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海德格尔的存有思想、迦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是一种本体诠释学进路的当代哲学,此中,也必须展开相关的知识批判。当代情境中的本体诠释与知识批判,是当代中国哲学不能不面对的基本课题。本文就老子第1章的道的表述,进行“本体诠释学”的阐明,并对基于此一阐明,将老子哲学的知识批判、价值哲学也略加展开,说明了如何从“本体诠释学”的观点,来展开对应于西方哲学的知识论、形上学、价值论的基本哲学的中国哲学的系统。

东方和西方的哲学都包含了当代本体诠释和知识批判的进路,本体诠释和知识批判是东方和西方的哲学的共通内涵,也是跨文化沟通的东西哲学对话的存在基础与知识前提。所以,跨文化沟通的东西哲学对话的本体诠释和知识批判的方法论,也已经具备加以展开的基本条件,老子哲学的当代诠释在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型。赖贤宗:《本成(Ereignis)与有无玄同:论海德格尔思想的转折与老子的有无玄同》,收入《现象学与人文科学:现象学与道家哲学专辑》,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出版,2005年12月,第315—358页。

“后现代”(post-modern)的解构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批判是一种知识批判,但是他们其实也已经采取了某一种本体的立场。因为不断解构,去除基础,也蕴含一种关于本体的主张,可以说是一种虚无主义的主张。当代情境(后现代情境、社会批判的情境)中的知识批判,是当代中国哲学不能不通过、加以超越的过程。

跨文化沟通中的中国哲学的探讨,不能仅只于“方法论”,这只是形式面的讨论而已,还必须能够具有充足的“实质”内涵。也就是说,在当代情境之中,面对人类共同的问题,例如“生态问题”、“当代社会的伦理”、“艺术魅力的重生”、“心理治疗”、“伙伴关系”、“女性主义”、“宗教沟通”等课题,从跨文化沟通的角度与进程,展开中国哲学的知识批判与本体诠释,从而贡献于世界哲学。这当是中国哲学的方法论的最终归趋,本文所进行的老子哲学的当代诠释可以为此提供重要的参考模型。


《本体诠释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省思:以老子为例》,发表于《哲学与文化》月刊(2007年第2期,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