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术生涯及著作风格

柏拉图从小受过良好的、全面的教育。他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在苏格拉底身边学习了七八年。三十僭主由于施行暴政,执政8个月后即被推翻。雅典恢复了民主政体,然而当局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处柏拉图深深尊敬的老师苏格拉底以死刑。

苏格拉底饮鸩服刑后,他的弟子们各奔东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雅典这块令柏拉图伤透心的地方使他无法继续居住下去,他离开雅典,开始周游各地,了解异邦的科学、哲学、宗教和习俗。在周游过程中,他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主要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特别是几何学家和音乐家。他们以数学上精密的逻辑思维著称,擅长在空间几何关系、数的结构关系上把握世界。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柏拉图发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教导柏拉图追求知识和道德理想,毕达哥拉斯学派则使柏拉图重视思维的精确性、理论建构的严密性和考察对象的全面性。柏拉图在各地周游了10年,以公元前389—前387年的西西里岛之行结束。

这是柏拉图第一次去西西里岛。西西里岛是一座富庶的岛,它是献给丰收和农业女神得墨忒耳(Demeter)的。它位于地中海的舒适环境使希腊人在公元前8世纪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西西里科学文化发达,恩培多克勒和高尔吉亚就是西西里的希腊人。柏拉图去西西里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给他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事隔50多年,他以70多岁的高龄在《第七封信》中追忆了自己当时的心情:他对城邦内部倾轧的罪恶活动感到厌恶,认为现存城邦无一例外地都治理得不好。只有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或者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人类才会有好日子。这样的信念促使他三下西西里岛,然而他的政治理想始终未能实现,并且在第一次去西西里岛时因触怒叙拉古国王奥尼索斯一世,被当作奴隶拍卖,幸遇其他哲学家出资为他赎身。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从西西里岛回到阔别的雅典。他在雅典西北郊区购置了带花园的住宅,在那里居住并创办了哲学学校。由于学校地处希腊阿提卡的英雄阿卡德摩斯(Academus)的园林墓地,而被称作“学园”(Academy)。学园存在了9个世纪之久。除了两次又去了西西里岛外,柏拉图一直在学园中过着平静、俭朴、家庭式的生活。柏拉图是学园的第一任领袖,他生前就指定外甥斯彪西波为自己的继承人。学园领袖的更迭标志着学园发展的不同阶段。学园门口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这表明柏拉图及其弟子对数学、包括几何学的重视。其中不难看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学园授课分两类:一类课程较普通,适用于较广泛的听众;另一类较专门,适用于哲学奥秘的探索者。起初,柏拉图沿着学园的林阴道一边散步,一边和弟子们交谈。后来,他坐在室内设立的主讲席上讲学。讲学之余,柏拉图继续写他那著名的对话。

在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幸运的,他们的著作保存了下来。柏拉图的对话现存40余篇,书信13封。其中27篇对话被确定为真品或者可信度很高的作品,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出场,出场担任主角的大部分是他的师尊苏格拉底。在这些对话中,究竟哪些像色诺芬的《回忆录》那样,是记载和复述了苏格拉底的观点,哪些仅仅借苏格拉底之口,是在阐述柏拉图自己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西方哲学史研究者历来争论激烈,各种看法歧义迭见。有人把柏拉图的对话分为早期、过渡期、成熟期和晚期。早期对话表达苏格拉底的观点,过渡期对话表达柏拉图观点的酝酿,成熟期和晚期对话表达柏拉图的观点。

柏拉图早期对话主要讨论道德问题。过渡期对话虽然写得也很早,但是它们偏离了苏格拉底纯粹的道德问题,而开始阐述柏拉图自己的观点。对话中的苏格拉底是一个新的形象,即柏拉图的苏格拉底。这段时期涉及美学问题的对话有:《伊安篇》、《大希庇阿斯篇》。成熟期涉及美学问题的对话有:《会饮篇》、《理想国》和《斐德若篇》。晚期涉及美学问题的对话有:《斐利布斯篇》、《蒂迈欧篇》和《法律篇》。

除了《申辩篇》和书信外,柏拉图的全部著作都以对话写成。柏拉图对话瑰丽多彩的文风和严肃深邃的思想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哲学家柏拉图和诗人柏拉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斐德若篇》中苏格拉底的第二篇演说辞是一首抒情诗;《理想国》的结尾是神话,描写了希腊勇士厄洛斯在一次战斗中被杀死,死而复生后讲述他漫游阴曹地府所见到的情景;《蒂迈欧篇》是宇宙生成的诗篇;19世纪德国学者诺尔登(E. Norden)称《会饮篇》是一部戏剧。角色对话是戏剧的基本要素。在柏拉图的对话中,各个对话者富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的对话往往被称作为思想的戏剧。《会饮篇》除了具有柏拉图对话的一般优点外,它的戏剧色彩尤为强烈,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为一部真正的戏剧艺术作品。泰勒指出,“《会饮篇》也许是柏拉图作为一个戏剧艺术家所有成就中最富于才华的作品”泰勒:《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谢随知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会饮是古希腊普遍流行的一种庆祝礼节。在宴席上,宾主用餐以后,开始一边饮酒,一边就某个议题进行交谈。这种交谈不仅饶有兴味,而且充满了智慧,涉及到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等问题。包含着深邃思想的绚烂表述往往令满席生辉。会饮有乐伎助兴,歌舞增添了喜庆气氛。荷马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就描写过这种场景。以对话形式描述会饮的也不乏其人,例如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罗马哲学家普卢塔克和琉善,罗马作家佩特罗尼乌斯(Petronius,66年去世),罗马皇帝、反对基督教的新柏拉图主义者尤利安等。但是,其中没有一篇对话能像柏拉图的《会饮篇》那样清隽秀逸,那样富于戏剧性。

从结构上看,《会饮篇》七篇颂词的前三篇和后三篇分别可以看作为一部剧的上、下部,而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第四篇颂词承上启下,仿佛是这两部之间的幕间剧。当苏格拉底发言的时候,他转述了以前他和女先知第俄提玛关于爱神的一场讨论。由于引入第俄提玛,苏格拉底的颂词由独白变成生动的对话。他一人扮演两个角色——自己和第俄提玛。对白、提问、回答全由他一人承担。苏格拉底像往常那样,以最简洁的方式向大家解释,爱神是对最高的善的永恒追求。而这种追求是从个别事物向精神领域逐渐上升的。

把柏拉图对话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能够读出兴味,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对话的氛围和场景,从而更细腻、更准确地把握柏拉图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思维历程。然而,要深入理解柏拉图的美学,还得首先理解这种美学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