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 武玮主编
- 1319字
- 2020-08-26 14:47:03
骨笛吹奏天籁音
1987年12月,河南省文化厅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宣布在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距今9000年的骨笛。在发布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黄翔鹏先生用一支完好的七孔骨笛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震惊四座。贾湖骨笛从那一刻起进入了大众视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遥想8000~9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湖畔,林疏草茂。贾湖湖水静静拍岸,岸边一群身躯高大健壮的先民正细心地钻刻着丹顶鹤的尺骨,长20多厘米的尺骨上,他们用骨制或石制的尺、钻、锯在丹顶鹤骨管中部打出均匀的七孔,音孔呈直径约0.35厘米的外小内大的圆形,孔壁向内倾斜。之后放在唇边,竖吹,其声较弱。与嘴唇成45度斜吹,明亮的声音传出,这种从未听过的声音让先民惊呆了。
当贾湖的先民反复吹响这根骨制的管子时,那美妙的声音会反复出现。在那“万物有灵”的时代,只有部落里最聪明的人会制造、使用它,只有有地位有尊严的人才配拥有它。
然而,21号骨笛出土时已断为3截。经后期整理修复发现,骨笛断开并非墓葬埋葬过程导致,而是墓主生前此笛就已经断开。骨笛在第二孔和第四孔处断开为3截。在第二孔断开处两侧有3组6个缀合孔,第四孔断开处两侧有4组8个缀合孔。这14个小孔显然是为了将断为3截的骨笛缀合起来,以使骨笛能够继续使用。但出土时,缀合孔内的细线已经腐没,细线为何种材料所制不得而知。此外,出土时骨笛的音孔部位有明显的缠裹痕迹,可能是为了保证经过缀合的骨笛的声音质量而采取的缠裹措施。
骨笛断为3截,墓主不但没有将其舍弃,反而通过精心设计打孔缀合,这一举动不仅说明了当时制作一支精美的骨笛难度很大,而且也告诉我们这支骨笛定是墓主的心爱之物,承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极可能是和墓主一起经历过某次重大活动的重要见证。
21号贾湖骨笛依据墓主骨骼样本的14C年龄和树轮矫正年龄综合后期污染等因素,将其时代定在公元前6600~6200年。
这一时期,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皆为七孔骨笛,由于制作骨笛的丹顶鹤尺骨长短、粗细等因素的不同,M282出土的20号、21号两件骨笛无论材质还是制作都算得上是该时期骨笛中的精品。
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时代最早的可推测到公元前7000年,也就是说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如何利用丹顶鹤尺骨制作能够吹奏音乐的笛子。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最早且尚能吹奏的乐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乐器。
考古学家和音乐学家们经过测试,用贾湖骨笛仍能够演奏出《小白菜》《回娘家》《崖畔上开花》等多首民歌。1999年,由武汉音乐学院创作的第一首贾湖骨笛乐曲《巫之舞》在“99巴黎中国文化艺术周”和“上海青铜艺术节”中演出,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好评。2000年3月,在德国举行的世界古代乐器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萧兴华教授以“中华音乐文明九千年”为题,宣读了骨笛的研究成果。萧先生回忆,当骨笛悦耳的声音响起,整个会场静得令人起敬,那是8000年前的乐器发出的天籁之音啊!贾湖骨笛的出土与研究成果,像神话一样,一下子把中华文明由5000年上升到8000年。
1. M282∶21 2. M282∶20 3.M233∶3 4. M411∶14 5. M78∶2
贾湖骨笛的出土,不仅为研究我国的音乐及乐器的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还改写了我国音乐发展史甚至中华文明史。
贾湖骨笛,“中华第一笛”当之无愧。
那么贾湖骨笛是怎么被发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