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花令·菊(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
- 素心落雪编著
- 1403字
- 2020-06-24 23:11:47
岑参
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强:勉强。
无人送酒: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这时正好王弘来送酒,于是醉饮而归。
故园:诗人远在长安的家。
傍:靠近、接近。
简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以重阳登高为题,抒发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强欲”二字,说勉强想打起精神去登高,十分形象地写出了这个重阳节到来时诗人落寞的心情。登高本就勉强,无人送酒更让人兴致全无。“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因为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诗人便由酒联想到菊花。诗人将故园菊花和战场相并,这样的布局新颖又合乎现实,不觉生硬。诗人用往日的重阳节和今日的重阳节进行对比,又通过想象把菊花和战场相并,借思乡之情暗喻长安失陷的惨象,寄托了诗人的忧思。用典与抒怀自然融合,意味深长。
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这首诗原有小注:“时未收长安。”因而,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所写,正是战乱之时。
名家点评
〔清〕徐增:此诗以看菊为主,登高为宾。(《而庵说唐诗》)〔近代〕俞陛云:花发战场,况未休兵,谁能堪此?嘉州《见渭水思秦川》诗云云,亦思乡之作。心随水去,已极写乡思,而此作加倍写法,感叹尤深。(《诗境浅说续编》)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释
使君席:指虢州刺史所设饯席。
卫中丞:即卫伯玉。原为安西将领,肃宗时因功先后封为右羽林大将军,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神策军节度使,代宗时拜荆南节度使。
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
鸣弓:张弓发箭作声。
擐甲:披挂甲胄战衣。
羽林:即羽林军,是皇帝的禁卫军。
台:指御史台。
宣威:宣扬国威。
胡尘:指外族入侵。
泛菊:把菊花放到酒里,使其浮于酒上。古代重阳节有喝菊花酒的习俗。
将:携带。
简析
首联气势宏大,描绘了将领和士兵出师西行,整齐行军的场景,“鸣弓擐甲”使人若闻铠甲铿锵,兵戈声动。“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颔联更进一步,秋季本为肃杀的季节,高台之上,霜冷风劲,更衬托出了军中威武肃然的气势。前后两句,一低一昂,备极笔墨之势。“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诗人抒发了自己乐观的信念和坚定的决心,读来掷地有声,令人心潮奔涌。“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泛菊”乃以菊花入酒,使花瓣漂浮酒上。诗人在出师之际,仿佛已经预见到了大军得胜,欢饮庆功,管弦齐奏的场景。
本诗虽为酒席上的应酬之作,词句直白,但其意昂扬奋发,章法分明,辞气流畅,实为边塞诗中佳作。
背景
上元二年(761)重阳节,虢州刺史为出师东征的神策军节度使、御史中丞卫伯玉饯行,岑参与会,故有此作。
名家点评
〔明〕周珽:作法雄整,意调朗健。(《唐诗选脉会通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