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模特形体表现力的训练

一、手的表现力练习

(一)手势练习

首先,要求必须用单手或双手做出10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手势。如招手(要求别人过来)、鼓掌(欢迎)、竖起大拇指(赞扬)、握拳挥动(鼓劲)等。在开始做时可能很快就全部练习完毕了,教师就可以启发模特展开想象,同时还要去发现一个行动可能会由于规定情境的变化,而在手势上出现很多细微的变化。如挥手(告别),由于情境的不同和自己告别的对象不同,在告别时挥手就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变化。教师要引导模特不仅仅是去做手势,而是要学会把手势变成有情感色彩的“语言”。

(二)用手讲故事

做这一练习时,要求先想出一个简单的故事,然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用手来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出来。例如,在一个地方有一座高山(将左手的手背隆起成一个山的形状),有一个人要上山去寻宝,他从山脚下往上爬(这时可以用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做出人走路的样子向左手的手背攀登)。他走到了半山腰(右手的两个手指头停在了左手手背的中间),这时,他看见一轮红日从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将左手伸平当作地平线,右手握成拳头当作太阳从左手下慢慢向上升起)……

(三)手的交流练习

这个练习一般来说以两个人为宜。在练习开始之前,先布置景片,使模特与观众隔开,仅在景片的中间放上一个窗片(或者是一个特制的中间有一个窗户那么大的框子的景片也可),在窗口处可以放上一个与窗台一样高的桌子,也可以不放(视练习需要而定)。做练习的模特可以事先商定一个简单的情境、人物关系和相互之间的行动,然后在窗口处表演。由于观众只能看见两个模特的手,所以,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将主要是通过两个人的手的行动表现出来。

例如,窗口内的桌子上放着两只杯子,一双男人的手在紧张地转动着杯子,一只女人的手用调羹在杯中搅动着。少顷,男人的手缩了回去,然后拿出一个首饰盒放在桌上,并把它缓缓地推到女人的杯前。女人用手打开了首饰盒,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放着一枚戒指。女人的手稍停了一会儿,又把盒子轻轻地关上,并缓缓地向男人推去,当她的手刚刚推到桌子中间时,男人的手急忙伸过来挡住了推盒子的女人的手。这时,两个人的手碰到了一起,他们的手都停了下来。片刻之后,女人想抽回自己的手,而男人却把她的手握住了。然后,男人的另一只手打开了首饰盒,把戒指拿出来,给女人戴上,并充满温情地握着女方的手……

在课堂做这种练习时,可以是模特简单地商议后就即兴地去做,教师根据模特所做的练习进行讲评,对那些基本上合情合理,确实是以手为主来“表达”而不是用手来“说明”的练习,就可以加以肯定。但由于是即兴练习,在表演上一定还会有许多地方缺乏表现力。这时,教师就可以让模特在即兴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琢磨,更准确地用手去进行交流,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使手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说话、有感情。

二、腿与脚的表现力练习

腿与脚是很难分开的,所以,通常总是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

练习开始前,先用景片或幕布在课堂内搭成一面可以挡住模特胯部以上的墙,使观看的老师和模特只能看见进行表演的模特的腿部和脚。

练习可一人、二人或三人一起进行。在练习开始前要求模特自己去设计一个情境,或者相互商议一个情境以及相互之间的人物关系和相互行动,然后进行即兴表演。由于观众只能看到模特的腿部与脚,所以模特主要是运用腿部和脚去让观众看明白发生的场景。

例如,两位模特商议的是要表现一段母子两人去逛公园,儿子想要玩游戏机,母亲不同意,把儿子拉走了。当这两位模特在做这一练习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两个人走了上来,走到台中时,跟在后面的人的脚停了下来,前面的那双脚也停了下来。然后,后面那双脚把脚尖转向台口,并踮起脚尖,左右移动了几下,两脚离开了地面,放在一个横梁上,前面那双脚也把脚尖转向了台口,但是没有随着移动,只是在原地换了一个位置。这时前面的那双脚挪向了后面的脚,然后回身向原来前进的方向走去,但是后面的脚没有动,还放在横梁上,前面的双脚也就停了下来。这时后面的那双脚在横梁上和前面的那双脚在原地扭动着,接着前面的脚跺了一下,又向前走去,而后面的脚放到地面,在地上拖动着。前面的脚停了下来,后面的那双脚又扭了起来。前面的那双脚毅然地转了过去,继续向前走去,后面的脚无奈地跟着,并用脚尖踢着前面的脚的脚后跟。前面的脚停了下来,回来狠狠地跺了一下,又转身走开了。后面的脚一步一拖地缓缓走下。

练习做完之后,了解观看的模特是否看明白,哪些地方有表现力?并要求模特一起探讨还可能用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得更鲜明生动一些。教师可以结合讨论来进行讲评,并要求模特在这一即兴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增强表现力。

在做这种练习时,有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很模式化的表演。教师就应该引导模特注意生活中人们的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且还要时刻提醒模特注意:任何表现都是内在体验的外化,在寻求表现时,首先是从真实的体验开始,从认真的行动开始。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表现方式往往是很可贵的、有色彩的、有生命力的,但也可能还比较粗糙,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加工,使之表现得更加准确。

形体表现力的训练,不是让模特掌握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让模特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创作的材料和工具,是可以表现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体验的物质基础。因此,重视对自己身体的可塑性的训练,同时不断地去探索新鲜的、生动的、具有特色的表现方式,是表现力训练的最主要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地发挥模特在这方面的独创性。除了技术方法上的规定之外,在表现上一定要让模特努力去寻求独特的表现方式。要鼓励模特在表现上去探索、追求那些新鲜、生动、富有活力的表现方式。

三、综合训练

模特的创作素质,尽管可以分为许多方面,但实际上它们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模特创作中的有机天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加法,不是各个方面的混合,而是乘法,是化合。它们是在相互有机联系的基础上的互相促进,是在相互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不仅表现在一个模特能够从舞台表演的种种制约和束缚下解放出来,能够遵循有机天性的规律在舞台上生活,而且还应该展现出这种生活已经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模特自己创作个性的艺术创作。

前面诸单元所进行的练习,尽管在训练上有所侧重,但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在重点培养与发展模特某方面的素质时,有意识地影响与促进模特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综合训练的目的是要更加全面地巩固前面各单元所进行的训练成果,使模特的创作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转化为一种艺术创作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模特能够在观众面前,在自己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艺术虚构之中,能够真实、有机地生活起来,通过这种舞台上的生活,还应该能够表现出模特在艺术上的追求。例如,在练习中构思上的完整、精巧,体现上的准确、极致等。

因此,在综合训练时,一般来说就不再是课堂上的即兴练习,而是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模特事先有所准备,经过自己的构思,排练后在课堂上表演练习。这样,模特的表演就不再是“第一次”,而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第五次。这样,就可以检验模特在早已知道该如何表演的情况下,是否还能够遵循有机天性的规律在舞台上生活。同时,也可以培养模特在完成任何一个练习的创作过程中,重视发展自己的构思能力和内外部的表现能力。

思考题

1.人的形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人体美和姿态美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3.分析形体表现力基础训练与形体表现力训练有什么不同?

4.试析模特表演基础训练中形体表现力的训练与形体课的不同与联系。

5.简述形体表现力的训练对服装模特体势语言有怎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晓美,冯晓刚.《形体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