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出身,曹操是没有奉天承运的资格,但时势造英雄,他硬是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成了“治世之奸雄,乱世之英雄”。他一生活了六十六岁,他一死,四百年汉家王朝也告结束。他的死,陈寿倒是记得清清楚楚: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初春,他死于洛阳,遵照遗令,遗体被运回邺城,二十天后,葬在他指定的高陵、西门豹祠附近。

邺是当时的冀州首府,在今天河北临漳县与河南安阳市中间,是曹操的大本营。自建安九年(204)从袁绍的儿子袁尚手里夺下,曹操在这里先后受封为丞相、魏公、魏王,在这里修了宗庙,并建造有名的玄武池以及铜雀、金虎、冰井三座高台。邺城,是见证他这一路南征北伐、荡平天下的地方,叶落归根,所以他死后要葬在这里,而不是回到家乡亳州的曹氏家族墓地。

曹操一生简朴、务实,也不愿意在身后事上奢侈铺张,他的遗嘱里,因此有“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话,就是说墓地上不要加封土,也不要种树。这句话的意思本来明白,无非是曹操依然把自己当一个普通人看,不肯享受特殊待遇。然而问题是,他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在帝王将相普遍厚葬的世风下,他这种怀有平常心的做法,反而招来后世接二连三的猜疑。

最有名的便是“七十二疑冢”的传闻。据说,宋代的王安石(1021—1086)有一次在安阳参拜曹操遗址,见到“铜雀台西八九丘”(《将次相州》),以为那就是曹操墓地。南宋时,范成大(1126—1193)到邺城西边的曹操讲武城,不知怎么也说到在那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间”(罗大经《鹤林玉露》)。这样到了明代,像“曹操疑冢在讲武城外,凡七十二处。森然弥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明一统志·彰德府志》)一类的传言,就被写进地方志,几乎成为一种常识。

为什么会有这“七十二疑冢”的传闻?当然,一多半缘于传说中曹操的个性。曹操的个性,如陈寿所说,“少机警,有权数”,是一种天生的机智善变,同时他又精通兵法,他为《孙子兵法》做的注释,到今天都在流传。他打仗时,也最善用奇计,吕布常提醒人,就说“曹操多谲,勿入伏中”。田丰警告袁绍,也说“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袁绍传》写曹操最后与袁绍两个儿子决战,是将袁尚的手下审配包围在邺,掘地道、挖壕沟,一夜“广深二丈”,然后引漳河水,让他们逃不出,以至于城中饿死过半。所以,后来唐太宗对他佩服归佩服,在这一点上却是有所保留,说:“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贞观政要》)而清代学者赵翼总结“三国之主”的用人策略,认为“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廿二史札记》),对他看得就更清楚。

如此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印象,都说曹操惯用权术、诡计多端,他在自己后事的安排上面,难道就没有用一点阴谋?南宋的俞应符于是断定他“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题曹操疑冢诗》)。《三国演义》小说讲他之所以要设疑冢七十二座,是怕被人掘了自己的坟墓(第七十八回)。清代的蒲松龄也写过一个《曹操冢》的短篇小说,那里面说曹操墓在许昌城外大河旁的崖洞里,洞里放了一个转轮,“轮上排利刀如霜”,夏天在河里游泳的人,一不小心,“若被刀斧,尸断浮出”(《聊斋志异》)。

这些传闻多少年来家喻户晓,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考古学家经过发掘,才证实那所谓曹操讲武城外的七十二疑冢,实际上是一个分布在河北磁县的北朝贵族墓葬群,真正的曹操墓,据河南省文物考古所二〇〇九年宣布,则是位于河南安阳县安丰乡的西高穴村。从目前发表的考古报告看,在经历多次被盗之后,曹操墓里还剩下有数百件器物及两个头骨和部分骨骼。这些器物,包括写有“魏武帝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等字样的石牌,也包括写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石枕,还有不少泥质素面的灰陶与少量的铜饰、铁镜、金纽等。而经过鉴定,其中一具人骨为六十岁左右的男性,现在很多人怀疑他就是曹操。

陈寿记录曹操的遗令,说:“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未得遵古”,是指不要被过去的丧葬礼节所约束而循规蹈矩。曹操对自己的身后事考虑周详,布置得非常仔细,比如他要求大家在葬礼结束之后马上脱下丧服,各就各位,将士不离军队,官员不离值守,又比如他嘱咐给自己穿些平常衣服就好,也不需要金玉珍宝作陪葬品。曹操墓的发掘,一度也掀起轩然大波,专家学者裹着新闻媒体争执吵闹,是真是假,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不过墓中器物的朴素,大体印证了保留至今的曹操的一些遗令,反映出他既诡谲善变、心机颇深,也确实豁达大度、襟怀坦荡。章太炎称赞他“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魏武帝颂》),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有很高的智慧、很大的胸怀,尽管也是诡计多算,但归根结底不失正派。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㦸”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