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艺术是理智美的闪光
普洛丁没有专门的艺术理论著作,他的艺术理论散见在他的很多论文中。迄今为止,对普洛丁艺术理论的研究还很不充分。除了西方美学史著作涉及普洛丁的艺术理论以外,研究他的艺术理论的专著我们仅知道一种:德·凯泽(De Keyser)的《普洛丁〈九章集〉中艺术概念的意义》(卢汶1955年版)。为了分析普洛丁的艺术理论,有必要简略地描述一下普洛丁时代的艺术现实。凯泽在自己的专著中也正是这样做的。
在普洛丁时代,希腊文明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阿历山大城凋敝颓败,罗马日趋没落。艺术江河日下,音乐从学校课程中消失了,抒情诗死亡了,希腊时代鼎盛的悲剧离开了舞台,代之以华丽的舞蹈演出,伴有喧闹的乐队和解释情节的合唱。过去雅典人对职业演员抱有某种轻视,现在对演员的荣誉和声望则顶礼膜拜。亚历山大城的音乐趣味和绘画风格都不同于罗马,那里还存在古埃及艺术传统的影响。按照凯泽的见解,普洛丁应该接触到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3世纪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条件培植了对民族多元化和艺术多元化的容忍。正是在垂死的文明中出现了新世界的萌芽。在阐述普洛丁的艺术理论时,我们主要说明他对艺术美的本质和根源的理解,顺便指出他关于艺术功能的观点。
普洛丁的艺术理论和他的全部哲学、美学一样,以两条原则为基础:一、理智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相互对立;二、从感性世界上升到理智世界。普洛丁把艺术和艺术作品相区分,把艺术看作为一门纯精神的学科,称音乐为音乐科学。艺术家掌握了这门学科,力图在它的基础上创作艺术的物质作品。艺术作品是某种理式的体现。在艺术领域,理式也是分等级的。最高的是艺术中的纯粹理式,次之是艺术家心中的理式,再次之是艺术作品中的理式。艺术家以自己的活动赋予理式、即先验形式于质料,然而,粗俗的质料不允许艺术家彻底体现艺术的理式美,艺术作品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这种美。
朱光潜在节译《论理智美》第一节时,给它起了一个很恰当的小标题:“论艺术美的本质和根源”:“假定有两种东西,例如两块石头并列在一起,其中一块还不成形,还未经艺术点染,另一块却已经由艺术降伏过,变成神与人的雕像,——如果是神,也许是某一位美神或诗人;如果是人就不是某某个别的人,而是各种人的美的综合体。这块已由艺术按着一种理式的美而赋予形式的石头之所以美,并不因为它是一块石头(否则那块未经点染的顽石也就应该一样美),而是由于艺术所赋予它的那种理式。这种理式原来并不是在石头材料里,而是在被贯注到顽石里之前,就已在构思的心灵里。理式先存在于艺术家心里,并不是他有眼睛和手,而是由于他的艺术。”这段话表明,一块石头是质料,经过艺术家的艺术点染,它成为美的雕像。雕像的美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种美不取决于石头本身,而取决于“艺术赋予的那种理式”。但是,这种理式不存在于质料本身中。艺术家心中有理式,然而他之所以有理式,并不是由于他有眼睛和手,而是他分有了艺术、分有了艺术中的理式。
在普洛丁看来,美的理式要大大高于各种个别的物,各种物都分有了美的理式。美的理式仍然是自身,它不运转到石头上去,但是由它产生较低的、体现在质料中的理式。这种较低的理式不能在石头上保持艺术家心里原来所构思的那样纯洁,只能美到石头被艺术家降伏的程度。运转到质料上的理式不如原来的理式美,因为它分散到物体上,分散的东西总不如整一的、凝聚的东西。艺术中的理式美高于艺术家心中的理式美,后者又高于艺术作品中的理式美。
艺术作品虽然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理式美,然而它实际上仍然是美的创造。普洛丁认为艺术美的根源在于理式或理智,艺术美仅仅是理智美的放射。这种放射具有许多等级,于是,艺术离开物质和它的实用意义越远,就越完美。最完善的艺术直接把我们带到理智世界,而实用艺术使我们疏远理智世界。
由于艺术是理智世界的反映,普洛丁在肯定艺术的模仿本质时提出了不同于柏拉图的模仿理论。“但是人们如果以艺术作品只模仿(原译为抄袭,下同——引者注)自然蓝本,来谴责各种艺术,我们就可以回答他们说,自然事物本身也还各按一种蓝本模仿出来的。此外,我们还须承认,各种艺术并不只是模仿肉眼可见的事物,而是要回溯到自然所由造成的那些原则。还不仅此,许多艺术作品是有独创性的,因为艺术本身既然具有美的来源,当然就能了解外在事物的缺陷。例如,菲狄亚斯雕刻天神宙斯,并不按着肉眼可见的蓝本,而是按照他的理解,假如宙斯肯现形给凡眼看,他理应像个什么样子。”
在柏拉图那里,艺术模仿现实,现实模仿理式,所以,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三层”。虽然柏拉图也曾暗示过,艺术可以直接模仿理式世界,然而那仅仅是偶然提到的。例如,柏拉图要求理想国的捍卫者观照“最高的真,不丧失它,经常尽可能仔细地再现它”,“就像艺术家那样”。在普洛丁那里,各种艺术不仅模仿肉眼可见的事物,而且模仿理式。这对于他成为一种真正的原则。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艺术作品,因为它体现了彼岸世界的理式。尽管艺术美远远低于理智美,然而艺术仍然是真正的美。并且,艺术的模仿和独立创造结合在一起。例如,菲狄亚斯雕刻宙斯,与其说是模仿从来没有见过的宙斯,不如说是创造了他。在这里,普洛丁几乎在公开反对柏拉图。《论理智美》是普洛丁较晚近的著作(按编年史顺序这是第31篇论文)。我们不清楚普洛丁此后是否完全不把艺术看作为“模仿的模仿”,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尽管他仍然使用模仿的术语,他已经赋予这个术语以新的、重要的涵义。
在他看来,高级艺术模仿的不是感性事物,而是非物质的理式;而低级艺术则追求和被模仿对象外表的相似。此外,普洛丁的模仿还有更深刻的涵义,对理智世界的模仿引导人上升到更高的存在。和审美上升的结合,使得希腊模仿理论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在普洛丁那里,真善美是同一的。
由于艺术模仿理式,自然也模仿理式,所以普洛丁不像柏拉图那样贬低艺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普洛丁就推崇艺术,把艺术看得高于自然。在普洛丁看来,艺术作为一门精神学科、一门“科学”的美,同自然的理式美、人的灵魂美、品德美和科学美排在同一个序列上,而艺术作品的美和物质世界的美排在另一个序列上,属于美的最低等级。这里看不出艺术和自然孰高孰低,也谈不上对艺术的推崇。在总的倾向上,普洛丁和柏拉图一样,是轻视艺术的。他轻视艺术的另一个佐证是,他把艺术看作为上升到理智的第一个、也是最低的梯级。与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的有关论述相类似,普洛丁认为上升到最高智慧的梯级分别是艺术、爱和哲学,而艺术处在最低的位置上。
为什么普洛丁、乃至整个希腊罗马美学都贬低艺术呢?为什么柏拉图和普洛丁认为脱离物质世界的理式世界更完善呢?难道希腊罗马人想完全脱离物质世界吗?完全不是。希腊罗马人创立了理想的宇宙,只想论证物质宇宙的美。如果在结构涵义上普洛丁把理式和物质相分离,那么,在实际涵义上对于他来说理式仅仅是物质的概括。因此,理式要高于物质。然而,对于柏拉图和普洛丁来说,惟一的、最终的和最高的美是可以看见、可以听见、可以触摸的宇宙。在天国一切是那样地美、沉静和无忧无虑,生活在天国当然比生活在尘世好。于是产生了上升到天国的不懈的追求。然而,天国仅仅是极端有序化的尘世。在普洛丁那里,最完善的艺术作品就是宇宙,其余一切都是对宇宙不完善的模仿。尽管普洛丁是唯心主义的,然而在美学上他并没有越出希腊罗马的范围。
普洛丁的艺术理论还涉及到艺术的作用问题。他多次谈到音乐对听众的作用。在他看来,音乐反映理智世界的和谐,也能使听众和理智世界相接触。音乐爱好者感觉敏锐,他着迷于声音的和谐,为它们的美所倾倒。他感到狂喜,仿佛展翅向美飞去,完全不能自持。各种音乐作用都会在他身上留下烙印。人感觉音乐的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就像人天生是哲学家或者“道德美的朋友”一样。不过,普洛丁在强调音乐欣赏能力是一种天赋的同时,也不忽视后天对它的培养。他认为音乐爱好者应该从感性印象上升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认识理智的和谐。也就是说,应当由科学、有意识的教育来代替个人印象。而这种教育是循序渐进的:首先把理智和感性相区分,接着领会抽象的比例,然后理解这些比例的和谐,最后观照隐匿在和谐中的全部美。普洛丁遵循希腊传统,指出了音乐对道德的影响。音乐能够改造人,使人变好或变坏。不过,音乐作用的不是意志,不是理智,而是不可分割的灵魂。它净化灵魂,使灵魂摆脱对感性物质的迷恋,上升到新的观照水平,理解和热爱太一。这样,音乐服务于最高的生活目的。体现在艺术中的美,使人从感性上升到理智。在普洛丁那里,美学和伦理学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