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简:全球顶级CEO商道智慧
- 余胜海
- 3633字
- 2020-07-09 15:36:03
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西雅图一个温馨的中产阶级家庭里,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比尔·盖茨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奋而又有远大抱负的人。他青年时期曾在美国军队服过兵役,退伍后进入华盛顿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法律界,从事律师行业。比尔·盖茨的父亲在律师界很有威望,他不仅担任过华盛顿州律师协会主席,甚至还出任过全美律师联合委员会主席,是盖茨创业早期处理法律纠纷的重要帮手。
比尔·盖茨的母亲玛丽是一位贤惠聪颖的女子。她是在华盛顿大学读书期间与比尔·盖茨的父亲相识的,大学毕业后不久两人就结婚了。玛丽曾经在学校当过教师。在盖茨出生后,玛丽就辞去了学校的工作,专心照顾家庭。后来在盖茨与IBM历史性的合作中起过关键作用。
盖茨从小聪明过人,极爱思考,一迷上某个事情便能全身心投入。从外祖母循循善诱的启蒙教育到父母不辞辛苦地为盖茨寻找适合他天分发展的社团与学校,无不为他天赋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环境。
外祖母特别喜欢和聪明的盖茨一起做游戏,尤其是一些涉及智力的游戏。她教小盖茨下跳棋、玩筹码、打桥牌。玩游戏时,外祖母总爱对小盖茨说:“使劲想!使劲想!”她也常常为盖茨下一步好棋、打一张好牌而拍手叫好。外祖母还常常让盖茨读书,给他讲故事,使其从中受益匪浅。在外祖母的帮助与指导下,盖茨成了兴趣广泛、废寝忘食的读者。读书成了他打发时光的最好方式。盖茨十分喜欢他家附近一个图书馆举行的夏季阅读比赛,他参加过四次比赛,每次都得男孩组第一名,还夺得过一次总冠军。外祖母意识到盖茨在思维与记忆上的潜力,总是不失时机地予以激活。
随着盖茨年龄的增长,家庭中的环境已无法满足他天赋的进一步发挥。于是,父母便把目光投向社会,积极为盖茨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空间。在一次活动中,盖茨要给班上准备一份报告,叫《为盖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这篇报告几乎成了全家人的事,他的外祖母帮着弄封皮,连父亲也插手帮忙,气氛很活跃。
小学毕业后,盖茨就到湖滨中学读书了,他在学校痴迷上了计算机,成为全校有名的“电脑迷”。
保罗·艾伦是他最好的同学,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诸如排座位之类的,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
1972年夏天,比他大三岁的保罗拿来一本《大众电子学》的杂志指着一篇文章对盖茨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了一种叫8008的微处理器芯片。两人很快就把这种芯片弄到手,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内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于是又决定成立一家名为“交通数据公司”。不过,两位少年的合作很快结束了,1973年盖茨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
两位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1974年春天,当《大众电子学》杂志宣布英特尔推出比8008芯片快10倍的8080芯片时,盖茨和保罗已认定那些像PDP8型的小型机的末日快到了。他们在新芯片背后已看到了对每个人来说堪称是完美电脑的辉煌前景:个人化、适应性强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超出个人购买力。一句话,英特尔的8080芯片将改变整个工业结构。
还在哈佛上学的盖茨看到了商机,他打电话给8080芯片研制者埃德·罗伯茨,表示要给Altair研制Basic语言,罗伯茨将信将疑。结果,盖茨和艾伦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8008芯片配上了Basic语言,此前从未有人为微机编过Basic程序,盖茨和艾伦开辟了个人电脑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1975年2月,艾伦亲赴MITS演示,十分成功。这年春天,艾伦进入MITS,担任软件部经理。念完二年级课程,盖茨也飞往MITS,加入艾伦从事的工作。那时他们已有创业的念头,但要等到Basic被广大用户接受,此前他们是不会离开罗伯茨的,因为他们有待羽翼丰满。
微软诞生于1975年,但当时微软与MITS之间的关系十分模糊,确切地说微软“寄生”于MITS之上。1975年7月,他们与罗伯茨签署了协议,期限为10年,允许MITS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和转让Basic及源代码,包括第三方。根据协议,盖茨他们最多可获利18万美元。罗伯茨在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生意蒸蒸日上。借助Altair的风行,Basic语言也推广开来,同时微软又赢得了通用电气和NCE这两个大客户。盖茨和他的公司声名大震,腰杆子一下硬了许多。
盖茨和艾伦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公司上,但他们仍在MITS兼职。1976年年底,MITS内部出现波动。1977年,罗伯茨将MITS卖给Perterc公司。Perterc要把软件作为交易的一部分,但遭到盖茨的拒绝,最后诉诸仲裁。在盖茨父亲及其律师朋友的帮助下,盖茨侥幸获胜。若干年后,罗伯茨仍愤愤不平,觉得自己被人出卖了。因为MITS已经付足了18万美元,应该取得这批软件的所有权。“真是倒霉,这个裁决完全是错误的。”盖茨也承认这个裁决对罗伯茨是不公平的。
1977年元旦这天,艾伦离开了MITS,盖茨也正式退学,彻底解决了与MITS的关系后,两人齐心协力,准备大干一场。
早期的微机用户都是一些身穿牛仔裤、听摇滚乐、不满现实、怀着将“计算机还给人民”的信念、图谋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他们依靠俱乐部和展销会,彼此交流,互购产品。他们拒绝赤裸裸的商业,他们不像盖茨那样雄心勃勃,追逐财富和成就,而是出于某种信仰,以及一种痴迷的爱好。当时最著名的家酿俱乐部,就主张开放制度,向所有的人免费传播软件编码和内部运行情况。正是这种开放的理想,促成了早期的个人电脑业,因为他们是早期最主要的消费者、发明者、革新者和制造者。
盖茨一方面赞同这种理想,因为可以帮助他的软件形成广泛的标准,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愿让自己的软件成为免费午餐,他要开启一个“钱眼”。
盖茨的精明,可以确保微软成为一家成功的公司,但是要成为未来软件业,乃至整个计算机业的霸主,微软却不得不依赖“神助”。
最早做计算机软件编程的不是盖茨,而是他的朋友和竞争对手加里·基尔代尔。这位海军研究院的教授,在个人电脑研制上起过重大作用。作为美国最伟大的程序设计员和设计家之一,他搞程序主要是出于对缜密思维的兴趣,而不是为了赚钱。他为英特尔8008芯片写出了PL/I这样大型的、复杂的计算机语言,他也是解释型Basic程序的发明者,他所开发的CP/M操作系统更是差点断了盖茨飞黄腾达的美梦。
如果20世纪70年代初王安能觉悟到个人电脑的力量,就不会有微软。而如果没有加里·基尔代尔这个堪称“个人电脑之父”的先驱,也不会有今天的微软。
在与MITS合作期间,盖茨和艾伦用Basic开发出一个简单的DOS系统,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居然和别的微机不兼容。
MITS的竞争对手IMSAI公司则找到加里·基尔代尔,以25000美元买下CP/M的使用权,马上把盖茨的“杰作”给取代了。CP/M成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具影响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可在当时流行的上百种个人电脑上运行。
基尔代尔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了与IBM合作的天赐良机,而将这一机会拱手让给了盖茨。1980年,IBM准备进军个人电脑市场,想购买CP/M操作系统。盖茨表现出十足的骑士风度,愿为IBM安排与基尔代尔的会晤。因为此时,盖茨手中除了Basic还一无所有。
1981年8月12日,IBM个人电脑问世。负责这个项目的唐·埃斯特利奇成了个人电脑业的“教父”,他也是IBM中唯一让盖茨心悦诚服的人。这位“教父”在1984年就给IBM带来40亿美元的收入,光这一块就可成为美国第七十四大公司,也是仅次于IBM和DEC的第三大电脑公司。埃斯特利奇对个人电脑的眼光可以与盖茨媲美。只是IBM官僚病复发,换上了洛伊来取代他。洛伊对个人电脑几乎一窍不通,这位自以为很高明的人为微软留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空子。
1985年6月,微软和IBM达成协议,联合开发OS/2操作系统。根据协议,IBM在自己的电脑上可随意安装,几乎分文不取,而允许微软向其他电脑厂商收取OS/2的使用费。当时IBM在个人电脑市场拥有绝对优势。兼容机份额极低,洛伊几乎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而到了1989年,兼容机市场已达到80%的份额。微软在OS/2操作系统的许可费上,短短几年就盈利20亿美元。
当然,双方在OS/2上的合作未能持续下去。微软从1981年就开始开发后来被称为“Windows”的操作系统。
当然,微软的光芒也吸引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注意。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始调查微软的市场行为,主要是针对其OS/2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一起捆绑销售的方式,这种搭售方法正是《反垄断法》“专政”的对象之一。不过作为信息时代的美国传奇,微软习惯了法律对它网开一面的“照顾”。
1993年,美国司法部接管调查工作,才使微软有点紧张起来。1994年,司法部对微软的市场行为做出限制性裁决。尤其是当微软准备购并财务软件市场的领头羊——Intuit公司时,司法部挺身而出,指控这起兼并为非法,微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如今微软已成为全球软件行业的霸主,除了主宰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外,还涉足个人财务软件、教育及游戏软件、网络操作系统、商用电子邮件、数据库及工具软件、内部网服务器软件、手持设备软件、网络浏览器、网络电视、上网服务、搜索以及近20个不同的万维网站。拉尔夫·纳德说:“与约翰·洛克菲勒不同,盖茨清楚地认识到,他的垄断行为没有界限。”除了《反垄断法》,他已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