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维持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如果不尽快转变,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将遭受挑战。为此,2005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扩张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并且明确了具体要求。首先,突出资源能源节约。规划纲要在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基于当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的现实,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把节约资源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可见其重要性与意义。其次,着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实现从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技术进步支撑经济增长转变,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真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最后,强调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和自然和谐的关键。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绿色风暴席卷全球,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入人心,发展要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的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于使经济运行走上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从而使经济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参见张卓元:《适当放慢经济增速,致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载《人民论坛》2006年第5期。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效益和竞争力的双重压力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总量大,但国家并不富裕,社会可分配的财富有限,投入多、产出少是关键所在。“八五”期间,国家投入7300亿元,但新增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00亿元。独立核算企业,每投入百元资金产生的利税1980年为25.20元,1994年下降至10.60元。与此同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日常消费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粗放型生产方式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新产品,旧产品在国内市场前景暗淡,低技术产品过量积压。1996年,工业产成品存货占工业存货的比例为39.08%,1997年上升至40%,到1998年则为40.56%,工业产成品存货占工业存货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参见童道友等:《效益财政:政府采购》,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将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经济竞争力弱,市场占有份额会相应下降。

(二)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

我国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情况为:土地面积110位以后,耕地面积126位以后,草地面积76位以后,森林面积107位以后,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80位以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都在40%以上,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耗能为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对相关矿山的调查表明,资源总加收率只有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对有关企业的调查显示,每年投入的原料只有1/3转化为产品。全国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污染的有26条,重度污染的有11条,中度污染的有28条,流经城市的河段80%被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堆存6亿多吨,给国民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参见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载《求是》2004年第8期。

(三)经济稳定的当然要求

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中,财政收入的增长靠经济规模的扩大,而经济规模的扩大完全依赖投资的增加。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业人数占劳动力的比例,都有不可突破的上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率一直处于32%至36%之间,在极限水平上下波动,不可能进一步提高。目前,虽然劳动力就业离比例限制尚远,但迟早也会达到极限。为了满足迅速膨胀的财政支出,为了安排日益增长的就业人口,势必要追求经济规模的增长速度,投资膨胀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每次经济总量失衡都是投资膨胀引起的。总量失衡带来经济生活全面紧张,因而不得不进行调整,每次调整就是一次经济大起大落,同时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

二、对交叉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指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外延的粗放型向内涵的集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轻型结构向重型结构转变。对此,应注意下列问题:一是认为外延扩大再生产是粗放型增长。事实上,外延扩大再生产和技术进步并不冲突,数量扩张包括在原有技术和技术进步上的数量扩张。二是认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就是粗放经营。外延扩大再生产,也有集约型和粗放型两种方式。三是认为内涵扩大再生产比外延扩大再生产效益高。在不同的资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部环境下,有不同的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参见刘怀德:《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经济学分析》,载《当代财经》2000年第12期。我国应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使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以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集约型增长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益的增长方式。它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内涵发展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因而形成一种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数量与质量、投入与产出相统一的良性循环机制。集约化并不排斥发展,而只排斥那种单纯依靠规模扩张、铺摊子式的外延发展模式。发展既是量的扩大,更是质的提高,没有规模的发展,就不会有规模的效益。因此,要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和效益意识,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然而,经济部门经常将劳动密集型等同于粗放型,资本、技术密集型等同于集约型,并把发展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内容。这种发展战略不符合国情。有效利用和配置人力资源,提升劳动密集经济的技术水平和集约程度,尽可能将简单劳动力资源转变为具有较高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实现劳动密集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在经济发展战略中,过早地放弃劳动密集型优势,强调全面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可能会导致劳动力的大量闲置,造成过高的失业率,给就业带来隐患,使经济和社会面临危机。因此,要打破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粗放型、技术落后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随着高新技术在越来越多产业中的运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也会提高。同时,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参见赖小琼:《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的过渡时期,兼具大规模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特征,投资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集约型增长方式并不排斥资本投入,而是重视投资效率。在资本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投资比资本密集型投资具有更高的效率,因为少量的资本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由于某些引起效率提高的技术进步体现在资本设备中,因此,资本流动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的重点。此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也会提高资本投入的效率。

集约型增长区别于粗放型增长的重要特征是,有限的资金并非热衷于上项目,而是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对现有企业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不可避免地会伴随规模的扩大,它不属于粗放型增长。此外,按照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集约型增长特别注重规模经济。扩大优势产业和企业的规模本身是推动集约型增长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不在于扩大企业的投入规模,而在于扩大企业的产出规模。

集约型增长重视科技进步。从发展看,经济增长将愈加倚重于科技进步。科技不仅物化在劳动力、物质资本等有形生产要素上,还作为经济增长的独立要素起作用,其重要标志是出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起革命性作用的科技产业。科技进步面临两大问题:一方面,我国总体上还没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就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言,经济增长仍主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另一方面,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有必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发展知识经济。这就提出了两个层次的科技进步内容,既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知识创造和传播部门较为密集的地区,注重知识创新;又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知识创造和传播部门较少的地区,重视技术创新,特别是引进现代先进技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参见洪银兴、沈坤荣、何旭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目前,我国的要素质量低,而低质量的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小。因此,从集约型增长考虑,提高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关键是提高投入要素的质量,如劳动者素质、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土地肥力和矿产资源品位。因而,必须将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向提高投入要素的质量,包括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重视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投资,重视提高土地肥力和各种自然资源品位的投资。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向将是研究、开发、教育、技术革新和推广,以便提高要素生产率。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增长是依靠物质投入增加支持的数量型和粗放型增长,依靠技术投入增长所占比重低。1996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0%,企业科研人才及资金仅占全国总量的20%至30%,而发达国家高达70%至80%;科研生产转化率只有10%至30%,而发达国家高达70%至80%。参见周立杰:《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比较分析》,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科研支出占GDP的0.73%,总额为1335亿元。参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困境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我国也取得了进展。从1980至2002年,按照不变价格计算,每万元GDP能耗标煤从14.34吨下降到4.76吨,耗电从7200度下降到5200度。从1971至1999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8%,而同期世界平均下降27.7%。从国际范围看,我国的进步是明显的。但是,这是以过去经济增长粗放度过高为基数的。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和严重浪费,是众所周知的。就整体而论,经济增长方式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因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与进步、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中,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最根本的因素。21世纪初期,要谋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且有些因素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实质性改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言,仍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下

劳动者素质是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因为体制创新、科学研究、开发应用、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最终要由人来完成。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制约着科技的发展程度,影响着经济增长效益。世界银行资料表明,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每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目前,在我国劳动者队伍中,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劳动力文化素质比过去已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表现为规模小、结构失衡、质量低、投资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对教师和科技人员的激励不足,阻碍了科技和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与现代化经济的客观要求也相差甚远,劳动者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可见,要将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由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3页。

低素质劳动者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其一,制约了引进和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经济发展靠外延扩大,粗放经营,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有直接的制约作用。要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产业转化,实现这种转化,要靠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其二,从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对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客观要求看,劳动力文化素质仍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制约着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因为科学技术的转移、扩散,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立足于全体劳动者的参与与支持,没有文化素质高的劳动力,就没有科技进步所推动的经济集约型的增长。其三,劳动力素质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文化素质占主要地位,起着推动作用。劳动者能有效掌握技术,熟练运用各种复杂的机器设备,节约劳动消耗,提高物质资源的使用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于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水平,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发展的需要,增强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假以时日,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增强公民吸收、获取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参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课题组:《构建和谐社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载《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21期。通过改善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兴国的战略性任务。

(二)科技创新能力与进步程度

科技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因素。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特征是,依靠科技成果的巨大潜力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机器设备的总体技术水平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接近30%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而发达国家则高达60%至80%。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竭力推动技术与管理创新,并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率。参见林书香:《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载《联合日报》2005年4月20日。但是,由于经济关系没有理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范围、效果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转化时间也太长。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下,如果转化的周期过长,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等到转化为生产力后,已经变成了落后的技术。因此,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三)传统观念和就业压力的双重约束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经济意味着争投资、上项目、求规模,实行跃进式的增长。更新有关职能部门和民众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实践,才能逐步摈弃传统观念,自觉地实行集约型经营。因此,转变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转变片面重视资金引进、忽视核心技术转让的思想,因为这会使企业丧失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转变片面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的思想;转变片面重视跟踪模仿,不愿自主创新的思想,等等。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尚有众多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出现高增长、低就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参见林吉双:《我国本轮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改革》2005年第2期。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参见《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行根本性转变》,载《人民日报》2005年1月17日。相对而言,在粗放型生产方式下,单位投资所吸收的就业人数比集约型多,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

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参见厉以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3月12日。全面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宏观层次上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在微观层次上要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同时,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并提倡循环经济。

(一)推动政府职能转型,改善企业功能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型。政府对主要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对市场和企业的行政干预,以及行政垄断、价格和市场准入方面的行政审批、地方保护主义等,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扭曲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还造成大量的寻租、贪污和资源浪费现象。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将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为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的经济增长模式。参见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目前,政府拥有过多的资源配置权,参见吴敬琏:《政府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唯一出路》,载《江南论坛》2004年第12期。致使企业和产业资源配置不当。在需要大规模生产的行业中,企业规模过小。由于生产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其中汽车、石油化工、钢铁工业尤为突出。在规模小的情况下,企业又自我封闭,专业化协作程度很低,存在该集中的不集中、该分散的不分散现象。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的规模结构水平较低,缺乏合理的分散化。企业中间产品的自制率较高,导致了投资的过度分散和企业投资规模的增加。这种状况造成产品成本高、资源浪费大、规模效益差。因此,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努力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通过联合投资、联合生产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等手段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企业功能。

(二)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加速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改组就是优化生产要素在企业间的配置,形成规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改革就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提高投入产出比的内在动力,使企业自觉地加强管理。在现有企业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革,是实现集约型增长的有效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目前,国有企业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存在大量就业人口,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积累能力薄弱。其改革的首要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和结构重组;其次是减轻企业过重的负担,采取果断措施取消国有企业的不合理负担,特别是剥离企业承担的各种社会服务功能,包括养老、医疗、隐性失业和住房等;同时,要加强企业微观管理,降低浪费,力求节约。产品质量的好坏,成本的高低,与流水线工人的责任心有着直接关系。如果职工都负责任地从事劳动,厉行节约,严格把好质量关,就会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从而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三)技术创新和进步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参见林吉双:《我国本轮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改革》2005年第2期。

技术创新是集约型经济增长的核心,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率的途径是:其一,提升要素的质量和扩大要素的范围;其二,提高劳动者对科技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提升生产的劳动结构;其三,提升社会整体技术水平,在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其四,优化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组合方式。可见,加速技术进步极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不强,高科技人才匮乏,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参见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更为关键的是,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就意味着掌握更多新技术、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同时淘汰过时和低效产业,以及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必然要求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过去,以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为主的增长方式面临向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为主导的增长方式转换。如果不能完成这种转换,低技术产品过剩和高质量、高技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将难以解决,经济效率将难以提高。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要加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四)建设节约型社会,并提倡循环经济参见陈毅然:《从三方面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载《文汇报》2005年7月30日。

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节约资源,使之成为个人素质乃至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整个社会要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一方面,只有全社会养成崇尚节约之风,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浪费、降低能耗,实现文明消费;另一方面,每一个公民都要从公民道德和社会意识出发,自觉自愿地节约资源。循环经济以环保和节约为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原则有三,即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这些原则用于企业,一是要求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即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直至达到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二是要求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即以工业代谢和共生原理为指导,将若干个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建于一个园区,形成不同品级使用价值链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循环;三是要求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即在工厂企业、包装公司、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系统,确保其被回收和再利用。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循环经济是系统工程,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各类社会活动,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撑,更需要政府法规的保障。因此,提倡循环经济,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良好途径之一。参见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载《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五)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还属于粗放型,表现为生产手段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例如,大量化肥、农药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形成污染。可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既是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其转变途径主要有:其一,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刻不容缓。一是要围绕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攻关。例如,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实行种子产业化工程;开展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研究;加强农副产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加强基础农业技术的研究等。二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由原来单一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多层、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体制。例如,建立健全技术市场,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体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其二,采用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它能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通过采用先进科技对区域农业资源进行科学的综合开发,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产品的多层次增值,并通过利益纽带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先进科技的矛盾、社会效益高与自身效益低的矛盾,促进技术、人才、资金、设施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有力促进集约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总之,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但是,我国地区、部门的发展差距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时,要有序地推进。就地区格局而论,东部沿海地区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中西部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但也要将技术进步放在重要地位,个别行业与地区可以降低粗放型增长成分,提升集约型增长成分。就三大产业而论,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首先应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要向广度与深度发展,实施大农业的战略思路,走科技兴农之路,兴建更多、更好的乡镇企业,尽可能多地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结构调整中,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其中金融、信息、通讯、交通、科研、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会提高整体经济效率。第三产业中的零售、餐饮、生活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境管理、旅游等的发展将改善民众生活质量,加速人力资本形成。这些对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收入分配均等化有积极作用。服务业在继续扩大规模、增加服务形式与方式的同时,也要加快技术进步,普及与实现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