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研究
- 褚静涛
- 3655字
- 2021-03-26 11:09:48
第三节 台湾共产党
一 创立台湾共产党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上海的台湾学生受到大陆学生运动,特别是共产主义潮流的影响。
蔡孝乾,台湾彰化人,1908年生。在其父及文化协会的资助下,1924年,他来到上海大学,研读社会学,成为瞿秋白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发生兴趣,1925年成为上海共青团员。同年底,彭华英和蔡孝乾提议,依照中国学生会组成上海台湾学生联合会,取代了上海其他台湾人的组织。
谢雪红,女,台湾彰化人,1901年生,本名阿女,苦力的女儿。12岁丧亲,卖身当童养媳,16岁逃家,到台南糖厂做女工,结识甘蔗委员张树敏。随张树敏到日本神户,卖大甲帽。1919年到青岛。1920年生意失败后回到台中。1921年加入文化协会。1923年,到上海、杭州。1925年4月再到上海,逢五卅运动,她参加游行,接触中共党员。此后,她化名“谢飞英”,进入上海大学社会系,结识潘钦信、蔡孝乾、翁泽生等台籍青年。1926年,谢雪红、林木顺经中共党员的推荐,前往莫斯科。她进入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就读,林木顺入中山大学就读。
1927年7月,共产国际通过《日本共产党纲领》,规定“殖民地的完全独立”,决定成立作为日共支部的台湾共产党。林木顺、谢雪红受命回到上海,12月底,潜至东京,接受日共渡边政之辅的建党纲领与指令。
1928年4月15日,台湾共产党建党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家照相馆二楼举行。除中共代表彭荣(彭湃)和朝鲜共产党代表吕运亨外,参加者有台籍青年谢雪红、林木顺、翁泽生、林日高、潘钦信、陈来旺、张茂良等人,选出中央委员林木顺、林日高、庄春火(缺席)、洪朝宗(缺席)、蔡孝乾(缺席),候补委员翁泽生、谢雪红,书记林木顺,组建“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业务上由中国共产党代为指导。
台共是日本殖民统治高压下的产物,其阶级基础是台湾社会的工农大众。台共认为,台湾社会属于弱小民族的革命的范畴。从郑成功统治到日本殖民地这段时间,台湾并没有长久的独立传统。经过资本主义的改造,移民来台的汉人在政治经济意义上已经塑造了一个新兴的台湾民族。站在民族解放的立场,台湾人应该要求的不只是台湾议会,更要进一步建立起自主性的政府。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通过体制外的革命手段,建立起台湾共和国。这是台共与台湾其他政治派别的主要区隔。
关于台湾社会,台共指出,台湾不仅是一个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同时也是一个仍然保有许多封建残余的社会。因此,在本质上台湾革命是追求全岛独立的民族革命,同时也是民主革命,以消灭封建主义为其目标。所以,这是一个包含社会革命可能性在内的民族和民主革命。
台共政治纲领是:“1.打倒总督专制统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台湾人民独立万岁。3.建立台湾共和国。4.废除压制工农的恶法。5.劳动七小时——不劳动者不得食。6.争取罢工、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7.土地归与贫农。8.打倒封建残余势力。9.制定失业保险法。10.反对镇压日、鲜无产阶级的恶法。11.拥护苏维埃联邦。12.拥护中国革命。13.反对新帝国主义战争。”
林木顺、翁泽生、谢雪红召集上海台湾学生联合会左翼学生,组织一个研究社会科学的读书会,从事政治活动。台共成立前后,上海台湾读书会遭到日本警方的注意。谢雪红被捕后,以证据不足释放,部分成员被判刑。林木顺、翁泽生等躲藏起来。建党大会后,由上海返台的潘钦信、谢玉叶偕同蔡孝乾、洪朝宗,于1928年8月底秘密搭船离台,前往福建。
刚刚成立的台共由十几个青年知识分子组成,先天脆弱,他们一听到检举,就放弃工作撤退大陆或日本;一受到压制,动摇性便暴露无遗。
二 台共内部之争
从1914年台中市士绅争取设立台中中学开始,这个城市成为台湾反抗运动的重要据点。1927年,文化协会和农民组合将其大本营自台北和台南移至台中,使得台中市成为台湾社会运动的中心。1928年6月,谢雪红获释后,返回台中家乡。11月,日共的新指示传抵台湾,谢雪红召集林日高、庄春火在台北家中开会,谢雪红获选中央委员,3人作出决定,“蔡孝乾、洪朝宗、潘钦信、谢玉叶四人放弃职务逃亡中国,应开除这四位机会主义者的党籍”。
林木顺未如约返台,林日高被任命为台共书记长,党的领导权由谢雪红掌握。1929年初,谢雪红、杨克培开设国际书店,出售左翼读物,作为党的集会场所。在日警的严厉监视下,新的中央委员会利用文协、农民组合来扩大影响力。对改良主义的团体,如台湾民众党、台湾地方自治联盟,采取了批斗和反对的态度。1930年10月,谢雪红在松山召开党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杨克煌、苏新、王万得等人参加,决定“开除林日高、庄春火的党籍”。
关于台湾社会的阶级结构,谢雪红等人认为,台湾资产阶级尚存有民族革命倾向,但其革命性行为极为有限。他们本身具有不少的封建榨取关系。与日本资产阶级比较,台湾的资产阶级显得幼稚而薄弱,无政治团结,在政治团结过程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同化作用。最近无产阶级与农民的革命运动,以不可抵挡的势力急速抬头。这种阶级势力在根本上威胁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这种种条件限制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欲望的程度,台湾的资产阶级本身也尚未团结,在革命的政治结合之前,已因文协的产生而发生内部的分裂。同时,台湾革命运动的主力显出一种倾向,即逐步向无产阶级与农民同盟军移动。台湾残存着颇多的封建遗物。在经济方面,多半的农民依然承受封建性榨取关系的掠夺。在政治方面,停留在封建地主与资本家的混合政权。台湾的独立运动不能独断为民族解放运动,其社会内容应为民主主义的革命,亦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独立运动。
台共人数甚少,群众基础薄弱,缺乏实际斗争经验,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未能从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不断升高斗争的目标,一味蛮干,陷入内讧。1930年12月,王万得在台北住所召开会议,和苏新、萧来福、陈德兴等人讨论党的改革问题。1931年1月,王万得等又召开会议,列举了党内机会主义者的各种错误,如“组织上的封闭主义;政治上的不动主义;迄未建立党机关及发展支部”。7位党员主张与原有党中央机关断绝关系,选出的临时中央委员会成员有陈德兴、萧来福、苏新、赵港、王万得,后3位同时担任中央常务委员。谢雪红只能控制国际书店,身旁只剩杨克煌、杨克培兄弟。
5月31日至6月2日,在淡水附近召开党的临时代表大会,决定解散改革同盟,通过新的政治大纲,将谢雪红、杨克培、杨克煌等人开除党籍,选出中央委员潘钦信、苏新、颜石吉、刘守鸿、王万得,候补委员萧来福、简娥,由潘钦新、苏新、王万得出任中央常务委员。新的政治大纲主要目标:“1.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台湾独立。2.实施土地革命,消灭封建残余势力。3.建立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其把自治运动向前推进一步,不止于建立台湾共和国,还要建立工农专政的苏维埃政权。政治策略是:“1.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台湾独立。2.没收帝国主义者的一切企业和银行。3.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贫农和中农使用。4.实行八小时劳动制,实施国家失业救济、实施社会保险等制度。5.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累进税制度。6.革命的言论、出版、罢工的绝对自由。7.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8.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9.联合日本、中国、印度、朝鲜的工农大众。10.联合苏联和世界无产阶级。”
台共诉诸台湾独立,其目标是针对日本帝国主义,是要推翻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推行土地革命和民主革命,建立工农大众的政权。当时,中国共产党发动全国人民革命,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受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共支持台共,就是要帮助台胞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祖国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的奋斗目标首先是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为着共同的目标,中共和台共彼此互相支持,共通声气。
台共一开始就与台湾本土资产阶级划清界限,放弃列宁的先联合进步资产阶级完成民族独立的斗争策略,发动对本土资产阶级的斗争。台共激进的政治主张照搬照抄共产国际的指示,完全脱离岛内的实际情况,新兴的台籍资产阶级避而远之,未得到充分发动的工农群众无法跟随台共,台共得不到广大民众的呼应。法网严密的台湾总督府对台共严厉打击。1931年6月,谢雪红、杨克培在台北被捕。7月,王万得、萧来福被捕。9月,潘钦信、苏新被捕。成立4个月的台共中央委员会完全瓦解。总计日警镇压行动中,共有107名台湾人被捕,其中79人从1931年10月起陆续送往检察单位,49人被提审,分别判处2至15年的有期徒刑。谢雪红被判刑13年,苏新12年,潘钦信15年,林日高5年,王万得12年。
台湾的工农运动具有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特征。台共与台湾农民组合、台中总工会、台中店员会、台中木工工友会都有联系。台共被检举后,其外围团体的文协、农民组合也受到波及,无法继续正常运作。1939年,谢雪红因肺结核获释,出狱后经商。1943年,苏新出狱。
台籍精英出生入死,从事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活动,终因日寇监视严密,检举频仍,中华祖国内乱迭起,国力微薄,自身难保,无力他顾,以致数百万台胞难逢解放的机会。台湾自治运动以和平手段或逐渐改良的方法无法达成,依赖资产阶级的领导实属不可能。台共兴亡短短3年,其激进的革命路线没有践行的可能。台籍精英的左翼到大陆参加中共的革命运动,右翼则参加国民政府的抗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