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报纸经济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节 报纸经济新闻评论写作概述

报纸经济新闻评论(以下简称经济评论)是新闻评论的重要部分,它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新闻事件和重大的经济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新闻文体。

一、报纸经济评论的选题

(一)选题是经济评论写作的第一步

经济评论的题目从哪里来?在经济工作和现实经济生活中,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是经济评论写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即经济评论的选题问题。

经济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经济评论所要评述的经济新闻事件或要论述的各种经济问题,它规定着经济评论的对象和范围。一位老评论工作者曾经这样说:一篇评论是不是质量高,主要是看它是不是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是不是提出和解决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济评论的写作中,确定论题的过程,也就是选题的过程,是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能否正确地选准、选好论题直接关系到经济评论的指导作用并影响到写作程序的进行。这是因为:一方面,写作经济评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经济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认识问题,对读者思想和实际经济工作起积极的作用,所以作者所确定的将要论述的基本思想是否正确和切中时弊,直接关系到这篇经济评论的根本价值。另一方面,经济评论写作的其他一些环节,诸如论题的分析论证、文章的布局谋篇、语言的恰当运用等,也只有在论题确定之后,才有所依据。一篇经济评论的论题确定了,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以正面论述为主的立论,就亮出了鲜明的旗帜;以反面批判为主的驳论,就有了十分具体的目标。经济评论的选题完成了,论题确定好了,执笔为文的突破口就找到了。

(二)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科学分析的方法选题

经济评论的选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客观经济形势,二是根据实际经济生活。上述两个方面的选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来自实际经济生活的选题如果不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经济形势,就容易就事论事、人云亦云;同样,根据客观经济形势、来自党政有关领导方面的选题,如果不注意联系实际经济工作,也只能起传声筒的作用,不可能写成有血有肉的好文章。了解下情,只有在掌握上情时,才能跳出个人的局限,不致就事论事或片面武断;而要掌握中央精神、了解客观经济形势,也只有在深入经济工作实际的情况下才能使作者加深认识,产生真切的感受。因此,经济评论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与科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选题。

1.针对经济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理性思辨,从而找到经济评论的题目。1992年1月8日《湖南日报》的“每周一评”《民以食为天》,针对实际工作中忽视农业基础的倾向,展开充分说理与分析。评论从古代《汉书·郦食其传》的“民以食为天”谈到今人所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再论述到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然后以虚带实,有针对性地触及当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与实际问题。

2.针对群众普遍关注而又疑惑不解的经济问题,进行透视与澄清,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找到经济评论的题目。在1995年2月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各地物价上涨过猛,许多省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都在20%以上,尤其是春节期间的菜价,涨幅更高。如何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成为当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群众也迫切关心这个切身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市场报》派记者从销地追踪到产地,认真探询菜价上涨的原因,发现问题主要发生在中间环节上,因而明确提出了“管好中间环节”这一课题,并配合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撰写了评论员文章《管好中间环节》。这篇评论以翔实的数据说明了菜价上涨过猛的原因:“(山东)寿光批发价每千克1.3元的香菜卖到3.8元,北京批发价每千克1.6元的蘑菇卖到3.6元,都赚2元以上。”“菜农种菜每500克约赚1角,贩运户贩运每500克约赚1角,而零售商贩每500克却赚去1元。”问题显而易见,但是,群众更关心的是:在货源充裕的情况下,如何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如何管好中间环节?这篇评论通过对上海等一些城市控价措施的分析对比,明确提倡深圳等地实行的批零差价率的管理方法。接着评论又说:“由北京市想到全国,平抑肉菜价格,是各城市居民的共同愿望,把这件事情办好,市长责无旁贷。”据此,还给大中城市市长提出一条建议:“抓住零售这一关键环节,尊重价值规律,采取扎实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并认真实施、检查、监督,价格比较平稳的肉菜市场就可望出现在市民的面前。”

由于这篇评论抓准了题目,文章刊出后,群众反响强烈,《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其他传媒也对此问题作了许多连续报道。这个广大群众关注的话题终于得到了重视,当年各地纷纷出台了调控菜价的措施和法规,包括明确规定批零差价率等。经过各地不到一年的努力,终于把1995年的物价涨幅控制在15%以内。

经济评论的题目,主要应从上头精神和下面情况的结合中去寻找,最根本的是从实际经济工作和现实经济生活中去寻找,特别要注意将群众普遍关注、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热点”、“经济难点”问题作为经济评论的对象。

二、报纸经济评论的立意

(一)经济评论立意的要求

经济评论的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述的经济事物或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见解。换句话说,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内容。虽然它并不是具体论点,但它是各种论点的总和且统率诸论点,可以说是全文的基调,也是评论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

经济评论究竟如何立意?一般有以下三点要求:

1.切合实际,恰如其分。

经济评论贵在说理,道理能说透几分,文章就有几分力量,其力量来源于事物自身的逻辑,因此,说理一定要切合客观经济实际,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立意要切合实际,就是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作出客观、中肯的评价,避免随意性。这就要求“立意”像“析薪”那样,善于顺着事理本身的联系进行剖析,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的过程就是和读者共同经历分析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论证论题各方面关系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读者就有了思想准备,经过分析判断的过程,就会自然而然地从事物本身的逻辑当中,得出和作者相同的、符合实际的结论,从而接受和赞成文章的基本观点。离开了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和严密论证,立意就不可能切合实际,也难以使读者心悦诚服。

2.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经济评论的立意,应力求针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经济思想观念上的难点和疑点进行分析说理,解疑释惑。毫无针对性的泛泛而谈,不着眼于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关键性矛盾和解释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经济评论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分析和解答现实经济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是经济评论立意成功与否的关键。有的放矢的“的”就是一个时期内的主要经济矛盾,抓准了,文章的针对性就强,影响面就大,社会的反应也就强烈。

3.分析透彻,思想深刻。

经济评论立意的深刻性,取决于分析的透彻性。从认识论上讲,就是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着力分析它的内部联系,克服表面性,尽可能对事物的变化与运动有一个规律性的认识。在经济评论写作中,就得讲究说理体系,运用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的说理方法,即运用常见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说理层次,从而达到立意的深刻性。例如,1980年5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评论《扬长避短才能多快好省》的中心论点是:“在经济建设中,只有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或者说:扬长避短,才能多快好省。”为了说明这个论题,作者在正文分析说理部分,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依照“扬长避短的内容与意义”、“扬长避短的条件”以及“正确认识由此产生的地区差别”这三大层次,分述了六个从属论点,逐个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从而使文章的论点建立在无懈可击的基础之上。由于作者在文章中再现了自己认识事理的过程,向读者提供了结论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因而整篇评论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经济评论立意的方法

1.对论题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和严密周到的论证,是经济评论的立意之本。

评论贵在说理。“理”来源于客观事物的本质与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把事物、现象或概念加以“条分缕析”,剖析成若干组成部分,找出各部分的本质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才能找到所谓的“理”。这就要求对所确定的论题进行系统周密的剖析,考虑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需要讲哪些方面的道理,如何加以说明。一篇评论的论题,总是作者对众多小的事实、观点,逐步加以分析,经过综合才形成的。因此,要使读者接受这个论题,最好的办法是再现这个过程,先一层一层、一个一个地向读者说明这些小观点,把这些“小道理”讲清楚了,然后顺着事理的逻辑加以综合,得出中心论点。这样,让读者和作者共同经历了论证的过程,论题也就易于为读者所接受。

对大的原则道理作系统、周密的分析和解剖,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纵联系、横剖析的分析方法。这是因为,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从纵的方面把它分为几个阶段,从横的方面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就容易分析得细致透彻。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必须从过去讲到现在,从这部分讲到那部分,但一般直接以重大经济问题为评论对象的文章,最好能联系得宽一些,剖析得细一些。有的经济评论有一定的分析,但不够充分和透彻,原因之一就是分析的范围过于狭窄、内容过于笼统。

2.就一个具体论点的确定来说,要做到阐述清楚,还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事物进行正确、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力戒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

所谓正确的分析,就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作出客观、中肯、切合实际的评价,反对任何主观随意性。这样,所下的结论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所谓深入的分析,就是要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着力分析它的内部联系,揭示它的意义,克服表面性。所谓全面的分析,就是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矛盾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述,力戒片面性、绝对性。常见的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表现为:(1)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事物的一个侧面、一个局部看成是事物的主流、全局。(2)非此即彼,论好就是绝对地好,论坏就是绝对地坏,不是把事物看成是对立面的统一,不是从对立面的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和互相转化中看问题,而是强调这一面就否定那一面,好走极端,搞绝对化。这种毛病在评论写作中表现最为普遍。

需要说明的是,正确、深入和全面的分析方法是互相联系的,在具体运用时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要将问题分析透彻、立论深刻,最重要的是应当从实际经济生活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纵联横切,对具体经济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三、报纸经济评论的论证

经济评论的论证是指运用经济事实和道理证实对某个经济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一)论据和论点的统一

论据、论点、论证或表述,是构成评论的要素。其中论据和论点是基本要素。在一篇经济评论中,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据是材料,是基础;论证则是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确立阐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如果缺少了论点和论据这两个基本要素,或者缺少两者之一,论证或者表述也就失去了依托和意义,也就不成其为评论了。一篇成功的经济评论,首先要做到论点正确、新颖、鲜明,论据真实、典型。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论证和表述,使论据和论点统一起来。论据和论点的统一,是论述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只有论据和论点统一,评论才具有说服力。

怎样才能使论据和论点统一呢?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就是全面掌握材料,“求是”就是从占有的大量材料中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掌握其规律。坚持了这条原则才能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也才能使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其次,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评论的写作有两个阶段:构思阶段和表述阶段。这两个阶段在处理论据和论点的关系上是不相同的。写作前的构思阶段,对待材料和论点的正确态度是材料在先,论点在后,从充分的材料中引申出论点。这个阶段,材料越多,形成论点的把握越充分,也便于从众多的材料中筛选出最能说明论点的典型论据。因为,正确的论点并非简单地来自论据,而是建立在比论据更为广泛和全面的第一手和第二手材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之上。因此,材料充分、全面,所形成的论点才能正确、鲜明。然而,由构思阶段进入表述阶段,作者要告诉读者论点并说服读者,自然要举出相应的材料作为论据。这时,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已经不同于构思阶段。论点已经处在统率地位,论点要统率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因此,论据不在多而贵在精。作者所选用的论据应当是从已经占有的大量原始材料中精选出来的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并且,力求置论据于论点的统率之下,寓论点于论据的分析之中,使论据和论点恰当地融合起来。只要正确处理论据和论点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关系,经济评论的论据和论点就能够较好地统一起来。

(二)两类基本的论证方式

经济评论文章的论证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立论和驳论。

1.所谓立论,就是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等,都是直接阐明观点的论证方法,即立论的具体方法。

写经济工作问题的评论,往往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论证:为何提出这个经济问题;它的现实表现和现实意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解决这个经济问题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应当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2.所谓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论敌)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传播正确的经济思想、观点。

驳论除了具有立论的一些论证特点外,它往往从侧面、反面,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中,选择论点,驳斥对方,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一般说来,立论是目的,驳论是为了证明自己立论的正确性,是证明自己的立论的一种手段。

驳论的原则是: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实事求是,区别对待。

驳论的具体方法:一是直接驳斥其错误观点。二是直接揭穿对方论据虚假或论据不足。驳倒支撑对方论点的论据,论据倒了,论点也随之倒了。三是直接分析对方的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进而否定其论点。

事实上,立论和驳论在一篇经济评论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相互结合的。有时,为了深入透彻地阐明一个正面论点,除了加强正面论证外,往往还要批驳与之相悖的错误观点;有时批判了错误观点,同时又需论述清楚正面的观点或结论。

(三)六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也叫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经济评论和新闻评论一样,其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简单地介绍常见的六种方法。

1.例证法,即事例论证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它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在论证中用得比较普遍,有较强的说服力。

2.引证法,即事理论证法。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经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也可以说是用大道理来论证小道理。它采取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引用理论性论据来论证某一论点、行为的正确或错误,即属这种论证方法。

3.比较法,即比较论证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认识事物和说明事物的好办法。它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或错误。因此,这也是论证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4.喻证法,即比喻论证法。这是用比喻来阐明事理的方法。有的问题道理比较抽象,直接说明不容易把问题讲清楚。这时,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比喻,即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那么,“喻巧而理至”,就能生动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5.反证法。顾名思义,反证法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论证论题,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这种方法有时表现为:以事实、事理证明同自己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错误的,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有时又表现为: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以后者的正确证明前者的错误。

6.归谬法。它与反证法近似,往往以欲擒故纵的方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其为前提,引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由于结论是一目了然的,对方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上述常见的论证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同直接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推理形式一样,常常是根据内容的需要,交替使用。在一篇经济评论中,往往既有论点又有分论点,分论点又往往不止一个,而且这些论点与各自的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也往往不同,因此,在一篇经济评论中,往往同时运用几种推理形式和论证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逻辑结构。每一篇经济评论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形式,也就出现了种种不同的结构名称,诸如并列、递进、比较、正反等。重要的是不要把论证方法与论证的逻辑结构形式混同起来。

四、报纸经济评论的谋篇

(一)谋篇与结构的含义

1.谋篇也就是布局,或者说搭架子、列提纲。它在解决选题、立意和论证之后,是将思想写成文章的阶段。在这一步必须考虑的问题包括: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充分调动逻辑的力量,整篇文章打算分几层来分析;先谈什么,后谈什么,再谈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每一层意思又将怎样阐明,提出一些什么论点,运用一些什么材料;各层、各段、各论点之间如何呼应,如何使之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说理体系;等等。

2.所谓结构,就是谋篇见诸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实践表明,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为读者接受。结构安排得好、思路拓展得开,文章就会层次分明、论证严密、中心突出。结构安排得不好、思路不畅,文章就会层次紊乱、线索不清、中心论点得不到充分有力的证明。总之,谋篇的优劣在文章的结构中可以得到具体的验证。

就一般情况而言,提出经济问题、分析经济问题、解决经济问题,是经济评论文章结构的程序。根据这个程序,经济评论的结构一般由引论(开头)、正论(展开部分)和结论(结尾)三部分构成。

(二)谋篇与结构的方式

1.引论

引论是经济评论的开头,是整篇文章提纲挈领的部分,主要担负着提出经济问题或表明观点的作用,是全文的统率。引论给读者以鲜明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关系到文章的宣传效果。

经济评论究竟应该如何开头,没有固定格式,但应根据写作的内容和所论对象,反复琢磨。

一般来讲,经济评论的开头有以下六种方法:

(1)开宗明义,点明题旨,提出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2)以经济新闻事件为缘由,开头先将经济新闻事件的经过或特点概括叙述,为下文的分析论证作铺垫。

(3)说明原委、回溯来由,交代写作的动机。一些重要的经济评论文章,往往从写作背景写起,以阐明文章的重要性与针对性。

(4)摆出驳论的对象,指出错误认识,使文章一开始就掀起论战的高潮。

(5)用设问句直接点明论题。

(6)用引语、经典、比喻、故事开头,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

引论是一篇经济评论的“门面”。引论写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引论写作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要落笔太远。即使要说明一下必要的情况或解释一下题目的意义和写作目的,也不可太长,以致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减少读者的兴趣;同时,引论部分写作要尽量新鲜,不落俗套,引人入胜。

2.正论

正论也叫“本论”,是经济评论的展开论证说理部分。评论的布局谋篇,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正论部分的问题。正论部分的谋篇,关键在于要体现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即各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为了体现这种联系,正论部分在布局时常常会结合使用以下六种基本的论证结构。

(1)归纳论证结构。即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在逐步论说分论点的基础上,归纳出总论点。这种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概括的论证方法,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

例如,2006年10月9日,《经济日报》刊登的评论《对中国皮鞋反倾销将没有赢家》的分论点有:这一措施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公平贸易的原则;欧盟对中国皮鞋反倾销调查和裁决缺乏法律和事实的依据,存在诸多不符合WTO规定之处;这一反倾销措施严重损害了中国皮鞋企业的正当利益;对中国皮鞋实施反倾销,同样会让欧盟广大的消费者、进口商、零售商、欧盟鞋业在华投资者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利益受损。总论点是: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税这一“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将没有赢家。这篇评论的思路顺畅,结构严谨。

(2)证明论证结构。即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论据直接证明。这种论证方法符合人们说理的习惯,是一种基本的常用的论证结构。

《新华日报》2005年7月3日刊登的评论《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首先提出:在搬“专家观点”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专家意见的可信度似乎也在大幅度地滑坡。然后,文章用有力的论据直接证明:


在调控政策之手逐渐引导房价理性归位的时候,不少专家学者在许多公开场合发表力挺房价的高论。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先后有两个楼盘恰在此时盛大开盘,房地产商竟推出了“同质化”的气派庆典,不是大搞那种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而是盛情邀请专家学者作现场演讲,请他们在论坛上发布“房价不会下跌”之类的观点。不管说得如何动人,其实都只不过是转弯抹角地引你掏钱罢了。试想,他们跟推销的售楼小姐比起来,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专家”的外套。

前不久,国内一家专搞环境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一番研究竟然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当这个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科研成果”公之于世时,立即遭到了各方的质疑。很快,有报道“揭开了盖子”——原来,这个环境研究课题是由一家汽车公司赞助的!此外,在“苏丹红”、“雀巢奶粉”事件风波中,专家的表现忽左忽右,有位学者竟抛出了“一支烟就含多少苏丹红”的袒护之辞,难怪新华社记者在报道中感言:专家“别卖了科学精神”!


(3)排列(并列)论证结构。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排列出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这种论证方法,条分缕析,严密周详,便于把道理说清楚。

1990年11月29日《解放日报》发表的评论《一年之计在于秋》,提出标题中的总论点后,并列三个分论点:秋天是重新思考与规划明年生产的季节;秋天收获后是集中人力物力加快农田基本建设的季节;秋天是抓紧明年夏熟作物田间管理的季节。这篇评论这样安排结构,同样显得结构严密、顺理成章。

(4)递进论证结构。即提出总论点后,逐层分析,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把道理阐述得完整深刻。

《经济日报》记者李洪波、阎卡林、齐向东2005年2月8日采写的评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便是一篇递进论证结构的代表作。这篇万余字的大型政论文的中心论点是“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文章首先针对国内相当多的企业和行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屡屡受制于人的现象,明确提出,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紧接着,文章以翔实的数字和充足的论据指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和危害,深入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研究国际形势、列举国际经验,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提出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指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把握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动权”。在最后部分,文章进一步从政府政策、企业行为、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该评论正是采用这种递进式结构,全文环环相扣,层层剥笋,文思十分清晰,把一个重大、复杂的问题表述得清清楚楚,不失为一篇难得的评论精品。在2005年3月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地称赞《经济日报》的这篇编辑部文章写得好,希望大家认真研究学习。

(5)比较论证结构。即提出论点后,通过对事物本身各个发展阶段的纵向对比或与另一事物的横向对比,深入阐发道理。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的特点或矛盾可以在比较中阐述清楚。例如,2006年10月17日《经济参考报》发表的评论《投资与宏观调控预期存差距 房地产开发仍过热》的开头提出:虽然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信号和措施频出,房地产业仍然是地方的热门行业,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宏观调控预期尚有一定差距。为此,评论在正论部分采用比较论证结构层层说理:

一是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相结合,说明房地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增幅和所占比重。2006年上半年,安徽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59.5亿元,同比增长35%,这意味着房地产业仍然分流着安徽近1/4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在该省其他行业中,只有制造业能够与房地产业相抗衡;江苏省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67.72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4.3%,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是纵向对比,说明住房的空置面积和贷款增幅明显。上半年,安徽省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长22.5%,江苏省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长113%。商品房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加大了房地产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今年一季度江苏房地产业新增贷款187.52亿元,是去年全年增量的1.87倍,成为非制造业贷款需求及投放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三又是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相结合,说明建筑、房地产业的税收增幅和所占比重。1—8月,安徽省地税系统完成税收163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来自房地产和建筑业的税收48.6亿元,同比增长34.5%。房地产和建筑行业的税收增幅不仅大大高于全省各行业地方税收平均增幅,还占据了全省地税总收入1/3的份额。在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发达的苏州市,上半年全市建筑、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17.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35.2%。地税收入的增长近年来主要靠房地产业拉动,营业税增收额的四成以上、企业所得税增收额的七成以上来自房地产业。这种非均衡发展下的经济高增长,在宏观经济变数和因素难以确定的情况下,房地产税收占比越高,经济增长的风险性可能就越大。

文章通过比较论证,进而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增长过快,地方税收的非均衡增长,与房价的上涨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它说明房地产市场的主体已经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地方政府显然是这一链条最积极的推动者之一,宏观调控因此变得“有些无奈和乏力”。文章最终认为,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应注意解决好地方政府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响应问题。这篇评论反复进行纵横比较,论据充分有力,剖析层层深入,因此说理透彻精辟,说服力也特别强。

(6)正反论证结构。即提出论点后,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行论述。从正反两面说理,形成强烈对比,使是非曲直昭然若揭。

1995年3月31日《中国新闻》刊登的评论《经济增长速度:快乎?慢乎?》在运用正反论证结构方面就较为成功,加之语言轻松活泼、跳跃感较强,将一个严肃的话题娓娓道来,读起来很有味。评论这样写道:


经济界对发展速度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有人言“快”,指高速度令通货膨胀雪上加霜;有人嫌“慢”,说基建骑虎难下,企业缺血呼救,经济增长仍需快马加鞭。

究竟中国经济需要多快的速度,经济专家们看法不一,官员们各有主见,很难争出个子丑寅卯。

快在哪里?

笼统地说,中国经济驶在“快车道”上,但细析统计数字,却显见其中的不平衡。

……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非国有经济、沿海地区经济是真正的“增长点”。

……经济增长热中仍有冰点,快中尚有慢拍。

慢了行不行?

虽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经济增长如平地骑车,越快越稳,但对现实的中国来说,经济增长慢了不行。中国面临的各种矛盾,只有在经济的快速增长中才能解决。

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中国目前仍是“速度效益型”经济,速度低了,效益上不去,财政就困难,各方面日子都不好过。只有保持较高速度,才能保证财政收支平衡。

速度多少合适?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有必要,有条件,但并非越快越好。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

经济专家认为,整个90年代中国经济都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的合理速度应以平均每年递增8%~10%为宜。低于8%,不利于解决就业等各种矛盾,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高于10%,则容易引发资源的“瓶颈”制约,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


这篇评论的观点十分鲜明,美国、法国、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的十余家报纸同时刊载,国内一些报纸也纷纷转登,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上述六种论证结构,在经济评论中往往可以综合使用,以便增强逻辑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结论

结论就是经济评论的结尾部分。好的结尾应总结全文,并与开头相呼应。

结论通常有三种:

(1)简明精辟地概括。这类结论较多较普遍。如《“大锅饭”养懒汉》的结论:“‘大锅饭’养懒汉,责任制使懒人变成勤快人。”

(2)高昂激越地鼓劲。这类结论高屋建瓴,或展望前景,或揭示哲理,慷慨陈词,激越抒怀。

(3)形象含蓄地启示。结论运用形象思维,讲究修辞,既生动又含蓄,给人以启迪。

经济评论的结尾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写法。关键是要从经济评论的内容和读者的情况出发,发挥创造性,精心写作,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有力,不落俗套。

总之,经济评论要靠它的逻辑力量说服读者,必须注意说理论述的逻辑性。如果一篇经济评论的内容很好,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也很切合实际,但是没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那就难以说服读者。经济评论不论是说明自己的观点,还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都要在行文结构上严密周到、不留破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