掌教者,至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共计二十四年。在“七真”传教期间,全真道形成了遇仙派、南无派、随山派、龙门派、嵛山派、华山派、清静派七个分派。元朝以降,全真道成为中国道教的一个大道派,与正一道并驾齐驱。
在动乱中产生的全真道,比较注重社会救济工作。全真道的领袖人物把利人济世当做修行全真道法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丘处机掌教以来,全真道对社会救济活动更加热心,丘处机为了劝说成吉思汗止杀,不远万里,率徒弟北上,与成吉思汗会面。此后,全真道一直把善功作为修行的重要内容。在教理上,全真道虽然曾经有“不立文字”之说,但在具体的传教过程中却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建立了一套内丹心性学和系统的教制教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