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

崇祯在王承恩离开后又沉思起来。王承恩能不能弄回来粮食还不能确定。但是招安郑芝龙应该没有太多的问题。毕竟历史上郑芝龙是被招安过的,估计不会出现太大以外。

崇祯再次考虑起了怎么搞银子的问题。绕来绕去还是得在商税上想办法。

明朝商人都是抱团形成极其强大的势力,没有特别特出的商人。只有某势力的代表人物

第一个晋商!靠和明朝朝廷做各种交易变成皇商!俗称红顶商人。但是也是这群人把明朝众多战略支援和武器卖给了敌对政权。从而拖垮了大明。可以说什么地方有战争,什么地方就有他们存在。无论农民起义或者辽东建奴身后都有和他们交易的影子。明朝穷成狗西北农民饿的义军四起!他们却家中窖银上亿两。相当大明二十年财政收入,大明一年财政收入四五百万两左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八大晋商。

第二个江南财阀以东林党为代言人,开创中国历史上商人集团控制朝政的先例资本主义萌芽。还极力降低微薄的商业税,着重提高农业税。可以说是造成大明的亡国悲剧的罪魁祸首之一。

第三个沿海海贸商人集团亦商亦匪。以汪直,郑芝龙为代表。比如郑芝龙一年靠收保护费就不知道收入多少白银。更养兵十数万,几乎控制着湖广地区。后面更是带着无数白银投降了满清。

第四个是开国元勋贵族和皇室宗亲集团。这些人明面上白白领取朝廷给养。暗地里还控制着众多的商人和差不多三百年来兼并不计其数土地。其他三个集团或多或少都还漏出一些银子缴税给朝廷。他们这群人压根就只进不出。

这几乎是一个死结一样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党派大臣的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晋商的跟户部就是一条裤子的人。而且几乎算是国企了吧!让他们缴税还不是在自己口袋里拿起。你缴税,别人就物资加价。

再说江南财阀。江南财阀和江南士族就是同一群人。在朝堂上他们就是东林党。东林党的根基是东林书院,东林书院的根基是江南士族。

自朱元璋开国以来,就做出规定,举人以上功名全家免税。

每三年一次乡试,不算历来的恩科。每个省每三年会多出大概300个举人。于是差不多三百年下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士族阶层。他们不用交税自然能比别人更快的积累财富。

更何况明中期之后,赋税越来越重很多老百姓一盘算发现。自己每年要缴一半左右的收获作为税务。其他没有田地要租种那些的不用缴税士族地主田地耕种的农民。可能只收4层或者更少的的租金。还不如自己家的地送给士族地主,给赵士族地主当佃户来的划算。这种行为还有个特有别的名称,叫做“投献”。

不管巧取还是豪夺无形之中土地兼并就越演越烈到了一发不可收拾。你不将土地给那些豪绅地主就有承受更重的税务。最后只能乖乖地把土地送给地主豪绅。而地主豪绅不仅得到了土地还在无形中做了好人,对那些地主感恩戴德。而朝廷也因此失去了民心。百姓就这样谁对他好,他就感恩谁。

有些人自然高高兴兴的做自己的大地主,但是人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另一部分更贪婪的很快就发现,除了坐着收租子外,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别的赚钱的法子

于是他们把目光看向了商业开矿山不用交税,开工坊不用交税,开商铺不用交税,搞海运不用交税,放高利贷更不用说了,明朝后期军队打仗有时候还得跟他们借钱。很快他们就垄断了明朝的每个角落。

但是不久后所有人都知道光凭着免税的特权是维持不了这种规模的。这样他们不能算是一个稳定的阶层,只能算是文武大臣和勋贵的附庸。

于是这些人开始像权力发起冲锋,送自己同族的子弟读书做官,组建书院操纵舆论。

但是很快就被上位者察觉到了。万历初年,张居正下令关闭全国一百多家书院,更别提考成法和一条鞭法整的大家欲生欲死。但是张居正很快就死了,他死了以后人亡政息,江南士族卷土重来。

他们这一次还用起了两个极为强大的手段。腐化科举和操纵舆论。明朝中期吏治极为腐败,算是烂到了根子里,此时的科举里八股文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在士林中名气大,谁是就是清流中的代表。于是操纵了舆论的江南士族里大批士子进入官场。

形势是愈演愈烈的,病情也是逐渐加深。

随着江南士林在挖明朝墙角的路上越走越远,于是形成了一个政治集团,就是东林党。

东林党的成员很复杂,不仅是在职官员,更多的是全国各大书院的核心人物,它的权利来源也不仅仅是官员权力,更多的是广泛的群众基础。从省级到县级,只要他们想。他们可以控制整个地区的商业让人买不到一匹布,一粒米。也轻松地可以让全天下的读书人一起骂一个人。

到了最后还出现了几个没有功名的布衣豪商可以策划决定当朝大臣的人选。

这资本主义已经不是在萌芽。而是已经发展成了一棵大树了。东林党的强大不是依靠四面漏风的大明王朝,而是要依靠那些掌握了一切的新兴资产阶级。

明末情况很相似的是法国革命时期,法国大革命国王决定要像资本家们收税,于是脑袋就被挂在了旗杆上。

崇祯现在就是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满朝文武可以说是各种资本财阀和党派的代表。你弄死一个别人马上又给你补上了。当然这也是在不触碰他们底线的情况下。如果不是朱由校也不能无缘无故掉水里要装死才蒙混过关。

但是不收商业税明朝就没有银子。如果可以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一样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过土地兼并的一样还是这群人。

一个字“难”。

崇祯想了大半天之后,秘密把魏忠贤叫了过来一直密谋到大半夜才商量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