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一、必须坚持工人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鲜明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点,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首先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这是我国的国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对于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问题。在我国,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各项事业的进步,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涉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

回顾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从1949年建国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即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在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民主专政不但确立,而且它的作用得到了正确的全面的发挥,从而保证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

从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八大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为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共产党的八大提出了正确的理论与路线,虽然后来一度在指导思想上曾偏离了八大规定的正确路线,出现某种失误,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都是比较好的。因而在这一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比较满意,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为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路线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除了不正之风开始滋生之外,主要问题是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人民内部没能充分发扬民主,甚至一度提出了所谓“全面专政”的口号,因此影响了人民民主专政作用的正确发挥,挫伤了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影响和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个沉痛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汲取。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前是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中国共产党正确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沉痛教训,正确地处理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并正确地评价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对已经出现的国内敌对势力缺乏清醒的估计,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危害缺乏清醒的认识,因而未能正确地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与功能,以致导致了1989年政治风波。

从1989年政治风波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吸取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大力推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突出强调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建设,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使得人民民主专政的功能与作用得到正确的、全面的、充分的发挥。

回顾上述五个历史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得如何,总是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状况密切相关的。凡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较好的时候,人民民主专政的功能与作用就发挥得比较好,凡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时候,人民民主专政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就要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实现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正确领导。

二、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两种职能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同任何国家一样,不仅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种职能,而且这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管理职能应该上升为国家的主要职能。否则,便不会有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会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更不可能有巩固的国家政权。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们充分发挥了国家两种职能的威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也日益巩固;相反,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又促进和保证了经济和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八大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而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57年2月毛泽东指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但由于后来没有坚定的、系统地贯彻执行党的八大的正确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未能从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实践中仍然片面地强调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继续大搞阶级斗争,虽然有时也强调发展生产力,但往往放在次要和从属的地位;曾经错误地批判“唯生产力论”,忽视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以及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这些错误的利用,给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政权,不但没有保护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甚至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究其原因就是违背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脱离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两种职能相互关系的原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出现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稳定的可喜局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正确处理了国家两种职能的关系,充分发挥了其积极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

三、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巩固广泛的政治联盟

(一)必须巩固工农联盟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仅需要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而且需要与其他劳动群众、爱国者特别是农民群众结成巩固的联盟。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经验表明,如何对待工农联盟,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能否巩固。而要巩固工农联盟,必须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在政治上切实保证农民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根据人民民主专政的经验,每个时期的工农联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共同的物质利益的基础上。

土地改革之后,广大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经济地位并不稳固,影响着工农联盟的巩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了一条中国式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即从临时互助组逐步发展为常年互助组,进而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找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巩固工农联盟的组织形式,因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使工农联盟在公有制基础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但后来出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高指标、高征购、瞎指挥、一平二调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几度出现工业与农业发展不够协调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认真纠正了过去农村工作中的偏差,农业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取消了农业税,使广大农民开始逐步富裕起来,从而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广大农村出现了勃勃生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作出了关于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决议,从而加快了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使人民民主专政有了更加坚实的阶级基础。由此可见,什么时候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民的物质利益,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就发展,工农联盟就巩固。

在劳动人民中,还包括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之一,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不仅是涉及他们个人命运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人民解放军,依靠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逐步建立,知识分子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稳固。

(二)工人阶级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在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联盟十分广泛。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除了包括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外,还包括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由于党和国家采取了正确的联盟政策,从而为变革生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反对国内外敌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挥了巨大作用。

1957年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统一战线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使统一战线工作重新走上了正确轨道,开创了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加以制度化,提出了在大陆建立以社会主义为核心和在海外侨胞、华人中建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两个联盟”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口号,这就切实地扩大了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民族的积极性。

目前,中国共产党的爱国统一战线较之新中国成立初期无论在性质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范围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管怎样,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经验还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善于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有些时候,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不是泾渭分明的,往往交织在一起,互相渗透,不易识别。而能否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也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得及时妥善,可以增强人民的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事业发展;处理得不及时,处理得不好,容易使矛盾激化,小事会变成大事,甚至酿成动乱。深入群众,及时了解情况,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的方法,依靠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我们不仅看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同时,也应看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着阶级斗争。虽然敌我性质的矛盾已不占主导地位了,但对本来具有阶级斗争性质、具有敌我性质的对抗性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视而不见,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正确处理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问题,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毫不留情地严厉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尤其不能掉以轻心。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敌对势力总是最初在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然后发展成为政治斗争,围绕政治问题展开较量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认识和解决好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包括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国内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与国际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同时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好与阶级斗争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及“西化和分化”的战略图谋。

此外,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离开法制的民主就会破坏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秩序;离开民主的法制,也不可能是真正的法制,就会损害人民正常的民主生活和民主权利。“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结合,沿着法制轨道,通过各种合法形式、手段和途径进行,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法律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真正做到依法治国,这样才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和谐社会环境。

总之,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统一战线问题、生产力发展问题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等问题,才能够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3.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4.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