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货币的定义和形式

1.1.1 货币的定义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日常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或被称为现金的东西。对于货币的认识,我们似乎很明确,但自从货币产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议是一直存在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曾引用19世纪中期美国国会议员格莱斯顿的这样一句话:“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来形容研究货币问题的艰难。古希腊最渊博的学者、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曾分析了货币问题,他在分析了物物交换后指出:“一地的居民有所依赖于别处居民的货物,人们于是从别处输入本地所缺货物,而抵偿这些输入,他们也得输出自己多余的产品。于是,作为中间媒介的‘钱币’应运而生,这种钱币就是‘中介货物’。”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货币是“为了克服交换的不灵敏”的产物。还有人认为:货币是“协议的产物”,是“商品货币对等的比例”。近代西方一些著名学者对货币的定义也有不同观点。著名经济学家钱得勒就认为:“如果一个物件事实上在支付中被普遍接受并普遍被用作支付中介,则不管它的法律地位如何,它就是货币。”再如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写道:货币是“一个共同的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它是“建立在普遍接受的传统习惯上的,而这一传统,从某种观点看来,是一种虚构的信念。”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教授对货币的定义是“货币或货币供应可以定义为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由此可见,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来定义货币。由此,西方经济学权威萨谬尔森则直接断言:“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懂得货币问题。”

马克思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内核,通过抽象的逻辑推理和具体的历史分析,认为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商品生产及交换中,因交换的需要,逐渐从商品世界分离出一种特殊的商品来充当其他商品交换的媒介,这种媒介物一方面媒介不同商品的交换;另一方面也表现交换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因此可以说,货币也是商品,货币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但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若从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看,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实行统一分配,因此,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就没有货币。后来,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出现,产品出现了部分剩余,也就产生了交换的需要。社会分工使人们拥有不同的产品,私有制使不同的产品为不同人所占有,因此,每个人要得到他人的产品,就必须用自身拥有的产品与对方交换,在交换中要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

总之,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正确地揭示了货币本质。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适应商品交换需要而自发地从一般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根源于商品,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1.1.2 货币的产生及发展

货币的产生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古今中外各国的历史发展都表明,交换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首先是物物间的直接交换;后来是通过媒介物进行的间接交换。在古埃及的壁画中可以看到物物直接交换的情景:人们用瓦罐换鱼,或用一捆葱换一把扇子。中国的古书也记载了在神农氏的时候:“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里所描述的也是物物交换情景。即使在今天,物物交换的现象仍然存在。但随着交换实践的发展,直接交换的困难,古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媒介进行交易是有效率的,即人们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人们普遍愿意接受的物品即媒介物品,然后再用媒介物品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这会使交换效率极大提高。在中国古代,最早的、比较定型的交易媒介是“贝”。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货币是为了交换的便利。他说:“货币是流通的大轮,是商业的大工具”。总之,上述观点都认为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

也有人认为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为规定的产物。如《管子·国蓄》记载:“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玉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先王为了便于统治,就选用某些难得的贵重物品作为货币,媒介物品交换。

对货币的产生,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科学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商品属性的分析,提出了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货币本身也是商品的科学论断。他首先分析了商品产生的条件,并认为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需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具有社会属性。但这种内在价值不能通过自身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其他商品相比较并借助于其他商品才能得到体现,这种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商品就是价值表现形式,也称交换价值。因此,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形式的演变与商品交换的发展是一致的。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价值形式经历了偶然的、扩大的、一般的和货币形式这样四个阶段。

1.偶然的或简单的价值形式

在历史上,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私有制也产生了,产品在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要后还有部分剩余,因此,人们通过产品交换满足自身不同需要也就有了可能。在商品交换时一般要遵循两个原则:

(1)用来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才能满足交换双方的需要,当然,有时这种使用价值的差别可能会很小。

(2)用来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大致相等的价值量,即包含着相等的劳动,以体现交换双方的平等性。

当时人们用来交换的产品很少,还不是为交换而生产,只是偶然将自己消费后剩余的部分产品拿来交换,所以这种交换带有偶然性。与这种偶然交换行为相适应,产生了最简单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通过另一种商品来表现。这一交换过程可以这样表示,如:

1只绵羊=15市斤谷物

这一等式看起来简单,但它包含的内容却极为复杂。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在这个等式中,两种商品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义,绵羊的价值通过谷物来表现,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即绵羊的价值通过谷物得到相对表现;谷物表现绵羊价值,处于等价形式地位,它是绵羊价值的表现材料。具体来看,作为等价形式,它具有下述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在上式中,绵羊的价值通过谷物得以相对表现。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我们知道,具体劳动的形式不同,决定了产品具有不同特点、不同性质,如农民劳动和木工劳动就形成了不同的粮食产品和家具产品,所以说,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决定价值。不管劳动的外在形式如何不同,但它们都包含着人类劳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耗费和凝结。由此可见,具体劳动表现抽象劳动。

(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在存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劳动首先表现为个人劳动,具有私人性,但交换的成功使私人劳动转变为社会劳动,即私人劳动得到社会承认,所以,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进一步来看,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既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又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从表面看,两者没有区别。但从实质来看,两种商品所处位置不同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当一种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时,就不能再处于等价形式;反之,当一种商品处于等价形式时,也就不能再表现为相对价值形式,二者只能选择其一。同时,两种商品相交换不仅具有同质性,而且也意味着在数量上基本相等,这说明两种商品包含着等量劳动。当然,两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以及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商品的价值量及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也将发生改变。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生产及生活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产品交换的数量、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这时,任何一种商品都可能和许多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一种商品的价值会有许多等价物,所以,价值形式也由简单到复杂,出现了扩大的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扩大的价值形式特点是:

(1)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是一种商品,处于等价形式地位的却是一系列商品。所以,绵羊的价值比较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而在简单的价值形式中,绵羊价值的表现是不充分的,仅表现为个别等价物。

(2)由于交换成为经常进行的事情,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就大致同它们的价值相一致并趋于稳定。

但扩大的价值形式也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陷:

(1)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有许多等价物,即一种商品表现为多种不同价格,商品的价值缺少统一表现。

(2)商品交换过程迂回复杂,经常发生交换困难。如上例中,假定绵羊的所有者想用绵羊换茶叶,而茶叶的所有者不想用茶叶换绵羊,而想用茶叶换布匹,那么绵羊的所有者就必须先用绵羊换成布匹,再与茶叶的所有者进行交换。这时,绵羊的所有者要经过两次交换才能达到目的。如果在后一交换中布匹的所有者不需要绵羊,则这一寻找交换对象的过程还会继续下去。可见,在实际交易中存在交换的困难性和复杂性。这种情况表明,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交换是一种低效率的交易形式,它限制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大——这表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需要向更完善的价值形式发展。

3.一般的或统一的价值形式

商品交换的无数次经验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交换中,有些商品是人们共同认可和愿意接受的,如大家都需要盐、谷物等。于是,各商品所有者若先将自己的商品换成这种普遍被人们愿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该商品和其他各类商品交换,只需经过两次交换就可以换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这一交换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

上述交换等式表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可以表现在一种共同的商品上,任何商品只要先换成该种共同商品,就可以用该商品去换取任何其他商品,这种交换避免了物物交换的反复寻找过程,使交换发生了质变,也使交换效率大大提高。

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价值形式相比,不是两种商品位置的简单对换,而是反映了交换的本质变化,因为:

(1)在扩大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有许多等价物,而在一般价值形式中,是许多商品出现了共同统一的等价物,劳动的无差别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2)在扩大价值形式中,交换是物物交换,而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交换变成以某种同一商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这种一般等价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交换发展。很明显,这里的一般等价物已经开始发挥货币的作用。不过这时一般等价物还没有长期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仍由不同的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不确定影响了商品交换的顺利发展。

4.货币形式

在人类社会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第二次分工后,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进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数量及范围也极大增加。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由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各不相同,并且也不稳定,因而阻碍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这种不同等价物现象也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这就需要有一种能被各地区、各不同时期人们都愿意接受的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当这种一般等价物最后固定为金银商品时,就产生了货币。以交易等式来表示则是:

当金银这种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从一般价值形式过渡到货币形式,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金银之所以能充当货币并无神秘之处,只是因为金银更适合充当货币材料,如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会腐烂,价值稳定等,所以,这一切特性使它成为理想的货币材料。

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它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货币出现后,使整个商品世界分裂为对立两极:一极是商品;另一极是货币。货币产生后尽管较好地解决了商品交换中的困难,但没有消除商品发展的内在矛盾。这是因为货币出现后,使商品的直接交换变为买卖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的间接交换。现在,商品买卖变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卖掉商品不一定立刻购买,购买商品也不一定有商品要出售,这会使有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可能卖不出去,因此,商品交易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加剧了。

从以上对价值形式的发展变化分析,人们可以清楚看到货币的产生,并不是圣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古至今,充当过货币的物品很多,有皮毛、牲畜、茶叶、盐、谷物、贝壳、烟草、铜、铁、金、银、纸张等。通过对不同时期货币形式进行概括、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货币发展的基本历史。

1.1.3 货币形式的演变

通过考察货币发展历史,可以了解货币经历了以下几种形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也称商品货币。实物货币是指作为货币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也就是说:一方面它是货币;另一方面它也是商品。实物货币是货币发展的最初形态,实物货币本身又具体分为非金属实物货币和金属实物货币两种。

在人类历史上,粮食、布匹、工具、皮毛、食盐、家畜、贝壳等都充当过货币。但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这些实物货币自身的缺点逐步显现,如体重价轻,许多实物不能分割,不易保存,容易腐烂变质,携带不便,价值不稳定,接受范围有限等,因而它们不是理想的货币材料。后来,在频繁的交换活动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能够充当理想货币材料的物品必须具有以下特征:它能为人们普遍接受,价值比较稳定,体积小但价值大,质地均匀,可以分割,材质经久耐用,便于长期保存,便于携带等。由于金银铜铁等金属商品不同程度上具备这些特点而最终取代非金属实物货币充当货币材料。

各国究竟以何种金属材料作为货币材料,往往依据该国的矿产资源情况、商品交换的规模和历史习俗等因素而定。金属货币最初为铜、铁、锡等,最后固定在金银上。

使用金属作货币材料也有局限性:金属产量有限,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商品流通需要;生产各类金属要耗费大量人类劳动;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会不断磨损,造成价值损失;在使用金属货币时要鉴定成色,进行称量或分割;携带笨重,运输成本较高等。所以,金属货币也并非是最理想的货币材料。

2.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就是实物货币的替代物。代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它代表的货币价值。代用货币的产生是由于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只在人们手中做短暂停留,人们并不关心它是否足值,只关心它能否充当交易媒介,这就产生了用不足值的价值符号代替真实货币进行流通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代用货币的形态有许多种,其中国家铸造的不足值铸币和国家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最具有代表性。

(1)铸币。金银货币最初以条块的形式流通,这是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决定的,这给交易带来极大不便,因为每次交易都要根据交易数量对金银条块进行称量、分割、鉴定成色。随着交易的发展,有些富裕的、有较大声誉的商人便在自己的金银货币上打上印记,标明重量及成色,以此表明对该货币金属的特质负责。随着交易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规模及范围的扩大,要求货币突破地方性、个人性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使用,因此,最终由国家代替个人铸造货币成为必然。

所谓铸币,就是由国家统一铸造,具有一定重量、成色和形状,并有一定面值的金属货币。中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西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铜贝,秦朝时流通铜铸,汉武帝时开始铸造“五铢钱”,唐代开始铸造“通宝钱”。金银货币在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是称量货币。自宋代起大量流通的银钱是以称量货币流通的,计量单位是“两”,所以提到钱,人们时常会称“银两”。银铸币的出现在明代已经很多,广泛流通银元是在鸦片战争开始之际,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

最初的铸币是足值的货币,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铸币价值不断降低,其主要原因有:

①有些人人为地从铸币上削刮金属,来满足自身私利。

②铸币在流通中由于不断转手,会发生一定磨损,降低其价值。

③政府为了财政原因,有时会蓄意铸造不足值铸币,借此搜刮民财。而不足值铸币并不影响它作为流通手段发挥作用,因为它是建立在政府信誉和强制力基础之上的。

(2)纸币。一方面,不足值铸币的出现并不影响它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金银货币流通也存在着运送成本高、安全性差的缺点;金银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大量需要;等等。因此,用纸币代替铸币和金属货币完成商品流通成为可能和必然选择。

中国在10世纪末的北宋年间就出现了纸质货币“交子”。它最初由四川商人联合发行,在四川境内流通。元代时,全国范围内实行纸币流通制度,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忽必烈在位时发行的“中统元宝钞”,开始时可以兑换,但很快停止兑换。明代时也曾发行过“大明宝钞”,但禁止金银流通。从纸币发展过程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纸币与金银货币完全兑换阶段。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的金匠为客户保管金银货币时,要开出本票形式的收据,这些票据既可以进入流通领域使用,也可以在顾客需要时用其兑换金银货币,这便是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代用货币。美国于1878年建立金本位制后,为减少公众持有大量黄金带来的麻烦,发行了黄金凭单,这种凭单全值代表存于财政部金库的足值铸币和等值黄金,并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和交易支付。后来,随着信用发展,为了解决资金紧缺困难,一些大金融机构也会主动发行适量票据来满足流通中扩大的信用需求,所以,这类凭证也就演化为银行券。银行券就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或者称为银行本票。这些银行券最初由各家银行根据需要分别发行,它是以银行信用和黄金做双重保证的承诺兑现的银行票据,可以随时兑换金银货币,故为人们普遍接受。这一阶段的纸币也称可兑换的银行券。

银行券与金属货币相比有明显优点:代用货币很好地解决了金属货币数量不能满足商品流通增加的问题,而且银行券流通可以使国家充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数量,同时它比金属货币的铸造成本更低,解决了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问题,节省了金银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金属货币运送费用和风险等。

②限制兑换金银货币阶段。在这一阶段,纸币试图摆脱金银货币而独立。在前一阶段,银行券(纸币)发行量完全受到金、银货币准备量限制,纸币发行和流通数量以黄金作为准备,纸币和金属货币存在等量兑换关系。现在,随着金银货币越来越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人们开始对原来的货币发行制度进行改革,即由原来的全额准备改为部分准备——由原来以十足金银准备改为以部分金银准备来发行纸币或银行券,所以,纸币与金银货币的一一兑换关系开始脱钩。这时,纸币虽然有含金量规定,但规定流通中的纸币只能按照一定数量才能兑换金银货币。如英国、法国曾规定超过一定数量的纸币才能兑换金银货币,这就是限制兑换。

③纸币完全脱离金银货币阶段。在这一阶段,纸币既不规定含金量,也不实施限制兑换的做法。因为部分准备制度的实行仍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商品交易需要,最后只好让纸币与黄金脱钩,纸币与金银货币完全脱离兑换关系。1973年美国政府宣布取消美元含金量规定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同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正式宣布黄金非货币化,至此,货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纸币革命终于完成了。

银行券与纸币都是货币符号,本身都没有价值,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纸币的产生以流通手段为基础,银行券是在信用关系和支付手段基础上产生的;第二,纸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后盾强制发行和流通使用的,银行券是以银行信用、商业票据为保证发行和流通使用的;第三,纸币不能兑换金银,因而会发生贬值,银行券可以兑现,因而不会贬值。

总之,代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它以十足的金属货币为准备,其可以和金属货币进行兑换。

3.信用货币

在这一阶段,纸币发行彻底从制度上、名义上摆脱黄金的束缚,纸币不再规定含金量,也不能兑换黄金货币,纸币发行也不以黄金作准备,纸币与黄金完全脱钩。以往人们以纸币作为交易媒介,是建立在它与黄金相联系的基础上。纸币同黄金脱钩后,这种货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建立在人们的信任基础之上的。所以说,信用货币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由国家法律规定,通过信用程序投放到流通领域独立行使货币各种职能的货币,它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结果。广义的纸币包括银行券和国家以政权为后盾发行的纸币,狭义的纸币仅指国家发行的纸币。从历史上看,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放弃金本位或银本位制度,各国发行的纸币不再能兑换金银货币,纸币与黄金的联系完全中断,信用货币由此产生。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信用货币。

一般来说,信用货币作为一般交易媒介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对该货币充满信心,愿意使用;二是货币发行有立法保障。二者缺一不可。如恶性通货膨胀会使人们对某种货币失去信心;没有有效的法律监管,也会造成货币发行、流通的混乱。

信用货币的使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纸币发行突破了金属货币总量限制,适应商品经济扩大的需要;②纸币流通体现了国家强制力,纸币的供给权集中在国家手中,国家可以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政策目标;③纸币具有易携带、印制成本比金属货币低、不怕磨损等特点,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当前,人们熟悉的信用货币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辅币。它主要充当小额零星交易媒介,多以贱金属铸造,如铜、镍、铝等。我国的金属辅币主要以含铝等成分的金属铸造。目前,在世界各国,辅币的铸造权几乎全部由政府垄断。

(2)现金。也称纸币或现钞,主要是充当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和支付手段,多数由一国中央银行印制发行,有些国家或地区是由财政部或货币管理机构发行。

(3)银行存款。现代银行制度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银行存款,但能作为一般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主要是活期存款。这种账户的存款人可以支票或其他支付指令将自己的存款提取或支付给他人。支付工具主要是支票,既可以提取现金,也可以进行相互转账,前者称为现金支票,后者称为转账支票。在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国家,这类支票被人们普遍接受。当然,支票本身只是一种票据,而活期存款才是真正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另外,若旅行支票和储蓄存款在一定条件下能方便、迅速转化为通货或活期存款,也就具有了货币性。

支票的使用具有以下优点:①使用支票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若没有支票使用,人们要进行大额交易就必须携带大量现金,这既不安全,也不方便;②支票使用减少了大量资金运动。支付是有来有往的,相互抵消的部分可以通过冲销支票来清算,而无须运送通货,这使支付成本大大降低;③支票还可以在活期存款账户余额范围内开出任意数额,便利交易。

4.电子货币

随着电子科技革命的发展,货币形态出现了新变化,即电子货币诞生了。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电子货币,其英语为:e-money;digital money;e-cash;e-currency;electronic cash;electronic money;electronic wallet,是指可以在互联网上或通过其他电子通信方式进行支付的手段。这种货币没有物理形态,它不过是储存于银行计算机系统内的一些数据而已,也就是说,货币由原先记在纸制凭证上的金额变成了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组加密数据。电子货币的种类主要包括:储值卡、信用卡、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和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

(1)储值卡。是指某一行业或公司发行的可代替现金使用的IC卡或磁卡。每次消费支出可以从卡片的存储金额内予以扣除,储值卡就像持有现金一样方便,如电话充值卡、神州行等。

(2)信用卡。是银行或专门的发行公司发给消费者使用的一种信用凭证,它把支付与信贷两项基本功能融为一体,一般包括准贷记卡和贷记卡。准贷记卡有小额透支功能,贷记卡有贷款功能,可以先消费后还款。国外的信用卡发行、使用历史较长,也比较规范。我国信用卡发行、使用历史短暂,在办理及使用过程中还有待规范,以防范各类风险发生。

(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它是一种电子货币支付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移动存款以完成结算。使用过程:无论个人或企业,负有债务的一方,签发支票或其他票据,交给债权人一方,在约定日期到来时,持票人将该票据原件提交给付款人,即可领到现金。

(4)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主要有电子现金和电子钱包。前者是基于Internet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后者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货币越来越流行。电子货币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现金和支票,成为日益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已使人们看不到货币的影子了。可以说,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发展到信息时代的高级产物,它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捷、运用广泛等特点,适应了现代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快速支付的需要,节省了现金流通数量,加快了资金循环周转,而且对人们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使金融体系和金融产业发生了一场深刻革命。但是,人们在使用电子货币时,也存在某些担心,如某一未经授权之人“进入”计算机数据库,改变输入数据,将资金由他人账户盗取到自己账户上来,谁来对此负责?还有,一旦电子系统遭到破坏或出现系统故障,客户的账户资金出现非人为改变,谁对此承担责任?这都需要在技术和法律方面加以规范和改进完善。因此,提高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完善法律制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栏:

电子金融的安全问题

2013年10月31日7时许,35岁的受害事主黄女士向番禺区警方报案。黄女士10月22日在家中接到自称是某市“公安局警官”的电话,称其身份资料泄露,涉嫌洗黑钱。该“警官”告知黄女士“你原有账户不安全,最好马上开通一个网上银行把钱转移进新账户”。黄女士认为这是把钱转进自己账户,就放松了戒备将钱转入网银账户。之后,该“警官”又劝告黄女士上网下载一个“网银账户安全卫士”,然后该“警官”在软件中种植木马病毒,再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病毒程序操控事主的计算机进行资金转账,窃取钱款。

到10月31日,黄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网银账户里的2700多万元全部被人转走,惊慌之下急忙报警。据了解,此案涉案金额之大为广州有史以来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之最。广州警方组织警力对案件展开侦查工作。警方表示,在几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中,涉案类诈骗(即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称事主账户涉嫌洗黑钱、制贩毒等重大案件并要求事主转账的诈骗手法)是危害最大、涉案金额最多、事主上当受骗几率最高的诈骗类型。被害人以中老年人为主,女性占45%,但也有被害人为中青年高级知识分子。在2012年的电信诈骗涉案金额中,冒充“公检法”的涉案类诈骗金额约2.1亿元。

据广州警方介绍,2012年以来,针对高发的电信、网络等非接触型诈骗犯罪活动,广州警方开展了专项打击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687宗,抓获犯罪嫌疑人804人,打掉诈骗团伙89个。

防骗贴士:

警方提醒市民谨记五点:

①司法机关不设“安全账户”。也绝不会通过电话“核查账户”,凡接到将钱款转账至这些“账户”的电话或短信,需立即挂断该电话。广州市公安局已经设立了24小时防诈骗值班专线,市民群众可打“110”进行咨询和核实。

②牢记电信诈骗关键词。邮包藏毒、电话(水电、煤气、有线电视)欠费、信息泄露、法院传票、信用卡年费扣除、恶意透支、涉及洗钱、安全账户、核查账户、网银升级等。一旦接到带有上述关键词的陌生电话,要立即提高警惕。

③“三不一要”口诀。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因小利而受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尤其是涉及网银业务的,要格外小心。

④了解警方预警信息。岁末年初,请小心提防以银行E令升级、网银升级,网购火车票、机票以及网络购物促销活动为由的诈骗陷阱。

⑤关注广州公安微博:广州警方在广州金盾网页上设置了“防范诈骗”专栏,广州公安微博每日也发布多条博文,不断更新揭露各类诈骗手法并发布防范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