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康复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分为基于医院的康复治疗(hospital based rehabilitation, HBR)和基于社区防治的康复治疗(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CBR)。

1.基于医院的康复治疗

由于精神分裂症病人多接受封闭式管理模式的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缺乏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一些长期住院的病人,会产生衰退的倾向(例如情感淡漠,兴趣丧失,丧失个人人格特点、个人的习惯、修饰及一般生活标准的退化等),人们把这种情况称为住院综合征(institutional syndrome)。

避免住院综合征的措施主要有:① 调整环境条件,倡导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改善病房的生活治疗环境。② 进行医院内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包括进行生活行为、学习行为和工作行为的训练,以及进行音乐治疗、绘画、书法治疗和烹饪治疗等。③ 使用适当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目前认为如氯氮平、奥氮平、维思通等新型抗精神病药较传统抗精神病药对患者的认知能力损害较小,可能促进精神康复。

2.基于社区防治的康复治疗

社区康复的主要目标是为社区的精神病患者提供过渡性的生活空间及相应的精神卫生与康复服务,尽可能地安排他们接受适应社会生活的各项训练,从而尽可能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早日重返社会。在我国,通过在基层社区创办工疗站的形式,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精神病防治工作模式,被称为上海模式。这一模式对于精神病人的康复是有积极作用的。具体情况可参见有关精神康复书籍。

总体而言,目前人们倾向于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由应激和心理因素引发了病人的生物易感性所导致的,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应该是一个全面、综合、长期的过程。应将生物和心理因素同样作为治疗的重点,这就需要医患之间、医生和家属之间、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之间的密切合作,需要特别强调保持良好的治疗关系的重要性,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般趋势是:

(1)病人及其家属应被告知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科学的真实的知识,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能被控制的、但可能终生致残的疾病。和其他慢性病一样,对于控制疾病,使病人能正常生活,服用药物是必须的。

(2)药物治疗只是整个治疗的一部分,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在病人出院回到家里以后能减少其在家庭中的应激体验,减少家庭内的敌对、过分卷入和批评。

(3)教给病人社会技能也十分重要,这样病人在出院以后就能更正常地生活。

(4)研究表明,病耻感普遍存在于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社会地位较高者尤为显著(陈熠,2000)。因此,应鼓励受到精神分裂症影响的家庭参加支持团体以减少家庭成员的被孤立感和羞耻感。

总结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在青少年期或成人早期发病,在中国终生患病率为6.55‰。它的症状包括知(思维、认知)、情(情感)、意(意志)、行(行为)等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这些症状可以划分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两大类。

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可能很不一样,有一些病人一次发病后可能获得痊愈,终生不再发病;更多的病人则可能反复发作。按照DSM-Ⅳ的诊断标准,可以将精神分裂症划分为偏执型、青春型(瓦解型)、紧张型、未分型、残留型5种亚型,不同亚型之间的症状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

形成和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很多,研究者从遗传(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染色体和基因研究)、神经生化、大脑影像解剖、社会心理、病理心理、认知功能和产前产后等各种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每一个领域都有各自独特而有价值的发现。目前应激易患模型为许多研究者接受和推崇。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还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抗精神病药是通过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受体,适当地阻断信息通路来达到对症状的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精神分裂症病人处理现实问题,提高社交技能,应对应激事件,培养对病人有利的、适应性的行为方式。

思考题

1.请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接触“疯子”或者“怪人”的经历。学习过本章后,你认为他们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吗?如果是,哪些症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DSM-Ⅳ)?如果不是,你排除这一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2.请说明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症。

3.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认为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着更重要影响的是生物因素,还是社会心

理因素?

4.如果你来到一个精神病院工作,你的任务是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尽快康复并保持病情的稳定,你会从哪些方面考虑开展工作?

推荐读物

1.沈渔邨主编(2001).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Tŏlle R著,王希林译(1997).实用精神病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许又新(1998).精神病理学:精神症状的分析.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4.Walker E, Kestler L, Bollini A, & Hochman K M(2004).Schizophrenia:etiology and cours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5:4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