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企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实体。企业经营管理这一游戏的实质在于对社会与生态环境中有限资源的竞争。游戏中的胜者,根据定义,注定是那些能够攫取、占有和使用大量社会与经济资源,并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者。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胜者而言,它们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相对于其他企业或社会经济实体的竞争优势。换言之,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价值,满足社会的需求。正因如此,它们也通过赢得卓越的经营绩效而得到应有的嘉赏。一言以蔽之,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并取胜,必须拥有竞争优势。

本书试图提出一套关于竞争优势的实质和起因的综合性分析框架。一个企业如果希望获得持久的卓越经营绩效,它必须不断获取、增强、更新其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从哪里来?我们如何发现并把握竞争优势?什么因素影响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一个企业的不同竞争优势如何互动作用?研究战略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理解持久竞争优势和长期卓越经营绩效。有鉴于此,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颇具实践指导意义。本书的成因动机恰恰照应了这一双重含义。

我必须在此强调,本书的主要对象是战略管理的实践者。如果单就学术研究而言,一个学者不得不深入某一相对狭窄的领域,用非常专业的方法和手段,对某一个具体的战略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但就企业经营管理者而言,复杂多变的现实并不会自觉地以优雅的理论来给自己划线圈框。这就意味着,战略管理的实践者在他们的工具箱中必须有多种工具待用,以备各种不同战略管理挑战与情境之需。一个战略家注定是通才,博采诸家理论之长,广求实战辅助良方。正如此,本书的探讨遵循集成之法,旨在理论上的整合。集成之法,贵在总体的把握。本书不以任何具体的视角、框架和范式为窠臼,而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主导。这里的核心问题,毫无疑问,便是企业的竞争优势。

为了更好地理解竞争优势,本书广采博取战略管理和相关领域的现有资源(几乎所有关于竞争优势的学说、理论、模型、框架和例证),全面、系统、近距离地考查战略管理学的文献资料。通过SELECT框架,也就是竞争优势的实质内涵(Substance)、形式表现(Expression)、存在方位(Locale)、作用影响(Effect)、起因缘由(Cause)和时间跨度(Time-horizon);以及STAR框架,也就是竞争优势的放大(Amplification)、更新(Renewal)、取舍(Trade-off)和延续(Sustaining),本书萃取战略管理领域浩如烟海之佳作,精炼、研磨,以平实易懂的文字和逻辑完整的叙述,为战略管理的实践者提供一套理论扎实、行之有效的战略分析方法和手段。因此,我的角色类乎建筑师,现在让我们看一下主要建筑构件和材料。

在过去四十多年间,战略管理领域学说繁杂、流派纷呈;定性定量,论著甚丰,其中不乏经典力作。企业史学大家小钱德勒(A.Chandler, Jr.)的《战略和结构》(Strategy and Structure, 1962)堪称现代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之作。小钱德勒用“战略”一词表述企业关于长期目标、行动过程和资源配置的选择。安索夫(I.H.Ansoff)的《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1965)凸显了多元化经营战略中的协同作用以及企业成长战略的设计与思考。

在另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奠基之作《公司战略的概念》(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1971)中,安德鲁斯(K.Andrews)正式提出将“战略”作为本领域的核心基石概念。这一领域当时被称为“企业政策”。他和哈佛商学院的同事极力倡导SWOT分析框架,强调战略的成功在于企业外部环境之要求和企业内部组织运作的契合。

鲁梅尔特(R.P.Rumelt)于1974年发表了《战略、结构和经济绩效》(Strateg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一书,提请大家注意相关性多元化经营的竞争优势(范围经济或协同效应),以及选择与企业战略相应的组织结构的重要性。此著作照应、接续小钱德勒的开山之作《战略与结构》(1962)中的主题,并开战略研究中大规模数据应用和统计分析之先河。

霍弗(C.Hofer)和申德尔(D.Schendel)出版了集当时企业政策和战略计划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战略制定:分析中的概念》(Strategy Formulation: Analytical Concepts,1978)。这本书的出版提高了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的规范性,并促成了“战略管理”代替“企业政策”和“战略计划”等作为这一领域的正式名称。两位作者在该书中提出的制度战略、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功能战略的分层,至今仍然影响着战略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迈尔斯(R.E.Miles)和斯诺(C.S.Snow)在《组织战略、结构和过程》(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rocess,1978)中首次提出一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分类体系。不同的企业在对待外部定位、内部组织和技术操作过程等经营任务时采用不同的战略态势:前瞻、分析、守成、漂移。该书强调战略、结构和过程的有机组合与理想状态,并承认殊途同归的可能性:基本战略体系中的任何一个稳定战略都可能带来卓越绩效。

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1980)和《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1985)曾畅销全球,尽显产业结构分析法之魅力。五因素模式、三种基本战略、价值链等被战略研究者、实践者和咨询者等作为重要的工具。

纳尔逊(R.Nelson)和温特(S.Winter)的《经济变化的演化理论》(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Economic Change,1982)以经济学家独有的严谨和犀利阐述了企业发展和变化的内在机制。它帮助管理学者更清楚地认识到,或者说证实了管理学者长期观察并相信存在的组织“常规”(或称动态定型)的现象和功用。该书的理论亦有助于揭示企业的学习、调整、应变和竞争优势。

盖莫沃特(P.Ghemawat)在《承诺:策略的动力学》(Commitment: The Dynamics ofStrategy,1991)中,继其老师凯夫斯(R.Caves)之先学,阐述战略的固恒性对于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的必要性。战略的实质在于持续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决策,这些决策之所以是战略性的,就在于其不可逆转。这种大规模的、不可逆转的投资决策被视为战略性的承诺。没有这种承诺,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对于战略管理学者而言,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无疑首推熊彼特(J. A.Schumpeter)。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精辟阐释以及“创造性的毁灭”作为经济发展原动力的论断,不但对纳尔森和温特等经济学家影响深远,尤其对战略管理学者有着巨大的影响。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在《为未来竞争》(Competing for the Future,1994)中,对他们早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关于战略意图和核心竞争力等论点,作了更广泛深入的解说。细读其战略意图之说,颇具熊氏理论意蕴。

熊氏理论的继承者还包括名噪一时的超级竞争学说的创始人达文尼(D'Aveni)。在《超级竞争》(Hypercompetition, 1994)中,达文尼描述了企业竞争不断升级的穷杀、恶斗、死磕的景象,否定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性,甚至其存在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恰如格鲁夫(A.Grove)所言:“只有惶惶不可终日者才能生存。”

几乎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份死亡报告:《竞争的死亡》(The Death of Competition,1996)。作者詹姆斯·摩尔(J.Moore)雄辩地声称,我们所认识的常规意义上的竞争,比如以产品或市场为基础的一对一竞争,已经没有太大的分析价值。相反,竞争比往常更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企业在整个商业生态环境中领导地位的竞争。企业群组与企业群组的对垒、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之间的抗衡、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对产业标准的追求等已远远超过了在某一个市场上独霸一方的要求。竞争的空间图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竞合》(Coopetition,1996)一书中,布兰登博格(Brandenburger)和内尔巴夫(Nalebuff)对于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求平衡的道理和益处如数家珍。作者鼓励管理者为获取竞争优势,应首先考虑如何改变游戏的构成、参赛者以及游戏规则,而不是碰上什么游戏就玩什么游戏,自囿于游戏规则。

最近,巴尼(J.Barney)的再版新著《获取和延续竞争优势》(Gaining and Sus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2002)系统展示了资源本位企业观之精华。资源本位企业观发祥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它视企业为资源与能力的组合,一反当时独步天下的波特产业分析理论。该学说建立于沃纳菲特(1984)和鲁梅尔特(1984)的基础理论之上,由巴尼发挥到极致。其核心思想在于企业战略和持久竞争优势应建立在那些有价值的、稀缺的、独特的、不可模仿和复制的资源之上。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另外一本关于战略管理的书呢?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呢?本书的使命在于迅速切入战略管理的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整合不同学说、流派、视角和体系的精华。本书的要义和核心概念是竞争优势,其中提出并阐释的SELECT以及STAR分析框架便是理论整合的结晶。此举的渊源可追溯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阳光下面无新鲜事物。创新往往来自于对现有观点、材料、组织方法的创造性组合。笔者的目标是使SELECT以及STAR框架比它们所构建于其上的那些基石更全面有效,而此框架本身并不替代这些基石。

战略决策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实践者的选择。我们必须弄清楚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境况下应用某种现有的理论。希望本书的分析框架能够帮助战略管理实践者更好地运用各种工具。在战略管理实践者寻求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艰辛过程中,如果本书能够帮助他们对可能面临的选择空间和视角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的话,当是笔者梦之所求、幸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