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制造: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驱动的制造范式革命
- 杨青峰
- 3743字
- 2020-08-28 01:51:02
2.福特主义
在大机器生产时代,从价值观上讲就是要满足资本主义成长早期快速成长与物质极度缺乏时代普通人对物质生产的需求;从方法论上讲就是用工厂来实现这两方面的需求。当时的物质生产也比较简单,除了很少的新生事物,更多的是对手工制造时代的物质进行工业化再发明,比如工业棉布。简单来说,当时只有一个需求,就是开足马力生产。工厂就是核心,没有对客户的关注,没有市场营销,没有经济学概念,封闭的工厂加上迅速扩大的市场使得大机器生产范式就能够顺畅运行。
福特时代显然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了大约100年,初期的物质极度缺乏被部分满足,劳资矛盾被泰勒制逐步消解,与电和石油相关的新兴家用消费品开始崛起。普通人度过了物质贫乏的恐慌,财富逐渐增长,开始对高质量的生活充满渴望。虽然当时的中国处于战乱当中,还很落后,但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物质生活全面提升已经成为一个新需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当时存在一波新的消费升级需求,刺激了流水线生产的发明。
如果说福特发明流水线生产方式解决了核心的技术问题,但让一个新的制造范式成功从来不是技术就能解决的。这个全新的范式应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健壮地运行,可以被复制,能够引领时代的潮流。要做到这一些,为谁制造、制造什么、如何制造、为什么制造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清晰答案。流水线生产的意义不是流水线本身,而是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宗旨。现在我们看福特自传,其中充满了福特对那个时代需求和满足需求的理解,这种理解被当时的研究者描绘为“福特主义”,福特主义就是隐藏在流水线技术身后的价值逻辑。可以说,理解了福特主义,就理解了流水线生产的逻辑。
福特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工资、高产量、高消费的正向互动关系。如果工人能够获得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工人就有强烈的意愿提高生产率,再配合流水线生产范式,这就意味着高产量的实现,高产量也同时与低价格相关。如果员工能够获得足够高的工资,他就会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消费,从而刺激高消费的实现。高消费的实现反过来拉动对高产量的需求,高产量又为高工资提供了可能性。福特在自传中写道:“低价位、高产量,意味着人人富足”。如果三者之间能够实现正向循环(见图3-4),这就实现了福特对当时时代的核心理解。
图3-4 福特主义的核心逻辑
福特主义具体可以细化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 从消费者出发
福特首先从工业的角度认识到从消费者出发的重要性。他认为商业的功能在于为消费生产,而非为暴利或投机,金钱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副产品,而不是主要目的。进一步,他认为为消费生产就意味着物美价廉。而物美的含义极具时代特征,在当时看来,结实、简化、更好的服务是关键。而简化产品也为降低生产成本、低价格销售创造了可能。T型车就是福特落实从消费者出发理念的代表性产品。在当时,福特提出从消费者出发无疑是非常先进的。但以现在眼光来看,福特所讲的从消费者出发还是非常粗放的,既没有行业细分,也没有区域细分,更没有用户画像,其实质还是一个竞争优势的概念,也就是相对其他产品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核心还是产品,而不是消费者。
√ 设计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
从消费者出发这一核心理念,福特认为应落实到产品上,产品要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进行设计,设计是一个关键概念。福特认为:“在着手制造前,我会将每一个细节都计划好。否则将因为改变而浪费大量时间,成品也会失去一致性。”据说他用了12年时间来打造T型车。其实这就是大规模生产的一个核心逻辑,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从而集约成本并实现生产率的最大化。这里面其实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如果决策失败,即便产品很便宜,可能也没有人购买。因此,福特更加强调对消费者进行调查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再确定生产某种产品。他的设想就是产品要满足95%的消费者需求,这在当时是完全可能的。与大机器生产时代来比较,精雕细琢一款物美价廉的大众产品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福特认为他的这些想法在当时美国社会几乎不存在,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工业是一边作风粗糙,一边又忙于追逐金钱利益,忽视消费者服务和消费者利益。从福特发明流水线开始,这是一个分界岭,意味着与大机器生产范式的彻底决裂。
放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在,用户更加挑剔,95%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表现出兴趣根本不可能存在。另外,福特主义与现在经常讨论的互联网思维存在极大的不同,互联网思维强调快速迭代,而不是十年磨一剑。
√ 流水线生产与高生产率
再好的产品设想,也需要合适的制造方法来实现。按照福特的设想,那就是高度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
很简单,福特的目标是物美价廉,而不单单是物美。福特认识到要实现低成本,就必须极大地提高生产率。当时很多企业一想到降低成本就是偷工减料降低工人工资。偷工减料会让消费者不满意,损害长期利益,降低工人工资就会引发劳资矛盾,或者招不到优秀工人。福特认识到单位生产率的提高,哪怕只有10%,也意味着10%的利润增长,这就是生产率提升的价值,他决定通过流水线生产来实现这个目标。实践证明,流水线生产对生产率的提升效率远大于10%,甚至超过600%。换个角度想,福特只需要1/6的劳动力,就实现了与1完全一样的产能。用同样的劳动力,就可能实现6倍的产能,这就是生产率提升的意义。要知道,如果是旧生产方式,要实现同样的产量,则意味着600%的劳动力增长。
流水线生产进一步强化分工,把工作分解到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完成的程度,这就大大降低了对工人技能的要求,也为提供充分的劳动力创造了可能。进一步,生产率的提升也为高工资提供了可能。
√ 高工资
生产率的提升为提高工资提供了可能,反过来,高工资也为生产率的提升创造了可能。当然这也是一个“鸡和蛋”的关系,需要一个开始,这也恰恰是福特极富决断的英明之处。据说他跟工人们约定一年的时间,设定最低工资每天5美元,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只工作5天,如果达到相应的生产率目标,第二年工资不变,要不然就回到此前的低工资标准上。5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做一个比较就知道了。当时,炼钢业每天工资1.75美元,煤矿业大约每天2.5美元。一辆福特汽车大概在400美元左右,工人只需要80天工作就能够买到一辆汽车。所以说每天5美元在当时是很高的,据说福特公司关于工资的声明发表后,要应聘的人们蜂拥而至,而其他公司还在为劳资纠纷苦苦挣扎。福特认为,他的这种高工资策略不是慈善,而是预先的利润分享,也就是把企业命运与信任员工绑定在一起。他知道,高工资其实来源于产品,而不是老板个人,这一点也要让工人明白。另外,从社会角度看,高工资促进高消费,对汽车销售也有好处。事实证明,高工资作用巨大,根据当时的资料,实施高工资后,福特公司许多部门的产量提升了50%,整个工厂的生产率提高了15%~20%,而且有证据证实这种提高主要与高工资相关。高工资意味着认可,它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方式,结果也是惊人的:每天平均旷工率从10%下降到了0.5%,员工周转率以同样的速度和幅度下降。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高工资对内需是一个极大的刺激,保证了经济的持续繁荣。
√ 高度标准化与高度分工
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当中,强调劳资的利益趋同,强调标准化的工作和计量。福特可能知道泰勒这个人,但据说没有见过泰勒也没有读过他的书,其在流水线生产中的标准化实践,远超过泰勒的设想。虽然福特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生产T型车一款产品,但对于生产线的改造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他通过不断在生产线中增加更加细化功能的设备,或者改进已有设备的功能,把工人工作标准化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分工更加详细,具体到几个动作就能完成。而且对于标准化生产的产品,所有零部件都是完全可以互换的,甚至可以用10年后新生产的零部件安装到旧车上。这一方面大大集约和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用户维护维修服务的难度。可以说,福特把标准化生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高度。正是因为标准化生产,福特可以实现全新的生产布局,零部件工厂在一个地方,而组装厂可以布置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标准化生产也为不断扩大规模奠定了基础,所有的流水线只需要复制就能够再造一个同样的工厂,而且由于并不需要高技能的工人,新工厂也能够快速部署运行。高度标准化与高度分工的流水线生产为突破传统的工厂发展极限创造了可能,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世界上出现了大量的巨无霸企业。高度标准化和精细的分工有很多好处,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它进一步消解了工人成为工匠的可能性,从工匠文明来说,是对个人创造力的进一步破坏,工人完全被锁定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既没有独立性,也没有可能获取完全的知识。
福特主义隐含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大众消费的浪潮消失,生产开始过剩,高产量与高工资就迅速演变成危机,导致福特主义不可延续。在当时的情况下,针对汽车产品,福特认为生产过剩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出现,他说:“我认为我们总会短缺货物,我不相信我们竟然会有过生产过剩。”在福特的时代,也许没有错,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事情就发生了变化,这为新生产范式的崛起提供了依据。
流水线生产本身更像是一种生产技术,或者说是生产方式,还不能称为范式。要成为范式,还需要一个合理的价值逻辑和世界观。福特主义是早期流水线生产范式成立的基本逻辑和灵魂实质。没有了这个逻辑和灵魂实质,流水线生产范式就没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福特主义加流水线生产技术才是基本的流水线生产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