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发展与就业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相辅相成。从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看,它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性转变,诸如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在结构和容量两个主要方面发挥较大作用。劳动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直接关系到社会治乱安危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各国政府及经济学者都十分重视研究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根据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规划。经济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颇为复杂,主要涉及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经济体制性因素、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及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状况(包括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科技进步以及就业观念等因素。

(一)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对就业的影响

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之间有着紧密联系。首先,经济增长成果奠定了充分就业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就业容量的扩大和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有赖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相反,如果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萎缩衰退,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大幅度减少,失业人数必将增加。从这个角度看,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其次,经济增长过程对劳动就业提出了数量上和结构上的要求。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要求就业数量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增长速度,以满足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科技水平、生产组织与管理逐步走向高级化,要求劳动者的素质有相应的提高。参见童星、汪和建、翟学伟编著:《劳动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再次,经济周期性波动对就业的影响。经济增长越快,波动越小,越有利于就业的稳定增长。但是,由于投资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总是在波动中发展。经济繁荣,就业增加;经济衰退,就业减少,失业率上升。因此,失业率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测度。为了降低失业的消极影响,控制失业必然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国家而言。最后,经济发展必将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总量方面。因为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就业弹性系数,直接与就业总量的增减有关。

(二)经济体制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结果是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是一系列经济制度的总和,它包括商品经济体制和产品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对就业有重要影响,与商品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市场就业制度,和产品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是行政计划就业制度。在商品经济体制下,就业是一种契约式的劳动关系,基本上实现了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调整,因而比产品经济体制更加有利于开拓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因为产品经济体制通过计划使所有需要就业的劳动者得到安置,避免了就业波动和社会动荡。但是,抛弃经济和就业规律,为了政治目标而人为地安置劳动力,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最终难以建立有效增加就业的长效机制,从而不利于就业扩张。

需要强调的是,劳动就业制度是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业制度主要是国家规定的有关就业途径、就业方式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政策,直接影响就业的解决程度。其中,用工制度是关键。如果用工制度得当,有劳动能力而需要就业的劳动者不但能够就业,而且在就业之后能充分发挥劳动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多作贡献;反之,就会使部分本来能就业而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不能就业,或者即使就业也难以调动积极性,从而浪费了劳动能力。

(三)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直接影响就业

经济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如前所述,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和就业容量。就业结构变动的内在动因是人们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的需求。不断涌现的新的社会需求,刺激和推动着新的产业部门的产生、发展和迅速扩大,从而使劳动力能从旧产业部门向新的产业部门转移,而为这种转移提供最基本力量和物质基础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参见童星、汪和建、翟学伟编著:《劳动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页。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推动着就业结构的变化,因此能否正确确定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到就业的容量和结构。所以,要尽可能地提高农业部门、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为劳动力转向服务业就业创造物质条件;同时,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扩大劳动就业空间。但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与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转移任务艰巨,这是值得长期深入研究的发展难题。

所有制形式与结构,即经济形式或经济成分,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与劳动就业关系密切。其一般规律是,多元化所有制结构比一元化所有制结构更加有利于劳动就业的扩大和发展。就我国的国情而论,改革开放前,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对就业扩张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性。改革开放后,公有制经济独大的局面被冲破,多种经济成分及所有制结构并存,有利于就业扩张。因为多元化所有制结构适应了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使社会各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同时,这种情形也适应了劳动力素质低的特点,使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在不同层次上实现就业。参见何承金主编:《劳动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四)二元经济结构及劳动力市场对就业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实施城乡分割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及劳动力市场。在这种体制之下,劳动者处于低工资、高就业状态。整个社会就业容量的扩张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单位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之上的,因而政府在基本保障国民就业的同时,却牺牲了经济效益。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要注重效益,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触及了大量的企业冗员,从而使传统的就业体制难以为继,就业矛盾上升。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妥善解决。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终将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劳动力市场,从体制的高度最终化解就业矛盾,彻底消除二元结构下就业的户籍歧视、区域歧视、工资歧视、社会保障歧视,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发展目标,使劳动就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非阻力。

(五)收入分配等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国家确立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有较大的影响。国家能否确立劳动就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树立充分就业的战略思想,将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的工作目标;政府是否制定和颁布各项有利于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诸如收入分配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外贸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等,对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将对通货膨胀率的控制置于经济宏观管理的首要位置,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通货膨胀率得以控制,并使市场经济从通货膨胀转变为通货紧缩。在通货紧缩问题被有效地解决的同时,整个国家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十五”规划中,国家的产业政策有所调整,明确要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旨在适应绝大多数劳动者素质较低以及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国情。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黄安余:《大陆与台湾农业劳动力转移比较研究》,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0页。

(六)人力资源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人力资源状况包括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就业。因为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人口是劳动力供给量的决定因素,而这又与人口及计划生育政策、教育和培训政策息息相关。人力资源总体状况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资源规模的变化影响着就业者的供给量。劳动力资源是全部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也就是具备就业主观条件而要求就业的那部分,即劳动力人口。劳动力数量的变化是就业者供给量的决定性因素,它牵动着就业率和就业收入水平。在资源及科技进步恒定之下,如果人口及劳动力数量过度增加,就会导致失业及就业者收入增长缓慢。我国人口基数较大,2001至2005年,每年新增劳动力1360万人,因此就业压力将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如果人口及劳动力数量适度增加,既能实现充分就业,又能使就业者的收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有较快的增长。二是劳动力资源质量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标志是其能否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而劳动力资源质量直接影响就业结构能否实现合理性。其规律是,劳动力资源质量越高,就业结构越合理;反之,会导致就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劳动力素质低下,很多劳动者无法从事相应的职业,技术工种、苦脏累职业招工难,就业的结构矛盾较为明显。

(七)科技进步以及就业观念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科技进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影响就业。科技进步对就业总量有增减效应。从长远看,科技进步与就业总量增加是一致的。科技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物质资料生产者提供的剩余劳动增加,社会生产和发展资金相应增加,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分工的发展,新兴行业和职业增多,就业机会增加。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吸收的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造成就业弹性系数下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慢,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停滞;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快,会导致机器、资本排斥劳动力。为了防止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在制定产业政策(如工业及其以后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培育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分配及政策干预方式等)时充分考虑就业因素,选择适宜的生产技术,实现对资本有机构成的调节,以实现科技进步与就业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影响,表现为就业的主导方向从农业、工业逐步转向服务业,夕阳产业劳动力就业减少,朝阳产业劳动力就业增加;体力劳动者逐渐减少,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加。参见于法鸣主编:《培训与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此外,劳动者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所形成的就业观念会对整个社会就业的实现带来促进或者阻碍作用。传统就业制度养成了人们就业高依赖性、低风险性、弱竞争性,不利于就业渠道的拓宽和就业扩张的实现。因此,在就业制度全面改革的形势下,必须转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使他们的就业选择基本上与经济发展相吻合。

二、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亚当·斯密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增加,是由劳动生产率和参加生产的劳动者人数这两个条件决定的。可见,劳动就业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就业推动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就业在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得人类在更高水平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以,劳动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劳动创造了物质文化财富,使人类文明不断提升。原始社会里,在劳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化财富。劳动产生了语言和艺术,并逐渐产生了文字和原始的伦理道德。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人类对文化需求的程度不断提高。奴隶社会里,奴隶在为奴隶主生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艺术、教育、科学、文化,出现了记载文字、印刷文字的工具。人类文化形成了系统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科学系列、各种学派等。人类在自己的劳动中,不仅追求物质生活需求的提高,也追求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通过自己的劳动,人类不断创造着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这种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参见李薇辉、薛和生主编:《劳动经济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二)劳动就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性

这种双重性的具体影响由人力资本投资、充分就业率水平和收入分配政策等决定。与物质资本一样,劳动力也是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要素。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对现代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关键在于劳动者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页。可见,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关于劳动者素质高低的衡量指标有:一是劳动力教育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否则就无法从事某项工作。用教育程度较低或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者替代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是困难的。增加教育投资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经济结构变动,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二是劳动力职业结构中,专门人才、管理人才所占比例。三是劳动力从业身份结构中,自营作业者、无报酬家属工作者所占比例。如果从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看,用上述指标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不无道理的。

文化技能素质低的劳动力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大量过剩。这不仅对就业构成较大压力,而且阻碍新思想、新技术的传播和创新活动,对社会安定构成潜在的危机,从而损害经济赖以持续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其二,工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工资在分配中所占份额过大,可能会对资本积累和物价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占绝对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的工资在分配中所占份额过低,可能会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参见马良华、郑志耿:《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农业发展——兼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三)通过就业数量增减与结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

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就业数量增减与结构演变实现的。在特定的前提下,就业增加可以带来生产产出的提高,但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而且其边际效益可能递减。对于第一、二产业来说,增加就业对于促进两大产业的发展有益,当然,第二产业由于自身技术、资本密集的特点,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过多,则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调整就业结构,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劳动力素质也能基本满足这种转移需求。就业结构的变动一般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也相应导致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提高。因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意味着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经济增长,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微观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从而相应导致宏观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参见刘社建:《中国就业变动与消费需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135页。

(四)劳动就业能调节收入分配并推动经济发展

就业状况的改善,能有效提高收入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具体表现为:其一,就业增加是减少贫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最有效的途径。从功能分配角度看,家庭或个人收入水平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而在各种生产要素中,劳动是分布最广的要素。绝大多数人没有资本、土地、经营管理才能,只有依靠劳动换取收入。丧失就业机会对劳动者来说意味着失去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将直接导致个人和家庭的贫困。一个国家失业率上升,将导致贫困增加和收入分配状况恶化。其二,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发展中国家缺乏物质资本的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是巨大的浪费。二战后,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能够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走上富裕之路。其三,改善就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得到社会认可、自我实现等内容。对于每个人来说,拥有一个稳定、有保障、受人尊敬的工作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前提。参见齐良书编著:《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101页。

三、处理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充沛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并成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统购统销”政策的执行、政府通过政策杠杆将大量农业剩余资本转移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提供了充裕廉价的粮食和工业原料,加快了工业的资本积累,成为重工业发展的资本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确保了城市经济的基本稳定,并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在“以农养工”的发展战略下,就业人口的主体在农业,牺牲了经济效益,降低了国民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国民消费并削弱经济发展,对长期实行内向型发展模式的我国更加如此。重工业的起步与工业化的实现,是以农民的利益受损为前提的,是建立在充沛廉价农业劳动基础之上的。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随着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农民的收入呈下降之势,这可能是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向非农就业的真正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廉价劳动力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之一。外商大多把资金集中在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外资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加速了经济发展。

综上,政府应当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由于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的互动性较大,这就要求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妥善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更是如此,因此政府应当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近年来,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提出了有关发展中国家就业政策的积极建议,对于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建议主要包括:一要纠正生产要素价格扭曲。部分发展中国家存在人为压低资本价格的现象,刺激了企业少用劳动、多用资本。为了扩大劳动就业,应当避免实施利率限制、外汇管制等价格扭曲政策。二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保障体系,以保障劳动力的流动性,维护社会稳定。三要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四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这在短期内能使劳动力供给从结构上适应劳动力需求,在长期内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五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其扩大就业的优势;政府应在融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方面为其提供方便,以扩大就业。

更为重要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如果解决就业问题的手段只限于城市工业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会有暂时的效果,但难以从根本上治理由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分配结构等原因引起的供需失调矛盾造成的严重就业问题。就业矛盾的重要成因在于,工农业发展失调,城乡发展程度差距过大,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生存状况改善幅度不大,庞大的农村人口购买力过低。在此情况下,脱离农业工业化发展,单纯的城市工业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会受到阻碍,也难以真正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参见马良华、郑志耿:《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农业发展——兼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