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写作考点解码
- 周洪桥 沈骞
- 3544字
- 2021-03-29 20:56:59
四、论说文结构的基本类型
议论文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论据式(直接用各种论据来证明论点),另一种是分论点式(先把中心论点分成若干个分论点,然后通过证明分论点的方式来证明中心论点)。
(一)论据式议论文的“三三制”式
1.引论(提出论点)
开头段:点名题意,提出论点。
2.本论(证明论点)
第二段:引出论据1+叙述、分析论据1+回归论点。
第三段:过渡,引出论据2+叙述、分析论据2+回归论点。
第四段:过渡,引出论据3+叙述、分析论据3+回归论点。
【例】
古今中外,凡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人,都有一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从不因自己的发明项目问世而有丝毫的骄傲;相反,他把每次成功看作新的开始,致使他的发明成果达到了数以千计的惊人地步。然而,他的哪一项发明不是经过挫折和失败而成功的呢?关键是他在失败面前从不气馁,善于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向着既定目标前进,才不断地把失败变为成功。
3.结论(照应全文)
第五段:补充论点,联系实际,重申论点。
论据式议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论据的选择要典型、新颖,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
(2)论据的叙述要详略得当,读者不熟悉的论据可以详述展开,读者熟悉的论据可以简略陈述,点到为止。
(3)结尾段中,如果论点比较充分,则可以省略补充论点的步骤;如果论点需要补充,有时还可以独立成段。
论据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空间顺序(从中国到外国)以及逻辑顺序来安排,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事实论据到道理论据,从正面论据到反面论据等。
三个论据之间的关系如图4-4所示。
图4-4 三个论据之间的关系
其中,前两个论据和第三个论据之间形成了从实到虚、从小到大的关系。
前两个论据可以选择范围较小的事实论据,论据3可以选择一个范围较大的事实论据或者选择理论论据。
【例】
擅擒者亦擅纵
孟老先生有云:“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他不同于阅读过绿林大学书籍的英雄好汉们信奉只进不出的道理,他不愿去捕捉正在成长中的小鱼,是因为真正的智者懂得舍弃,知道一擒一纵,才能长续持久地有所收获。(开头通过对比,提出论点:懂得舍弃一部分,有擒有纵,才能有长久的收获。)
善擒善纵者,非诸葛孔明莫属。对于孟获的七擒七纵,成为传世佳话,而大摆空城之计,也是变相的欲擒故纵。聪明人都晓得,该擒的当毫不手软;不该擒的当放任自流;擒到了不该擒的要学会放手,只有暂时的放手才能成全最终的收获。(论据1)
丹麦人一向以机智著称。以小小的国土、少少的人口、寥寥的资源,何以跨入大国的行列?因为他们在小事中也懂得擒与纵的关联。丹麦人在钓鱼过程中会放走已经到手了的小鱼,因为他们明白小鱼未尝美味,不如放回水中养大再来。况且今日倘若将大小鱼类全部钓走,那么明天呢,岂不是自掘坟墓,自断后路。(论据2)
许多自诩不会把手中的机会放走的聪明孩子,两手满满持握着尚未成熟的机会,满意幸福地欢笑,欣然地不愿放手,以为自己终于掌握了命运,而忽视了成熟的机会飞一般地与他们擦肩而过了。机会这种东西,来时悄无声息,去时损失惨重,更可悲的是受损失者仍一无所知地趴在准机会或伪机会的门口不愿起来。老人扶起那些饮鸩止渴的好孩子,告诉他们应当善擒善纵,而不是钻进了好看的死胡同。(论据3)
故,本人愚见只擒不纵必有两处拙缺。一,擒了不该擒的而没有纵,那么以后该擒的也被之前先擒走了。未来便成了真空,不免不可再擒。二,胡乱盲目地去擒,难免误差,而两年已满,复以何擒,不知纵手,也将失去再擒的资格。未获成功者又不愿推倒重来的,永远不懂不破不去的乐趣,也永远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了。
唯独善擒善纵者,选择性地擒走一些,而放任其余,这或许也是休养生息,而休养够了,再去擒获一些,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这个道理,恐怕只懂得拿来的豪杰们,短期内是无法胜任的。(结尾通过对比,总结论点)
【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选取了三个论据:①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②丹麦人钓鱼时放走小鱼;③孩子们抓住不成熟的机会,而忽视了真正的机遇。其中,论据1和论据2所擒和所纵的是具体的人和物(实),而论据3所擒和所纵的是比较抽象的机会(虚),论据之间的顺序是按照从古代到现代、从实到虚来排列的。用这样的方法给论据排序,可以使作文逻辑严密、立意高远。
【附】
论据式通用模版
第一段,(100字)首先,引用原文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应该让看的人明白你的论证从何处引申和展开的,否则,好像是无病之呻吟,所以,我的思路觉得应该在文章开头用100字以内简洁地引述原文,抛出自己的观点。(也可将观点单独成段)
第二段,(100字)破题,对材料有简单的分析和引申,强化观点。
第三段,(200字)通过正面论述,通过三个短暂的排比例子,(最好古代,近代,现代:比如论坚持和毅力,李白若没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何来“斗酒诗百篇”;杜甫若没有“读书破万卷”,何来“下笔若有神”;马克思若没有40年如一日的坚持,何来《资本论》之闻名于世。再如:论修养方面,试想,孔子若不注重修身,何以成为圣人,受世代敬仰;战国四公子,若不注重修身,何以有门客四千,大家都愿意为其舍生取义。)
第四段,(200字)通过反面论证,如上面的论述展开,列举三个例子。比如,周幽王、商纣王若不贪恋酒色,何以成为千古罪人而遭人唾弃;秦桧、高俅若不残害忠良,何以成为奸臣而遗臭万年;成克杰、胡长清若不贪欲堕落,何以成为国家的罪人而抱怨终身。
第五段,(100字)点击材料论点,展开号召和呼吁,说明这种情况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我们现代化的建设者、国家的栋梁,没有理由漠然处之,我们责无旁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以个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扶中华千百年不倾之大厦”。
建议:多用两三句排比,语言尽量短小精悍,最好有时能形成对仗,多使用反问句,或者假设,比如:试想,若没有,何以。论创新,“齐白石若没有五易画风,何以自成派系而成为画坛宗师;海尔集团若没有创新的思路,何以能冲出国门而成为世界名牌”。
第六段,结尾,一两句话即可。
(二)分论点式议论文的“三三制”式
1.引论(提出论点)
开头段:点名题意,提出论点。
2.本论(证明论点)
第二段:提出分论点1+叙述、分析论据1+回归分论点。
第三段:提出分论点2+叙述、分析论据2+回归分论点。
第四段:提出分论点3+叙述、分析论据3+回归分论点。
3.结论(照应全文)
第五段:联系实际,重申论点。
分论点式议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论点尽量句式一致,语句简洁,内容要照应中心论点和标题。
(2)分论点之间相互独立,不能交叉、重复。
(3)分论点之间可以按照从实到虚、从小到大、从次要到主要、时间的先后等顺序来排列。
(4)如果事例很简单,与论点关系一目了然,分析事例这一步可以省略;有时候也可以与叙述事例这一步合并,夹叙夹议。
(5)如果前面的分析已经足够证明论点,回归论点这一步可以省略。
【例】
增加时间厚度
开头(略)
本论
要增加时间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提出分论点)民族英雄岳飞被害风波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但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声吟唱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决心要直捣黄龙府,打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陈述论据)岳飞如一朵开得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命却浓缩出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百年的人,其时间岂止厚百倍!(分析论据,回归分论点)
要增加时间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提出分论点)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对岁月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纵使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呢?”便演绎出了出使西域的传奇人生。(陈述论据)而他所做的,就是瞄准理想目标,时时刻刻把握着时间,付出行动。试想,倘使没有那力逾千钧的一掷,历史便少了一段传奇;而班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味的。(分析论据,回归分论点)
要增加时间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提出分论点)“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屡试不中,生活贫苦。但面对一次次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好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问世了。(陈述论据)于是,一个失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人生,呈现生命的价值。(分析论据,回归分论点)
结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