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师礼学则
- 尊师重教
- 万德敬 高淑君 和谈编注
- 16132字
- 2022-08-02 18:15:45
弟子职
管仲
〔解题〕管仲(约前723—前645),名夷吾,曾辅佐齐桓公称霸。有学者考证本篇托名管仲,实际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校规学则。全文首先提出为弟子者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标准和行为总则,之后依次说明日常起居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包括作息、受教、待客、用餐、洒扫、执烛、请衽和退而自处等,从中可以窥得先秦时代理想的师生关系和师礼学范。全文以“先生施教”为弟子规范的总则,将尊师摆在首位,并要求“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通过详尽而具体的规定,培养学生循规矩、知礼仪的习惯,将道德教育贯穿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以外在的礼仪形式最终达到养习成性的目的,集中体现了重视道德教育、重视礼法的价值观念。宋代朱熹十分重视《弟子职》,称其为“童子入学受业事师之法”,曾专门为其做注解。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1]。温恭自虚,所受是极[2]。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3],夙兴夜寐,衣带必饬[4]。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5],是谓学则。
少者之事,夜寐蚤作[6]。既拚盥漱,执事有恪[7]。摄衣共盥,先生乃作[8]。沃盥彻盥,汎拚正席[9],先生乃坐。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颜色毋怍[10]。受业之纪,必由长始[11];一周则然,其余则否[12]。始诵必作,其次则已[13]。
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14]。古之将兴者,必由此始。后至就席,狭坐则起[15]。若有宾客,弟子骏作[16]。对客无让,应且遂行[17]。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在[18],必以反命。反坐复业[19],若有所疑,捧手问之[20]。师出皆起。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21]。摄衽盥漱[22],跪坐而馈。置酱错食,陈膳毋悖[23]。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羹胾中别[24]。胾在酱前,其设要方[25]。饭是为卒[26],左酒右酱。告具而退[27],捧手而立。三饭二斗[28],左执虚豆,右执挟匕[29]。周还而贰,唯嗛之视[30]。同嗛以齿,周则有始[31]。柄尺不跪,是谓贰纪[32]。先生已食,弟子乃彻[33]。趋走进漱,拚前敛祭[34]。
先生有命,弟子乃食。以齿相要,坐必尽席[35]。饭必捧揽,羹不以手[36]。亦有据膝,毋有隐肘[37]。既食乃饱,循咡覆手[38]。振衽扫席[39],已食者作[40]。抠衣而降[41],旋而乡席[42]。各彻其馈,如于宾客[43]。既彻并器[44],乃还而立。
凡拚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45]。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46]。执箕膺揲[47],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贷[48]。执帚下箕,倚于户侧[49]。凡拚之纪,必由奥始[50]。俯仰磬折,拚毋有彻[51]。拚前而退,聚于户内[52]。坐板排之,以叶适己[53]。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54]。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暮食复礼[55]。昏将举火,执烛隅坐[56]。错总之法,横于坐所[57]。栉之远近,乃承厥火[58]。居句如矩,蒸间容蒸[59]。然者处下,捧椀以为绪[60]。右手执烛,左手正栉[61]。有堕代烛,交坐毋倍尊者[62]。乃取厥栉[63],遂出是去。
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64]。俶衽则请,有常则否[65]。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66]。周则复始,是谓弟子之纪。
——《管子·弟子职》
* * *
[1]是则:一作“则之”,意思是以此(先生施教)为准则。
[2]“温恭”二句:以温顺恭敬的态度虚心受教,才能得到最多教益。
[3]“颜色”二句:意即外表整洁端正,内心必须符合规范。颜色,面容,外表。式,规范,即合乎规范。
[4]“夙兴”二句:意即早起晚睡,而衣带整齐。夙,早。饬,整齐。
[5]解:一作“懈”,懈怠。
[6]蚤作:早起。蚤,同“早”。
[7]“既拚”二句:打扫干净,洗手漱口,做事严谨有度。拚(fèn奋),扫除,假借字,本字为“坌”。恪,恭敬,谨慎。
[8]“摄衣”二句:整顿衣服,服侍先生洗漱。
[9]“沃盥”二句:(先生)洗漱完毕,撤下洗漱用具,洒扫,整理好讲席。沃,浇水。汎拚,意即洒扫。汎,当作“汛”,洒水。
[10]“危坐”二句:坐姿端正,面向老师,不能随便改变表情。危坐,即两膝跪地、耸起上身的坐姿,表示严肃恭敬。乡,同“向”,面向。怍,改变(表情)。
[11]受业:接受教诲。纪,次序。长,年长者。
[12]“一周”二句:(受业从年长者开始)只是在第一个周期中是如此,其后则不必。
[13]作:起,站起来。第一次诵读时起身,是在开始此事时表达的恭敬态度。
[14]“思中”句:要谨记以合乎中和之道为纲纪。
[15]“后至”二句:后到的学生入席就坐时,旁边的人应该起身相让。狭坐,即坐在两边,离得很近,使空间狭窄。
[16]骏作:迅速起身。
[17]“对客”二句:让,推辞,避开,这里指失礼。应,应答。遂行,一边跟着行走。
[18]所求:指客人所求。
[19]反:同“返”,即返回复命,向(客人)说明。复业:继续学习。
[20]捧手:拱手,表示敬意。
[21]馔馈(zhuàn kuì篆愧):(为先生)准备餐具,进献食物。馈,准备餐具、食物。
[22]摄衽(rèn认):挽起衣袖。衽,此处指袖子。
[23]“置酱”二句:摆放食物的时候,陈列的膳食位置不能有差错。错,同“措”,即放置。悖(bèi备),混乱,错误。
[24]“必先”二句:上鸟兽鱼鳖等肉食之前,一定要先上蔬菜和羹汤,而羹和肉食应该分别摆放。胾(zì自),切成大块的肉。
[25]“胾在”二句:肉远而酱近,餐具食物要摆成方形。
[26]“饭是”句:饭要最后上,吃完饭用餐就结束了。卒,完毕。
[27]告具:禀告(饭菜)已全部上齐。
[28]三饭二斗:三碗饭两斗酒。斗,酒器。
[29]“左执”二句:左手拿豆,右手拿匕。手持“虚豆”和“挟匕”,是添饭所用。豆,古代食肉用的器具。挟,或为“(jiā夹)”,即筷子之类的餐具。匕,取饭用的勺子。
[30]“周还”二句:轮流添饭,注意看饭吃完的人。贰:再,意谓添饭。嗛(qiàn歉):食物已尽。
[31]“同嗛”二句:如果同时有两人饭碗俱空,以年龄长幼为序添饭,如此周而复始。齿,年,指长幼次序。
[32]“柄尺”二句:如果饭勺为长柄,添饭时不必跪,这是添饭的规矩。贰纪,添饭夹菜的规矩。
[33]彻:撤除(食具)。
[34]“趋走”二句:尽快为先生送上漱口水,清扫并收拾祭品。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漱:指盛漱口水的器具。敛,收拾,收起。
[35]“以齿”二句:以年龄长幼为序坐好,尽量靠前席而坐。
[36]“饭必”二句:饭必须用手捧,汤不能用手拿。
[37]“亦有”二句:也可以两手撑在膝盖上,不能把手肘放在桌面上。隐肘,指肘部全放在桌上,即完全伏在桌面上。
[38]循咡覆手:饭后用手擦拭嘴周围。咡(ěr耳),嘴边,耳口之间。
[39]振衽:即抖动衣襟。扫席:清理坐席。
[40]作:站起。
[41]抠衣:即提起衣服。降:指退席。
[42]乡:同“向”,即回到(席间)。
[43]“各彻”二句:各自撤去自己的食物,宾客也一样。彻,撤除,撤去;馈,这里指食物。
[44]“既彻”句:撤去餐具收藏好。并,一说或为“屏”字,藏去。
[45]“凡拚”三句:洒扫的方法,就是在盘中装上水,把衣袖挽至肘上。攘(rǎnɡ嚷),捋。袂,衣袖,袖口。
[46]“堂上”二句:意谓在宽敞的堂屋中可以扬手把水洒开,而在狭窄的房间就该握手掬水而洒。
[47]箕:簸箕。膺:当,对着。揲(shé舌):簸箕的舌。“膺揲”意指把箕舌对着自己。
[48]“入户”二句:进门以后站着,举止不能有差错。贷(tè特),同“忒”,失误。
[49]“倚于”句:把扫帚放靠在门边。
[50]“凡拚”二句:意谓洒扫的规矩,是要从西南角开始。奥,西南角。
[51]“俯仰”二句:弓背打扫时不能碰到其他东西。俯仰磬折,都是指打扫时的动作。磬(qìnɡ庆)折,背弯起来像磬一样。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拚毋有彻,打扫时不能触动其他东西。彻,动。
[52]“拚前”二句:打扫时从前往后,退着扫,把扫出的垃圾聚拢在是在屋里。
[53]“坐板”二句:以木板排除垃圾,让箕舌对着自己。板,一说当为“扱(xī吸)”,收取。叶,即揲(shé舌),箕舌。适己,对着自己。
[54]“先生”二句:先生如果起身站立(自谦之举),弟子则表示不敢当。
[55]“既拚”三句:洒扫完后返回站立,才合乎礼仪。协,合。稽,考。暮食复礼,意谓为敬先生,晚上吃饭要同早上用一样的礼。
[56]昏:黄昏。隅坐:坐于席角的旁边。古代席地而坐,尊者正席,卑者坐于旁位。
[57]“错总”二句:错,放置。总,把柴束在一起,作为火炬。横于坐所,指横着放在坐前,不妨碍别人的行动。
[58]“栉(zhì至)之”二句:观察火烛燃烧剩下部分的长短,然后取烛来接续更换。栉,火烛燃烧的余烬。远近,即长短。
[59]“居句”二句:把接续用的烛火按原样放好,柴束间要留好空隙。居,放置。句,(原来)放烛的地方。矩,方法。蒸,细小的木柴,也指以麻秸、竹木等制成的火炬,火炬间留下能容细小柴木的空隙,是为了便于燃烧。
[60]“然者”二句:燃烛的人应在下面烧,要拿着碗接着烛火余烬。然,即“燃”的本字。椀(wǎn碗),同“碗”。绪,烛火燃烧后的余烬。
[61]正栉:修整火烛的余烬。
[62]“有堕”二句:一人所指烛火燃尽时,另一人要接替他,交接时不要背对尊者。堕,指烛火燃尽毁灭,一说通“惰”,疲惫。倍,同“背”。
[63]厥栉:那些余烬。
[64]“敬奉”二句:为先生准备枕席时,应问清先生睡觉时脚在哪边。趾,脚。
[65]“俶衽”二句:第一次铺床时要询问,以后固定下来就不用问了。俶(chù处),开始。衽,卧席。
[66]长:增益。仪:同“义”,义理,义蕴。
学记
〔解题〕《礼记》是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总结,也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论著。《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名作,它对学校制度、学校礼仪、教师素养、教师作用、学习方法以及教育的意义、原则、方法等问题作了全方位的论述,对后来的影响甚巨。其中的很多论述,确立了中国文化传统关于教育观念的基本原则。比如,关于教师的能力和地位,文章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视教师如长如君,也是对为师者的极高尊崇。文章对教师的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是后来历代帝王礼敬师者的理论依据。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1]。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2]。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4]。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5],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6]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7];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8]。”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9],术有序[10],国有学。比年入学[11],中年考校[12]。一年视离经辨志[13],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14],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15],强立而不反[16],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17]。”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18],示敬道也;《宵雅》肄三[19],官其始也;入学鼓箧[20],孙其业也[21];夏楚二物[22],收其威也;未卜禘[23],不视学,游其志也[24];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25];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26]。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27]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28]。不学操缦[29],不能安弦;不学博依[30],不能安诗;不学杂服[31],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32]。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33]。《兑命》曰:“敬孙务时敏[34],厥修乃来[35]。”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36],多其讯,言及于数[37],进而不顾其安[38],使人不由其诚[39],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40],其求之也佛[41]。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42],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43],当其可之谓时[44],不陵节而施之谓孙[45],相观而善之谓摩[46]。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47];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48],燕辟废其学[49]。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50],强而弗抑[51],开而弗达[52]。道而弗牵则和[53],强而弗抑则易[54],开而弗达则思[55]。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56],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57]。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58]。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59],罕譬而喻[60],可谓继志矣。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61],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62]。”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63]。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64]:当其为尸[65],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66]。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67];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68],及其久也,相说以解[69]。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70],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71],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72],力不能问,然后语之[73];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74]。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75]。良弓之子,必学为箕[76]。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77]。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78]。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79];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80];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81];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82]。君子曰:“大德不官[83],大道不器[84],大信不约[85],大时不齐[86]。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87],或委也[88]。此之谓务本。
——《礼记·学记》
* * *
[1]“发虑”四句:发布宪令以求善良之士,可以赢得小的声誉,却不足以感动众人。发,起发,开始。虑,谋虑,思考。法,法则,一说为宪令之意。善良,德行好的人。(xiǎo小),小。闻,声闻,声誉。
[2]“就贤”三句:接近贤德之人,亲近跟自己疏远的人。就,接近。体,亲近。
[3]“君子”二句:君子如果想要教化百姓,美化风俗,就必须从兴学施教开始。
[4]“玉不琢”二句:喻指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器:用具,器物。知道:明白道理。
[5]君民:君长其民,即为君者统治百姓。
[6]“《兑(yuè月)命》”二句:《古文尚书·兑命》里说,应始终想着学习。
[7]反:反省。
[8]学(xiào笑)学半:教育别人时,其中一半的好处是会令自己的学业受益。第一个“学”是动词,教育。第二个“学”是名词,学习。
[9]党有庠(xiánɡ祥):乡里有学校。党,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百家为党。庠,学校,乡学。
[10]术有序:“术”同“遂”。“遂”是古时较“党”更高的行政区划,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遂”,遂设学校名为“序”。
[11]比年:每年。
[12]中年:隔一年,即下一年。中,间隔。
[13]离经:断开经文的句读,解析经意。辨志:判别其心意的趋向。
[14]论学:在学问上有所得而能自为论说。取友:择善为友。
[15]知类:懂得类比、依类推理。
[16]强立而不反:遇事不惑,不违反师道。
[17]“蛾(yǐ以)子”句:意谓蚍蜉时时学习衔泥,终能成大土堆。蛾,“蚁”的古字,昆虫,即蚍蜉。术,学习。
[18]皮弁祭菜:官员身着朝服举行祭礼。皮弁,天子朝服,这里泛指朝服。祭菜,以芹藻之菜(取其谐音“勤早”)行祭礼,表达对先师的礼敬。
[19]《宵雅》肄三:学习《小雅》中的三篇,即《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些都是君臣之间宴乐时相互慰问的诗篇,是初学者学习的篇目)。宵,小。肄,学习。
[20]鼓箧(qiè切):击鼓警示众人,开箧拿出所要修习的经文,是古时入学的仪式。箧,小箱子。
[21]孙(xùn讯):通“逊”,恭顺。下同。
[22]夏(jiǎ甲)楚:古代学校用荆条等抽打犯规者的工具。夏,木名,亦作“槚”。楚,荆。
[23]卜禘(dì帝):占卜以确定谛祭的日子。禘,大祭。
[24]游:优游纵暇,即给学者充分的时间培养其志气,不急切。
[25]“时观”二句:意谓(教育者)应时时观察而不说,直到学者有想要透彻理解而不得、想要充分表达却不能的状态,然后再启发他们。
[26]“幼者”二句:意谓年幼者只需听从老师的讲解而不要追问,学习有先后次序,不要逾越。躐(liè猎),逾越。
[27]“凡学”三句:凡是学习,做官要先学会做事情,做士要树立志向。
[28]退息:学者疲倦暂时休息。
[29]缦:琴瑟之弦。
[30]博依:广为比喻,这里是就诗的比兴而言。
[31]杂服:冕服、皮弁之类的衣服,这里指与服饰相关的礼仪。
[32]“藏焉”四句:是对为学的几种要求,即将学业放在心上,时时修习,休息时不忘学习,游玩时也时时学习。藏,怀抱。修,修习。
[33]辅:辅助的人,即朋友。反:违反,即前文所说“强立不反”之意。
[34]“敬孙”句:敬重圣贤之道,逊顺学业,时时练习,迅速行动。敏,迅速。
[35]“厥修”句:所学会有成。厥,其。修,修习。
[36]呻其占毕:看着经书念,故意找些问题为难学生。呻,吟诵。占,看。讯,问。
[37]言及于数:(不解义理)言谈中动辄称有法象。数,法象。
[38]“进而”句:只是往前讲,多吟诵经文,而不顾学生是否领悟。
[39]由:用。
[40]悖:违背。
[41]佛(fú服):同“拂”,违背。
[42]刑:成,成功。
[43]豫:同“预”,预防。
[44]可:可以,适当。时:合时,及时。
[45]陵节:超过限度。施:教。
[46]摩:观摩,切磋。
[47]扞(hàn汉)格:坚不可入的样子,抵触。胜:克服。
[48]“燕朋”句:轻慢的朋友会使人违背师长的教导。
[49]“燕辟”句:燕游邪辟会荒废学业。
[50]道而弗牵:引导而不强迫。
[51]强而弗抑:勉励而不强推。
[52]开而弗达:启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讲解。
[53]和:(师生关系)和谐。
[54]易:(学生)和易,易成功。
[55]思:(使学生)善于思考。
[56]失则多:失之于(想要的)太多。
[57]止:停止,不求继续进取。
[58]“长善”句:发挥其长处,补救过失。
[59]微而臧:义理微妙且解释精善。臧,善,好。
[60]罕譬而喻:少用比喻却能使人明白。喻,晓畅,明白。
[61]长:长官,君长。
[62]“三王”句:三王、四代无不慎重择师。三王:夏、商、周三代的天子。四代:虞(舜)、夏、商、周。
[63]严:尊敬,尊重。
[64]“是故”句:所以君主对两种人不以对待普通臣子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意即尊重这两种人。
[65]尸:祭主,即代死者受祭祀的人。
[66]北面:面向北行礼,是臣拜见君主或弟子拜人为师所行的大礼。古代老师的座位是坐北朝南,学生北面受教,以示尊敬。
[67]庸:把自己学习上的所得归功于老师。
[68]节目:树枝交接出坚硬而文理不顺的部分,此喻学习时的难点。
[69]相说以解:使两边脱离而分开。说,当读为“脱”,即脱离。
[70]从容:即舂容,用力撞击。
[71]记问:记诵诗书等以待问,有死记硬背之意。
[72]“必也”句:一定要倾听学生的问题(由此入手为学生解说)。
[73]“力不”二句:(如果)学生没有能力提问,也可以告诉他。语,解说,告诉。
[74]舍之:放弃它(指问题)。
[75]“良冶”二句:优秀冶金匠的子弟,一定先学习制作裘皮(以此明白如何柔合金铁的道理)。
[76]“良弓”二句:优秀弓箭匠的子弟,一定先学习制作簸箕(以此明白如何弯折弓弦的道理)。
[77]“始驾”二句:意即刚开始驾驶马车的马,先让它跟在车后跑(等它习惯了再开始拉车)。
[78]比物丑类:比较事物而触类旁通。丑,比。
[79]“鼓无”二句:鼓声不属于五声之列,但五声离开了鼓声就不和谐。五声,即宫、商、角、徵、羽五声。
[80]“水无”二句:水不在无色之列,但五色离开了水就不能显色。章,明,分明。
[81]“学无”二句:学问不在五官之列,但是为官离开学问不行。
[82]“师无”二句:老师不在五服亲属之列,但是五服至亲离开老师就不亲,意即弟子离开了老师的教诲就不能认识到亲情的重要。五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以此区分亲疏之别。
[83]大德不官:德行最高的人不担任具体官职。
[84]大道不器:圣人之道并不适用于具体事务。器,有形的具体事物,与“道”相对。
[85]大信不约:最有诚信的人并不约誓。约,约誓。
[86]大时不齐:天时变化中的物候变化并不一致。
[87]源:源头,这里指河为海的源头。
[88]委:水流所聚之处,下游,这里指海在河的下游。
三王教世子
〔解题〕世子是国家未来的继承人,他们的教育也因此备受重视。本文阐述的是三王教育世子的原则,即通过礼乐的方式使得学生内外兼修,同时又能取得受教育者心悦诚服的良好效果。由此可见,上古时代世子教育的重心是修养和礼仪,教育过程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与感化,注重对其心灵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培养,而并非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世子的施教者包括太傅、少傅等,他们的职责是传道。世子既有师,也有保,这样能够尽可能地保证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
凡三王教世子[1],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2],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3],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4],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5]。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6],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礼记·文王世子》
* * *
[1]三王:夏、商、周三代的君主。世子: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即有继承权之子。
[2]怿(yì义):喜悦,和顺。
[3]大傅:与“少傅”均为官名,负责教导太子。大,通“太”。
[4]审:详究,细察。
[5]审喻:明白地告知。喻,知晓,明白。
[6]保:辅导天子和诸侯子弟的官员。
侍坐之礼
〔解题〕本文讲述学生侍坐时的基本礼仪。很多行为要求在今天看来仍不过时,比如,听老师讲课,容色要恭谨端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与别人雷同者,就不要再站起来回答。向老师请教,必须站起来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认真听讲。老师呼喊,必须立刻答应,不能拖延推诿。
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1],戒勿越。虚坐尽后[2],食坐尽前[3],坐必安,执尔颜[4]。长者不及[5],毋谗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6],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7]。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8]。请业则起,请益则起[9]。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10]。侍坐于所尊敬,毋余席[11]。
——《礼记·曲礼上》
* * *
[1]坐: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2]虚坐尽后:没有事情的时候,坐得尽量靠后些。虚坐,没事时的坐法。
[3]食坐尽前:用餐时坐得尽量靠前。食坐,吃饭时的坐法。
[4]执尔颜:颜色要端庄。执,把持,这里是坚守的意思。尔,你的。
[5]及:提及。
[6]剿说: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
[7]“必则”二句:说话一定要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也可引述先王之言为根据。
[8]对:回答。
[9]“请业”二句:向先生请教书本中的问题,要起立。请先生把不明白的地方再讲一遍,也要起立。
[10]“父召”三句:父亲召唤时,不可用“诺”来答应。先生召唤时,也不可用“诺”来答应。应该用“唯”来答应,同时起立。
[11]“侍作”二句:在所尊敬的人身边陪坐,要尽量靠近,不要使自己的席端留有余地。
入学尊师
班固
〔解题〕《白虎通义》是东汉章帝时白虎观经学会议的资料汇编,也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之作,由班固撰成。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著有《汉书》。本篇引用相关的儒家经典,总论入学及尊师。关于学习,古人认为十五岁以前要学文字和计算等基础知识,十五岁以后则要学经籍,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认识。关于尊师,文章列举历代王者和圣人的尊师之事,表明尊师为先王之道,又强调学生必须前往老师处求学,彰显尊师之制。这里所引的古代典籍,以《礼记》为主,兼及《论语》等,可见汉人的尊师重教,皆以先秦时代古礼古制为标准。
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大学何[1]?以为八岁毁齿[2],始有识知[3],入学学书计[4]。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籍。学之为言觉也[5]。以觉悟所不知也。故学以治性,虑以变情[6]。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8]故《曲礼》曰:“十年曰幼,学。”[9]《论语》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10]
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是以虽有自然之性,必立师傅焉。《论语谶》曰[11]:“五帝立师[12],三王制之[13]。”帝颛顼师绿图,帝喾师赤松子,帝尧师务成子,帝舜师尹寿,禹师国先生,汤师伊尹,文王师吕望,武王师尚父,周公师虢叔,孔子师老聃[14]。天子之大子,诸侯之世子,皆就师于外者,尊师重先王之道也。故《曲礼》曰:“闻有来学,无往教也。”[15]《易》曰:“匪我求童蒙[16],童蒙求我。”《王制》曰:“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太学在郊。”[17]又曰:“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18]、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19],皆造焉[20]。”小学,经艺之宫[21]。大学者,辟雍乡射之宫[22]。
——《白虎通疏证·辟雍》
* * *
[1]大学:即太学,国学,设立于京师的最高学府。
[2]毁齿:儿童乳牙脱落,更换恒牙。
[3]识知:见识,此指孩子懂事。
[4]书计:文字与筹算。
[5]觉:领悟,明白。
[6]虑:思考,谋划。
[7]“故玉”二句:语出《礼记·学记》,参见前面《学记》一文。
[8]“百工”二句:各种工匠要在自己的作坊里完成工作,君子则要在学习中求致其道,语出《论语》。肆,作坊,集市。
[9]“十年”二句:人出生后至十岁叫“幼”,应该学习,语出《礼记·曲礼上》。
[10]“吾十”二句:语出《论语·为政》。立,有所成就。
[11]论语谶(chèn衬):汉代谶纬之书,已亡佚。
[12]五帝: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帝王,一般认为是指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唐尧、虞舜五位。
[13]制:遵从。
[14]“帝颛顼(zhuān xū专须)”十句:列举了前代“圣王”从师学习的事迹。颛顼,上古“五帝”之一,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汤,即成汤,商开国之君。文王,即周文王姬昌。武王,周武王姬发,文王之子,西周的建立者。
[15]“闻有”二句:语出《礼记·曲礼》,所引原文为:“礼有来学,无往教也”,意谓依礼,学生应该主动到老师处求学,没有老师去学生那里施教的。
[16]匪:同“非”,不是。童蒙:启蒙时期的孩童。
[17]“小学”二句:语出《礼记·王制》,意谓小学设在王宫的东面,大学设于郊外。
[18]群后:四方诸侯。太子: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即有继承权之子,后代改称诸侯之子为“世子”。
[19]元士:天子之士称元士。
[20]造:到,去。
[21]经艺:儒家经书的总称,又称“六艺”。
[22]辟雍:周时天子所设之学为“辟雍”,后来各个朝代都有辟雍,是尊师重教的场所。乡射:古时饮酒射箭的礼仪。乡射有二:一是州长春秋在州学中以礼会民习射;一是在三年大比贡士之后,乡大夫、乡老与乡人习射。
庠序之学
班固
〔解题〕本文主要讲述庠、序之学。庠、序是乡、里一级的学校,即基层的教育机构。其中有德高望重的人来教育青少年,教育的内容有知识技能和孝悌仁义等。基层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普通民众知晓人伦,实现全社会“无不教之民”的理想,达到教化的目的。
乡曰庠[1],里曰序[2]。庠者,庠礼义[3];序者,序长幼也[4]。《礼五帝记》曰:“帝庠序之学,则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善如尔舍。明令必次外,然后前民者也[5],未见于仁,故立庠序以导之也。”古者教民者,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6]、孝悌、仁义。立春而就事[7],朝则坐于里之门,余子皆出就农而后罢。夕亦如之,皆入而后罢。其有出入不时,早晏不节[8],有过,故使语之,言心无由生也。若既收藏[9],皆入教学,其有贤才美质,知学者足以闻其心,顽钝之民,亦足以别于禽兽而知人伦。故无不教之民。孔子曰:“以不教民战,谓弃之。”[10]明无不教民也。
——《白虎通疏证·辟雍》
* * *
[1]乡:县以下的行政单位,周制以一万两千家为一乡,后代各有不同,汉代以万家为一乡。庠:学校,特指乡学。
[2]里:乡以下的行政单位,周制以二十五家为一里,后代的里则有五十家、七十二家、八十家等,因时代而不同。序,指里一级的学校。
[3]庠:教导,教养。
[4]序:按次序排列。
[5]前民:引导人民。
[6]道艺:学问和技能。
[7]就事:开始这项工作(指学校的教学活动)。
[8]晏:晚,迟。节:法度,规则,这里指按时。
[9]收藏:收集蓄藏,这里指收获完毕,农事结束。
[10]“以不”二句:以未经教导的人民去战斗,就等于无情地抛弃他们。语出《论语·子路》。
王者尊师
班固
〔解题〕本文讲述为王者应该尊重“授受之师”,即自己的老师。天子不以臣下之礼来要求其师,就是要以此凸显对老师的敬重。这也是承自《礼记》的观点。尊师重道的思想,于此代相传承。
王者有暂不臣者五[1],谓祭尸[2],授受之师[3],将帅用兵,三老,五更[4]。不臣祭尸者,方与尊者配也[5]。不臣授受之师者,尊师重道,欲使极陈天人之意也[6],故《礼·学记》曰:“当其为师,则不臣也。当其为尸,则不臣也。”不臣将帅用兵者,重士众为敌国,国不可从外治,兵不可从内御,欲成其威,一其令。《春秋》之义,兵不称使,明不可臣也。不臣三老、五更者,欲率天下[7],为人子弟。《礼》曰:“父事三老[8],兄事五更。”
——《白虎通疏证·王者不臣》
* * *
[1]不臣:不以臣属来对待,表示格外尊重。
[2]祭尸:祭祀时代死者受祭的人。
[3]授受:传授与接受,这里指为王者传授知识的老师。
[4]“三老”二句:古时设三老五更之位,以年老致仕者担任,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以示尊老之意,也备以顾问。
[5]尊者:指受祭的死者,即逝去的祖先。
[6]极陈:详尽彻底地讲解。
[7]率:作为表率。
[8]父事:将其当作父亲一般对待。
释奠释菜议
王俭
〔解题〕本文是王俭的一篇奏议。王俭(452-489),字仲宝,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齐名臣,博学多识。本文的主题是释奠、释菜所用乐器、礼器等问题。释奠、释菜是古已有之的立学、入学之礼,也是体现统治者尊师重教的重要形式,但仪典的具体形式和细节,没有明文规定,所以在具体实施中也是因时代而异的。当时专门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无所适从,长于礼学的王俭对释奠的乐器和祭礼的规格进行了说明和辨析。
《周礼》:“春入学,舍菜合舞[1]。”《记》云:“始教,皮弁祭菜[2],示敬道也。”又云:“始入学,必祭先圣先师。”中朝以来[3],释菜礼废,今之所行,释奠而已[4]。金石俎豆[5],皆无明文。方之七庙则轻[6],比之五祀则重[7]。陆纳、车胤谓宣尼庙宜依亭侯之爵[8];范宁欲依周公之庙[9],用王者仪;范宣谓当其为师则不臣之[10],释奠日,备帝王礼乐。此则车、陆失于过轻,二范伤于太重。喻希云[11]:“若至王者自设礼乐,则肆赏于至敬之所[12];若欲嘉美先师,则所况非备[13]。”寻其此说,守附情理[14]。皇朝屈尊弘教[15],待以师资,引同上公[16],即事惟允[17]。元嘉立学[18],裴松之议应舞六佾[19],以郊乐未具[20],故权奏登歌[21]。今金石已备[22],宜设轩县之乐[23],六佾之舞,牲牢器用[24],悉依上公。
——《南齐书·礼志上》
* * *
[1]舍菜:即“释菜”,也称“舍采”、“舍菜”、“释采”。古代学子入学之时以苹蘩等物祭祀先圣先师的礼节。合舞:伴以歌舞。
[2]皮弁祭菜:见前《学记》注[18]。
[3]中朝:这里指西晋,因东晋偏安江左,所以称原来建都中原的西晋为中朝。
[4]释奠:在学校设置酒食奠祭先圣先师,一种很隆重的典礼。《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郑玄注:“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
[5]金石:钟、磬一类的乐器,这里泛指祭礼用的乐器。俎(zǔ组)豆:俎和豆,是祭祀、宴享时用的两种盛放食物的礼器,这里泛指祭礼用的礼器。
[6]七庙:指帝王在供奉祖先的宗庙举行的祭祀,是隆重的祭礼。
[7]五祀:五种祭礼,祭祀五行之神。
[8]陆纳:字祖言,吴郡人,东晋大臣,官至左仆射、尚书令等,事见《晋书·陆晔传》附《陆纳传》。车胤(约333-401):字武子,东晋大臣。宣尼庙:即孔子庙,汉平帝曾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世因此称孔子谓宣尼。亭侯:爵位名,食禄于亭。
[9]范宁(339-401):字武子,东晋大儒,官至豫章太守,事见《晋书·范汪传》附《范宁传》。
[10]范宣:字宣子,陈留人,东晋大儒。
[11]喻希:字益期,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东晋时人。
[12]肆赏:过分的奖赏,滥行奖赏。
[13]况:比附,比方。备:完备。
[14]守附情理:符合情理。守,遵守,遵循。
[15]皇朝:本朝,这里指南齐。弘教:弘扬教化。
[16]上公:晋以太宰、太傅、太保为上公,这里指地位尊崇。
[17]即事惟允:就事情而言是恰到、公允的。
[18]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422-453),此处代指宋文帝。
[19]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人,南朝宋人,史学家,注《三国志》,曾为国子博士。六佾(yì艺):周代乐舞的规格,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佾,乐舞的行列。
[20]具:完备,齐全。
[21]登歌:祭典、朝会时,乐师登堂所演奏的歌。
[22]金石:钟磬一类的乐器,这里泛指乐器。
[23]轩县:陈列乐器,三面悬挂,是诸侯乐器的规格。县,通“悬”。
[24]牲牢:祭礼用的牲畜。
论先圣与先师
长孙无忌
〔解题〕本文节选自唐代长孙无忌的一篇奏议。长孙无忌(596-659),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太宗、高宗时期名臣。本篇讨论的是关于祭祀孔子师徒的礼仪问题。长孙无忌据儒家经典和东汉郑玄的注解认为,“圣则因天合德,师则偏善一经”,孔子的地位曾为先圣,但高宗永徽时期改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降低了孔子的地位。有鉴于此,长孙无忌上疏请求改变祀孔之礼。
按新礼,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又准贞观二十一年诏[1],亦以孔子为先圣,更以左丘明等二十二人,与颜回俱配尼父于太学[2],并为先师。今据永徽令文[3],改用周公为先圣,遂黜孔子为先师,颜回、丘明并为从祀[4]。谨按《礼记》云:“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5]郑玄注云:“官谓诗书礼乐之官也。先师者,若汉礼有高堂生[6],乐有制氏[7],诗有毛公[8],书有伏生,可以为师者。”又《礼记》云:“始立学,释奠于先圣。”郑玄注云:“若周公、孔子也。”据礼为定,昭然自别。圣则因天合德[9],师则偏善一经。汉魏已来,取舍各异。颜回、夫子,互作先师;宣父、周公,迭为先圣[10]。求其节文[11],递有得失[12]。所以贞观之末,亲降纶言[13],依《礼记》之明文,酌康成之奥说[14],正夫子为先圣,加众儒为先师,永垂制于后昆[15],革往代之纰谬[16]。而今新令不详制旨[17],辄事刊改,遂违明诏。但成王幼年,周公践极[18],制礼作乐,功比帝王。所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为六君子。又说明王孝道[19],乃述周公严配[20],此即姬旦鸿业[21],合同王者祀之。儒官就享[22],实贬其功。仲尼生衰周之末,拯文丧之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23],弘圣教于六经[24],阐儒风于千代。故孟轲称生灵已来,一人而已。自汉已来,奕叶封侯[25],崇奉其圣,迄于今日,胡可降兹上哲,俯入先师[26]?又且丘明之徒,见行其学,贬为从祀,亦无故事[27]。今请改令从诏,于义为允[28]。其周公仍依别礼,配享武王。谨议。
——《全唐文》卷一三六
* * *
[1]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627-649)。
[2]尼父:即孔子,孔子字仲尼,父是对男子的美称。
[3]永徽:唐高宗李治的年号(650-655)。
[4]从祀:陪祭,配享。
[5]“凡学”二句:语出《礼记·文王世子》。指入学时以酒食向先圣先师行奠祭之礼。
[6]高堂生:复姓高堂,名伯,西汉鲁(今山东曲阜)人,专治古礼。
[7]制氏:《汉书·礼乐志》载:“汉兴,乐家有制氏,以雅乐声津,世在大乐官。”
[8]毛公:大毛公毛亨或小毛公毛苌,毛苌为西汉赵(今河北邯郸)人,传毛亨所传《诗》,相传源自孔子学生子夏。西汉传《诗》四家,惟有毛诗流传下来。
[9]因天合德:盛德与天相合。因,亲近。
[10]宣父:即孔子,汉平帝曾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世称孔子为宣尼。迭:轮流。
[11]节文:礼节,仪式。
[12]递有得失:各有得失。递,交替。
[13]纶言:《礼记·缁衣》有“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后以纶言代指帝王诏令,此指唐太宗的诏令。
[14]奥说:奥秘的学说,即前文提到的郑玄注《礼记》时所说的周公、孔子为先圣。
[15]后昆:后代,后嗣。
[16]纰谬:也作“纰缪”,即错误。
[17]制旨:制和旨,都是帝王的命令。
[18]践极:即位,登极。
[19]明王:圣明的君主。
[20]严配:祭天时以先祖配享。
[21]姬旦:即周公,姬姓,名旦。
[22]儒官就享:这里指孔子与周公享有同样的祭祀礼。
[23]“祖述”二句: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语出《礼记·中庸》。祖述,效法、遵循前人所说所为。宪章,效法典章制度。
[24]“弘圣教”句:孔子编订六经,弘扬圣人的教导。圣教,指尧、舜、文王、武王、周公之说。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25]奕叶:累世,代代。
[26]“胡可”二句:怎么能将孔子这样的上哲降到先师之列呢?上哲,具有超凡德行与才智的圣哲。
[27]故事:惯例。
[28]允:允当,得当。
明代的经筵
〔解题〕从汉唐以来,国家遴选知名学者为帝王讲学,在历史上称“经筵”。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帝王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宋代程颐认为:“天下重任,惟宰相与经筵: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经筵制度在中国一直保留到明清时期。
明初无定日,亦无定所。正统初[1],始著为常仪[2],以月之二日御文华殿进讲[3],月三次,寒暑暂免。其制[4],勋臣一人知经筵事[5],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6]。尚书、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及学士等侍班[7],翰林院、春坊官及国子监祭酒二员进讲[8],春坊官二员展书,给事中御史各二员侍仪[9],鸿胪寺、锦衣卫堂上官各一员供事[10],鸣赞一赞礼[11],序班四举案[12],勋臣或驸马一人领将军侍卫[13]。
礼部择吉请[14],先期设御座于文华殿[15],设御案于座东稍南[16],设讲案于案南稍东[17]。是日,司礼监先陈所讲《四书》、经、史各一册置御案[18],一册置讲案,皆《四书》东,经、史西。讲官各择撰讲章置册内[19]。帝升座[20],知经筵及侍班等官于丹陛上[21],五拜三叩头(后每讲止行叩头礼)。以次上殿[22],东西序立[23]。序班二员,举御案于座前,二员举讲案置御案南正中。鸿胪官赞进讲。讲官二员从东西班出,诣讲案前[24],北向并立。东西展书官各至御案南铜鹤下,相向立。鸿胪官赞讲官拜,兴[25]。东班展书官诣御案前,跪展《四书》,退立于东鹤下。讲官至讲案前立,奏讲某书,讲毕退。展书官跪掩书,仍退立鹤下。西班展书官展经或史,讲官进讲,退,如初。鸿胪官赞讲官拜,兴。各退就东西班,展书官随之,序班彻御案讲案[26]。礼毕,命赐酒饭。各官出至丹陛,行叩头礼。至左顺门,酒饭毕,入行叩头礼。
隆庆元年[27],定先一日告奉先殿,告几筵[28]。是日,帝诣文华殿左室,展礼先圣先师[29]。讲章于前两日先进呈览。万历二年[30],定春讲以二月十二日起,至五月初二日止,秋讲以八月十二日起,至十月初二日止,不必题请[31]。
——《明史·礼志九》
* * *
[1]正统: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1436-1449)。
[2]著:明文规定。常仪:常规。
[3]御:与帝王相关的动作或器物。这里指皇帝到文华殿听讲。进讲:臣子为帝王讲解知识和典故。
[4]制:制度,规定。
[5]勋臣:功臣。知:主管,负责。
[6]内阁学士:明初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之后内阁学士相当于宰相。
[7]尚书: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最高长官。都御史: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负责纠察百官。通政使:明代通政使司的最高长官,掌管帝命出纳、公文出入、四方奏报与申诉。大理卿:大理寺的最高长官,负责刑狱审理。侍班:即入直。臣子在帝王身边随侍值班。
[8]翰林院:掌管制诰文字、编修国史与翻译外文。春坊官:太子官署。国子监:明清时期掌管教学和考试的最高学府。祭酒:古代学官名。
[9]给(jǐ挤)事中:职官,掌管皇帝的顾问工作。侍仪:典礼时在帝王身边侍立。
[10]鸿胪寺:官署名。负责在大典时的礼仪引导工作。锦衣卫:明代特有的中央机构,掌管皇帝的保卫和仪仗,另有侦查、缉捕和审问等特权。堂上官:明代时各衙署的长官要在大堂上处理公务,故称堂上官。
[11]鸣赞:鸿胪寺的属官,掌管典礼唱赞之事。《明史·职官志三》:“鸣赞典赞仪礼。凡内赞、通赞、对赞、接赞、传赞咸职之。”赞礼:在大典中宣读行礼节目,以便礼仪能够进行。
[12]序班:明朝设置的一种文官官职,属鸿胪寺。负责朝会、宴飨等活动中的一些工作。《明史·职官志三》:“序班典侍班、齐班、纠仪及传赞。”举案:举起托盘进奉食品。
[13]驸马:三国时魏国何晏以皇帝女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之后,帝婿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不是实官。领:兼任。
[14]择吉:择选吉日。
[15]御座:皇帝的宝座。
[16]御案:皇帝的书案。
[17]讲案:讲官放书的几案。
[18]司礼监:明朝特有的一种国家机构,太监掌事。
[19]讲章:讲义。
[20]升座:登上座位。
[21]丹陛:宫殿前的台阶涂红色,故称。
[22]以次:按次序。
[23]序立:按品级站立。
[24]诣:到。
[25]兴:站起来。
[26]彻:撤去。《仪礼·士冠礼》:“彻筮席,宗人告事毕。”
[27]隆庆元年:为公元1567年。隆庆是明穆宗朱载垕的年号。
[28]几筵:几席。
[29]展礼:行礼,施礼。先圣先师:一般指孔子。有时也指周公、孔子,或孔子、颜回。
[30]万历二年:为公元1574年。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31]题请:奏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