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决定一项专利技术的经济价值的一大关键因素是其具备的效能大小。效能(function and effectiveness)指专利能够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和从哪些方面给人们带来满足感。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专利功效的区别在于,它是从专利技术的使用者和专利产品的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待专利技术所具备的独特功能的,并且侧重对效能进行测量而不是简单判断是“具备”还是“不具备”某项功能。在笔者接触到的现有专利信息分析方法中,对效能信息的利用并不充分。唯一与效能分析有部分重叠的就是对专利的功效(function)分析。所谓“重叠”,是指专利技术的使用者和专利产品的消费者对专利技术的感受和评价离不开其物理功效,如某个新材料能够“降低机器运转时产生的热量”,会导致机器使用寿命延长或更安全。到目前为止,与效能分析有所重叠的功效分析的出发点是判断一项专利是否具有某种功效(通常是物理意义上而非经济意义上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常见的是分别以一些专利的技术特征和功效特征为纵列和横行,计算分别有多少个专利落在同时具备某个具有特定的技术特征和功效特征的位置上。

这种建立在简单计数基础上的分析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事实上,不仅要关注某个专利是否具有某种功效,而且应该从专利技术的使用者和专利产品的消费者的角度来关注效能在量上的大小。这意味着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需要从专利技术的使用者和专利产品的消费者的角度来评价专利的功效,从而得到关于专利效能的信息;第二层意思是,效能更应该被当作连续变量而不是0~1变量来处理。打个比喻,少量摄入某种药物可以治病,过量摄入会加重病情,摄入非常大的量甚至有可能致命。对一个本身可以具备“量”的属性的事物而言,仅仅考察是否具备某种属性,而不进行量上的考察,会导致对该事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甚至对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在看待专利效能时,本书侧重从量的角度理解特定专利对各类决策的影响。这是与传统的技术功效矩阵分析的不同之处。本书不仅仅关注某个专利是否具备某个功效,更重要的是,关注该功效“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技术使用者和最终消费者的需要。正因为如此,笔者称之为“效能”而非“功效”。所谓效能,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效用”或“效果”(effectiveness),指是否具有某种功效、能否产生效果和带来便利或满足;二是“功能”(function),指能产生多大的效用。两者结合称为“效能”(function and effectiveness)。

接下来,简要介绍本书的结构、各章要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在结构上,本书分为选题论证、理论分析、工具设计和应用研究四大部分。其中,选题论证对应第一章,理论分析对应第二章,工具设计对应第三章和第四章,应用研究对应第五章至第八章。下图展示了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释。

首先是研究背景。对专利信息进行有效利用,是让创新主体更好地了解其所处的技术、经济和法律环境,减小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导致的负面影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和院校等单位的需要,仍然需要构建新的信息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现有的专利地图等分析工具没有充分体现专利的市场属性的变量,从而使专利文献在经济和管理决策中的运用受到了限制。客户之所以认同一项新技术或产品,必定是因为该技术或产品具有某种更好的功能,能够增进客户的效用或收益。虽然反映这些功能的字段属于非结构化数据,并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是仍然可以从专利文献中借助计算机或人工手段来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描述效能的词语。专利文献中包含关于所有被授权专利的功效的信息,这些功效信息构成了下一步进行效能分析的基础。专利文献之所以包含关于所有被授权专利的功效的信息,是因为专利法通常要求专利必须具备实用性特征并且能产生积极效果。“积极效果”的意思是实施该专利能够收到某些技术意义上的良性效果。专利文献中,技术说明书的四大组成部分(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创造内容和实施例)均有助于确定目标专利的效能。

其次是研究现状。TRIZ理论很早就提倡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功效分析,来寻找新的研究方案。后来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方向。一个研究方向是设计研究工具。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是一种对专利的技术效果进行分析的传统工具。该工具主要统计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专利的个数,也就是建立在判断特定专利“有”或者“没有”某种功能的基础上。在技术功效分析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地形图和鱼骨图这些可视化的分析工具。不过,由于建立在简单的0~1计数的基础上,这些工具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量化分析,应用范围和效果均受到限制。另一个研究方向是研究如何从文献中识别出专利具有的功效,包括如何提炼出揭示专利功能的提示性词语和FBS方法等。

最后是研究意义。目前对专利功效的分析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意味着必须对某种功能的效果进行大小程度上的评估。即便两件专利具有同样一种功能,但在效果上往往存在量上的差别。例如,同样能使产品寿命延长的两件专利,在其他方面相同的条件下,能延长三年的就比仅延长两年的更能让消费者感到满意。这种量上的差别,直接表现为技术上的效果或物理功能,如每生产一个单位产品可以节省多少原材料。间接地,则表现为消费者的效用增加。引入定量分析,可能会有助于专利文献的效能分析发生一场飞跃,从而具有更多的科学色彩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现代科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定量分析方法的广泛使用。而且,在各类经济决策中,都离不开数量上的权衡。如果不对效能进行量上的分析,就无法在经济决策中真正考虑到专利技术的物理功能的经济内涵,由此导致诸多不够理性的经济决策。对效能进行度量,是将对专利的技术分析转化为经济分析不可绕过的环节。本章最后在传统的技术功效矩阵中引入了效能分析,得出了与传统结论不同的研发建议,说明将技术功效进行量化后,有助于改进决策。而传统的功效矩阵把微小功效和重大功效同等处理,容易夸大或低估绕过技术壁垒的难度。与传统的功效分析相比,效能分析对分析者的素质要求更高。进行效能分析时,分析者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术背景,能够对物理效果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而且还要善于从技术使用者或消费者的角度来对特定效能做出经济上的判断。单个人很难同时具备这些不同的素质,因此,高质量的效能分析得由一个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团队来承担。这样,才能将市场认知摆在专利分析的中心位置。

第二章在考察新技术的效能特征对效用函数、需求曲线、生产函数、企业研发项目筛选和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考虑效能信息的企业技术选择模型。

首先,考察效能特征对效用函数和需求曲线的影响。由于使用具有更佳效能的技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满足,因此,消费者对使用具备更佳效能的技术生产的产品的支付意愿会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处于更高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该章构建了考虑产品或技术的效能特征的效用函数。

其次,考察一个企业的竞争者所采用的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效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一个企业推出的新产品越具备效能上的优势,就越能吸引消费者,对其他企业造成的冲击就越大。因此,在考察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决策时,需要将竞争者所使用的技术的效能特征也考虑进来。此外,本章还讨论了那些并没有被企业投入生产的防御性专利的价值评估的经济学依据,论证了其价值源于减少了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对拥有防御性专利企业的产品的替代性。

再次,考察企业如何借助效能特征来筛选研发项目。在进行研发决策时,管理者需要对效能提升带来的收益和为获取这些效能付出的代价进行权衡。效能提升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为需求曲线的变动。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使产品效能得到提升,不仅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这意味着企业的生产函数进而成本函数都会发生变化),而且还需要在投入生产前付出一些研发费用。这些都是为获得效能上的改进而付出的代价。只有当为提升效能进行的研发收益超过研发投入时,研发项目才是划算的。当在多个潜在的研发项目中进行选择时,选择净收益最大的。

最后,构建一个考虑效能信息的企业技术选择模型。该模型把技术选择摆在了企业决策的核心地位。传统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最优产量选择沦为附属的、次要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旦技术确定下来,最优产量就自然可以确定下来了。该决策模型有助于同时考虑技术的效能特征对企业的收益、成本和市场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实际决策。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当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得丰富的数据并拥有轻松处理庞大数据的能力时,这一决策框架有助于使针对新技术构思的筛选和评价等决策问题变得既精确又简单,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过程自身的效率。

第三章讨论将效能信息引入多种图形分析工具中的方法和示例。

该章指出几乎在每一种被用于专利分析的可视化分析工具中,都可以引入专利效能信息。从统计学上讲,能够有多少种绘图方法,就几乎会有多少种引入效能信息的地图。引入效能信息有助于让决策更加方便或合理。该章展示了在专利功效图、鱼骨图、聚类图等多种工具中引入效能分析的过程。并指出,当前包括德温特专利功效分布图在内的专利地图本质上依然基于0~1赋值,这使得这些分析工具在用途上受到限制。并指出改进的方向就是对功效进行测量,并用测量出来的具有连续特征的效能值替代过于粗略的0~1赋值,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绘图和分析。该章介绍这种建立在多重赋值基础上的专利地形图的构建思路、方法和案例,并利用STATA绘图软件对LK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以及指出对该地形图的未来完善方向,供国内外专利信息系统供应商参考。

第四章介绍如何将专利引证信息和效能信息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该章首先简要介绍专利引证的主要动机、引证信息的应用领域和分析软件,并介绍了关键引证路径等分析工具。其次论证可以借助TRIZ理论中描述专利效能的S曲线来优化研发方向。在技术演进的历程中,产品在各方面的效能整体趋势是在提升的,但不同的效能在提升的进程上步调并不一致。企业应该将较多的研发资源投向那些效能正处于大幅度提升阶段的研发领域。为此,需要确定本行业各效能所处的阶段。本章论证了如何借助专利引证信息来提高绘制S形效能曲线的效率。再次指出高被引专利未必就是高经济价值的核心专利,只有既不能够被其他人绕过又能够留有广阔空间供后来人对其进行功能拓展或提供互补性的支撑技术的专利,才会在社会对技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成长为真正的核心技术,以及那些对前人的专利在效能上进行重大改进的专利也可以成为核心专利。这实际上为筛选高经济价值的核心专利提供了一套筛选标准,即通过判断目标专利自身在效能上提升的幅度,以及通过判断它本身还留有多大的效能拓展方向,就可以判断该专利是否具有成为核心专利的潜质。最后讨论引证分析和效能分析在不成熟技术的后续研发和孵化中的综合运用。重大技术诞生初期往往是不成熟的,需要一系列后续研发才可能被市场广泛接受。后续研发的方向无非是针对产品的组件和生产的各个环节来进行改良,提升产品的某些效能。当某项后续专利能够使产品效能得到非常大的改进时,才会具备与基础性专利进行交叉许可的资格。当风险投资者选择被投资对象时,或者定位于新产业培育的孵化器选择优质的被孵企业时,都应该对目标企业的专利规划进行解读,以此来判断目标企业在技术效能的定位上是否符合经济社会的需求和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来推进企业朝既定方向发展。

第五章介绍如何利用专利效能信息来提高专利价值评估的可靠性。

首先介绍和评析单项比较法、行业比较法、评级法、贴现现金流法、25%规则、蒙特卡洛法、实物期权法等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其次分别讨论如何在这些方法中引入专利效能信息以提高专利估值的可靠性的思路和方法。并讨论如何借助效能信息对专利组合中的基础专利和改良专利进行分别估值的思路。最后介绍欧洲专利局提供的免费专利估值软件IPscore的估值原理,指出了将专利效能信息引入该估值软件中的思路,并提供了示例。

第六章考察专利效能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考察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运用。一是指出可以利用专利信息尤其是效能信息客观判断波特五力模型中影响企业竞争战略制定的五种力量的大小。由于多数企业在推出产品之前会申请专利,从而使专利文献能够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市场进入行为提前反映出市场力量对比的变化,所以,专利文献中的各类信息尤其是效能信息,有助于明确供应商、客户、潜在同行业竞争者、现有同行业竞争者和行业外替代者这五种力量的竞争能力,为五力分析模型提供相对可靠的现实依据,并使分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根据专利文献比较客观地了解了这五种力量的竞争能力后,企业便可采用相应步骤去增强自身在采购和销售环节的谈判力量,以及选择具有杰出创新能力的供应商合作,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二是指出波特提出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也均与专利的效能特征密切相关。对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而言,研发的兴趣点并不在于改进产品性能,而是寻找能够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技术。这意味着,在检索专利文献时,关注那些能够减少所投入的原材料、人力、能源消耗或者简化生产流程、缩短周转时间的专利技术。差异化战略意味着通过向客户提供与竞争者产品不同的独特产品,获取溢价。在确定产品的特色时,企业可以对本行业内各企业的专利技术在效能上的特征进行摸底,弄清楚效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如安全性好、更环保、操作方便、降低磨损、结构紧凑、密封性好、热效率高、装卸方便、耐腐蚀、精度高、寿命长、稳定可靠、成本或价格低,等等,即弄清楚产品的效能体现在哪些维度。然后,考虑自己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维度(如寿命更长和更环保)进行突破,拉大自己与竞争者在这些维度上的差异所需付出的各类成本和收益。在此基础上,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差异化突破口。实施聚焦战略则意味着企业需要同时关注自己出售的产品和自己采用的投入要素及生产工艺的效能。一方面,企业要关注自己出售的产品及其替代品的效能,明确自己从哪些效能维度去迎合自己锁定的那部分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关注自己采用的投入要素及生产工艺的效能,尽可能搜寻到能够以最低成本实现特定效能的技术。三是蓝海战略强调通过不断的价值元素重组创新来超越现有的行业边界,拓展出新的市场空间。在利用专利文献中的效能信息制定蓝海战略时,通过检索不同行业的专利文献,挖掘出其中的价值元素或效能信息,对其进行重组,有助于推动跨行业的创新。

其次,该章分析专利信息特别是效能信息在企业竞争对手的识别、分类和竞争策略中发挥的作用。在寻找竞争者时,存在共引或被引关系的专利权企业之间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还可以基于专利文献的相似度分析来寻找竞争对手。在找到竞争者后,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以便分而治之。书中构建了一种基于专利效能的竞争者分类方法。所分析的对象均为与目标企业存在共引关系或被引关系的企业。横坐标代表所考察企业的专利对消费者满意程度的影响,纵坐标代表所考察企业的专利对生产工艺特别是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将竞争者分为全面型竞争者、成本降低型竞争者、差异化竞争者和次要竞争者。对于打算成为行业领导者的企业而言,有必要采用全面竞争的策略,不仅要继续发扬原本就具有优势的效能,而且还要善于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从竞争对手那里赢得一部分客户,鲸吞蚕食,步步为营。相反,打算偏安一隅的企业则适合采取向市场深度渗透的纵深化战略,借助具有独特功效的技术和特色产品来实现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防范来自行业领导者的强势进攻。

再次,该章介绍专利效能信息在企业研发中的应用。近些年来,全球专利引证时间整体上有缩短的趋势。这意味着,研发者更加密切地跟踪竞争对手,随机性甚至重复性的盲目研发行为少了,针对性的、互动式的研发行为多了。而这一切均建立在对专利文献的紧密跟踪和分析上。在研发活动中,专利文献中反映技术特征和权利特征的信息已经得到比较多的重视。但是,要让研发面向市场,离不开对专利效能特征的分析。利用效能信息,不仅有助于在绕过性研发活动中做出更理性的决策,也有助于在改良性研发活动中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在绕过性研发活动中,如果两种替代性研发方案均能实现原专利的基本技术功能,但在效能上存在差异。在研发资源有限的约束下,只能选择其中能带来更大利润的方案进行研发。因此,就需要对两种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效能上的比较分析,并将这种效能分析转化为经济分析,选择能带来更多利润的替代性研发方案。类似地,在改良性研发活动中,在研发资源、生产资源或营销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需要在多种改进方案中选取其中之一。此时,企业同样可以通过进行经济效果和物理效果上的比较来进行取舍,选择出经济效果更佳的技术方案进行研发,并可以就该方案中的创新点申请到外围专利。外围专利在经济效果上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进行交叉许可谈判时的谈判实力。如果外围专利能够取得非常显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那么,核心专利的拥有者就很可能愿意通过交叉许可的方式,和外围专利的拥有者共同实施和使用这些专利。利用专利效能信息,可以降低修筑外围专利保护网的成本。原因在于,借助对专利的效能分析,可以对众多替换方案和改进方案进行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上的比较,仅仅选择那些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最显著的方案,就可以做到以有限的专利个数构建起有足够防御效果的保护网。既然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好的外围专利都被包括在保护网中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效果不佳、不构成实质性竞争的潜在专利。对拥有保护网的企业而言,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最后,该章列举专利信息特别是专利效能信息在企业并购决策中的若干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从专利文献看,一些企业的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指标都表现得不错,但是,经营业绩却不如在这些指标上逊于自己的同行企业。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在某些经营能力如市场开拓能力上有短板。这些专利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的公司是理想的被并购对象。在今天,很容易查阅到一家企业及其主要竞争者的专利数量及质量信息,也不难查到一些股份公司的业绩信息。因此,通过专利排名和业绩排名的不匹配发掘潜在的并购对象成为越来越可行的事情;一些打算出售企业的人,为了将企业卖出一个好价钱,不如查阅一些专利文献,看看本行业内哪些企业技术能力强且规模并不大,从中找出生产设备与自己最接近的一个或若干个企业,向其发出出售企业的邀请;当企业打算为了节省采购组件的交易成本而并购上游供应商时,可以借助专利信息挑选那些创新能力最符合自己期待的企业作为潜在并购对象;对一个想获取互补性专利的企业而言,如果专利文献显示大量互补性专利被某个企业拥有,而该企业原来的所有者似乎又打算退出所处行业时,就可以考虑采用整体并购而非许可或转让的方式来获取专利;为了获取范围经济,企业既可以借助专利文献在技术特征上的相似度来搜寻那些可以共享技术、设备或组件的技术或产品,从中选择合适技术或产品进行多元化生产,也可以选择那些在目标客户群或效能上与现有产品有部分重叠的产品来生产;专利信息还有助于为并购后采取的整合策略提供相对依据,如果被兼并对象在专利文献中所体现出来的技术特征、效能特征和市场定位与自己大致相同,或者兼并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生产上的规模经济,这意味着新企业今后要通过下调价格来扩大市场份额。在营销策略上,需要让消费者相信自身能够以低成本提供优良品质的产品;如果被兼并对象在技术特征、效能特征和市场定位上与自己差别显著,那么,兼并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产品多样化,或满足更多类型的社会需求,这意味着兼并后的企业需要调整自己在消费者中的定位。

第七章探讨专利效能信息在专利交易和运营中的运用。

就专利交易而言,在锁定交易主体、明确交易对象和设计交易合同三个环节,专利效能信息都能发挥作用。首先,在锁定专利交易中的交易主体时,当某个专利卖方委托交易平台帮助出售专利时,常见的做法是借助专利引证信息找到对目标专利感兴趣的潜在买主,然后再借助专利效能信息,从潜在买主中找到其市场定位与目标专利的效能特征相吻合的客户,这些客户成为值得交易平台进一步追踪的重点交易对象;其次,专利效能分析有助于对专利进行筛选和组合以便增强可售性。具有多个方面的效能的专利组合在吸引力上大于单个专利。通过一次性购买来拥有多方面的效能,减少了购买者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等各类交易成本;最后,在设计合同时,对交易撮合机构而言,关键的工作是如何说服交易双方接受合同所列的条款,这离不开对专利效能的比较和分析。借助专利效能信息,有助于事先相对估计买主愿意为目标专利付出的最高价格,并说服卖方接受这一价格,从而撮合成交易。

就专利运营而言,不管是技术的供需方、交易撮合中介还是专利运营机构,在搜寻和确定专利技术的供求方、对专利进行恰当组合和说服交易对手接受报价时,都可借助对专利效能的分析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对证券化了的资产进行定价时,最关键的就是对许可费收入流进行收益和风险分析,这需要借助对各个专利的效能进行分析,并考虑各专利的收益波动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确定组合资产的整体风险和整体收益率。搭配良好的专利组合带来的许可收入流的波动性会小一些。对风险厌恶者而言,低波动性就意味着价值增值。又如,在专利质押贷款中,专利组合也由于组合风险低、违约后更容易处置等特点受到银行青睐。对各个专利的效能及其相关性的认识,有助于银行更好地判断组合贷款的风险,便于在合同中确定合适的贷款利率和质押率等关键指标。再如,在专利联盟的组建和运行中,在对入池专利进行筛选时,如果两件专利具有类似的效能,那么,通过选择效能高和放弃效能低的专利,可以提高专利联盟的质量。在专利联盟对许可费收入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时,如果可以基于各个专利的效能对其经济价值进行估计,那么,专利联盟就可以根据各个专利对联盟专利池的贡献大小在成员之间分配对外许可的收入,这更符合贡献越大回报越大的原则。

第八章介绍如何利用专利信息特别是专利效能信息为风险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在进行风险投资时,风险企业拥有的技术所具备的特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风险投资者的决策。一些国际学术研究已经证实,专利信息确实对风险投资者的介入、合作和退出等决策产生了影响。反过来,这意味着记录着丰富技术、权利和其他信息的专利文献可以成为被风险投资者主动利用的对象和决策辅助工具。专利效能信息是一类独特的专利信息,它在风险投资决策中的作用体现在寻找独角兽、对风险项目进行组合投资、在退出环节围绕专利组合的效能提升来进行密集的专利布局以提高转让溢价、提高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效率、帮助风险企业选择恰当的持续创新路径等方面。该章还通过两个示例,分别考察了AHP法在风险投资项目筛选中的运用和如何借助专利效能信息对风险企业进行动态管理。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在考察专利具有什么样的用途时,不仅仅从专利的技术效果或传统的物理功效的角度出发,还从专利技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提炼和评价专利的作用。尽管物理功效是使用者和消费者判断自身能够从专利技术的使用中获得效用的基石,两者也确实有重叠,但是两者毕竟不是同一个东西。传统的功效分析通常是某种构思能够产生的物理效果,如将多个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而效能则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感知到的效用来源,如位置调整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其二,对专利的功能本身进行测量。传统分析的功效几乎忽略了真正的量化分析。在进行功效分析时,通常对具备某种功能的专利进行计数,而忽视了对功能本身在量上的测量。在现代经济管理决策中,量化分析越来越普遍,这提高了决策的精确性。如果在对专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漏掉了对专利自身在功能上的量的测量,分析的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

其三,不仅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探讨了专利效能分析的原理,并以主要专利运营模式、风险投资、企业管理等领域为背景,结合一些具体的决策问题,讨论了专利效能信息的运用思路和分析方法。这丰富和拓展了效能信息在实际决策中的运用。

本书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对专利所具有的独特效能进行精确的测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仍然会在比较大的程度上受到评价者的主观影响。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足以否定掉效能分析本身的必要性的不足。当前,人类获取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未来,人们可以获得关于专利效能的更多种类和更详尽的数据,同时人们越来越善于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专利效能的测量势必会越来越接近整个市场和社会给出的客观评价,日益丰富的分析方法也会推动专利效能信息被运用于解决更多类型的实际决策问题。