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财务分析的依据
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会计核算资料。会计核算提供的财务指标是否先进合理,主要依据于财务计划。分析财务计划和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最根本的是要看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制度执行得如何。因此,财务分析要以国家财会法规制度、企业财务计划和会计核算信息为依据。
一、财会法规制度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准绳、依据和总章程,是一切会计法规、制度的“母法”。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该法从1985年5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又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1999年10月31日修订、2000年7月1日实施的《会计法》由总则、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五十二条组成。它同所有法律规范一样,包括:
(1)假定。即阐述《会计法》的适用条件和情形,也就是说《会计法》所要禁止的行为,应当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以及对什么人才能适用。
(2)处理。即指明《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会计法》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要求什么行为,禁止什么行为。
(3)制裁。即指明违反《会计法》将要引起的法律后果。制定《会计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会计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二)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是处理会计业务和评价会计资料质量的准绳,也称“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可由政府主管会计工作的机关(如我国的财政部)制定,也可由法律授权制定会计法规的机构支持的民间权威会计组织(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支持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一般分为企业会计准则、非营利单位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等几类。企业会计准则分为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层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三部分组成。
1.基本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简称基本准则。它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对象要素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四项内容。基本准则的特点是覆盖面广、概括性强,又可称为指导性准则。在我国,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颁布的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的基本准则,2006年又对其进行了修改,冠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名称发布,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1997年5月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这是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准则,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即对会计实践的一定环境、一定对象与控制手段作出判断与限定,也称会计假设。要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就产生了“会计主体”(或“记账主体”)的假设。其次,会计核算要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这就产生了“持续经营’的假设。再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这就产生了“会计分期”的假设。会计期间分为会计年度(以一年为一个会计期间,如我国规定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季度(以一季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月度(以一个月为一个会计期间)。最后,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这就产生了“货币计量”的假设。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即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会计核算基本要求以及体现会计核算一般规律的规范。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紧紧围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展开,分为八项:①客观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性原则有三层含义:真实性、可靠性、可验证性(含完整性)。强调客观性原则,就是要使会计核算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②相关性原则。指会计提供的资料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联。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二是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③明晰性原则。指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也称可理解性原则。④可比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必须按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可比。它要求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说明。只有做到前后一贯,会计提供的企业不同时期的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二是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可比。它要求企业要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核算,运用的会计指标口径要一致。这样,不同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国家也才能有效地汇总会计数据,满足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的需要。⑤及时性原则。指会计业务的处理必须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得到及时利用。⑥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保守性原则或审慎原则,是指对于具有估计性质的会计事项应当谨慎从事,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或有事项的确认等,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⑦重要性原则。指会计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影响决策的重要经济业务,应当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翔实、准确,对于较次要的会计事项,应适当简化,合并反映。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指经济实质重于具体表现形式,它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会计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承租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3)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要求。①会计确认的基本要求。会计确认,指对经济业务是否作为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和报告所做的认定,包括会计记录的确认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确认。会计确认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也就是说,它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与转移作为收入和费用发生的标志,而不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收入与费用发生登记入账的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采用权责发生制有助于正确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与权责发生制相对称的概念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到和付出作为收入和费用发生的标志,并据以入账,而不论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与转移。我国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记账,采用收付实现制编制现金流量表;行政单位会计目前采用收付实现制记账;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②会计计量的基本要求。会计计量是指对经济业务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衡量,其实质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揭示经济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的应用和计量属性的选择两个基本要素。计量单位包括名义货币量度单位(如美元、人民币元等)和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如不变美元等)。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一条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可见,历史成本是会计主要的计量属性。
(4)会计要素准则。即会计核算中对会计对象各类具体内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例如,对什么叫资产,它包括哪些内容,各项内容按什么价值列账,又怎样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等,会计基本准则中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5)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例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2.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简称具体准则。它是在基本准则基础上进一步作出具体规定的准则,包括各行业共同经济业务准则、特殊经济业务准则和会计报表准则三大类。具体准则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和便于操作,又可称为应用性准则。我国企业具体会计准则的项目目前有38项(1—38号),它们分别是: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利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金融工具列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应用作出了指导性和示范性的规定,主要包括对会计准则作出解释、规定会计核算所设置的会计科目、规定主要账务处理等。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三)财务通则
财务通则是开展财务活动、进行财务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是财务制度体系中的基本法规,是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我国的财务通则分别从企业、事业单位、金融企业的角度进行了规范。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令第4号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又对《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了修订,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10月22日,财政部令第8号发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12月7日,财政部令第42号发布了《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财务通则不同于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的会计准则,它是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保护企事业单位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的规范。财务通则主要从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财务要素方面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促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二、会计信息
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采用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各个信息使用者提供经济和财务决策的有用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分析的直接依据。
(一)会计信息的内容
会计信息包括能用货币表现的历史信息(或称财务信息)和用非货币表现的未来信息(或称非财务信息)。其中,财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信息,它分为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成果信息两部分。
1.财务状况信息
财务状况信息是反映财务状况要素的信息。财务状况要素是会计对象要素(简称会计要素)的首要内容,它由以下三大要素组成: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对债务人所欠债务有收回的权利称为债权)和其他权利。所谓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资产按流动性质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部分。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等;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为非流动资产,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等。资产的分类如图1-2所示。
图1-2 资产的分类
(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负债等;长期负债,亦称“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其他长期负债等。负债的分类如图1-3所示。
图1-3 负债的分类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有以下四项:
①实收资本(或股本)。它是投资者按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在股份制企业,实收资本称为股本。实收资本包括国家资本(国家投入企业的资本)、法人资本(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依法将可支配的、允许用于经营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个人资本(自然人以其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的资本)和外商资本(外商投入企业的资本)四部分。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必须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全部到位后就和注册资本一致。
②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者资产。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等。
③盈余公积。是企业从盈利中提取的各种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两部分。
④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未分配利润通常用于留待以后年度向投资者进行分配。
以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所有者权益分类如图1-4所示。
图1-4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2.经营成果信息
经营成果信息是反映经营成果要素的信息。经营成果要素同财务状况要素构成了会计对象要素。经营成果要素由以下三大要素组成。
(1)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统称为营业收入。
(2)费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定义的费用概念是:“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处理可以对象化,也可以期间化。对象化的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时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形成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在确认其收入时将已销产品或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费用不能归属产品、劳务等核算对象的,应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期间损益的费用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等。
国际会计准则定义费用概念时指出:费用是指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减少,包括企业正常(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其形式表现为现金、现金等价物、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流出或折耗。在西方,费用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营业收入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销货成本;第二类是与营业收入之间存在间接因果关系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第三类是和某笔特定的营业收入不一定有任何直接关系的其他费用,如所得税费用、慈善性捐款等。
从以上中西方对费用概念的定义看,西方定义的费用概念比较广泛和明确,即企业从收入到净利润的全部扣除项目都是费用的内容,是一种广义的费用概念。
(3)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有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统称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统称为投资损益,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为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统称为营业外收支净额。企业利润表上利润的主要形式有:
①营业利润。它由利润净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净收益三部分组成。利润净额是收入减去各项费用后的净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已入账的资产、负债及其他有关业务的账面价值与现时公允价值不同而产生的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净额。
②利润总额。它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两部分组成。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减去各项支出后的余额。
③净利润。它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也称税后利润或净收益。
以上三项经营成果要素如图1-5所示。
图1-5 经营成果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是会计对象的六要素(简称六大会计要素),各要素内容通过货币计量和报告,就成为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依据)。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项内容提供的信息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信息,即从某一时点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分布状况,是进行静态分析的基本依据;收入、费用、利润各项内容提供的信息从动态方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即揭示了某一期间企业使用资金的结果,是资金投入企业后进行循环周转(见前述图1-1)的具体体现,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本依据。
(二)会计要素信息之间的数量等式
会计要素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的等式称为会计等式、会计恒等式或会计方程式。
1.财务状况要素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资产,而这些资产均有其来源。企业资产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投资者投入;二是向债主借入。投资者投入资产后,拥有所有者权益;债主以“债”的方式把资产借给企业使用后,拥有债权人权益,对企业来说,表现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债主权益统称为权益,均反映资产的来源,均对资产有提出要求的权利。因此,资产和权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资产本身考察,它是企业的经济资源,反映了企业存在的物质形式;另一方面,从资产来源考察,它反映了资产主体对资产所拥有的权利。例如,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货币资金20万元,企业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10万元。这时,企业资产(货币资金)金额为30万元,相对应的两个来源是: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20万元,负债(短期借款)10万元,30万元=10万元+20万元。投资者要求企业对其投入的资本实行保值和增值;债权人要求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短期借款到期时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借款10万元,资产减少了10万元,负债也减少了10万元。这时,企业的资产(货币资金)为20万元,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也为20万元。此期间,如果企业未经营创利,则偿还借款利息就会使企业亏损。将亏损额冲减所有者权益,则企业的资产就不能得到保值。因此,资产和权益相互联系、互相依存:有一定资产必然有一定的来源(权益);资产增加,权益也增加;资产丧失,权益也丧失,两者相互对应,彼此永远相等。
2.经营成果要素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要素综合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以上财务状况要素等式是从某个会计期间的开始或结束时进行反映的,经营成果要素等式和会计要素综合等式是从会计期间结算前的任一时刻反映的。企业实现的利润要进行分配:提取积累,形成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利;保留一定利润以后年度分配,形成未分配利润。企业利润经过分配,除投资者从企业获取利润外,其余都转化为所有者权益,即会计期末结算后,会计等式仍然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就是会计的基本等式。
会计的基本等式最终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现用一张简略的资产负债表来反映,如表1-1所示。
表1-1 资产负债表
(三)产生会计信息的过程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按照一定程序、手续和规则逐渐生成的。它涉及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的形式等。
1.发生经济业务,取得原始凭证
经济业务是引起会计要素金额增减变化的事项,也称为会计事项。它来自企业外部(如向银行借款、向供货单位购货等)和企业内部(如生产产品耗用材料、完工产品验收入库等)两个方面。会计信息起源于经济业务,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会计核算工作有了起点。
(1)经济业务的类型。企业有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但从会计基本等式的角度考察,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
①资金投入企业,资产和权益项目等额增加。
例1 甲企业2月5日获得国家追加的货币投资45000元已存入银行。
这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资产类的银行存款项目增加了45000元,同时所有者权益类的实收资本项目也增加了45000元。
例2 甲企业2月10日从供应单位购入甲种原材料8000元,货款暂欠。
这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资产类的原材料存货增加了8000元,同时负债类的应付账款项目也增加了8000元。
②资金退出企业,资产和权益项目等额减少。
例3 甲企业2月15日用银行存款6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这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资产类的银行存款项目减少了60000元,同时负债类的短期借款项目也减少了60000元。
③资金在资产类项目之间有增有减。
例4 甲企业2月21日从银行提取现金460元。
这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资产类下银行存款项目减少了460元,库存现金项目增加了460元。
④资金在权益类项目之间有增有减。
例5 甲企业2月25日从银行取得5300元短期借款直接偿还前欠供货单位材料款。
这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负债类下短期借款项目增加5300元,应付账款项目减少6300元。
通过以上经济业务变动,甲企业2月28日资产负债表如表1-2所示。
表1-2 资产负债表
(2)原始凭证的种类。在会计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经济业务基本上是通过取得原始凭证反映的。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证据。按其来源方向,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如从销货单位取得的发票、从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收据等)和自制原始凭证(如企业自制的收料单、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等)。依上述例1至例5,甲企业应以国家投资拨款单、购料发票和收料单、贷款偿还书、现金支票存根、借款凭证和银行结算凭证等作为记账的原始依据,但记账前要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核。
2.处理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
由于原始凭证的格式千差万别,它主要是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和已经完成,一般还不具备直接登记账簿的要素,因此有必要将各种原始凭证按记账的特定要求加以归类整理,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记账凭证的内容、格式以及填制方法都有特定的要求。
(1)确定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把各项经济业务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清楚地对内、对外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分类的数量指标。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基本性质分为资产类(含成本费用或支出类)和权益类(含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或收益类)。现列示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中规定的会计科目表,见表1-3(原表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共六类,这里为了初学者便于运用,作者改为两类,其中不包括金融、保险、证券、建造承包等企业的会计科目)。
表1-3 会计科目表
(续表)
注:1001—1901为资产类,2001—2901为负债类,3001—3202为共同类,4001—4201为所有者权益类,5001—5403为成本类,6001—6901为损益类。*其内容属于资产类(用于编制会计报表),其性质属于权益类(用于确定记账符号);※其内容属于权益类(用于编制会计报表),其性质属于资产类(用于确定记账符号)。
为了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人员应将会计科目适当分级,以便提供尽可能详细、具体的资料。会计科目的分级体系是:一级科目(或称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它提供总括核算指标,表1-3均是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包括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它提供明细核算资料。举例如下:
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一般由财政部规定,明细科目由企业自行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导言中规定:“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会计人员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相应的会计科目填在记账凭证上。
(2)运用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是对每项经济业务要求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对应科目中进行等额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简言之,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要求同时做双重平衡记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其作用是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检查会计记录正确与否。例如,国家投入20万元货币资金存入银行。这是一项经济业务,它涉及“银行存款”和“实收资本”两个相对应的会计科目。处理这项经济业务时就是要在这两个会计科目中都登记20万元。同一项经济业务同时做了双重记录后,就能清楚地反映银行存款增加了20万元的原因(来源)是国家投入了资本。其后进行检查时,如果资产等于权益,说明会计记录没有错误,反之就要查错更正。这种复式记账比单式记账(一项业务只运用一个会计科目登记)显得更科学,作用更大,是填制记账凭证必须考虑的基本原理。
(3)确定记账符号。复式记账原理体现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我国应用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几种。国际上通行的是借贷记账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类企业均使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资产和权益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它大约产生于13世纪的意大利。“借”、“贷”二字最初被用来表示借贷资本家的债权债务变动,吸收存款称为“贷”,表示欠人(债务),把吸收的款项放出去称为“借”,表示人欠(债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记账对象的扩大以及借贷记账法的广泛应用,“借”、“贷”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纯粹成为一种记账符号。
①“借”、“贷”记账符号的基本含义。记账符号的含义是和会计科目的应用结合在一起的。对于经济业务涉及资产类的会计科目,如果金额增加,用“借”表示,如果金额减少,用“贷”表示;对于经济业务涉及权益类的会计科目,如果金额增加,用“贷”表示,如果金额减少,用“借”表示。
例如,国家投入货币资金20万元存入银行。它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实收资本增加。“银行存款”是资产类的会计科目,其增加额用“借”表示;“实收资本”是权益类(所有者权益类)的会计科目,其增加额用“贷”表示。又如,企业购入原材料8000元,货款暂欠。它使企业的原材料增加,应付账款增加。“原材料”是资产类的会计科目,其增加额用“借”表示;“应付账款”是权益类(负债类)的会计科目,其增加额用“贷”表示。
“借”“贷”记账符号基本含义如表1-4所示。
表1-4 “借”“贷”记账符号含义表
各单位的记账凭证和账簿账页上一般都列明了“借方”和“贷方”,处理经济业务时,应将会计科目和金额“对号入座”。
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至少要涉及两个会计科目,又要在其借方贷方等额记录,其结果必然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就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4)确定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确定每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分录具有能够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内容、便于记账和日后查考等作用。现对前述例题的五项经济业务编制分录如下:
在会计分录中,凡涉及一借一贷的分录称为简单会计分录,如例1至例5;凡涉及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分录称为复合会计分录,如下述例6。
例6 甲企业2月26日购入乙种原材料24000元,其中2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余货款暂欠。会计分录如下:
复合分录是由若干简单分录合并组成的。如例6的复合分录就由下列两个简单分录组成:
在会计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列在记账凭证上的,因而记账凭证又称分录凭证。
(5)正式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格式见表1-5至表1-7)。凡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增加的经济业务,填列收款凭证;凡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减少的经济业务,填列付款凭证;凡是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无关的经济业务,填列转账凭证。为了避免重复记账,对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相互划转的业务,例如,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一般只填制付款凭证。结合上述例题,例1填收款凭证(收字1号),例2填转账凭证(转字1号),例3填付款凭证(付字1号),例4填付款凭证(付字2号),例5填转账凭证(转字2号),例6填付款凭证(付字3号)和转账凭证(转字3号)。现以例1至例3为例,填列的记账凭证见表1-5至表1-7。
表1-5 收款凭证
表1-6 转账凭证
表1-7 付款凭证
表1-5中附件1张,是指该收款凭证后面附着1张国家投资拨款单;同理,转字1号凭证后面附着发票和收料单2张原始凭证,付字1号凭证附着1张贷款偿还书。
对于经济业务量少的单位不必设置收、付、转三种凭证,只需设置一种格式的记账凭证。其格式与上述“转账凭证”类似,只需将“转”字改为“记”字,同时删掉编号前的“转字______号”即可。
3.根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统称为会计凭证。由于会计凭证的数量多、很分散,提供的资料虽然详细、具体,但缺乏系统性;为了全面、连续、系统、分门别类地反映企业一定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有必要将会计凭证提供的大量而分散的核算资料登记到相应的账簿中去。
(1)账簿的种类。账簿按其用途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种。序时账簿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登记的账簿,也称为日记账,主要有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两种。分类账簿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两种。总分类账簿(也称总分类账,简称总账)是根据一级会计科目设置的提供全部经济业务总括核算资料的账簿。明细分类账簿(也称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是根据二级或明细科目设置的提供某类经济业务较详细核算资料的账簿。例如,“原材料”科目应按材料类别(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品种规格(元钢、工具钢等)设置明细账。又如“应付账款”科目应按供货单位设置明细账。备查账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例如,临时租入的固定资产,由于所有权不属于本企业,不作为本企业资产入账,而是设置“租入固定资产备查簿”进行记录。
(2)账户。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的。会计账簿中账页的户头称为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账页上角(左上角或右上角)填写一级会计科目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或一级账户;填写二级会计科目的账户称为二级账户;填写明细科目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或三级账户。二级账户和明细账户统称为明细分类账户。
(3)账簿的登记。账簿一般根据会计凭证登记,具体而言,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登记;总账可以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汇总方法,把各种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出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再据以登记;明细账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登记。其中,总账和明细账要实行平行登记,即对于每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登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要登入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其记账方向(记入借方或贷方)也要一致,并且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必须与记入所属几个明细分类账户金额之和相等。
①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这两种日记账一般采用收、付、余三栏式(收付业务多而复杂的单位也可采用多栏式),由出纳人员(会计部门负责货币等收付保管工作的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顺序登记。现以前述六项经济业务为例说明其登记方法,见表1-8、表1-9。
表1-8 库存现金日记账
表1-9 银行存款日记账
②总分类账的登记。总分类账一般采用借、贷、余三栏式的订本账,登记举例见表1-10至表1-15。必须指出,由于这种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借方和贷方,在会计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常用“T”形账户代替,如下所示:
表1-10 总分类账
注:①月初借方余额300000+借方本期发生额45000-贷方本期发生额80460,这是资产类账户的余额计算公式。
表1-11 总分类账
表1-12 总分类账
表1-13 总分类账
注:①月初贷方余额200000+贷方本期发生额45000-借方本期发生额0,这是权益类账户的余额计算公式。
表1-14 总分类账
表1-15 总分类账
③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明细分类账有借、贷、余三栏式的(见表1-16至表1-19),有数量金额式的(见表1-20至表1-21),还有多栏式的。
表1-16 实收资本明细账
表1-17 短期借款明细账
表1-18 应付账款明细账
表1-19 应付账款明细账
表1-20 原材料明细账
注:①指收料单的“收”字。
表1-21 原材料明细账
注:①指收料单的“收”字。
(4)账簿的核对。账簿的核对主要包括:①总账各账户月末借方余额的合计同贷方余额的合计核对相符。例如,表1-10至表1-15中余额264540+32000+460=245000+6700+45300=297000元。②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月末余额和总账中各该账户月末余额核对相符。例如,表1-8库存现金日记账结余460元和表1-12库存现金总账账户余额460元相等;表1-9银行存款日记账结余264540元和表1-10银行存款总账账户余额264540元相等。③总账有关账户月末余额同所属明细账月末余额之和核对相符。例如,表1-11“原材料”总账账户月末余额32000元和表1-20、表1-21原材料明细账甲材料8000元和乙材料24000元之和相等;又如,表1-14“应付账款”总账账户月末贷方余额6700元和表1-18、表1-19应付账款明细账振华厂2700元和前进厂4000元之和相等。④会计部门有关财产物资的明细账余额和财产物资保管部门或使用部门的明细账的余额按月或定期核对相符。
4.根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账簿提供的核算资料虽然比会计凭证序时、连续、系统,但还不能集中概括、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将会计账簿资料进一步加工整理,汇总编制出会计报表,以满足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有关单位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企业会计报表分为对外会计报表和对内会计报表两部分。前者是对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后者是指仅为企业内部服务、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等。一般说来,对外会计报表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
以上产生会计信息的程序如图1-6所示。
图1-6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程序图
说明:图1-6中程序⑦一般是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但编制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要利用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确定。图1-6中程序④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由此称为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生产经营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单位可根据记账凭证编制出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再据以登记总账,这种程序称为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或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它简化了总账的登记工作。
5.从会计核算资料中取得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在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加工处理数据过程中生成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从会计核算资料中可取得以下三种信息:
(1)会计账簿信息。它是由会计账簿直接提供的信息。结合上述账簿资料,通过银行存款日记账,可以随时得到企业存款的信息;通过应付账款总账账户,可以得到月末欠款6700元的信息,并通过进一步检查应付账款明细账,知道欠振华厂料款2700元、欠前进厂料款4000元;通过原材料总账和明细账,可以得到材料存货资金占用以及哪些材料超储、哪些材料急需求购等信息;等等。
(2)会计报表信息。它是由会计报表直接提供的信息。通过会计报表可以获得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3)分析预测信息。它是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加工计算的反映有关指标之间关系及变动趋势的信息。这种信息主要供使用者分析和预测之用。
(四)提供会计信息的部门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机构提供的。会计机构是由专职会计人员组成的、负责组织领导和从事会计工作的职能单位。中央和地方各级企业管理机关一般设财务(会)司(局)或财务(会)处(科);大中型企业或公司设财务(会)处(科)或财务部;小型企业设财务(会)科(组);不设会计机构的小型企业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会计工作。在大中型企业财务科内部应设出纳组、材料组、薪酬组、成本组、销售组、资金证券组、综合组等小组从事会计专门业务工作,以便提供综合会计信息和专门会计信息。
三、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是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学方法对经营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后确定的计划期内有关资金筹集和使用、收入和分配等方面的预算额度,也称财务预算。企业财务计划主要包括资金筹集计划、资本支出计划、流动资金计划、成本计划、利润计划、对外投资计划等。财务计划是企业经营目标的系统化、具体化,不仅是控制财务收支活动的依据,也是检查、分析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