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黄昏与中国文学的日暮情思

引言

自然的变化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循环往复,“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辉煌的日出苍茫的落日引起原始人类神奇、迷惘、赞叹、感伤等心灵震动,凝聚成“黎明—黄昏”的文化情结,缪勒曾说过:“一切自然现象基础上产生的神话,全部都是太阳神话,或者是与朝霞、晚霞相关的神话。”刘魁立:《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流派——神话学派》,《民间文艺集刊》第3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但是,饶有兴趣的是中国文学并不着力表现日出的恢弘境界,而是刻意渲染黄昏的落寞意趣。中国文学时时流露出来的青春易去人生迁逝的感伤和暝色起愁日暮途远的嗟叹以及古典意象里的荒烟落日、羁旅斜阳、余霞晚归的美学情境,无不涂抹着夕阳的残红,形成浓重的日暮情思。经过文化的象征,黄昏落日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而上升为艺术上的“有意味的形式”,由此引起我们探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