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能”乐团的成长“片断”(2005)
爱乐乐团近期的显著进步集中体现在对《谜语变奏曲》的演奏上。余隆对每个变奏都做了精心而独到的处理,灵感迭现,意境崇高,该快的快,该慢的慢,该沉迷的沉迷,该发作的发作,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一切都是那么得心应手。他的亲兵们仔细体悟精神领袖的意图。
四年前中国爱乐乐团创建伊始,便为自己确立在当时看来“不可能实现”的发展目标——“全能性”乐团。四年历史,对于一个交响乐团来说,短暂得不可思议的,但正是在此四年当中,年轻的中国爱乐乐团却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连续四个音乐季的二百余场音乐会,共演奏二百多个中外曲目,其中“中国首演”三十余部,创造了中国交响乐团建设史上的奇迹。在中国爱乐乐团的职业化道路上,乐团演奏水平与合奏素质始终呈上升趋势,在每一次重要的大型曲目隆重推出时,都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显著成绩。这种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追求新高度的职业精神,在当今中国艺术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中国爱乐乐团第一次坐进乐池,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伴奏两场,后来又在两位年轻人张弦和杨洋的指挥下,与“英雄”三重奏组和单簧管演奏家萨宾娜·梅耶合作,分别演奏了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和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这三次具有国际水准的演出意味着中国爱乐乐团作为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的“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当家乐团已经完全胜任有余。与余隆有关的代表中国古典音乐新生力量的两大机构——国际音乐节与爱乐乐团终于实现职业性战略整合,从而开创了中国古典音乐事业发展的新时代。
国际音乐节闭幕后一周,爱乐乐团的音乐季演出重新开启,每周一场的常规演出一直持续到12月10日,而且演出地点始终安排在更像音乐厅的中山公园音乐堂。我出于对爱乐乐团的喜爱以及对它日新月异变化的关注,现场聆听了这不到一个月期间上演的全部六场音乐会。以下谈谈一些个人感受,或许能对广大爱乐者进一步认识这个我们身边的优秀乐团有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