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炼(下):百位特级谈教师专业成长
- 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 上海教育杂志社
- 7646字
- 2020-08-29 08:02:06
跨学科思想与终身学习
一、教师专业发展之树
我有浓重的系统科学背景,爱用模型说事。翻开《论语》,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孔子就建立了一个由老鸟与小鸟结对构成的学习模型。“习”的繁体字是“習”,“習”字本意正是幼鸟效仿老鸟在鸟巢上方用双翅扑腾。这点明了“传—学—习—用”的关系。老鸟的起落飞翔等于示范传授,雏鸟的学就是观察效仿。“习”是对所学由生到熟的践行过程。
《论语》第二章,孔子弟子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本”指树根,有子所建立的就是“仁”的“树模型”。我有个常讲常新的传统文化话题,干脆就叫《仁是一棵树》。
教师专业发展这个话题我讲了几十遍,其“本”在2003年上半年,上海“非典”肆虐,暑假前教师培训不宜集中,各区改用向学校发讲座光盘灵活收看的形式。我领受任务,自定专题,再三斟酌后推出一张《教师专业发展的九个命题》的光盘。之后,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来跨学科课程研究所作客,看到文字稿大感兴趣,采用于《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三期。
15年过去了,“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话题被讲者更新了百余遍,早已蜕去了“九个命题”的壳,但今天旧文新读,立论依然经得起推敲,每一条还都足以铺陈发挥,这就是“本立而道生”。因为这九个命题不是“记问之学”,而是融合了我自身从教半世纪的体验。
1.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2.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
3.大学文化与中小学文化的融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4.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是对教育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
5.优质教师不仅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6.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履行现实要求的过程。
7.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对教学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反思。
8.在师生共同的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9.“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同义语。
二、基础教育
无数志士仁人频频叹息:民国时代是乱世,竟涌现了那么多大师;今天是治世,怎么“大师”反而成珍稀动物了呢?
原因很简单,半个世纪以来基础教育严重走样。人生的基础要从幼儿时期打起。旧时代崇尚“书香门第,诗礼传家”,大多数孩子并不进“幼稚园”。哪怕是寒门,女士在家相夫教子,靠的是华夏的读书传统,教孩子知书达礼。先母只读过小学二年级,可在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哺育下,我四岁入学前已大量识字,阅读能力大约相当于小学毕业水平。1947年我读二年级,每天跑到四川北路上毗邻的兄弟图书公司和良友书店,最喜欢的是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好一阵子翻读《德军使用的毒气》那一章(谈的是氯气、光气、笑气、芥子气这些化学知识),店员从来不干涉。
若不重视在中小学打好读书基础,造“矮平房”问题不大,造“高楼”必垮。今天的基础教育,学生偏科严重,还没进大学,已被分进文科班和理科班,分类“喂饲料”,至于音乐、体育、美术,免谈。这套“肉鸡饲养法”应付高考足以取巧,未来的人生却已发育不良了。
我高一下学期有志于学,还戴着红领巾,高考却属于“不宜录取”一类。好在我所受基础教育扎实,终生有托。数学虽不是我的强项,恩师姚晶先生命我代课初中数学。所以一开始我自学的都以大学数学为主,教数学就成了终生职业。我以为,有全面扎实的基础,不管当年定向教什么学科,几十年以后一定是那门学科的特级教师。
初中风行学俄语,高中时我又从字母表开始重新滚一遍,丁点不沾英语,极为遗憾。高中毕业后失学,我铁了心要自学英语,就靠一部郑易里《英华大词典》(其实不厚)和一部张道真《英语实用语法》。几年后趁研读阿隆佐·邱奇(Alonzo Church)的数理逻辑名著《数理逻辑导论》(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Logic)的机会全部译成中文,此前没买到英文原本,还翻译完俄译本。六七十万字啃下来,以后我读英文、俄文数学文献就不会再有大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出版了50万字的译文,几乎全来自英文。除了几篇译文供稿《世界科学》杂志,“文革”后第一本系统科学书籍苏联列尔涅尔《控制论基础》(1980,译自英文)是科学出版社向全国科学大会的献礼书籍。为拙稿精心校对的是北航高为炳老师,后来成了工程院院士。另一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厄尔曼《文字图形识别技术》(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当时中译名还没有定型为“模式识别技术”),那是邮电部第三研究所找上门来索取译稿的。他们设计信函自动分拣机在理论上遇阻,去找长沙工学院许织新先生讨教,是许先生提供了我的信息。今天使用手机,文字图形语音识别全不在话下,当时只要求电脑识别邮政编码的十个阿拉伯数字也是步履维艰,电脑不是拒识就是误识。中国第一代AI研究者可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再说说中学语文。我在1999年离开高三数学讲台,两年后主持上海市教育科研基地——跨学科课程研究所,立刻感到“修身:德育基础的重建”是当前社会的紧迫需求,唯有依托儒家经典《大学》。北宋程颐夫子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2007年,虹口区许多老师“十一五”师训还欠八个学分,我为此开了一门112学时的“《论语》精读”,共28个“半天”。老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黄玉峰老师根本不需要学分,却从头到尾坐进课堂陪对一起学习,这对一个数学教师是莫大的支持,对30名学员是光辉的榜样。
我40年来一直教数学,也没去大学中文系进修过,教《论语》不说别的,单是把80万字的主要教学用书——程树德《论语集释》天天放在案头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所凭的也是童子功与半个世纪的阅读积累。2008年,头一遍教完《论语》后,我惊喜地发现,钱锺书《谈艺录》乃至《管锥编》也读得下去了!更开心的是,《大学》与《论语》有许多未打通的重要关节我竟能发前人之未发,下文再谈。
我翻阅过台湾六册高中语文教材,三分之二是文言文,绝非偶然,所谓经典,要经受百年以上的考验。2010年,我对大学自主招生考不考语文还有点迷惘,经过两年的学习思考就涌现出对语文教育的重大顿悟,从那时起,我逢着机会就向年轻的语文教师呼吁:语文课的黄金时代要到了,请各位恶补古文!
上文只泛泛谈了语数外三门主课,也可以看出,基础教育并非为高考和就业打基础,而是为“人生教育”的大厦打基础并提供砖块。其实基础教育单靠中学阶段是不够的,大学里的公共课程也是基础教育的延伸。
三、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通识教育”这个译名,比梅贻琦先生提倡的“通才教育”更确切,也兼指liberal education,强调其博雅教育的成分。
通识教育不是中学里溢出的基础教育,二者有质的区别,前者的主要目的是把各类知识打通,连成一体。这是实质意义上的跨学科。
教师教育之树是乔木,以通识教育为粗壮主干。灌木一出地面就分枝,主干不分明,就会长不高,寿命短。所以现在不办中等师范学校了。低幼教育也需要高等学历,相当于医院里的儿科,其医艺水准绝对不在成人科之下。
通识教育不可能无所不包,“横断科学”却是必修课,其方法论融合了逻辑学、数学和系统学。
通识教育要务本,甘阳先生2006年在复旦大学演讲中谈道:“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对伦理问题、人生问题的看法等等。”这番话引向笃行经典。经典要接受一个世纪以上的检验,最经得起考验的就是《论语》。
四、专业教育
教师上岗需要通晓“教什么”和“怎么教”。我是高中毕业生代课出身,二者先天欠缺。
以本体性知识——教什么——来说,所缺主要是大学数学,我都靠自学。有关经验对今天的青年教师也许没多少借鉴意义,但是笔者愿意把自创的一句“格言”送给年轻人:阅读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自学习惯是人生最重要的习惯。也很喜欢这么一句话:在某种意义上,智力就是阅读能力。
至于自己的自学习惯,则是从小为读书欲所激励,高中毕业后被逆境逼出来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养成一项好习惯要21天,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42年都不止。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什么专业知识——数学也好,外语也好——我都靠自学。小到耳针、凸轮设计、数控线切割、五笔字型,大到模式识别、系统科学、《大学》《中庸》《论语》,都要“手到擒来”。
以条件性知识——怎么教——来说,我至今说不好,“教无定法”嘛。但是1985年我在“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露头角后,市数学教研员夏明德先生那几年率领各区教研员听了我几堂课后,公开介绍我“实际上已形成一个流派”,我听了受宠若惊。30年过去了,一直感佩夏老的奖掖。所说流派,就是让系统思想进入课堂。
2006年,上海市教委公布首批22个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培养基地,要求各基地“通过对名教师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引领和指导,培养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名教师”,其中在传统学科基地外,市教委还指名成立了跨学科名师培养基地,我为主持人。
跨学科基地延续了两届,前后五年。学员是各专业的教师,每双周半天讲课,半天工作坊。导师讲课内容不可能是语文的、数学的,众口难调,必须讲适用于各学科的通用专业知识。
举一个例子——安德森、克拉斯沃等编写的《学习教学与评估的分类学》(2001)的中译本2008年才问世,此前我就直接选讲英文版本。这门课程跨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微观的六级认知过程是宏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补充,下图是我的体会,耐人寻味。
五、教师成为研究者
这是教师教育之树的花果。有了扎实的基础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根深干壮,枝繁叶茂,然后才能花香果甜。教师成为研究者,所欠只是动机。许多人与“修成正果”失之交臂,就因为没有抓住机遇!当年我已年过半百,对身边一次次滑过去的特级教师申报机会一直无动于衷,多亏宋耀生校长一再诚恳动员,我深受感动。他是数学同行,底蕴深厚,也编撰过专著,自己却谦退在后。
申报特级教师需要拿出厚实的科研成果,虹口区教育局局长邢继祖先生所言我印象极深:“特级教师必须不同凡响。”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人才学者雷祯孝先生说,要研究成功,选题必须满足16个字:社会需要,少有人搞;现实可行,我就能搞。教育科研选题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1995年,我带着愿景认真参加高级教师进修一年,酝酿出一个市级课题“高中生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这完全改变了我后半生的人生道路。2001年教师节前夕,《文汇报》头版头条借人物报道大张旗鼓反复推出“研究型教师”这一概念,这是我五年冲刺的回响。
六、跨学科
今天“跨学科”一词在沪上普教界耳熟能详,上述课题正是这一江河的滥觞。
我的课题报告长达18万字,90%是案例,《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九期从头版起连续提供八页篇幅详细摘发了该课题的研究报告。“编者按”指出:“这项研究突破了我国现行分科课程模式的局限,提出了基础教育领域中跨学科研究型课程的设想,并进行了开创性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这项研究体现了当代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它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都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报告的影响远至海外,台北师范大学主编的《教育文摘资料》全文转载。
这个课题1998年荣获上海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次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成为教育部评审通过的上海市90年代六大普教科研成果之一。在20年后的今天看来,这项研究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当年因为有初高中直升制度,“直升生”的悠闲时间长达三个月,这个宝贵的时间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一项重大的教育举措对人生的影响也许要在多年后才得以展现,所以难以为急功近利的教育体制所认识。有位学生现在回忆她求学中至今印象深刻的事有四件。第一件就是她在直升本校高中时全程参与的跨学科研究活动,她说:“我初中升高中时遇到一位很特别的数学老师。因为当年是在同一个学校直升,所以他开了一个暑假班,专门给26名直升班同学上课。这个课程是他自己开发的,美其名曰‘跨学科’,包含了克隆羊,虫口方程,中国字谜,香功,C60巴基球,VB开发的生命游戏、控制论,二维世界畅想,正交试验设计,耳诊与全息学,脸形图等,你肯定在今天的中学课本里也找不到的东西。当时我的感觉是,哇,这是要练一门旁门左道啊!但感觉比少林武当有意思多了。这位老师自己兴趣非常广泛,所以我们就随着他的性子一门一门的上。我那个时候才真正被知识本身迷住了。原来世界如此之大,又如此相通!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来说,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井底之蛙。”
为了在日常教学中保证跨学科研究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全员性,我除了担任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每周共8节课)以外,还每周到全年级六个班各上一节活动辅导课,列入课表。学生的活动、作业、评价是“三合一”的,这是一个特色,也是有效的经验。有些学生,在传统学科的任课老师看来不过尔尔,但在跨学科研究活动的不同项目中纷纷作为“黑马”崭露头角;一位初中作文成绩平平的学生经过暑期培训立即冒尖,荣获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萌芽》文学杂志拿出三万字的篇幅两次刊登我校1999届全体学生讨论的热点话题:“克隆的振荡”“98足球世界杯的第二道闪电”。
跨学科课程研究大有潜力。2000年年底,市教委为此命名了新的上海市教育科研基地——跨学科课程研究所。2002年,上海甚至开设了可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跨学科高级教师”职称,迄今已评了六届了。第一、二届我是高评委,发现外界理解的“跨学科”多为望文生义。例如,以为教小学自然、科学常识,含有理化生的成分,便是跨学科;组织学生课外活动的,便是跨学科;教书法,既有文字成分,又有艺术成分,便是跨学科。
我心目中的跨学科,不是从自身教的学科跨出去,实践“某学科+”,而是心中根本不存学科概念。
心中亘着学科概念,是一种以实体为中心的思考。跨学科的思想方法是以关系为中心的。这种思维方式,便是系统思维。
七、横断科学方法论
我终身学习的一大特点是在早年就串起了一条融合“逻辑学—数学—系统学”的主线。时间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我接受控制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潜移默化。我初见到N.维纳的名著《控制论》就爱不释手。熏陶久了就觉得辩证法的语言体系不严整,其合理部分可以用系统语言精确地表达,并能排除掉在“辩证法”名义下的任何诡辩。
整整半个世纪前,N.维纳写道:“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这一光辉思想照耀着所有科学发展之路。例如,前面提到的在课程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正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课程之间被忽视的无人区。又如,解读《论语》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传统文科学者的“逻辑—数学—系统学”盲区。
我几十年来逐渐养成了用系统观点看世界的习惯,终身受益。我早年喜欢引用波兰控制论学者、著名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Oskar Lange)的话:“学会了用控制论语言来思想的人,不用详细分析具体问题也能理解问题,理解事情的基本环节、元素之间的关系和实际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信不信由你。
陆游教训他的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道出了学习的真谛。为什么一般人不识庐山真面目?正是因为身在庐山中找不到鸟瞰的角度,跳出去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例如物理教师一般不会去思考条形磁铁磁力线方程,可数学教师在解斜三角形时会悟出潜在的“双极坐标系”可以给磁力线方程以类似于E=mc2的最佳表示。这是学习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绝妙案例。
20年前,北京大学任定成教授在《方法》杂志上撰文征解1942年美国哲学家亨普耳(G. Hampel)提出而未解决的“渡鸦悖论”,“确有真知灼见的,本刊将摘要发表或推荐给其他杂志发表”。我青年时期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写了一篇论文《模糊逻辑消除了亨普耳悖论》,竟全文发表于《方法》1997第二期。
横断科学方法论的威力集中表现于我写的《论语读本》。尽管市场上《论语》类书籍汗牛充栋,拙著却不是“多一本不多,少一本不少”,可以听其自生自灭的书。笔者以批改数学作业的态度,面对程树德《论语集释》、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等名著,一经发现诸家对某一章,比如说有四种大相径庭的解读,那么就可认定其中至少有三种是错误的(数学教师不会把同一道数学题的四种不同答案说是“这也通”,“那也通”),如果众口一词,但不合逻辑,例如“束脩”“雅言”“孔门十哲”,就不得不颠覆前人的解读。这项工作等于是自己将《论语》五百章当数学题重新做一遍。成果是在书后附了一张《论语》解读订正补遗一览表,使用办法是:请读者拿出家藏的任何一本《论语》读物,用类似于给电脑“体检”的方式,先给此书打100分,然后将它与此表逐一对照,发现家藏本是错了,就扣1分;发现是《论语读本》错了,就给《论语读本》扣1分;存疑的,暂时互不扣分。如果你家藏的那本读物得了80分,哪怕95分,拙著《论语读本》就有存在的价值,那么,如果只得50分呢?
以上谈了运用横断科学方法论可以出许多成果。回过来要用寥寥数语来提炼一下横断科学方法论的精神,那就是:因为时代的进步,传统上讲的“真善美”必须拓展为“真善美通新”。“通”与“新”的加盟,都是20世纪中叶诞生的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这样的特大系统,只是因为固定右副燃料舱防止泄漏的一个小小的O形环受冻硬化而导致系统崩溃。这是一个小元件令大系统不“通”的典型例子。至于“新”,是被用旧了的一个伟大的词,它蕴涵的意义,叫作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根源。21世纪重新解读《老子》郭店楚简所说的“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不再玄之又玄,莫测高深:贝多芬的交响曲都是无中生有的,没有贝多芬,这些乐曲永远不会诞生;而贝多芬写曲谱用的每棵“黄豆芽”都是老早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们就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母。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无中生有的,而书中每个字在《康熙字典》里都查得到。
系统科学是否因为不基本或太抽象而无法下放到基础教育呢?不。早在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强调从幼儿园到K12都要学习“科学的统一概念与过程”,相关内容已经构成了系统学的主体:
◆体系、秩序和组织
◆证据、模型和解释
◆变化、恒定性和测量
◆演变与平衡
◆形式和功能
宝贵的20年又过去了,精心打造的上述标准各国都可用,已成人类共同财富。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寄希望于广大青年教师。
何亚男,1965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担任英语教师和校长。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妇联委员、上海市中小学英语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普教系统一至三期“双名工程”英语学科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主编或著有《英语写作》《高中英语必修课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活动设计》《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等。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建国六十年百名杰出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