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7)
- 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
- 25字
- 2020-08-29 07:00:20
三峡移民生计变迁与转型
——以肇庆大旺移民村为例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概述
1.选题缘起
20世纪90年代初,论证多年的三峡工程终于通过了兴建决议,三峡移民工作也随之提上了日程。截至2008年,最后一批移民搬迁结束,宣告了三峡移民工作已经完美落下帷幕。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移民大潮,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深远,所以三峡移民始终引起了相关工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20年来,学术界对三峡移民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至今,三峡水库移民已经在迁入地生活了多年。回顾和总结近些年我国三峡移民在迁入地的生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学术界和相关部门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当今中国已经处于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在城市化过程中,传统的农村与现代社区存在着某种关联。移民们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面对制度化的影响,面临陌生的地理、生活环境,他们开辟或创造了怎样的就业机会?他们是如何应对各个时期的转变,是如何解读和适应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又是如何重构现代村庄生活的?这就是笔者想要研究一个三峡移民村生计情况的初衷。
从1999年10月至2006年,国务院调整并要求实行了4次三峡外迁移民计划,共计18.23万人,其中政府组织集体外迁安置17.23万人,自主分散外迁1万人,外迁安置点为:江西、广东、福建、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湖北、四川11个省份。广东省作为三峡安置点则是在1999年10月,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在重庆召开会议决定,并计划从2000年开始分3年完成。
笔者所调查的大旺移民村地处广东肇庆市,是全国三峡移民人口最多的安置点。大旺本地人所占比例低,人口复杂,且这里原来是国营农场,后来转型为工业区,经济上发生过剧烈演变,移民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虽说三峡移民研究众多,但多是关注刚迁移到广东的时候,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的研究很少。自2001年至今,移民村村民已在安置点生活了十几年,已把自己当成了广东人,刚来的混乱与迷茫期已成过往。十几年之久,移民村到底发生了怎样的长期演变?在笔者看来,通过实地调查,揭示一个移民村的生计变迁,或许对于移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大旺移民村的生计变迁与现状的描述,进而探讨生计变迁带来的影响。
2.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人类学的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与文献法,还使用社会学问卷调查法来辅助收集资料。在提出具体的研究之前,笔者首先进行了一番文献研究,收集并了解了有关“非自愿移民生计”的书籍内容,基本上把期刊网上能搜到的有关文章都浏览了一遍,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进而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综合,结合当今特有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的范围和层面。
其次,在导师的指导下,笔者在肇庆市大旺移民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具体时间为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1月16日。其间,笔者住在当地村民家,每天与村民一起吃饭,也与当地邻居和其他人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这都使笔者所收集的资料更加全面、真实、客观。在田野调查初期,笔者先与移民村的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了联系,从中了解了村里的大致情况与调查中需注意的事项,之后再把重点放在参与式观察村民生活和访谈村民中,做到了有条不紊地收集资料。针对移民村的每一种生计方式,笔者都有两个以上的访谈对象,而为了使资料更加全面,访谈对象也包括社区工作人员、普通村民与外来打工者,共计二十余人。调查过程中,笔者还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虽因移民村户数量大、访谈时间等限制,在完成20份左右时便中断了问卷调查,但问卷也对资料收集有辅助性作用。在这次研究中,笔者时刻提醒自己需站在中立的角度,避免产生例如管理层、外来人等有的偏见,尽量做到客观阐述移民村的生计情况。
(二)非自愿移民生计发展研究回顾
非自愿移民是指因新建工程项目、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各种社会冲突胁迫而导致的受影响人群无法选择是否迁移或者被强制进行的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系统重建活动。对非自愿移民来说,迁移是一个社会分离与重建的过程。移民活动要求移民背井离乡,使原有的生产生活系统与社会关系网络解体,融入新社区后面临谋生手段的丧失,守旧思想、低素质技能的农村移民在安置地生计与社会网络的重构需相当长的时间。非自愿移民生计发展又对经济、社会影响深远,因而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研究。
非自愿移民研究是人类学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就存在大量文献,从种族适应的族群研究角度出发进行个案研究。世界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以人为本理念,聘请了人类学家参与非自愿移民决策研究,开始对移民文化变迁与安置给予关注。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部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开始研究非洲非自愿移民,移民隐形资本丧失的理论观点对我们进一步深究移民问题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类学对非自愿移民研究必然涉及移民生计内容,系统地关注生计情况。21世纪初,国内学者对非自愿移民的研究逐渐开始涉及经济发展这一层面,都认为移民后的经济状况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整个移民工程不仅是能不能迁出的问题,更是迁出后是否适应并持续发展的问题。例如,罗凌云、风笑天的《三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性》强调,移民安置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而移民经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移民安置的重要保证和移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迁移后的首要问题应是迅速使移民适应经济生产方式。马德峰的《我国水库外迁移民社区经济适应研究——以大丰市三峡移民安置点为个案》提出,三峡移民外迁至沿海省份,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使他们面临经济适应难题,生产方式变更、家庭副业萎缩,应充分实现国家政策,并发挥移民的主观能动性。刘志军、孙泽建的《浙江首批三峡移民的经济适应——兼论模糊人情化扶持及其超越》强调,浙江首批三峡移民在经济适应上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心理落差和生计选择具有模仿性,应使帮扶决策民主化、时间集中化、方式市场化等,改善基层组织在移民生产扶持中的方式,真正实现移民的社会融入。程瑜从人类学角度对三峡移民的适应性进行了个案研究,详细讲述了移民的经济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与指导。对于非自愿移民来说,如何恢复生计是各类移民安置的重点,现有研究大量关注这个方面,但这些都是相对短时段的、集中于移民搬迁前几年的生计恢复阶段的研究,而对非自愿移民生计方式的变迁、转型的长期性研究则较少涉及。
由于三峡移民的生计、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延时性,关系到移民安居乐业、社会长远发展,因此,研究应从移民的实际生产生活着手,三峡移民的后期发展需要长期关注,尤其是对于当前研究中所忽视的移民适应期之后的发展和城镇移民再就业等问题。
(三)调查地简介
大旺移民村,又称城北社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大旺高新区城区西北部。地理位置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暖湿润。移民村地势平缓,靠近城区中心,三面环路,交通便利,到大旺汽车站只需5分钟车程。四周被近些年新建的大型楼盘、学校、医院、商业街等围绕,其西部、北部主要为新建的商业楼盘(见图1、图2),西南邻近大旺公园,南部为商品房、银行、医院等,东部则是农贸市场与越南华侨居住区。村口农场路见图3。
图1 移民村村口
图2 移民村手绘
图3 村口农场路(左为水岸花城A区、右为水岸花城B区)
该村总面积为100亩,主要分为吉祥、幸福两个区域,由一个篮球场和一条小路隔开。虽属于同一个村——移民村,但该村村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吉祥村”和“幸福村”(本文则用吉祥村、幸福村指代吉祥、幸福两个区域),村落之外的居民才统称它们为“移民村”。2010年9月,大旺移民村成立城北社区,分4个村民小组,工作人员现有11名,包括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与副主任、组长、计生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移民村姓氏较多,其中人口较多的是向、黄、李、冯、王等姓。村民都为汉族人,符合移民身份的有999人,随迁7人,总户数283户,其中吉祥村61户,幸福村222户。许多外来打工者在移民村租房居住,使该村呈人口密集且复杂的特点。截至2014年6月30日,移民村人口总数高达6000人,流动人口约有5000人。
吉祥村与幸福村村民都是来自三峡工程库区内重庆市巫山县的搬迁移民,只是搬迁的具体时间不同,在巫山老家的地理位置也有一定距离。吉祥村村民于2001年8月5日搬迁到大旺,原居住地是在巫山县大昌镇的大昌村、新隆村,这两个村是镇上相邻的两条街,基本上可以视为来自同一个村落,村上其他居民搬迁到湖北、安徽等地。幸福村村民则是2001年8月25日搬迁至此,原居住地为巫山县巫峡镇的江东村、龙门村、早阳村和高堂村。
吉祥村、幸福村村民的原居住地是不同级别的行政地理单位,用村民的话来说:“吉祥村的人是巫山县一个镇上的人,幸福村的人是农村人,不一样的。”因此,两个村的村民在巫山老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吉祥村村民原居住地在镇上,一般都从事旅游服务业或在企业、政府机关上班,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为主。幸福村村民搬迁之前各村生计方式不一:江东村与县城相隔一条大宁河,比较偏远,村民主要从事船运,还会对过往船只收取保护费;龙门村与县城也相隔一条大宁河,较偏远,有些人从事船运,有些人因地势平坦在家种菜拿去县城卖;高堂村离县城最近;而早阳村是最远的,是当地人所谓的“山里人”,村民在家务农(自给自足,不拿去县城卖)或外出打工。现今,移民村生计方式多元且稳定,主要存在房屋租赁、进厂务工、经营茶馆等个体户、开货车跑工程等生计方式,村民就业结构因移民搬迁而发生变动,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