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脆弱性研究与评估
- 冯振环 李书全
- 1315字
- 2021-03-28 12:50:08
2.5 脆弱性研究综述总结
经过多年来不同学科领域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脆弱性横向研究不断扩展领域,纵向研究不断深入,成果斐然。尽管还存在分歧,但是很多共识已经初步达成,脆弱性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区域系统脆弱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5.1 脆弱性概念分类
如前所述,脆弱性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大致可作如下分类:第一类是把脆弱性作为人或人群承受、应对灾害的一种能力,文献[20]~[22]及[59]是这类脆弱性定义的典型代表。这种界定侧重于系统应对扰动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曾在早期研究中较为流行。
第二类是把脆弱性作为系统面对外界扰动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遭受损失程度以及状态的测度标准来定义的,典型的代表如文献[5]、[19]、[24]~[27]、[30]、[53]、[60]、[61]、[65]、[71]、[101]等。这种界定实际是把扰动作用的结果作为系统的脆弱性,意味着系统对扰动是敏感的,而且越是敏感,脆弱性程度越高。这一类界定在IPCC关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脆弱性、地下水脆弱性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方面更为常见。
第三类是将脆弱性作为测量标准和应对能力的集合(包括敏感性、适应性、恢复力以及暴露性等),也就是第一、二类的整合,或者第二类定义中系统在扰动下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遭受损失程度以及状态某些方面的整合。国外学者唐宁(Downing)[67]和国内学者刘燕华[57]、商彦蕊[32]等的脆弱性概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类似的还有文献[23]、[31]、[70]、[72]、[121]、[127]等。
从上述各学科领域关于脆弱性研究的整理中不难发现,第三类关于脆弱性的界定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使得脆弱性逐渐演绎成一个庞大的体系[154]。
2.5.2 脆弱性的内涵
如前所述,伴随着研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学者之间交流的日益广泛与深入,脆弱性已经演变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多维度的、多要素的概念体系,已经从单纯的自然生态系统扩展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维度[7],其构成涉及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应对(能力)、恢复(能力)等诸多要素。但是就某一领域的脆弱性由哪些要素构成还存在着较大分歧,甚至争论,如表2-1所示。
表2-1 脆弱性相关学科领域关于脆弱性构成要素的分歧
注:√√√ 表示本领域绝大多数学者对此要素持肯定观点;√√ 表示本领域较多学者对此要素持肯定观点;√ 表示本领域有部分学者对此要素持肯定观点;√?表示本领域学者对是否包含此要素存在争议。
从现已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敏感(性)是几乎所有领域脆弱性都涉及的要素,其次是应对(能力),部分涉及恢复(能力)。
2.5.3 区域系统脆弱性
区域系统脆弱性与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关系密切,都是脆弱性研究的新领域,远不如灾害、生态和地下水等领域的成果丰富。相比较而言,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研究更多,但是研究对象基本集中在矿业城市,尤其是东北的矿业城市;评价以指数法为主,而且多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两个方面选取指标。
就区域系统脆弱性研究而言,研究多集中在经济、社会方面,区域系统整体脆弱性研究相对较少;一般认为脆弱性是区域系统内部存在的、扰动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可定义为一种度或一种状况;关于脆弱性内涵的研究较少,形成机理更是少见;以指数法为主的一些量化方法被应用于脆弱性评价,尚未出现跨越时空尺度的区域系统脆弱性评价。关于脆弱性评价的问题,笔者将在第4章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