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报纸经济新闻材料的运用

经济新闻记者面对的是丰富和复杂的经济现象。尤其是在今天,当经济生活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时,经济现象更是纷纭繁杂、难以把握。经济新闻如何一方面将这些零乱无序的经济现象勾勒出来,另一方面又要从这些繁杂的现象中把握它们的本质,从而提高人们的认识,增进人们对经济问题的深层了解,这就涉及对经济新闻报道材料的准确理解和认识。准确地理解材料的重要性,以及对材料进行有效地选择、挖掘和升华,是经济新闻报道材料运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新闻的材料来源

由于经济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与深广性,经济新闻报道也面对着不同的材料。如何选取并分析这些材料?首先要对经济新闻报道的材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概括起来看,经济新闻材料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经济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项,如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经济政策、经济法规,有影响的经济事件和经济活动等。这些都是能够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改革进程的事件,对这类事件的报道是目前最重要的经济新闻。经济领域里这类问题很新,由此引起的争议也很大。而一旦报道切入的角度与时机恰当,新闻报道对改革的促进作用也就可以比较鲜明地表现出来。如何判断经济新闻是否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改革进程呢?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类经济新闻属于硬新闻,离社会大众的实际生活较远,但是,从深层次看,它们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却很大。二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生动活泼的经济现象。有关这些经济现象的报道是读者爱看的,这要求记者要有一双能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的眼睛,针对某一个相对较窄的经济领域,从贴近群众生活的角度挖掘新闻。一家大报的老总经常这样要求记者:“记者一定要去商店、小菜场走走,要善于在大街上发现新闻。”从市场和大众生活的角度发现经济新闻的素材,切入点较小、深入浅出,也能赢得大众的欢迎。三是量化新闻材料,即通过大量的数据来判断、了解、评论经济现象、过程、结果等。很多经济新闻应该用数字来说话,而这些数字往往是权威部门发布的,或是经过相关部门(如市场调查公司)统计分析得来的,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出现。对这类新闻素材的使用,要求经济新闻记者必须有从数字变化中找出新闻的本领,从几组看似关联性不强的数据中看出问题,也就是从新的视角看问题。四是交叉性领域的经济新闻。这是当前值得大力挖掘的经济新闻素材。经济建设是我国当代社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这个中心工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几乎各个门类的工作都与经济有着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的联系,这就形成了经济活动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在交叉部分往往是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这为经济新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科技经济新闻、文化经济新闻、体育经济新闻等。

总之,经济新闻的材料选择要切合时代特征,把握政治脉动,透析事物本质,构建全新观点。经济新闻要选择兼具新闻热度与社会、经济意义的事件,充分调动隐藏材料,纵深挖掘,层层递进,提炼出具有高度社会性、政治性及人文意义的新闻观点。还要透过材料的精心排列,使材料深度超越普通新闻所能达到的程度,从而显出强大的社会意义。立意决定了经济新闻材料的选择角度,高远的立意自然会对材料的选择提出相应的要求。只有在所选取的材料切合最热门的话题,具有相当的社会意义、人文意义、政治意义后,我们的材料才能最终构建起一个“有意义”的经济新闻报道。

二、经济新闻材料的运用

怎样使具有宽泛度与专注度的经济新闻材料成为主题具体化并能正确传达主题的符号?方法只有一个,即在优选材料的同时优化材料的主次和逻辑线。材料必须以最具表达力的一面出现并按照特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才能产生特殊的递进感。按照主题的表达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必然使材料产生轻重主次的不同,从而才能层层深入,一步一步为主题的形成和最终表达创造一种适当的氛围。只有将材料按一种内在的逻辑顺序排列,选择独特的视角,挖掘材料的内涵,揭示并升华主题,才能将抽象的、零散的材料整合为具体的、可感知的经济新闻报道,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材料的运用可以从材料的视角、材料的挖掘、材料的升华三个方面入手。

(一)材料的视角

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要使经济新闻做到人文化,体现人文关怀的色彩,应该在报道视角、观察角度、报道对象上有一些新的思路。

首先,在报道视角上,要尽量将经济与人联系起来。报道视角是新闻的灵魂和中心。以往的经济新闻报道,由于报道思维的局限,其报道主题一般局限在经济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而很少与人联系起来,这无疑使得经济新闻看起来枯燥、缺乏亲和力。人文化的经济报道则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在报道主题上,把人提到与经济并重的地位,将经济与人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许多记者大谈温州经济模式成功的种种客观原因时,《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采写的《神秘的温州人》“独具慧眼”,看到了温州成功背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即温州人的深层人文精神:善创新、敢冒险、能自立。这使得该报道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明显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显得更为深刻。谭俞雄:《经济报道的人文化趋向》,载《新闻战线》2002年第3期,第29页。

其次,在观察角度上,重视“经济现象的非经济视角”和“非经济现象的经济视角”。所谓非经济视角,并不是说经济新闻不谈经济,而是就经济新闻的切入点而言的。在经济活动越来越纷繁复杂的今天,没有脱离社会、政治、文化的纯经济现象,在探索、分析一些经济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时,将其与社会、文化等联系起来,这样的报道才有深度,才能给受众入木三分之感。不难发现,一些大众所关注的经济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对这类经济现象,从非经济的视角切入,往往更能说明问题的实质,也更具有可读性和贴近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一些非经济现象,也可从经济视角来观察和报道,这也不失为增强人文色彩的一种有效手段。

最后,在报道对象上,突出经济现象中人的活动。有调查表明,读者爱看某种经济报纸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报纸有人情味”、“报道带有感情色彩”,这是经济新闻人文化趋势的有力佐证。在经济新闻中写出人的活动与感情,无疑会使报道更活泼、更具有人性味。在经济新闻中突出人文关怀,重要的是如何深入、全面、准确地报道好经济现象的问题。

当然,在材料的视角确定后,还要注意材料视角的宽泛度与专注度的协调统一。所谓宽泛度,并非单指新闻材料的丰富性,还指新闻材料在保有典型性与足够的震撼力之外必须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专注度则是指无论怎样对一系列的材料编排次序,择其详略,都必须紧紧围绕最终要体现的内在意义,不能让材料的宽泛度削减材料的集中表达力。也就是说,要在独特的视角下,将材料体现的宽泛度和专注度结合起来。

(二)材料的挖掘

材料的视角确定后,我们还要从材料中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具体而言,经济新闻的材料挖掘,要体现人文色彩,应当有新的思路。在报道主题上,要尽量将经济与人联系起来;在报道对象上,突出经济现象中人的活动。人文内涵是经济新闻材料挖掘的关键点。

首先,越来越多的经济新闻报道呈现出人文化的趋势。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从人文角度出发,新闻传媒的关怀对象显然应该是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和维护,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在情感上对人的关怀和理解。经济新闻材料内涵的挖掘,应将人文化这一关键问题作为切入点,人文化就是在经济新闻中体现对人的关怀。例如,2001年《经济日报》推出系列报道《青藏铁路三人行》,其中《初识格尔木》、《青藏线上勘测人》、《为了可可西里》、《骆驼汽车火车》等篇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色彩。同年5月,《经济参考报》关于联想集团新任总裁杨元庆的经济人物报道《人生就要勇往直前》,人文色彩也较为浓厚。谭俞雄:《经济报道的人文化趋向》,载《新闻战线》2002年第3期,第29页。

其次,材料的挖掘体现人文化特色,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价值取向上,应体现为经济与人文并重。在人文化的经济新闻中,新闻点往往超越了纯经济价值尺度。和一般的经济新闻不同,它把社会、文化因素作为内在变量纳入经济分析中,把人的经济活动向人文化、理性层面提升,关注经济背后全面而深厚的人文原因。二是从报道视野上看,不但关注全面的经济,还关注全面的人。许多经济新闻,如果换个思路,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了。正是基于对经济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把握,人文化的经济报道视野显得十分开阔。尤其是人文化的经济人物报道,不考虑人物的地位高低和贫富差异,报道都立足于对人的个性考察,这样就使得人物报道在揭示深刻主题的同时,又不失可读性和亲和力。三是在报道角度上,从对人的理解出发。同样的新闻题材,报道角度不同,报道效果就大不一样。任何新闻题材如果放在人类发展或人文的背景下来选择报道角度,往往会更深刻、更有感染力。对平等意识的认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多元选择的尊重,都体现了对人的命运的最终关注。

(三)材料的升华

在确定了材料的视角、挖掘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还要根据经济新闻的特点灵活地将材料加以升华和深化。

第一,在观念上,我们要确立这样的认识,即在经济新闻写作过程中选择能够进行直观报道的材料,并不是为了要准确表达变动的经济事实(准确表达是有限的),而是为所报道的经济活动的材料提供更广泛的社会和人文内涵。

第二,在把经济事实的性质和重要性传达给受众的同时,必须提供前后相关的信息,对经济学术语作出解释,对各种连带的经济关系予以说明。经济新闻的材料之间要形成一种完整的结构。

第三,材料升华过程中重视数字的运用。经济状况的抽象、整体、偶然的性质,经常向新闻记者提出如何把握和报道它的问题。通过报道重要的统计资料的变化,提供新的有意义的数字,是经济新闻的核心成分之一。除了表达形式的生动活泼,数字的准确性、来源的权威性、纵向与历史及预测的比较、横向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等,都要考虑到。数字的精确是经济新闻可靠性的一种保证。这样的新鲜数字,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而且给经济学论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第四,把公众的日常生活体验作为向公众报道经济事件的突破口。经济新闻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一些新闻的内容和用词远远超出了基本知识的范畴。对于公众来说,他们的经济观点不是根据经济学家的宏观模型而是依据他们的普通生活产生的。将经济新闻大众化,必须要做到材料的公众化,这是一个思想,即以公众可以了解和认识的方式,全力解释一些复杂问题。陈力丹:《关于经济新闻的几个问题——读尼尔·加文主编<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一书》,浙江在线·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cjr.zjol.com.cn。

第五,材料加工要善于强化专业分析,提炼新闻故事。进入21世纪,经济生活已经变得非常复杂。面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广大受众迫切需要媒体帮助他们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指导他们更有效地从事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的复杂性,要求经济新闻记者必须要有相当深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基础,否则经济新闻报道很难做到有深度。当然,纯粹报道经济现象,过多地探讨经济理论,往往会把经济报道弄得非常枯燥。为了平衡这种矛盾,一些媒体非常注意从经济生活中挖掘故事,用新闻性、故事性强的报道来吸引读者。

在人们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较远的学科。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受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经济新闻只有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入手选择材料、安排材料,才能激起受众的共鸣。

三、经济新闻材料的处理方法

目前,我国的一些经济新闻仍旧没有摆脱沿袭已久的呆板模式,有的作品与工作总结无异,有的简直就是一堆干巴巴的数字和概念,令读者望而生厌。要使经济新闻活起来,使新闻作品富有较强的可读性、接近性和亲和力,材料的形象化是十分重要的。材料的形象化就是注意寻找恰当的形象视角,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宏观的事物微观化,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浅入深。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材料的理性升华和感性再现

一般来说,经济新闻的材料都要涉及经济理论,而理论往往给人以枯燥的感觉。能否从经济理论中发现形象视角呢?这需要记者的认识有“形象—理性—形象”的过程,需要理性的升华和感性的再现。《经济日报》登载的《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什么是“规模经济”?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拿煮饺子作比喻:“朋友,如果我向您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帮我煮一个饺子……您一定会说,别开玩笑了,要吃,咱就好好下一锅,只煮一个,谁那么傻?”赵清华:《寻找经济报道的形象视角》,载《新闻战线》2002年第4期,第37页。借助生动的比喻,文章自然地切入规模经济的正题,读者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材料的局部及细节截取

当整篇报道成竹在胸之后,就要果断地放弃“竹”的总体轮廓,推进镜头,聚焦最能代表总体、反映总体的那一部分材料,从中找出最佳形象视角。

(三)材料的现场描写

经济新闻需要运用大量的历史背景材料。怎样让这些“死”材料“复活”呢?到现场去。虽然今天的现场早已时过境迁,但只要用心观察,仍然可以发现能够洞见历史的形象视角,并将那些相关的“现场”材料复制出来。

(四)材料的“山外”审视

经济新闻要走出“庐山”,拓展视野,从事物发展的地理方位和历史脉络上找到形象视角。第八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类一等奖获得者、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在20世纪90年代采写的《资本运营系列报道》的开篇这样写道:“如果把中国版图比作一只昂首的雄鸡,湖北省便位于雄鸡的腹部。如果说长江像一条巨龙,那么武汉市恰好处于巨龙的心脏部位。如今,在这里‘上演’的一幕又一幕资本运营的活剧,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同上。“雄鸡”、“腹部”、“巨龙”、“心脏”等这样的形象化描述必须依“理”而行。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识繁,才能就简。任何没有理性深度和知识学养做后盾的形象罗列,只能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借助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有助于人们理解复杂事物,使读者通过形象的引导而接受报道主题思想的传播;还要有理有据、准确精当、深邃雄辩的理性分析,如果经济新闻缺乏经济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生动形象也就会成为肤浅的代名词而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