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所谓经济学

本来嘛,我们这门学问该叫经世济民学,可是李世民皇帝用了世民两个字,我们就只能叫经济学了。

——陈岱孙(1900—1997),中国经济学一代宗师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40年来,中国不但经济迅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级的经济奇迹,而且人们的精神面貌与此前的三十年迥异,尽管还存在各种问题和矛盾,但社会总体生机勃勃、繁荣康泰。

如果问中国这40年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会说:科学技术进步。

确实,在这期间,和自己比,我们取得了若干技术上的进步,比如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载人探测器到达4 500米海洋深处,袁隆平教授发明超级杂交水稻,等等。可是也应该承认,这些并不是我们的原创,其他国家十几甚至几十年前就做过了。不错,中国人正在使用大量高科技产品,如笔记本电脑、苹果手机等,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发明,只不过有一些在中国生产罢了。

同时,这期间,中国在科学上的进展几乎付之阙如。科学是那些原理性的、形而上的东西,比如微积分、相对论、元素周期律、二进制,也包括经济学原理等。缺乏原始创新,是中国科学界、知识界多年的短板。

坦白说,原创成分最多最大的时期,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其主要贡献者如邓稼先、钱学森等都是在欧美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大科研成果,都是那个时候搞出来的。而那个年代,中国很穷,好多人还在挨饿呢。

因此,中国这40年的巨大进步,不能说跟科技进步毫无关系,但起码不像大家通常认为的那么大。那我们能取得如此大的进步,最主要靠了什么?

正是改革开放。

改革,就是用市场经济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如今,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富裕、最有活力的地方,而国企扎堆的东北部分地区虽经多年振兴,依然严重滞后,这是市场效率高于计划经济效率的生动反映。

开放,就是打开国门,跟全世界来往。直到2017年5月C919首飞,中国才算制造了大飞机,可是很多人早就坐上了大飞机。飞机怎么来的?简单说,是用牛仔裤换来的——我们曾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口一亿条牛仔裤给美国,其利润才可换回一架波音737。用牛仔裤换飞机,就是开放的缩影。改革开放的思想,比任何技术发明或者改进,更能提高人民的福祉,而且更快、更明显。正如你不必懂怎么造飞机,只要会做裤子,就能坐上飞机!本书在台湾地区出繁体版时,出版社建议的名字居然是“牛仔裤换喷射机(飞机)”。

而改革开放只是经济学的“ABC”。如果经济学早一点普及,我们的改革开放或许会搞得更早、更好。

资源稀缺和资源配置

经济学历史很短,只有200多年。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1723—1790)出版了他闻名于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国富论》。这本书是公认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亚当·斯密也就成了“经济学之父”。此后,经济学几乎占据各个大学的课堂,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甚至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1969年诺贝尔奖系列增设了经济科学奖(也称经济学奖)。同时,根据经济学理论制定的政策,如经济刺激计划、全球碳排放和交易机制,以及期权市场,深深改变了人类经济社会的面貌。

经济学成为显学,自然不是没缘由的。说到底,是因为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也就是:人类怎样才能更快乐幸福?

人活着就有欲望,欲望就是“想要”,比如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想获得安全的感觉,想与他人交往,想被尊敬,甚至还想出人头地,这些都是欲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人类的欲望做了深刻诠释。

欲望最显著的特征是无穷,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欲壑难填”。欲望没有止境,除非生命终了。

明朝的朱载堉(1536—1611),乃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是大学问家,他的《山坡羊·十不足》很有名,朗朗上口,传诵到今。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无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

这首词把人欲望无穷的特征刻画得栩栩如生。秦始皇,已经是穷奢极欲的皇帝了,最后,还不是让人下海求仙,想长生不老。

也许有人说,他的欲望就不是无止境的,只要住上别墅、开上宝马、娶上美女,此生足矣。那如果我们就给他别墅、宝马汽车、美女,他会不会就此打住,不再有新的欲望了呢?当然不会,他会立即生出新的、更大的欲望来,比如想当个高官。

欲望无穷,意味着不能全部得到满足。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所谓的“痛苦”。所以,有了欲望,就要想办法尽量满足,减少痛苦。

要满足欲望,就得有满足欲望的手段,经济学把满足人类欲望的手段,叫“(经济)资源”。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电影电视、手机手表、美女帅哥、学历学位、爱情亲情、安全舒适,都是资源。

资源与欲望相反。与人无穷的欲望比起来,资源总是显得不够,经济学家把资源的这个特点叫“稀缺”。

需要注意的是,稀缺不见得是绝对地少,而是相对地少。它与人的欲望相比,是不够的。

每个人都面临稀缺困扰。穷人自然面临稀缺问题,对穷人来说,钱就是稀缺的。富人是不是就没有稀缺问题了呢?同样有。比如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样的超级富豪,也面临着稀缺问题,跟普通人一样,也想长寿——对他们来说,时间资源就是稀缺的。

吃自助餐,总想把钱吃回来,否则就亏了。此时,胃的容量就是稀缺的。

每个国家和社会也都面临稀缺问题,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比如,美国是世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美国人也想更安全(想想“9·11”事件)、更强大(想想混乱的中东局势),在全世界畅行无阻。稀缺是普遍的,无处不在。

如果这样,问题就来了:欲望人人有,每个社会都有,还趋于无穷,而资源是稀缺的,满足欲望的手段没那么多。所以,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人生的目的是快乐(如果不承认,想想怎么否认),社会的目标也是让所有个人更快乐,快乐恰是痛苦的反面。所以,必须解决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矛盾,让痛苦少一点,快乐多一些,或者让净快乐最大化。

在近代(资本主义)以前,解决人类的欲望无穷与资源稀缺矛盾的办法,是压抑人的欲望,比如各种宗教在本质上都有这个作用。马克思说,宗教是麻痹人民的鸦片。而以后的社会,解决困境的办法,是发展生产,缓解稀缺。

但是欲望毕竟太大,而资源又总是稀缺,永远比欲望要求的少,再怎么生产,也不能让所有欲望都得到满足,只能满足一部分。那人类首先就要决定,满足哪些欲望,不满足哪些欲望,至少是暂时不满足。

满足欲望靠生产。生产什么,就意味着让什么欲望得到满足,比如生产粮食,就是让吃的欲望得到满足。

资源稀缺,不可能什么都生产,生产一种东西,就意味着放弃另外某种东西。一块土地,种了玉米,就不能同时再种大豆,因此,需要仔细考虑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在经济学上,这个问题叫“生产什么”。

生产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京东、顺丰、美团等公司,在最后一公里,可以用汽车送递,但是他们都用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汽车可能更快,但成本太高,没法赚钱。对企业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但从一个大城市到另一个大城市,他们就用飞机或者汽车了,这同样是考虑了成本和赚钱的缘故。

这说明,用什么方式生产是很重要的,需要仔细考量,做出决策,经济学家把这个问题叫“如何生产”。

东西生产出来以后,就该让它去满足人的欲望了。但是,怎么把东西分到每个人手里呢?要靠规则。规则怎么定?是谁出价高就给谁,类似于拍卖,还是谁权力大就给谁,还是抽签凭运气?这些都是规则。2010年后,很多城市对居民住房限购,除了户籍,有的城市用缴纳社保年限(如北京市、上海市),有的用学历(如2018年的合肥市、西安市),有的干脆就将抽签结果(如2018年的杭州市)作为居民是否有购房资格的依据。

不同的规则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是很不一样的,社会要想和谐,就必须采用合理的规则,所以,对于如何分配,人类也得做出选择,这个问题叫“为谁生产”。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结合起来,就是著名的“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直接源于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永恒矛盾。资源配置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都存在如何更好地进行配置的问题。

配置,就是放;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放到哪里去。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

效率

资源配置的目标是效率。经济学的效率和生活中的效率是两个概念,经济学效率是指一种状态。该状态下,想让某个社会成员变得更好,只有让至少一个成员的状况变得比现在糟。换句话说,如果不让某个人变差,就不能让任何人变好。这很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没有比这个状态再好的了。而如果可以在不使任何人变糟的情况下,让某个人变好,这个状态就不是最好的,因为有改进的余地。

经济学对效率有一个专门概念,叫“帕累托效率”。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最先提出了效率概念,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迄今为止,人类找到了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一个是计划,一个是市场(有人认为还有伦理方式,如家庭内部通行的是老年人优先,但本书不讨论伦理问题)。主要用计划配置资源的经济叫计划经济(体系),主要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叫市场经济(体系)。

计划这种方式,就是计划部门的人说了算,只有他们才有权决定资源怎么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是计划事先规定好了的。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不能各行其是。

问题是,计划部门的人再聪明、再有智慧,哪怕跟计算机一样智能,也不可能了解所有人的欲望、偏好,因为它们经常是随机的、无规律的,不能了解所有企业的状况,因为企业的很多知识是非常个性化、非标准化的。因此,计划部门根本没有能力处理一个庞大经济体的全部生产和消费活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导致无效率和失败是必然的。

说到底,计划经济是由个别人说了算的经济体系,是公众不能自主决定自己事务的制度安排。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手段是市场,核心是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买什么、买多少,都由消费者根据市场价格和自己的收入和偏好自主决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技术生产,要看生产什么更赚钱,也是自主决策。说通俗点,市场经济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经济,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

1978年,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开始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邓小平的名言是: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是对过去多年错误认识的拨乱反正。

为什么要改革?就是因为虽然计划经济在开始的时候,也曾经创造了若干奇迹,如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五时期”取得的成果,但是它固有的弊端最终使其归于失败,最典型的就是已经解体的中国农村人民公社。

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生机全无,人民生活困顿,比如前苏联等。

奇怪的是,计划部门的人都是社会精英,也都想把经济搞好,而且还自认为有能力搞好,但是愿望终究成了泡影。违背规律是不可能最后取得成功的。正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1770—1843)的名言:总是使人间变成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使其变成天堂。

而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最好的证明。

为什么中国以及其他国家过去实行计划经济,而另外更多的国家却选择了市场经济甚至恐惧计划经济呢?除了特殊的环境约束,归根到底,是因为不同国家的人对于世界的看法不一样。有的认为有意识的管理、控制、计划更有效,集体的力量更强大,应该由集体(也就是一部分人)来决定资源如何配置,由计划部门来规定人们如何行动。而有的认识却相反,他们觉得个人自发的力量更强大、更根本,应该由个人来决定自己的事情。而后者正是经济学的传统。

分叉,就是从此开始的。这也说明,经济学理论很重要。

由于实行市场经济,中国人民从贫困的泥淖中走出来,正在享有前所未有的生活福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出国留学、外国大片等,都是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结果。

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样,导致不同的经济理论,不同的经济学,又导致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造成不同的经济后果,可谓天壤之别。

经济学值得学习,还因为经济学很深刻,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认识世界。经济学可以帮助你澄清从小时候就一直有的似是而非的认知和难解之谜。比如为什么“物以稀为贵”?粮食仅仅是农民“汗滴禾下土”的结果吗?利息意味着剥削吗?浪费是否就是可耻的?为什么美国不生产电视而日本不生产药?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包括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微观主体,也就是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市场是如何行为的;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是如何运转的,如果出了问题又怎么办。

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只需读几页本书,必能体会个中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