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维贫困的分析框架

贫穷,是文明社会的顽疾。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世界仍然约有10%的人口(大约7亿人口)处于贫穷状态。正因为贫困的顽固性,消除贫困也就变成了人类的共同使命。2000年9月,189个国家在联合国峰会上达成了历史性的《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了八个千年发展目标,被誉为消除人类贫困的全球公约。《联合国千年宣言》MDG提出:到2015年,着力实现如下目标,包括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毫无疑问,深入理解贫困对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人类社会对贫困这一概念的认识是不断演变、不断深化的。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认为,应该从概念上将贫困定义为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从这个意义上讲,导致贫困的根源是能力、权利和福利的被剥夺。因此,收入低下只是贫困的一般表象,而能力不足以及制度性因素导致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则是导致贫困更深层次的原因。

基于对贫困多维度的认识,胡鞍钢(2009)提出了基于四个维度的贫困类型,胡鞍钢:《中国减贫之路:从贫困大国到小康社会(1949—2020)》,见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包括收入贫困、人类贫困、知识贫困和生态贫困。其中,收入贫困(income poverty)是指物质条件的匮乏,缺乏最低水平、足够的收入和支出,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收入贫困是关于贫困测量中最广泛的使用指标。在国际上,世界银行利用国际贫困线定义绝对贫困。

人类贫困(human poverty)是指缺乏基本能力,例如不识字、营养不良、缺乏卫生条件、平均寿命短等。这一概念是UNDP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的概念,并且提出了人类贫困指数(Human Poverty Index,HPI)。根据《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人类贫困指数包括:不能活到40岁人口比例;成人文盲率;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无法获得卫生服务的人口比例;5岁以下儿童中等或严重体重不足的比例。

知识贫困(knowledge poverty)是指创造、获取、交流、应用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也就是对人们获得、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和途径的剥夺。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包括科学与技术、教育培训、信息与网络。知识贫困包括获取知识能力的贫困、吸收知识能力的贫困和交流知识能力的贫困。

生态贫困(ecological poverty)是由于基本生存环境的恶劣而导致的基本生存资料的获取受到极大限制,以至于无法实现摆脱贫困状况;更有甚者,由于个体的贫困状况有可能加剧贫困人口对于生存环境的资源使用,进而导致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态的脆弱度进一步加剧,超过其承载能力而不能满足生活在这一区域人们的基本生存与生产需要。

作为顽症,导致贫困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同时也伴随其他特征,体现为一种“综合征”。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2000—2001》中认为,贫困者具有三个动态特征:第一,缺少机会参与经济活动;第二,在一些关系自己命运的重大决策上没有发言权;第三,易受到经济及其他冲击的影响,如疾病、粮食危机、经济萧条等。这说明,贫困不单纯是低收入的问题,还体现在发展机会、社会平等和政治参与等诸多方面。

印度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和法国经济学家埃斯特·迪弗洛对世界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长达15年针对贫困人口在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在两人的合作著作——《贫穷的本质》中总结了导致贫困的四个主要方面原因,包括动荡的社会局势、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水平以及社会救助机制的缺位。他们的研究实际上与胡鞍钢的多维贫困视角是一致的,均反映了导致贫困的根源不是单一的。

图2-1 贫困的多维度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