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关系中的拖延行为让你原地踏步

在我们周围的很多领域中,都在上演着拖延的戏码,尤其是在那些具有权力等级差异的环境中。你发现没有,自打你进入这家公司以来,已经有三年时间了,你的上司不断在更换,他们总是能平步青云,直接晋级为更高层次的领导,但你依旧是必须听从于他们的小职员。你觉得自己的前途渺茫,于是,你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工作上,认为拖延也许是对抗上级的一种最佳方式。

已经一个星期了,主管催了你几次该交月报表了,你心想:“为什么我总在做这种简单、重复的工作,为什么我得不到提拔?”于是,你最后还是随便给了上级一个理由,把这个工作继续拖延下去了。此时,拖延起到的是平衡你心理的作用,这样,你的上级也就不再显得那么权威了,因为你的借口让他不能再逼迫你去完成工作,你觉得自己有了决定的能力,你也就顺理成章地去选择延迟了。

其实,不仅是职场,在很多具有权力等级的关系中,都存在拖延这样的对抗方式。比如:高度集权的团体、家教森严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者是师生之间等。也许你认为拖延会让你产生胜利的感觉,但你没有意识到的是,你牺牲的可能是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对抗上级,轻则让你难有发展,重则让你在职场处处碰壁。对抗师长,你很可能会错过了正确的引导,耽误了学习、浪费了生命。

所以,在我们想拖延去做一件事之前,最好先反思一下:我为什么想拖延,这样拖延,对我真的有好处吗?要知道,一旦拖延成为你的习惯时,它很有可能是导致你一生失败的根源。破除和摒弃拖延,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的。另外,其实很多时候,那些被我们对抗的对象,却是帮助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一个故事: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的才气尽人皆知,但他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从业经历。

他可以说是少年才俊:22岁时就考中进士,27岁中制科三等。

北宋政府为了表示对人才的器重,任命苏东坡到凤翔府作通判,上任以后,苏东坡的工作相当于现在职场的助理,他的任务是协助上司陈公弼处理曰常事务。

陈公弼是一个老实严谨的人,做事认真细致,对于苏东坡每次写的公文都一字不差地审阅然后批注,经常把苏东坡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而且几次还当着众人的面批评苏东坡,让苏东坡很是难堪。这些都让不拘小节、自恃才高的苏东坡心里很不舒服,于是,他决定“报复”一下陈公弼,以示自己的不满。一次,凤翔府衙的花园里修了一座亭子,要求各工作人员都写一篇文章表示对亭子的看法,苏东坡就写了一篇带有讽刺意味的对现实不满的文章。陈公弼对下属的这些做法并不介意,反而叫人把苏东坡的这篇文章刻于亭子上。其实,陈公弼对苏轼并无恶意,只是觉得苏东坡少年得志,缺少社会历练,对其以后的官宦生涯会不利,因此常常设置一些困难来磨炼苏东坡。步入中年之后,苏东坡才逐渐理解了陈公弼的用意。此后,他对陈公弼非常敬重与怀念,于是决定为陈公弼立传。

苏东坡在一生中只写了四部传记,而关于当时人物的只有一部,就是——《陈公弼传》。

这个故事中,苏东坡原本以为上司陈公弼是给自己“穿小鞋”,步入中年的苏东坡才知道陈公弼是为了自己好,希望年少气盛的自己可以历练成才。

其实,在职场中,也不乏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和上级对着干,以为上级针对自己,于是经常以拖延的方式来对待工作,其实他们并不理解上级的苦心,和上级的关系很紧张,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不能以一个正确的心态面对领导的批评。

现在,我们来假设,如果你是一名领导,有两名员工,一名员工能力平平,但对于你交代的任务,他总是第一时间去执行,尽管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还有一名员工,他思维敏捷、能力突出,但每次你下达的指令,他总是找种种借口推托,要么就是拖延,最后也许他也会交出一份比较周全的工作方案,对于这两位员工,你更信任谁?很明显是前者。因为谁也不喜欢在自己背后做小动作的员工。的确,我们必须承认,员工必须服从领导的管理,但服从并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应该用行动来实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需要那些只会耍嘴皮子功夫的员工。只是口头上的服从,其实就是应付、敷衍,甚至可以说是拒绝。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员工能高效地完成工作,无法想象他们能够毫不拖延地取得很好的工作效果。所以,如果你是一名员工,对于领导交代的工作,不要有借口,更不要拖延,让领导看到你的执行力,才是获得职场成功的关键。

可见,如果我们能发现对抗权力等级这一内在的心理原因,并权衡这一心理的负面影响,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克服心理上的拖延的,要知道,那些无意义的对抗真的没有益处,学会理性思考,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