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报纸经济事件通讯

一、经济事件通讯概述

经济事件通讯主要是记述经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例如,《经济日报》2006年8月24日刊登的通讯《打井记》,全文如下:


旱魔肆虐,大地焦渴,旷日持久的干旱给重庆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昔日绿波荡漾的刘家河,7月中旬断流。炎炎烈日下,白晃晃的鹅卵石和龟裂的河床十分刺眼。

刘家河是重庆市万盛区的第二大河流,浇灌着沿河两岸石桥村四河头和新房子两个社1200多村民。然而,从未断流的刘家河今年滴水全无。一个多月来乡亲们全靠政府的送水车运水救急。面对干枯的河流,万志明老人陷入了沉思。他在这里生活了60年,对河流的情况十分熟悉。他想:“河床的表层干裂了,但下面应该还有水!”他和村社的党员干部一合计,立即发动乡亲们投工,在河床打水井。听说可以找到水,邻里乡亲们积极响应。

从8月15日开始,100多名乡亲扛着锄头、挑着竹筐,来到刘家河干涸的河床上,在两处比较湿润的地方打井找水。村民分为两班,青壮年男子挖沙、打石头,妇女们挑沙石、水泥,白天黑夜24小时施工。白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大家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夜晚拉起电灯,通宵施工作业。70多岁的老党员王青志大娘也来到了工地上,大家都劝她在旁边看着就行,可她无论如何也要和大家一起劳动,转运沙石,端茶递水,干得十分认真。她说:“我们这里早日打成水井,镇里的送水车就可有更多时间,为更缺水的乡亲们送水了!”

8月21日,水泵从井中抽出了清澈的泉水,干渴了多日、为打井付出了艰辛的村民们争相上前,捧着泉水大口地畅饮着,高兴地欢呼着。

乡亲们不等不靠打井找水,积极抗灾自救的举动传开了,区、镇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赶到现场指导施工,区水务局和镇农机水利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绘制了施工图纸,并在现场提供全天候的技术服务。区、镇政府还筹措资金,运去水泥、石粉等建材,购置水泵、水管等抽水设备,全力帮助村民长远解决饮水问题。重庆市委书记汪洋闻讯后也来到现场为乡亲们鼓劲,对乡亲们的做法给予肯定。

8月2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相距100多米的另外一口水井也已封口,乡亲们正加紧建设提灌用房和安装机器设备,争取两天抽出水来。南桐镇农机水利服务中心主任蓝小桃介绍,尽管现在干旱严重,但两口水井每天的出水量仍有200立方米左右,可有效缓解当地1000多村民的饮水难题。

面对特大干旱,重庆市干部群众通过提水、送水、打井等措施进行抗旱,缓解当地饮水困难。


这篇经济事件通讯写得具体、生动、形象。石桥村农民面对严重的干旱,不等不靠,通过打井进行生产生活自救,最终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长远解决了用水问题。报道反映出新时期农民在困境中所勃发出的坚忍不拔的干劲和精神。今天看来,这篇经济事件通讯也是历史的记录,是有意义的农村故事。

经济事件通讯不但报道体现时代新面貌的经济事件,也可以写反面经济事件或“报忧”的经济事件。例如,针对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中央早在2004年的“一号文件”2004年2月8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就提出了“一免三补”政策。可是2005年入冬,河南省南乐县的吉银普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全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跟2004年相比基本持平,甚至少了。《河南日报》2005年11月28日的通讯报道《谁动了农民的钱袋子》调查发现,市场中尿素、过磷酸钙、地膜等主要农资价格均比上年同期有明显上涨,正是农资价格的强劲上涨,抵减了“一免三补”的增收功效。“农民现在是种地投资也不是,不种地又不行,左右为难。”一位乡镇干部对调查人员说:“希望上边不要高估了‘一免三补’后的农民增收形势。”报道虽然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手段,却通过深入的剖析,将这一中央关心、百姓关注、农民忧心的事实摆了出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思索。

二、经济事件通讯的特点

(一)与经济人物通讯比较,经济事件通讯的特点

1.经济事件通讯以记事为主,经济事件的本质、特点决定了通讯的主题。经济事件通讯一般有一个主要经济事实,其他经济事实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经济人物通讯中的经济事件,则是为了体现经济人物的个性、特点或表现经济人物思想的某一个侧面而写的,因此,经济人物通讯中的经济事件是围绕经济人物而存在的。

2.经济事件通讯虽是写事的,但它不孤立地写事。“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因此,经济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经济事件有关的人物,经济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

(二)经济事件通讯和其他事件通讯的共性

1.新闻性与具体性

新闻性是前提,没有新闻性就不必作详细报道;具体性是基础,不具体就写不出详情经过,展不开故事情节,也就构不成一篇完整的生动的通讯。

2.典型性与重要性

事件越典型,其普遍意义越大;事件越重要,越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当然,这个要求也不是绝对的。可以有各种事件类型,如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一般事件、趣味性事件等,但一定要有某种典型性。

3.完整性与形象性

事件要完整,以便写出全貌;有时即使是写一个片断,也要把这个片断翔实完整地反映出来。既然是事件的详尽报道,就要求具有形象性,否则很难写得生动感人。

三、经济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

(一)以人记事,以事带人

经济人物通讯是以记人为主,经济事件通讯是以记事为主,二者的着眼点不同。记者之所以把采访的结果写成一篇经济事件通讯,是因为经济事件比较重要、集中、吸引人,而经济事件中的人物则比较分散,多数为一些群体。

经济事件通讯既然是以写事为主,人物就不应该是中心,不能喧宾夺主,以写人代替写事;而应该通过对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的描述,将人物带叙出来。例如《南方周末》2000年11月2日刊登的《去伊犁种葡萄》一文,报道了四川老板黄元聪、山东农艺师梁荣华等人闯新疆,在伊犁地区承包土地,引进国外葡萄“全球红”,最后获得丰收的发财“故事”。文中以黄元聪、梁荣华等人经济命运的沉浮为线索,写出了整个伊犁地区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情况。谭俞雄:《经济报道的人文化趋向》,载《新闻战线》2002年第3期,第29页。但是,黄元聪和梁荣华等人物本身的特点不是通讯反映的重点,他们只是为表现中心事件服务的,即通过对他们奋斗过程的描写,来反映其背后的经济群体的生存状态,揭示出一些深层次的经济问题。经济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则不同,经济人物本身的个性、特点、行为直接决定着经济人物通讯的主题。当然,在经济事件通讯中,人物描写也不可忽视,因为事因人生,写人物可以丰富事件的过程,使经济事件通讯血肉丰满。经济事件通讯中的人物描写,不能浓墨重彩,必须十分简练,节省篇幅,以把事情写明白清楚为佳。

(二)故事完整,主线突出

所谓故事完整,一般包括了某一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也包括了事件的5个W和1个H。通讯这种文体既然具有完整性,经济事件通讯就应当有完整的故事。

经济事件有大、中、小之分。有些经济事件发展过程比较简短,容易写得清楚明白。有些经济事件线索多,涉及面广,有关的人物也多。作者在详细掌握素材的基础上,要紧紧抓住经济事实主干和经济事件发展的主线,把经济事件中最形象生动的部分突出出来,使整个故事有头有尾,脉络清晰,血肉丰满。

例如,震惊中外的新兴公司事件,犯罪分子在四年时间里,非法集资达32亿多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亿元,此案共查处违法、违纪人员179人,涉及全国12个省市的300多个单位,办案人员多达1500人。如此巨大的案件,怎么写?新华社、《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的记者,于1995年12月联合发表了《发人深省的非法集资案》一文,对案件作了完整而简要的报道。记者紧紧抓住北京兴隆实业总公司下属无锡新兴实业公司总经理邓斌(“邓老太太”)和一些不法分子、腐败分子相互勾结,大肆破坏国家金融秩序,疯狂进行投机倒把活动的事实,重点写了“‘邓老太太’发迹史”、“大骗局的背后”、“深挖腐败分子”三节,就把这一复杂庞大的事件写清楚了。抓住主要人物不放,叙述“邓老太太”发迹的历史,使人印象深刻,一读不忘。抓住主要根子不放,使整个案件主线清晰,轮廓鲜明。如果没有抓住中心和重点,恐怕增加再大的篇幅也写不清楚。

(三)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人们阅读一篇经济事件通讯,不单单是要了解新闻事件的详细过程,往往还要在情感上、认识上有所受益。所以,记者笔下的新闻事件,不应当是刻板的交代、枯燥的叙述,而应该调动多种写作技巧,把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感情融化在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之中,将事、情、理熔于一炉,给读者以更多的感受。

经济事件通讯的寓情于事,寓理于事,要求把情和理寓于事中,也就是说,通讯仍以写事为主,事中见情见理。经济事件通讯不宜脱离事件过多地抒情和说理,从而淹没或中断关于事件发展的描述。

(四)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经济事件通讯首先要选择重大经济事件,因为关心重大经济事件的人多,而且其内涵丰富、教育意义深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重大经济事件并非时时发生、处处发生,人们遇到的大量的经济事件是中小型的。小的经济事件能不能报道呢?能。关键是看它有没有典型性,有没有普遍意义,“小”中能否见“大”。有些大的主题,往往很难通过一个事件来表现,这就要细心寻找各种小事件,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来反映一个重大主题。有些大主题,恰恰需要从小事件来写,方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量的小事件,往往包含着一种新变化的苗头、新事物的萌芽,或是包含着一种闪光的思想、深刻的道理,全靠记者时时留心处处留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和挖掘。要善于把小事件放在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抓住一两条不起眼的线索,或抓住一点片断性的现象锲而不舍,跟踪追击,发现新闻,或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这实在是记者新闻敏感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