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Garden Path Phenomenon被译作“花园幽径现象”“花园路径现象”或“花园小径现象”,又称Garden Path Effect(花园幽径效应)本文为了保持体例的统一,将“garden path phenomenon”这一术语统一译成“花园幽径现象”,将“garden path sentence”译为“花园幽径句”。该术语的汉译首先由冯志伟(2003)提出,相对于传统的“花园路径现象”和“花园路径句”的译名,这种表述更能凸显“径绝路封、重择畅路”的理解折返特性。本文中与此译名不同的表达方式将略做调整,敬请被引作者谅解。,主要指一种特殊的心理认知反应,包括对初始模式的理解缺省化和后期回溯的理解认知化。例1是不出现理解回溯的正常句,而例2则会出现认知折返的花园幽径现象。这种不同可在系统运行中得到体现。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采用美国的stanford parser(http://nlp.stanford.edu/software/lex-parser.shtml)具体讨论花园幽径模式和其他模式的解码异同。The Penn Treebank和stanford parser 代码请见附录一和附录二。

例1: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马疾驶过谷仓。

Tagging

The/DT horse/NN raced/VBD past/IN the/DT barn/NN ./.

Parse

(ROOT

(S

(NP(DT The)(NN horse))

(VP(VBD raced)

(PP(IN past)

(NP(DT the)(NN barn))))

(..)))

Typed dependencies

det(horse-2,The-1) nsubj(raced-3,horse-2) root(ROOT-0,raced-3)

prep(raced-3,past-4) det(barn-6,the-5) pobj(past-4,barn-6)

该例的系统解码比较容易。

首先词类得到细化:The/DT(限定词);horse/NN(名词);raced/VBD(动词过去式);past/IN(介词);the/DT(限定词);barn/NN(名词)。

句法剖析中,(NP(DT The)(NN horse))剖析为名词词组NP。动词词组VP构成为(VP(VBD raced)+(PP(IN past)+(NP(DT the)(NN barn)))),主干是VP(VBD+PP)。

依存分析中,关系较明确。det(horse-2,The-1)为限定关系,即the限定horse。nsubj(raced-3,horse-2)为nominal subject,即 horse为名词性主语。root(ROOT-0,raced-3)表示根源于起始位。prep(raced-3,past-4)为prepositional modifer,即past为raced的介词限定成分。det(barn-6,the-5)为限定关系,即the限定barn。pobj(past-4,barn-6)为object of preposition,即名词 barn是介词past的宾语。关系图如下:

图1 例1普通句依存关系图

根据上面的句法和依存关系分析,系统可以较容易地得到“马疾驶过谷仓”的结果。如果在句尾添加fell,句法结构和依存关系都发生变化,花园幽径效应产生。

例2: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疾驶过谷仓的马摔倒了。(Bever,1970)

Tagging

The/DT horse/NN raced/VBD past/JJ the/DT barn/NN fell/VBD ./.

Parse

(ROOT

(S

(NP(DT The)(NN horse))

(VP(VBD raced)

(SBAR

(S

(NP(JJ past)(DT the)(NN barn))

(VP(VBD fell)))))

(..)))

Typed dependencies

det(horse-2,The-1) nsubj(raced-3,horse-2) root(ROOT-0,raced-3)

amod(barn-6,past-4) det(barn-6,the-5) nsubj(fell-7,barn-6)

ccomp(raced-3,fell-7)

该例是解码困难的花园幽径模式。首先请看系统行进错位产生的分类、句法剖析和依存关系。

错位的词类细化如下:The/DT(限定词);horse/NN(名词);raced/VBD(动词过去式)在本研究中错位部分将采用下划线的方式来表示,下同。past/JJ(形容词);the/DT(限定词);barn/NN(名词);fell/VBD(动词过去式)。

错位的句法剖析中,(NP(DT The)(NN horse))与例1一致,剖析为名词词组NP。动词词组VP结构发生变化。主干由VP(VBD+PP)变化为VP(VBD+SBAR)。根据系统提示,我们可以得到SBAR的解释“Clause introduced by 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 or 0,top level labelling apart from S,usually for complete structure”。系统默认(NP(JJ past)(DT the)(NN barn))和(VP(VBD fell)构成了一个从句。

错位的依存分析如下:det(horse-2,The-1)为限定关系:The限定horse。nsubj(raced-3,horse-2)为nominal subject,即 horse为名词性主语。root(ROOT-0,raced-3)表示根源于起始位。amod(barn-6,past-4)为adjectival modifer,即错位后的系统认为past/JJ(形容词)是名词barn的形容词修饰成分。det(barn-6,the-5)为限定关系:the限定barn。nsubj(fell-7,barn-6)为nominal subject,即 barn为名词性主语。ccomp(raced-3,fell-7)为clausal complement with internal subject,即具有内在主语的从句性补语关系。这种关系表示类似“He says that you like to swim” 中的 ccomp(says,like)。

系统在花园幽径模式的自动剖析中,产生了行进错位,无论是词类细化、句法剖析,还是依存分析,都出现了与正确剖析不符合的解码。根据错位形成的依存关系构图如下:

图2 例2行进错位的依存关系图

由上图的行进错位依存关系可知,词类细化、句法剖析和依存分析均出现了错误,系统无法正常解读。人工干预下的正常剖析如下:

正确的词类细化中,错位的raced/VBD(动词过去式)应更正为raced/VBN(动词过去分词);错位的past/JJ(形容词)应更正为past/IN(介词)。

正确的句法剖析中,主干结构应该是NP+VP,其中NP应该是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VP应该是(VBD fell)。

正确的依存分析中,amod(barn-6,past-4)应更正为pobj(past-4,barn-6),即object of preposition,名词 barn是介词past的宾语。nsubj(fell-7,barn-6)应更正为nsubj(fell-7,horse-2)为nominal subject,即 horse为名词性主语。nsubj(raced-3,horse-2)应更改为vmod(horse-2,raced-3),即过去分词raced将作为名词horse的动词修饰成分(verb modifier)。

系统得到纠正后形成的依存关系图如下:

图3 例2花园幽径效应依存关系图

根据以上正确的词类、句法和依存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经过人工干预后的花园幽径句正确的剖析结果,具体如下:

Tagging

the/DT horse/NN raced/VBN past/IN the/DT barn/NN fell/VBD

Parse

(ROOT

(S

(NP

(NP(DT the)(NN horse))

(VP(VBN raced)

(PP(IN past)

(NP(DT the)(NN barn)))))

(VP(VBD fell))))

Typed dependencies

det(horse-2,the-1) nsubj(fell-7,horse-2) vmod(horse-2,raced-3)

prep(raced-3,past-4) det(barn-6,the-5) pobj(past-4,barn-6)

root(ROOT-0,fell-7)

在例2中,过去分词“raced past the barn”的嵌套使用起到了定语作用,但是也带来了认知上的回溯,形成了花园幽径现象。“The horse that was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是例2完整形式,理解上不会出现折返。所以说,例2的理解相对例1和完整的定语从句形式要困难一些,原因就在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加重了认知负担。

花园幽径现象在不同层面都存在,如语素、词、短语、句、篇章和超文本。它不同于传统的歧义现象,其独有的特点已引起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这种源于句法分析的特有现象,带来了计算科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语义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

花园幽径现象由著名心理语言学家贝弗(Bever)于1970年在针对花园幽径句分析时提出。句法花园幽径现象在加工过程中受句子组成成分语法关系的不确定性影响,极易造成解码者的语言解码困难,而随之产生的认知重新建构又加大了认知难度。简单地说,句法花园幽径现象是由语言解码顺序更迭导致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是对社会习俗、规定语法、社会语义和认知逻辑等知识解码产生的非习惯性反叛。尽管这种非习惯性反叛不易被人们接受,但这种反叛带来的解读是唯一的可行性解码。很多学者对这一比喻说法给予了解释:

花园幽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并为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所关注。(蒋祖康,2000)

花园幽径现象指的是对一个句子按一种方式理解,如果先期理解比较顺畅但到后期却发现错了,并迫使解码者回到分叉点重新理解的过程。就像沿着花园幽径向前走,走到头了,却发现路不对,又返回来,因而得名。(王冬玲,2001)

花园幽径现象正如我们走进一个风景如画的花园,要寻找这个花园的出口,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口应该在花园的主要路径的末端,因此,可以信步沿着主要路径自然而然地、悠然自得地走向花园的出口。正当我们沿着花园中的主要路径欣赏花园中的美景而心旷神怡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条主要路径是错的,它并不通向花园的出口,而能够通向花园出口的正确路径,却在主要路径旁边的另一条几乎被游人遗忘的、毫不起眼的、荒僻的幽径。(冯志伟、许福吉,2003)

花园幽径现象的理解过程首先源于对话语关联性的追求,并遵循最小努力原则,通过对明示内容、语境假设和认知效果的相互调节,最终满足关联期待。(徐章宏,2004)

花园幽径现象在语素、词、短语、句、篇章层面都可出现。语义短路(semantic short circuit)存在与否是鉴别花园幽径现象的有力工具。“短路”有两重含义:(1)路短。认知节俭(cognitive economy)和内部检索(intersection search)原则决定心理词汇中接点最近的内容首先被提取,接点远近与言语语音特征(语音效应)、开放词类词频高低(语用效应)、句法结构(语法效应)、歧义有无(语义效应)、短时记忆激发与否(认知效应)相关;(2)流断。语义流进入缺省车道(默认模式),遇禁行标志(认知顿悟点)时,阅读速度减慢,视固区间(fixation duration)变窄,折返后变道通过,此类似于物理学中的电流短路,闸跳流断。(杜家利,2006)。

花园幽径现象是一种局部的语言歧义现象,涉及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多方面因素。听话者的理解过程如同在花园中寻路,经过重新分析不同的歧义结果来选择合理的解释。花园幽径句的研究过程,不仅有助于揭示语言歧义的触发性因素,而且能够深化人们对语言认知规律的认识。(姜德杰、尹洪山,2006)

在花园幽径句的分析理解中,需要多层次共同作用,诸如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起初,句法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可以独立于语义和语用层面,然而当句法结构分析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时,分析者必然应用语义和语用层面的知识对花园幽径句进行分析和解释,每一个层面都起着各自的作用。(张殿恩,2006)

对花园幽径句的解码普遍反应是句子不可接受。句子前部已形成完整的句法结构,但后续的成分无法处理,就如同走上了一条错误的分析路径(花园中的岔道)。一般认为,这类歧义会对语言的处理过程造成较大的困难。可是,如果要求重新考虑,分析者基本上可以重构句子的结构,并做出正确理解。花园幽径句的分析尽管存在困难,但给予一定的时间分析者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这说明此类结构符合语法,是可能的英语句。造成此类句子理解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分析者在正常情形下根据制约条件排列等级做出习惯性选择;第一次选择分析崩溃后,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重新分析;在时间有限的情形下,部分分析者甚至放弃重新分析,简单地认为句子不合语法,这一点已为实验所证明。值得注意的是,花园幽径句还充分显示了句子理解除了语法外还涉及其他因素,如有时词汇意义也起决定性作用。(吴红岩,2006)

花园幽径现象与幽默话语解读具有伴生性。受话人在幽默话语解读过程中会遇到花园幽径现象,这是一种受话人对幽默进行语用推理而产生的心理反应。从认知科学和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则能得到较为满意的诠释。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幽默话语的花园幽径现象产生过程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它在话语的命题信息、语境假设和语境效果等因素的相互调节中完成:即第一阶段的最大关联折绕到达第二阶段的最佳关联。(黄碧蓉,2007)

花园幽径现象得名于认知理解过程中的迷途知返,就好像在花园中走入了一条不能通达的幽径,径绝路封,须原路返回,重择顺路。花园幽径现象是语义流中途折返、另路通过的特殊语义排歧现象,是认知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休克现象,是认知意识流的语义短路。花园幽径现象不是歧义。歧义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龃龉,是“多车道单向通行”。而花园幽径现象是在理解初期通达顺畅,但随着信息处理的深入,理解中、后期会出现中途折返的现象,就好像在行车过程中原车道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不得不调转车头重新变更车道,是“单车道单向通行”。花园幽径现象是有区别性特征的语义短路,它所具有的特点与歧义有着明显的不同。(杜家利、于屏方,2008)

花园幽径现象是特殊的语言暂时歧义现象。花园幽径句从整体看是没有歧义的,它常涉及含有多重意义的词汇或者蕴含搭配复杂的结构。理解时,常规语言知识图式和世界知识图式率先被激活,导致误读;但在遭遇语义短路后读者会意识到原来的理解错误,并构建出新的图式以达到正确的认知。(李瑞萍、康慧,2009)

“花园幽径现象”反映了人类大脑在叙事语篇中处理句子过程的语言认知机制。花园幽径句的认知与认知框架、脚本及读者的主要优先规则紧密相连。这些第一优先规则置于包含着第二、第三以及补足性优先规则的更大的优先规则系统内,而这个系统又是框架、脚本配置的一部分。由于每一个主要的优先规则都能在合适的语境里生成花园幽径路,所以出现于口头或书面文本、虚构或事实文本特别是叙事文本中的花园幽径现象可以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刘莹,2009)

第二语言花园幽径句理解常出现消歧与曲解残留并存的现象,产生不完整的最终理解表征。工作记忆容量和第二语言水平都影响花园幽径句歧义的消解,却都与曲解残留无关。个体因素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应该是一个随具体任务而改变的动态过程。(顾琦一、程秀苹,2010)

花园幽径现象可以通过原型模式先被提取再被弃用的形式得到体现。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认知过程容易使解码者迷失在曲径通幽的认知花园中。认知顿悟在引发行进式错位的同时能带来对原认知模式的反叛。基于“语言理解源自多分工模块合作”的Fodor观点在花园幽径现象的层级存在中得到彰显。(杜家利、于屏方,2011)

总之,花园幽径现象的讨论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就其根本而言,主要分成两类:(1)歧义类:花园幽径现象是歧义的表现形式,两者无区别性特征;整体歧义观侧重认知结果的通畅性;局部歧义观强调歧义解读的暂时性。(2)非歧义类:花园幽径现象与歧义具有显著不同,前者蕴含两次甚至多次认知图式的重新建构;行进式错位是产生新图式的动力和根源;花园幽径现象理解轨迹呈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态势,其认知过程具有折返后的跨越解码特点。本书中的观点秉承后者,即区别对待歧义与花园幽径现象。

花园幽径现象研究在国内外正从单一向多维过渡,即讨论中心由单纯的句法、心理、语义和计算科学等领域向具有综合理解的多维认知领域转换。这个趋势可由国内外花园幽径现象研究的焦点变化来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